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吭吭,嗯嗯……”一大早,孩子嗓子就来神了,不停清嗓子

很多家长以为这是习惯问题,或者是孩子在“耍怪”,故意学大人清嗓。

但其实引起宝宝清嗓的原因很多,而且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竟是多种疾病的表现,爸爸妈妈要重视哦~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有七大类,排在前三位的疾病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因而诊断起来比较麻烦。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介绍,孩子经常清嗓子,一定要找准原因,然后对因治疗才能除根儿。门诊上引起孩子

反复清嗓子的原因通常有五种

01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

慢性扁桃体炎经常是困扰医患的头痛问题!去各医院均是吃消炎药、输液,或是手术摘除!

由于咽部炎症的刺激,孩子的嗓子感觉不舒服,自然就会不自主地清嗓子。这类孩子,家长可以自行观察孩子的扁桃体有无红肿、脓点等。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但扁桃体是一对重要的免疫器官,尤其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对于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承担着重要的免疫作用。

02孩子晚上习惯性饮食过饱

有些孩子下午在幼儿园已经用过餐,或者下午放学有吃零食的习惯,晚上再饱餐一顿,很容易食积。

食积的孩子胃火上炎、胃气上逆到咽喉,孩子也容易受到刺激而清嗓子。

这类孩子家长注意控制一下当天晚上的饮食,孩子第二天清嗓子的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

03 食物反流

食管下段的括约肌像个阀门,人进食的时候打开,不进食时关闭,如果有些孩子括约肌松弛,胃里的食物、胃液就会反流到食管,甚至达到咽喉,这时候孩子就会清嗓子。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如果仔细询问孩子,还知道会伴咽部异物感、慢性咳嗽、泛酸、烧心等。

可以给予抑酸治疗和纠正饮食作息习惯,比如抬高床头、晚餐要少食、避免睡前进食、减少柑橘、杨梅等酸性水果等。

04 鼻后滴漏综合症

有些孩子有鼻部疾病,比如鼻窦炎,这时候鼻腔的分泌物会倒流至鼻后和咽喉部,这时候孩子也容易反复清嗓子。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4岁的牛牛活泼好动。最近,父母发现牛牛有爱清嗓子的习惯,喉部发出“咳咳”的声音,开始还以为是牛牛在故意学大人清嗓,告诉他不要学。

可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牛牛的鼻子不太通气,还总流鼻涕,而且清嗓也更加频繁,同时出现声音嘶哑。

带他到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检查,确诊牛牛患的是鼻窦炎引起的后鼻滴漏综合症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后鼻滴漏综合征是指因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鼻部的分泌物从鼻腔向后倒流入口咽、咽喉甚至进入气道,刺激分布于鼻、咽、喉部的咳嗽感受器而引起的咳嗽和咽异物感。

它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干咳的常见原因之一。

林家惠医生解释,该科门诊中因慢性咳嗽或反复清嗓干咳就诊的患儿,近40%患有后鼻滴漏综合征。

有后鼻滴漏综合征的患儿,通常是过敏体质儿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基础病史,会表现为不断地清嗓子,做“缩痰”回收动作,以缓解咽部异物感,体检时可见咽后壁有粘液附着甚至见其往下流。

医学界认为,治此病的关键在于治鼻子。临床上多采用“一冲二喷三吃药”的治疗方案:

即每天不定次数的用海盐水冲洗鼻腔,冲洗后再喷上鼻用的糖皮质激素。并且配合着西替利嗪和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两周后复诊,咽部症状多能得到改善。

05 抽动症

孩子上课时老是做出眨眼、耸肩、清嗓子、摇头、吸鼻、摆手、打挺等怪异动作,甚至还说脏话,批评和思想教育都没用,反而越来越严重。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其实,这些小动作并不是小宝自愿做出来的,而是抽动障碍在作祟!

抽动症

抽动障碍又叫抽动症,属于心理行为的一种,起病年龄多在2~21岁,5~10岁最多见,以运动性及发声性抽动为特征。

运动性抽动主要累积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表现为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如甩头、甩手等。

发声性抽动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出怪声。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孩子总爱清嗓子,别忽视了,可能是这个病作祟!

抽动障碍虽不会严重影响儿童日常生活,但有时会合并其他的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等。

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仅影响患儿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也会让孩子的个性及心理品质健康出现问题,合并的症状越多,病情越严重。

病情较轻的多数采用单纯心理行为治疗。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不打骂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当遇到病情特别严重的,如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没有小伙伴愿意一起玩耍等情况,就需要药物干预了,爸妈可千万别忽视哟。

好妈手册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武汉医学会联办的母婴服务平台。无论您是备孕的准妈妈,还是已有大宝或二宝的妈妈,欢迎加入“好妈团”QQ社区:

奔向好妈妈(备孕交流)QQ群(742954372);

做个好妈妈(亲子交流)QQ群(6800530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