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正史里面的蜀国是强是弱?

龍叔小龍


根据史料记载三国时魏国国力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我们从三国的疆域、人口、兵力做一个对比,就知道为什么是蜀国最弱了?

一、三国疆域对比:

曹魏: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基本相当于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陕西、宁夏、甘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可能还包括内蒙古的一部分。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总之长江以北,尽归魏国所有。

孙吴:北至庐江郡,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达交趾郡(广西东部),东临东海。涵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重庆、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有荆州、扬州、交州、广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

蜀汉: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仅益州一州。

对照一下地图,我们可以轻易看出三国的实力之比:三国当中,魏国最大,蜀国最小,吴国与蜀国的领土相加才接近魏国。

二、三国人口对比:

曹魏: 曹魏在籍人口有443万人 ,据《文献通考·卷十》记载:“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灭蜀后达537万人,据《后汉书·志十九》记载:“景元四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

孙吴:吴亡时,孙吴在籍人口有230万。据《三国志·卷四十八》:濬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后宫五千馀人。

蜀汉:灭亡时大约有28万户,约94万人口。据《三国志·卷三十三》:禅又遣太常张峻、益州别驾汝超受节度,遣太仆蒋显有命敕姜维。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馀物称此。

通过横向对比可以看出,蜀汉的人口只有东吴的一半不到,只有曹魏的五分之一多点。

三、三国军力对比

与人口相关的数据,是士兵的多少。蜀国94万人中,士兵占10.2万;吴国230万人中,士兵占23万;魏国的士兵没有明细的数目,但是作为三国中实力最强,要以一敌二的话,兵力总数不会低于孙吴、蜀汉两家之和。

从魏蜀吴三国的疆域、人口、兵力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三国时蜀国一直是最弱的一个,因而也是最早被灭国的那个。


巴陵人说历史


当然是弱了。

东汉时,天下分为十三州,而蜀国只占其中一州,你说它是强还是弱?

天下十三州,是豫州、冀州、青州、兖州、并州、幽州、司隶、徐州、凉州、荆州、益州、扬州、交州。

蜀国建国是221年,这个时候,它已经失去曾经拥有的半个荆州。

荆州的大部分,是吴国所有。荆州的一小部分,北方那部分,是魏国所有。

吴国拥有的地盘,是扬州和交州,加上多半年荆州,尽管和中原相比,都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开发时间很短,但地方很大,往南还有发展的余地。

吴国比蜀国,就面积而言,大了很多。

而魏国,则大了许多。豫州、冀州、青州、兖州、并州、幽州、司隶、徐州、凉州,这里面不少都是发展了几百年的好地方。所谓好地方,是土地平整,城市建设较好,交通较好,法制完备,百姓受教育程度高,易于教化,等等。

由于这个时候世族普遍存在,世族给国家保留了许多资源,尤其是人才。

这些,都不是蜀国所能比的。

所以说,蜀国在三国里面,是最弱的。

不过,正是因为最弱,才显得诸葛亮的本事。

拿到一手烂牌,如何打,才显出执政人的水平。

许多人看来,诸葛亮是以弱攻强,几次北伐,都失败告终,是劳民伤财。

但是,他们看不到的是,诸葛亮北伐,固然有稳定国家的考虑,更多的考虑,正是要解决蜀国地盘太小,人口太少的核心短板。

蜀国的西面和南面,都是大山,人口稀少不说,还都是少数民族,不好管理。即使占有了,农用价值很低。

东面是盟友吴国,不好动手,也不能动手。如果动手,则蜀国和吴国都灭亡了。

那么,能进攻的,能开拓疆土的,只能是北方,只能是魏国。

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华山一条道。

伐也得伐,不伐也得伐。


萧十三郎说三国


正史里面的蜀国确实是弱的,那么他究竟比东吴和曹魏弱在哪里,我们来比较一下。


疆域:

1. 曹魏的疆域主要包括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远东地区等地共91郡,国土面积397万平方公里。

2. 孙吴的疆域主要有荆州、扬州、交州、广州等地共43郡。

3. 蜀汉的疆域只有益州、汉中、南中等地共23郡,国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


人口:

1. 蜀汉:汉昭烈帝章武元年,在籍户口分别为二十万户与九十万人 ,经诸葛亮治蜀,至蜀亡时共有1082000人 。

2. 东吴:吴国灭亡时,男女口230万人、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后宫五千余人。

