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劳务派遣制到底合理不合理?

职场火锅


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劳务派遣制度,并不是中国创造的产物,而是从西方传进中国的。

劳务派遣制度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快速发展了起来。这些年,劳务派遣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很多企业用工的主要方式。

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如果银行、移动、事业单位等,都非常喜欢用派遣工,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能够解决用工单位大量的用人需求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可能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仅仅靠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部,是很难快速满足用人需求的。因此,很多企业为了能够快速解决用工需求,就开始使用派遣工。

派遣公司具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且,他们会针对行业进行劳动资源储备,所以,当他们接到某个企业的需求之后,他们就可以做到马上提供人力,迅速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

这是用工单位很喜欢用派遣工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很多企业来说,会存在招聘难的问题。所以,当有一个这样的渠道能够帮助他们快速解决用人问题,他们是很欢迎的。

2、可以帮助用工单位节省成本

在一些事业单位,正式工和派遣工的福利待遇是不一样的。因为派遣工大多是用于一些基础的、临时性的岗位,做的工作都是很杂的,因此,很难获得更正式工一样的待遇。但是,这些岗位又是必须要有人去做的。如果单位聘用正式工去做的话,人工成本会非常高。

一些事业单位会存在薪酬成本限制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使用一些派遣工。

但是,现在同工同酬是趋势,在不久的将来,派遣工的待遇一定会不断提升的。

3、企业管理成本会降低

对于企业来说,招聘一个正式工,需要做很多管理,例如入职管理,试用期管理,培训管理,发展管理,离职管理等。

这些管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对于一些公司来说,则不希望有这些耗费,因此,他们希望能够使用派遣工,来降低这方面的消耗。


派遣工虽然好处不少,但是也有很多坏处。例如,派遣工的归属感太低,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并不是好事!


因此,派遣制度有其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关键是要健全相关制度,让正式工和派遣享受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用工方式更好的进行下去!


刘仕祥演讲思维课


为什么要谈合不合理呢?直接说派遣公司违反了哪些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不就行了吗?我们见过的劳务派遣公司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还少吗?

先不要说2018年的《劳动法》,就说2009年的《劳动法》,本来就已经规定同工同酬,大企业或财政给正式工划拨每月9000元预算,也给派遣公司9000元作为每个派遣工每月的预算,可是派遣工到手有多少啊?仅仅2000多,最多的3000。派遣公司吃的钱超过一半了,这还怎么同工同酬啊?

派遣公司除了想方设法克扣员工利益,他对社会还有什么贡献吗?

当一个劳务派遣工,付出了心血,在单位干了8年,干了9年,他突然间被叫到一个办公室,一个所谓的人事经理,采用错误引导的方式,诱使、甚至胁迫派遣工,在自愿解除劳动协议书上签字,目的就是以逃避《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除合同后所支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在这个事件里面,派遣工做出了违背自己意愿的错误意思表示,而派遣公司把那些补偿款收入囊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已然坐实,属于[涉嫌合同诈骗]了。

还有,派遣公司违反《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往不该使用派遣工的岗位,派遣了大量派遣工,而且,派遣公司公然以无数个短期合同,代替了[无固定期限合同]…

所以,你数一数看,劳务派遣公司究竟违反了多少法律?值得一提的是:合同诈骗,这不属于违法,而是属于犯罪了。这就像逃税一样,他是属于犯罪。

不信,你自己可以算一笔账,有三百名工龄9年的员工,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下被派遣公司解除合同,那么,派遣公司需要支付多少经济补偿?按照月工资3000来算,那就是[300×9×3000]= 8100000

呵呵,这笔补偿款到哪儿去了,我就不说了。

怎样?派遣公司违法(犯罪)行为罄竹难书吧?


梦里澜涛


个人认为劳务派遣这种形式真的很不合理!虽然是劳动法允许的一种形式,但是存在的弊端真的太多了,劳动法要求的是同工同酬,但事实上真的做到了吗?

给大家讲个我朋友的经历,她之前有一家公司,因为公司的注册地不是北京,又要给员工缴纳北京的五险一金,就只能给员工做外包,让她们签了三方公司的合同,派遣到该单位上班。当然公司是这么解释的,具体是为什么这么做她们也不清楚。但她们在三方合同中的工资是3千,剩下的部分公司个人转账给我们的。这样看来貌似挺好的,但不幸的是,公司最后没钱发工资了,老板跑了,她们两个月的工资没发,然后她们就去仲裁,仲裁的话只能仲裁劳务公司,工资只有三千。最后的结果就是只拿了三千的工资。所以说派遣制度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


派遣工一万的工资和正式工一万的工资

虽说两者工资都是一万,但事实上派遣工到手的工资经过了两层的扣押,到手就很少了。一般情况下,是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谈薪资,然后再给派遣员工谈薪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派遣单位会做一定的待遇压缩,最后到派遣员工手上的钱就会减少。

派遣的性质

派遣过去的员工不属于用工单位的员工,相当于只是去干活的,一些规模不大的公司区分很严重,不管是管理制度还是员工福利都对派遣工不生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员工的心灵受到伤害,觉得自己就像做临时工一样,永远的没有自己的亲亲的母公司。

派遣工没有归属感,没有保障

派遣工不管在这个单位干了多久,始终都不是亲孩子,还不如一个刚来公司的毛头孩子。这就是没有归属感。付出再多也没用。如果有一天公司出现了经济危机,最先拿掉的就是派遣工,因为用工单位不需要承担什么,很简单的方式,所以他们始终都没有保障。所以说,弊端还是有很多的。

以上是小辣椒总结的派遣工的弊端,感谢阅读,欢迎点评!


