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Weshare合生:做海外金融科技的“賦能者”



從“IT+金融”到“互聯網+金融”,在到當下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科技+金融”,科技對於金融產業的作用在不斷的強化,數據價值持續釋放,金融業務環節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與此同時,在“走出去”戰略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佈局海外,輸出資本與金融科技能力,掀起中國金融科技出海浪潮。

作為最早實行海外佈局的金融科技企業之一,Weshare合生認為,伴隨著金融科技的全球影響力凸顯以及國際化趨勢的綿延,全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對於從業機構來說,夯實企業的底層技術邏輯仍然是實現海外賦能的關鍵。

金融科技已成為未來全球金融競爭的制高點

日前,央行副行長範一飛曾表示,金融科技是未來全球金融競爭的制高點,誰掌握好這一最先進的生產力,誰就擁有最強的金融核心競爭力,其中重要的一環在於金融科技生態的建立。

從國內發展來看,以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金融業加速應用,以“ABCD”四大要素為核心驅動力的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推動金融供給側改革、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引擎;縱觀國際市場,金融科技發展勢頭迅猛,產業投融資呈現出一種持續優化的積極狀態,總體產業結構分佈較為合理。

畢馬威全球金融科技近日發佈的2019年Fintech100名單顯示,來自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創企在名單中佔有重要席位;無獨有偶,來自埃森哲的研究也指出,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交易價值同比增長9倍,達255億美元,佔全球金融科技投資總額的46%。

“金融科技的融合發展促使金融邊界的模糊和科技向金融的滲透,伴隨著金融科技板塊在全球範圍內的成熟以及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以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產業生態正在形成。” Weshare合生相關負責人表示。

堅守金融科技的技術創新本源服務全球

2015年,互聯網巨擘螞蟻金服落地印度,實現從技術能力到業務經驗的全面輸出,隨後京東數科、宜人金科、Weshare合生等一批中國金融科技先鋒企業不約而同地邁開國際化的步伐,以先進的技術水平和創新的金融服務,為世界各國的金融發展提供可借鑑的經驗與模式。

以Weshare合生的發展為例,這家創立於2017年的金融科技企業,始終堅持對於前沿科技的探索。與其他企業“出海”所採取的簡單的產品複製策略不同,Weshare合生始終將目光聚焦於技術創新這一核心競爭力,堅持“技術為核心驅動、科技靶向產業升級、金融連接場景”的理念,堅守技術初心,從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拓展中便可見一斑。

東南亞作為十年來除中國和印度外發展最快的區域,人口紅利大,但受制於互聯網發展水平及教育體系的瓶頸,技術能力相對薄弱。Weshare合生通過開放與聯合,著眼於技術、服務、商業模式、本地化運營等多維要素,充分發揮自身技術的優勢,深挖產品及場景並實施本地化改造,以行業大數據為基礎開展風控策略,聚焦整個行業效率提升及風險管理,克服風控數據、風控技術、支付通道、結算營銷等行業難題,最終實現穩健運營。“金融科技從來不是簡單的金融科技相加,而是以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產業生態”,Weshare合生負責人對於技術有著深刻的認知。

也正是由於這種堅守,Weshare合生先後實現了在印尼、越南、菲律賓、俄羅斯、印度、肯尼亞、尼日利亞、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的金融科技新生態賦能。

伴隨著產業的深化,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帶動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培育新興市場、實現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出海模式仍將全面進化。對於Weshare合生來說,無論市場如何轉變,所要思考的都是如何鞏固技術創新這一核心優勢,創造長期價值,實現新金融科技生態下人、事、物的和諧發展,真正成為海外金融科技的“賦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