3. 曹魏:由于社会秩序恢复,增强曹魏实力。曹魏在籍人口有443万人。


经济:

1. 曹魏经济来源主要靠造船业、陶瓷业、丝织业、制盐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农业税收等。

2. 东吴经济主要来源靠青瓷业、造船业、丝织业、手工业、农业税收和对外贸易等。

3. 蜀汉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税收、盐铁业、丝织业和对外贸易等。但由于蜀汉后期常年北伐,蜀汉的经济面临崩溃,主要靠蜀锦的出口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行。折叠


人才和军队数量:

1. 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设立官员来选拔人才,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才的储备,使得曹魏人才济济。由于曹魏领土广袤,人口众多,军队的数量最高为60多万人。

2. 东吴位处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之地,加之又有张、朱、陆、顾四大家族的推荐,可以说在人才储备上也算不错。最多可征兵25万到30万之间。

3. 蜀汉的人才选拔没有东吴和曹魏做得好,主要靠前期打江山的功勋元老们推荐,也重用了一部分蜀地的人才,但始终没有做好融合各派势力,使得后期蜀汉人才青黄不接,人才匮乏。最多可征兵10万人。


综上所述,不论是疆域、经济、人口,还是人才和军队数量,蜀汉都是最弱小的一个,这是毋庸置疑的。


星君看世界


东汉末年,三国中分。现在我们对这段历史了解,更多的是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这是以蜀国为主角,也就是在历史中所说的,以他们为主来写的,但是事实上,历史正规的史书都是以魏国为正史的,为什么蜀国在当数法一统天下,建立自己的蜀汉帝国呢?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当时刘备占领西川,他手中的兵力也是众说纷纭,那么正史里面蜀汉的实力到底如何呢?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然后将荆州取到手中,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其实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不过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在他取得西川后也称帝为王。

  大家对他的军事实力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的说他当时是三国鼎立之中最弱的一国。但是,一个国家的强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曹操最开始最强大,但是赤壁兵败之后就元气大伤,实力损失不小。也就在此时,刘备趁机取得了荆州,也就瞬间提高了不少兵力,可以说与孙权的江东差不多啦。即使是这样,还是北方的曹操最强大,孙权与刘备还是只能和睦相处,一起抵抗北方的曹操。

  在刘备刚入蜀时,拥有大约3万兵力。赤壁之战中,有兵2万余,包括关羽所带领的水军部队一万多人,刘琦在江夏所率领的一万多人加上赤壁战后夺取四郡收编的兵力,达到3万左右。212年,刘备要求刘璋借兵、借粮还军荆州,援助孙权,可刘璋只给他一部分。而刘璋又发现部下张松私通刘备取蜀,双方决裂。刘备斩杀杨怀,进逼刘璋,刘?、冷苞、张任、邓贤等坚守涪城对抗刘备,但被攻克。攻至绵竹关,守将李严投降。214年,于雒城被刘循挡攻势,战事长达一年,幸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援助,后来刘璋投降,刘备成为蜀主。

  后来刘备死亡,蜀汉的命运全交给诸葛亮手中,在平定南中四郡之后,诸葛亮首先重新划分了南中地区的行政区域。之后诸葛亮将蜀汉有治理之才的李恢、吕凯、马忠让他们来管理,这一措施为维护南中地区发展的非常好。后来蜀国的兵力也越来越强,诸葛亮为了完成主公刘备的遗愿,只好北伐灭曹,只可惜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蜀汉少了一位奇才,其实力只能走下坡路,蜀汉政权后期由于地方偏于西垂相对闭塞,初期蜀汉政权建国时候的人才到后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现了严重缺乏人才的局面。所以也就出现了后人常说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样的成语。而曹魏政权地处中原地区地大物博,人才是一代接着一代不断的涌现,最终被曹魏所消灭。

综上所述,我们从领土、人口、军队、人才等来分析对比后,其实蜀国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也毋庸置疑是三国中最弱的国家了。因受到《三国演义》小说和各种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普遍认为蜀国人才最多,也是最强的,其实真实历史中,并非这样。小说的演绎成分较多,我们看小说也要结合真实历史来共同分析,这样才更全面,更客观。