职场小辣椒


你可能知道“零和游戏”,但你不一定知道,“劳务派遣”连“零和游戏”都不如,因为它是“损耗游戏”。把“零和游戏”里本来属于劳动者的报酬,“合理”地“损耗”给劳务公司。你说合理不合理?

先举三个小例子:

举例一:用人单位给劳务公司月薪6000元,劳务工只能拿到3000元,损耗了一半,毫无意义的一半,对劳动者不利,对用人单位不利,对社会更不利。你说合理不合理?

举例二:劳务工老张给大海公司工作十年,换了三个劳务派遣公司,本来老张是可以与劳务公司签无固定期限的,结果劳务公司换来换去,逃避了这个无固定期限合同。大海公司不需要老张了,最后一个劳务公司几乎不给补偿金。你说合理不合理?

举例三:劳务工老张在大海公司工作十年,正式工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都几十万了,前不久单位还盖了内部房。老张享受不到一毛钱。因为你是劳务工,大海公司没有义务给你这些福利,可老张比对桌的正式工干得还多还好。你说合理不合理?

有人说,劳务派遣制属于“多此一举”,虽然有点偏激,但还是有点道理的。比如,大海公司招100个正式工月薪6000元,正式工拿到6000元。同样的岗位同样的工作,换个劳务工就3000元,支出还是6000元。

其实,账不能这么算,这里面的“小九九”在哪里呢?

用人单位(比如大海公司)精明的狠呢,一是福利成本,二是管理成本,三是辞退成本,四是培养发展成本,等等,都要投入,还要操心。另外,出了工伤、闹出纠纷,更是糟心。搞成劳务派遣,省钱省心省事了,这样才能回避管理责任,轻松自在了。初步估算,直接成本钱,可以省一半;间接的操心成本,可以省一辈子。

最后的结论:

劳务派遣制,原来是为了解决企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和定员定岗定编矛盾的过渡性政策,后来企事业单位发现,这个政策对自己太有利了,于是大量“滥用”,人为造成了“同工不同酬”等群体md。

于是,在2015年底,出台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制的通知,要求各企业整改。一是用劳务工不能超过10%;二是劳务工不能用于主体岗位,只能用于三性岗位。不合规的,要转为正式工。说明国家还是非常关心劳务工这个群体,也是想保护劳务工合法权益的。

只是,这项好的政策,被企事业单位“选择性”执行了,对企业有利的执行,对劳动者有利的不执行。所以,这项制度,合法,但在执行过程中,执行的不合理。

综上,劳务派遣制,由于企业选择性执行,导致成为“损耗游戏”,造成了合法不合理,损害了劳务工的权益。劳务工感觉是二等员工,没有归属感、稳定感和安全感,收入待遇被人为的拉低。尽管劳务工从事的是辅助、替代、临时性工作,但他们也是劳动者,也应该平等对待,让他们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职场火锅


呼吁社会关注劳务派遣这个问题,同工不同酬,严重歧视人性,和谐社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人性的悲哀,政府需要政治这样不合理的现象,一视同仁国泰民安,社会稳定,家庭稳定,是人心所向,彻底解决子女问题,百姓心安,国家安康!


兵271054541


我们学校十年前聘请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来看大门。一开始每月几百块钱,后来达到1000块钱左右。钱是不多,但是在农村也算不错了。前几年,他脑血栓留下后遗症实际上已经不能正常看门了。今年教育部要求保安要年轻化,我们县成立了教育保安公司,他明显不符合条件。他提出可以走,但是学校应该像对待老师一样负担他的后半辈子。经谈判学校补偿他两万块钱。新招的保安同保安公司签订合同,学校把钱付给保安公司,公司负责发工资。学校和保安无直接关系。


老丁也有话说


合理!而且更合法!

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虽然我有遇见过很多派遣人员收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但是劳务派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而且是劳动法允许的用工形式。

而且在很多层次上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各行政机关,办事单位,公共交通机场地铁等基层工作人员。物流,安保,家政等基层服务员。工厂制造业等等。这样大批量的用工,需要有专业的机构来做这件事,减少了非常多的管理压力,和用工风险。同时也决绝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难题。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的不合理

因为虽然国家近些年一直在逐步完善劳动法,更健全的保护我们劳动者的权益,降低企业强势一方的强硬态度,也在推行同工同酬,事业单位逐步取消编制等,对我们普通劳苦大众很好的事情,但是仍然不乏很多人力派遣机构,中介公司在压榨劳动者的权益!

