03.05 魏延和關羽誰厲害?

梓宸濤濤


魏延和關羽輩分不同、資質不同,卻不少人愛拿二人做比較。二人都是軍事型人才,在政治方面表現非常差【我們就不比誰的政治更差了。大哥不說二哥,兩人差不多】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進位漢中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督荊州軍事。任命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督漢中軍事。

當時劉備集團分四大軍區,而關羽和魏延分別擔任荊州軍區和漢中軍區的總司令【責任重大】

漢中地區有天賜地利之險,荊州則是四戰之戰略要地。所以鎮荊州比守漢中更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從這一方面也間接說明了關羽的能力要強於魏延。

當然這樣對比或許比較籠統,接下來我們再細分對比一下。


戰略方面:

先說關羽,關羽對蜀漢的戰略思想和方向還是很明確的。但是對整體形勢的分析以及對局面的把控非常不到位,一副唯我天下無敵的態度根本意識不到荊州所面臨的潛在各種威脅。

而魏延也是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他不管符不符合當下局勢。就好像諸葛亮北伐,他根本不管諸葛亮的戰略方向和目標,只管提出自己分兵子午谷的想法。

所以二人的戰略意識都較差。


統兵、戰術方面:

二人絕對是統帥型的軍事人才,有過帶領大兵團的經驗。

關羽憑藉自己的威望以及能力鎮守荊州多年,之後更是親率荊州之兵北上,一度打的曹操有遷都之意。但由於戰略意識、政治外交較差,自己又執著不服輸,導致最終丟掉了荊州。

而魏延的漢中防線一直是固若金湯【佈防同樣可以看出一個將領的軍事水平和統帥能力】但這也很大程度上依託了地理位置的關係,還有就是漢中只面臨魏國,而魏國的軍事重心又不在漢中。

總體來說,關羽的統兵經驗是相當豐富的。就好像魏國劉曄評價道:“蜀國狹小,名將唯羽。”也就是說,關羽的統兵戰術能力是得到了敵方認可的,只不過丟失荊州讓他減了不少分。

末將以為把魏延和關羽調換的話,荊州的形勢可能更不樂觀。魏延主要就是憑藉地理優勢保全了漢中不失,後來獻上的子午谷奇謀也因未能實施和諸葛亮北伐的失利而留下了懸念而已!

在這方面,末將還是更傾向於關羽一點。



戰鬥方面:

二人在戰鬥了方面也是非常出色。

關羽被稱為萬人敵之猛將,尤其是當年萬人軍中獨斬顏良的事蹟,一刀過乾淨利落,劈出了雲長兄的風采、砍出了關某人的霸氣。

而魏延以部曲的身份隨劉備入川,也是作戰勇猛異常。但是呢!無論是益州之戰還是之後的漢中之戰,魏延雖猛卻被老將黃忠和猛人張飛搶盡了風頭,對比之下,魏延倒顯得平平無奇了。

所以在個人戰鬥力方面,魏延不如關羽。演義小說的話,魏延就更不是關羽的對手了。

關羽和魏延有一點倒是十分相似的,就是那孤傲的性格。但是魏延好歹還有那麼幾個畏懼的人,關羽是全然沒有,毫無畏懼。當然,二人最終也為自己的傲氣買了單。


左將軍


魏延和關羽誰利害?

可能沒有一個讀者不說是關羽利害,而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一直不被人看好,魏延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反骨帽子是怎麼也脫不掉的。

關羽的名氣可是如日中天,他最紅的事蹟就是幫劉備的敵人曹操斬了顏良,顏良死在關羽手上是肯定的,但顏良壓根就沒想動手,這也是事實。戰襄樊時在水中斬了跟他武藝不相上下的龐德,這也是事實,龐德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被斬這也需認真的想一想,是被水淹七軍的情況下,處於劣勢,在難中,這與關羽被二類將軍朱然擒殺是一個道理,關羽斬殺顏良,龐德確是勝之不武。也沒有人說朱然擒殺關羽就是大英雄。另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是虛擬的,從虛擬的角度來說,關羽的武力值水份很大。

在史記上三國單挑的例子很少,最精彩的一段莫過於小霸王孫策大戰太史慈,那是真正的單挑。有記載的。

什麼許諸怕趙雲,怕張飛,張郃,徐晃在手底下走二十合落荒而逃純屬扯犢子。

這裡要談談魏延了,魏延才能深得劉備信任,守漢中十餘年太平無事,是劉備手下不可多得的將領,官職在趙雲之上,後期己是蜀漢資歷最深的大將,官至徵西大將軍,若魏延守荊州是丟不了的,不是說魏延武藝比關羽強,因為魏延沒有膽量私自出兵不守荊州去打襄樊這會事,關羽就不一樣了,授假節鉞,等於荊州皇帝,劉備的失敗就是感情治兵,哪有不敗之理,導制權力失衡,關羽丟了荊州,損失蜀漢三分之一的軍力,丟了半個蜀漢,徹底的被壞了聯吳抗曹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惡性循環,張飛死,使劉備傷失理智的發動夷陵之戰,又損失五萬多軍力,逃回後病死白帝城,諸葛亮窮一生智慧,徒勞無功都是拜關羽所賜,其一生的功勞遠不及他的過失,對蜀漢來說關羽是罪人也。

魏延也不是十全十美,他的性格有些像關羽,他根本看不起諸葛亮的用兵之道,說實話諸葛亮一生沒打過多少勝仗,屢敗屢戰,魏延是一直有意見,諸葛臨死前把軍權交給楊儀,魏延是大大的不爽,導制走極端,但給蜀沒造成多大損失。

從以上個人的分析,魏延遠比關羽強,比張飛強,僅個人看法,看一人要看功與過來衡量才對!