当然,蜀国的失败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一些错误的战略等。当初曹操败走时,让关羽去阻拦他,本身就是错误,这样放虎归山的行为使其最后的发展面临的困难,同样马谡守长亭,这种战略性的错误,也给蜀国带来了不可挽留的损失,同样关羽失荆州这些错误一步步将蜀国推上了败亡的深渊,颜色属国,这天时地利人和,这样有一部分却并不是全部,无法与魏国相交锋,所以蜀国的灭亡是必然的。因此最后蜀国灭亡,而魏国一统天下,魏国的史成为正史,而蜀国更多的流传于小说之中,而不是正规的史籍之中。











Zh上善若水W


小时候,初读三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总觉的蜀国最强。

那时候认为,蜀国文有诸葛亮这种出乎其类的顶尖智者,武有关张赵马黄这样的无双将才。虎踞荆益,拥山川河流天险,地利人和,蜀国占了两个。取汉中时,蜀国更是从曹操身上强行啃下肉来,足以证明蜀国的强悍战斗力。

奈何孙权背弃盟约,一时间风云突变,蜀国失了荆州,又接连损失了数位大将。先主刘备举兵报仇又被陆逊击败,致使蜀国元气大伤。看三国,掉眼泪。这时的我不愿意继续读下去,不忍看到繁华鼎盛的蜀国衰败下去。

年龄稍大,再读三国,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好像已经知道了真相。

这时候,我已经知道了《三国演义》不是正史,罗贯中尊刘抑曹的态度将蜀国的实力过于夸大了。

我开始读《三国志》,看法开始改变,三国之中,蜀国地盘最小、人口最少,相应的钱粮军队也是最少。蜀国似乎是三国中最弱的一个。再和同学们抬杠时,往往我一句《三国志》是这么说的就能让他们很快闭嘴。

蜀国最弱,我似乎掌握了真相。

工作后,重读三国,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和条友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了,蜀国是真的强。

蜀国的这种强大,不在于出色的谋臣武将,也不在于士兵多寡,而在于光复汉室,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口号上。三国之中,蜀国士兵虽然少,但战斗力是十分强悍的。四川人打仗的能力,历朝历代都能证明。

所以哪怕纸面上的实力比不上吴国魏国,蜀国对外仍然一直处于攻势,鼎盛时期的蜀国,是谁都不虚的。如果刘备不犯错,诸葛亮多活几年,蜀国未必就没有机会。


胖子说:实力不是冰冷的数字,胜利与否更不能只看实力。朝鲜战争时,中朝联军的实力和联合国部队的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但结局我们都知道。


胖哥侃历史


说真的,不是诸葛亮带不动→_→,,,,

蜀国在巅峰时期有荆州,益州等地,而魏国和吴国的土地可不止一两个州郡这么简单。因此无论是国力还是国土,兵力,蜀国都比不上它的两个对手。

何况,关羽没有遵循诸葛亮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完全是“北打曹操,东辱孙权”,完全是把孙权惹急眼了,荆州肯定会丢。然后关羽被杀,刘备倾国之力去报仇,一是耗尽国力,二是破坏了孙刘联盟。

后来的诸葛亮就接了这么个烂摊子,拼尽全力和东吴修好。并且后期人才短缺,主要谋士法正也早亡,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蜀国是真的不强,,,,,


黑大小手残


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蜀国在夷陵之战后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三国里最弱的一个国家。在夷陵之战后,魏国的势力最大占据了九州(冀,兖,青,并,徐,豫,凉,司隶地区以及部分荆州地区),人口约达400多万左右。吴则统辖三州(扬,荆,广),人口约200多万。蜀仅占据益州,人口也才90多万左右。综合实力上来说蜀国国弱,益州疲敝不是没有根据的。而且蜀汉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各个派系的势力划分问题。即益州本地势力与刘备所带来的外来势力之间的平衡。所以,随着诸葛亮的离世,蜀国也迅速走向衰落,并成为三国里最早亡国的国家。



照启鸣


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很多人都能了解一二,小说《三国演义》可谓功不可没,七分实三分虚的描写,也让很多人把小说当成了历史,小说中的蜀汉,谋臣猛将云集,可谓国盛民强。

但是回归到史实中的蜀汉,和艺术作品里的蜀汉对比,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真实的蜀汉是强是弱。