出现情况有:抽取工资,压低保险,变相诱导,威逼利诱,强制加班等等想楼上其他的情况。

但是,这些情况,仅仅是因为劳务派遣制度,才出现的这些坑我们劳苦人民的事情吗?其实并不是的。事在人为,人力资源公司,利用自身更加了解人力资源市场和法律的优势,无非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这与公司本身的高层决议下发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和劳动派遣制度并没有很大关系。

感言:提高维权意识,知法懂法。

因为我的工作原因,解除过各种中介和劳务派遣。比如船员中介和劳务派遣,抽取劳动者月薪,缴纳社保基数非常的低,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没有派工的情况,也取决于公司能力。再者比如这政府单位机关办事处的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简单,轻松,但是工资低,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难题,因为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人很难找到工作的。

在这里,希望大家可以响应国家的政策,执法懂法,不要因为不知道,而被用工单位欺负。正确的积极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维权意识,不管是劳务派遣,还是私企等。


职无小事


存在即是合理的,至于那些说劳务派遣不合理的人遇上的一定都是不合法合规的劳务公司,因为他们剥夺了派遣工同工同酬的权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一个岗位,不同的5000元工资

假设A公司的小王是正式工,小李是派遣工,他们在同一岗位工作,工资都是每月5000元,小王的工资由A公司直接发放,到手5000元,小李是派遣工,A公司要把他的工资先支付给劳务公司,再由劳务工资发给他,到手后剩了3000元,小李肯定觉得劳务派遣是不合理的。

二、同一个岗位,干一辈子也是个“临工”

小李在A公司以派遣工的形式干了10年,小李很开心,因为10年合同到期再续签的时候就得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A公司发现了,签订无固定期限后,以后万一有什么人事变动,我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太多了,不能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于是A公司决定换一家劳务公司继续以派遣工的形式和小李签合同,小李的合同又从零开始,而单位的正式工已经和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拿到了“铁饭碗”,小李还是抱着“瓷碗”随时都可能摔碎。

的确,上述的行为确实看起来劳务公司过于阴狠了些,但这不是劳务派遣制度所倡导的,只不过是黑心的劳务公司伙同甲方钻空子罢了。

我曾经也在劳务公司待过,但我们只做高端的派遣,一般签的都是科研院所这类单位,他们人员的收入的确很高,但在前期洽谈的时候都是中规中矩,服务归服务,从不在派遣工的工资上动手脚,因为科研院所都是高学历的人,加上我们从未动过这种心思,所以他们和自己单位的正式工相比,我们确实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同工同酬”;但我也见识过餐厅,保安等这类岗位被其他单位派遣时的惨不忍睹,本来挣得不多,创造的收益能让劳务公司扒走一半。

所以制度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明令禁止只有三性员工(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可以使用派遣工,并且派遣工的总数量不能超过单位职工总数量的10%,但是现实中很多单位连主体性的岗位都放置派遣工,这是不遵守制度的表现,而不是说制度本身的问题。

就像是劳动法等所规定,入职30天内就得给员工交社保、签合同,但是很多单位依然不遵从,我们不能说是相关条例有问题,这是在执行层面出了问题,而对于劳务派遣本身来说,确实也有一些实打实的好处,但是这些好处都是相对于单位而言的:

甲方公司不用花费精力去管理派遣工、出现劳动纠纷甲方不用出面却协调,计算薪酬考勤的时候甲方也不用参与,只验收成果,然后拨款,省时省心省力,而且在一些编制紧凑的单位活儿又特别多的时候,只有通过派遣的形式才能吸纳新人员分担工作。

因此,劳务派遣本身是合理的,只是很多单位钻了空子,将其丑化了,一个老鼠害了一锅粥,让人觉得只要是派遣都是有猫腻的,其实不然,只是你没有遇到仅存的少数的正规派遣单位罢了,在大家没有遇到正规的派遣单位,我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和甲方确定劳动关系。


笔记簿杏豆


个人觉得不合理。劳务公司就像旧社会的黄世仁在中间什么都不用干扣除你一部分工资


魏少147


看待劳务派遣制度是否合理,就要看其是否与政策法规相悖?如果其不违法就算合理。我国劳动法规有劳务派遣用工的规定,显然其就不违法。我认为看问题要一为二,即要看到其利也要看到其弊。先看其弊:劳务派遣制度允许派遣公司派员工去用工单位劳务工作,而其劳动管理关系只在派遣公司,用工单位辞工不用赔偿员工个人;在用工单位同一劳动岗位就可能出现其正式和临时二种身份的员工,可能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不合理现象。再看其利,有的单位人员流动频繁,而其岗位又要求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歇岗停摆。例如节假日甚至日夜持续不断的服务岗位。用工单位就希望与派遣公司签约,一旦岗位员工出缺派遣公司即可随时另派员工顶上,始终保持其岗位正常运转。从这个角度看劳务派遣制度又有其合理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