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红麝串可致女子不孕,宝钗为何刚收到便戴上了?

咏白海棠时,宝钗曾作了一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我想这句诗用来形容宝钗再合适不过。

宝钗朴素,在第七回薛姨妈就曾说到:“宝丫头不爱花儿粉儿的”,这倒是事实,宝钗也曾和邢岫烟说过:“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富丽闲妆?”,这么朴素淡雅的宝钗,连那居住的蘅芜苑都被她布置得雪洞一般,屋内一应玩器俱无,了无生趣。

有趣的是,第二十八回,元春从宫内送来端午礼物,其中有一串红麝串,宝钗很快便戴了起来。

很多朋友就有了疑问,宝钗不是不爱妆饰吗?为何刚收到红麝串这么艳丽的饰品就妆戴起来?更有一些腹黑的读者还怀疑,麝香可致女子不孕,元春是否不想让宝钗与宝玉结合才赐了她红麝串?好比《甄嬛传》中皇后赐给祺嫔戴的红麝串一样?

先来说说这令人啼笑皆非的猜疑吧。

红麝串可致女子不孕,宝钗为何刚收到便戴上了?


元春赏赐的红麝串,是由麝香和多种材料做成的念珠子串成的手串。经过大量实验证明,麝香确实对哺乳动物子宫有一定的收缩作用,具有抗早孕效果。但是,必须是在大量使用的前提下。类似某些宫斗剧中的舒痕胶、欢宜香那种麝香含量不够的,想要致人不孕是异想天开。

所以,元春要算计宝钗是没有的事。下面说说宝钗为何兴致勃勃戴上红麝串。

首先,是礼节使然。

在第五十七回,宝钗见邢岫烟戴着一块玉佩,便问哪里来的,邢岫烟称是探春送的,宝钗点头,又说到家里今时不比往日,最好是该省就省,别在乎这些富丽闲妆。邢岫烟听后便要解下玉佩,宝钗忙阻止:

“你也太听说了。这是他好意送你,你不佩着,他岂不疑心。我不过是偶然提到这里,以后知道就是了”

从此处可知,宝钗戴红麝串只是一时而已,所以此时从头至脚没有富丽闲妆;其次便是宝钗对礼节的认知,在宝钗看来,收到别人的礼物要及时拿出来佩戴使用,以表示珍视和感激。所以当收到礼物后,宝钗忙戴上红麝串去王夫人处,这也是对元春的一种尊重,王夫人看到也欢喜。

红麝串可致女子不孕,宝钗为何刚收到便戴上了?


其实,当时收到红麝串的除了宝钗,还有很多人,袭人给宝玉拿出礼物时,原文如此写到

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

也就是贾母、王夫人、贾政在宝玉所有礼物的基础上多了一些东西,而黛玉和贾府三春只有宫扇和珠子,这珠子就是红麝串。只有宝钗和宝玉相同。

所以,当时除了宝钗,恐怕收到礼物的都会佩戴或使用以表示对元妃的尊重,但因为这一回元春赐礼意味深长,故强调了宝钗“羞拢“红麝串,作者此举是为了告诉读者,“金玉良缘”正式浮出水面了。

其次,除了礼节需要,当然也有宝钗个人因素。

红麝串可致女子不孕,宝钗为何刚收到便戴上了?


​虽然沉默寡言,老成持重,但宝钗终归是个少女,既是少女,哪有不怀春的理?好比在此之前,一向不苟言笑,稳重木讷的宝钗竟然被一对玉蝶吸引,拿着扇子追赶扑打,谁说不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模样?

而宝钗自进入贾府,所接触的男子无非宝玉一人,宝玉虽愚顽怕读文章,不通事务,与宝钗的“送我上青云”远大志向相去甚远,但也经不住日久生情,成日里只看着宝玉,母亲又说过自己这”金”只能有”玉”的来配,这给了宝钗无数的心理暗示,自己这生与宝玉是要发生什么了,如此,即便觉得”没意思“,宝钗还是在宝玉的呆看之下红了脸。

宝钗是喜欢宝玉的,所以此后不久我们才看到晴雯骂道:“有事没事跑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甚至还会看到宝钗一个深受封建礼教熏沐的大家闺秀竟然坐在睡着的宝玉床上为其绣肚兜。

元春此番赐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意思所在,连宝玉也觉得意兴阑珊起来,黛玉甚至感受到了威胁,聪敏的宝钗岂后知后觉的理?“金玉良缘”被元春认可,正是薛姨妈王夫人所追求的,也是宝钗所期待的。此时此刻,宝钗是得意的、欣喜的,戴上红麝串小小庆祝一下,又何尝不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