1、鼎盛期

这个时间是,孙刘联军赤壁败曹操,然后降刘璋退曹操,到关羽北伐水淹七军时,此时刘备有上庸三郡、荆州三郡、南中四郡,坐拥巴蜀汉中,共有二十八郡,实力达到鼎盛。

这个时期蜀汉疆域面积达到最大,并且在军事实力上,已经超过孙吴,但是比之曹魏还是大有不如。

2、衰落及平稳期

襄樊之战,曹魏孙吴联合击败关羽,蜀汉失去荆州三郡、上庸三郡,后刘备又夷陵惨败损兵折将,造成了蜀汉人才断层,最终致使蜀汉国力大损。后虽经诸葛亮主政,使蜀汉国力有所恢复,但诸葛亮之后,蜀汉人才凋零,又连年用兵,国力进一步下降,终被曹魏所灭。

这一时期,曹魏最强,孙吴次之,蜀汉最弱。

综上,蜀汉在三国时期的综合国力,应该是最弱的,但是有时候,也不能只看表面,比如曹魏无论疆域、人口、军队都数倍于蜀汉,但是却被蜀汉连年侵扰,并且蜀汉胜多败少,最后若不是后主不听信姜维之言,邓艾偷袭成功的可能几乎没有。在看孙吴,仅有的几次和曹魏作战,基本上都输得比较惨,如果蜀汉和孙吴争锋,从军事实力来说未必会输。




微点观


个人认为,确实是蜀国最强。

但不是强在地盘上,论地盘,孙家拥有三分之一的荆州,还有扬州和交州,老曹家更是拥有青徐兖冀幽并司豫等好几个大州,蜀国只有益州加上南郡、汉中等地盘,是最弱小的。

也不是强在人才上,游戏里可以利用一座城池和无数谋臣猛将,干翻拥有天下的AI,但是现实中做到这一步,那是地狱级别的难度。更何况,诸葛亮后来都叹过“曹魏人才何其多”,就算在游戏里,也可以发现,除非是真三这种必定设定数量相同的武将,各种战略类游戏里,蜀汉的人才其实也是三国里面最少的。

蜀汉最强的,是意识形态上的强大号召力。

蜀汉做过什么特别亮眼的事情吗?好像也没有,也就是比较见不得人地袭击了刘璋,各有各的理地占据着荆州(孙家认为是周瑜打下来的,蜀汉认为关羽绝北道、张飞在周瑜帐下听命,起到了很大作用),然后在汉中跟阿蛮干了一架,差点就要开启全民军事总动员了。

除此之外,就是很平常的治理各州郡而已。

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一时期,曹魏在做什么?

在搬运人口,把汉中的几十万人,妄图搬运到关中去,为此让曹魏子民服劳役,天下苦不堪言,宛城侯音因此叛乱,被平定,顺便,曹大司马仁,做了一件特别不仁但是老曹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屠城。

这只是一个地区,其他地区或者是零星反叛,或者是不敢反叛但是心里憋着一股火的,非常之多。

联想到之前孟德的丰功伟绩,以及那一次次的屠城、屠戮,普通的老百姓,更是不会对这种政权有什么好感。

此时,朝中尚有大汉天子,而且距离平静的183年还不到四十年,很多老人能提起那个持续了四百年的大汉,当时的生活情况,和现在的对比。

于是,人心思汉。

那么,汉在哪里?

肯定不在许昌的皇宫,那里只有一个傀儡。

也不在江东,那里只有逼人为奴纵兵劫掠的军事团体联盟。

大汉,在左将军刘备那里,在南郡、巴蜀和汉中那里。

看看刘备都做过什么:讨黄巾有功。曾做过平原相,把一片不大的地盘治理得有声有色。有人想要刺杀他,于是派了个杀手,结果杀手居然被他所感动。当荆州陷落时,无数荆州人惧怕经常屠城的孟德,于是跟随左将军,遂有刘备携民渡江。

这样一个有理想,有功绩,有德于民的人,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大汉。

于是,刘备授予关羽假节钺,关羽出兵北伐,围困曹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周围郡县群盗响应——也不知这里有多少人是被徭役所逼迫,不得不为贼。

此时此刻的蜀国,如果说硬实力,绝对是最弱的。

但是如果说软实力,那么绝对是最强的。





Zzz虚空索敌


国土面积:魏291万,蜀106万,吴145万

三国人口:蜀国28万户 ,94万人 魏国52万户,440万人。吴国52万户,230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