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聊聊巴菲特最大的贡献:护城河理论

在1993年致股东信中:“最近几年可乐和吉列剃须刀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实际上还在增加。他们的品牌威力,他们的产品特性,以及销售实力,赋予他们一种巨大的竞争优势。“ 在这之后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不断强调这一概念,他提出“这并不是非要企业的利润要一年比一年多,因为有时做不到。护城河理论被首次提出。

聊聊巴菲特最大的贡献:护城河理论

无形资产。一般是指专利、商标、土地使用权这些,可以彰显一家公司的品牌价值。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只有当品牌能让消费者长期付出品牌溢价时才算,便宜货不算!

转换成本。例如如果一家企业用习惯了这家的财务软件,就不愿意冒着财务数据遗失的风险更换财务软件,尽管另一家会便宜一些。 其实吧,这一点主要看客户觉得麻烦不麻烦,当用户的转换收益大于转换成本时就不会觉得,这也就是一些企业为了挤掉对手会先让利给消费者的原因,让你觉得转换不麻烦,甚至有利可图!

网络效应。多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用户越多,价值越大。特点是当增加一个节点或一个用户时,整体价值增长更快,是一个指数型图像。例如有些app让你推荐好友或者朋友圈什么!其实我认为网络效应最终目的就是达到转换成本高甚至是无形资产高的目的

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有三种:第一类是模式优势,例如戴尔通过直销和订单式生产实现了存货最小化,赢得了一定的成本优势,但随着惠普和联想加入到这个市场后,这个优势没有当初那么大了,相对容易被模仿。第二类是优越的

地理位置,这个优势比较持久,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第三类是独特的资源优势,比如石油天然气,在资源枯竭前具有极强的优势。第四类是独享政策性红利我认为成本优势大多数是接近与生俱来的基因,如果没有,是容易被模仿的。

归根到底:要不能提价要不能提量,且不容易模仿。例如当企业拥有定价权时,就足以应对市场的各种变化,成本上升时可利用品牌溢价抬升价格,竞争者也会因转移成本过高而不敢进入这个市场。 而企业的网络效应能够不断的提量,最终占领市场,从而造就很高的转换成本。而成本优势会带来不断的客户从而占领市场,挤掉竞争对手,最终也能够达到垄断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