9紫氣東來


魏延和關羽相比,各個方面差距還是蠻巨大的。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關羽被誇大了,而是魏延被過分誇大了。


有自己的觀點很好,但把魏延誇成幾千年不世出,無所不能的名將就太誇張了。

咱們先來說說魏延為什麼會被劉備選中當了漢中太守。

首先魏延肯定有這個能力。這無需質疑,以劉備的眼光,不可能把一個無能之輩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漢中丟不起。劉備剛剛進位漢中王,就丟了漢中,這就不僅是失地的問題了,而是丟人現眼的問題了,劉備不能讓曹操打了臉。

但其他人就沒有這個能力了嗎?張飛、馬超、黃忠、吳懿,甚至趙雲。他們就肯定守不住了?做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劉備當然還要有其它的盤算。

要注意,在劉備入西川,取西川,定漢中的過程中,有一個看客是很關注的――關羽。

關羽鎮守荊州,獨當一面,責任重大。但在劉備入川和擴張的過程中,關羽只是一個看客,他寸功未立。而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關羽得到的賞格是最高的。

關羽這個人,“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這是劉備對他的評價。他和高層同僚的關係處理得不太好,這也說明關羽並不是個胸懷寬容、器量宏大的人。


無功而得厚賞,以關羽這種驕矜的性格,那是肯定要疑神疑鬼的。可以想到,關羽都疑心,那些文武眾臣們已經開始竊竊私語,甚至悄悄向他瞥來質疑的目光。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關羽在這段時間情緒很不穩定。他先向馬超提出質疑,寫信來詢問,馬超是真的那麼牛掰嗎?

諸葛亮給關羽回信,馬超再厲害,也只能和張飛並駕齊驅,和你關大帥相比,差著一個層次呢,放心吧。

這是個什麼意味呢?至少,劉備要考慮了,要安撫關羽的情緒,馬超是不能提得太高了,不能和關羽平起平坐。所以,後來安排給馬超的爵位很高,但沒有什麼實權。

同樣,對待張飛也是如此,不能超過關羽。雖然兄弟們關係不錯,如果張飛鎮守漢中,他實際上掌握的兵力是超過關羽的。爵位、實權、地盤都不在關羽之下,而功勞卻過之,關羽心裡會怎麼想?

如果關羽還能接受張飛的話,那是決不會容忍黃忠的過度提升的。這一點大家也知道,關羽是很不高興的。

劉備的處理方式:功大爵高的,實權小;掌握實權的,爵位低,賞賜少。總之一個原則:儘量與關羽形成差距。

所以,劉備選擇了魏延鎮守漢中,是考慮到內部政治格局,可不是因為魏延比別的將領都強。

再說魏延鎮守漢中不失的原因。

魏延獨自鎮守漢中大約有八年的時間,後來諸葛亮北伐,這片地方就成為戰區,就由諸葛亮統籌指揮了。

魏延獨立鎮守期間,實際上這裡並未發生大規模的戰役,曹魏集團並沒有重兵進犯。曹操死後,曹丕忙著處理內部事務,穩固他的統治,又和東吳搞磨擦,沒有足夠精力和兵力侵犯漢中,並不是怕了魏延。

而後來魏延大破郭淮、費曜等一系列戰績都是在諸葛亮的指揮下取得的。魏延職權和爵位的上升背後都有諸葛亮的影子。

劉備在世時,這地方不能失。而諸葛亮掌權時,此處又是北伐的前進基地,所以魏延能穩守漢中,背後得到的支持力量是很大的。

至於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計”,從軍事角度上講,要求實在太精密,簡直就是賭國運了。就算拿下長安,要想把郭淮、曹真、張郃一網打盡,你蜀漢有這付好牙口,也要考慮到自己的消化能力。

打仗可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你想咋樣就咋樣。對方是傳武弟子,儘量配合你的動作,讓你各種花式撂倒。曹叡就允許你這麼幹?孫權就眼睜睜地看著你滅魏,然後掉過頭去再收拾掉他?關羽的慘痛的前車之鑑還沒記住?


諸葛亮並不存在壓制魏延的問題,否定“子午谷奇計”恰恰是他還關心魏延,倚重魏延。如果是司馬懿當主帥,像魏延這種刺頭,司馬懿早就慫恿得他踏進子午谷了。要弄死他,這可是最佳的機會。

無論正史還是演義,魏延和關羽都不是一個等量級上的人物。在史書上,三國時代唯一一個“威震華夏”不是開玩笑的。強如曹操,都不敢直攖其鋒,欲遷都以避之。

關羽能“威震華夏”,震懾的是天下;張遼“威震逍遙津”,震懾的是一國;至於魏延,能“威震郭淮、費曜”就算不錯了,連曹真、張郃都不會被他震住。

魏延的軍事能力不錯,能提出“子午谷奇計”,說明他還有一定的戰略思想,但政治頭腦幼稚是他最大的短板。被半吊子政客楊儀耍得團團轉,還丟了性命,這樣的人還能做一軍主帥,繼承諸葛亮的衣缽?
人,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吃哪碗飯的。想和關羽相提並論,差得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