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孙武与韩信谁才是真正的兵仙?

思庇屋


我认为二人各有千秋,分不出高下。

孙武被后人称为“兵圣”,而韩信则被后人称为“兵仙”。在历史上,孙武、韩信都是神一样的存在。都在军事上有过人的天赋,并且都痴迷于兵法。




孙武出身于齐国著名的田氏家族,从小立志成为将军。由于良好的家学渊源,再加上个的努力,孙武武艺、理论等方面的军事素养是很扎实的。孙武长大后,田氏家族发生内斗,孙武不愿卷入其中,于是隐居到吴国去了。

在吴国隐居期间,撰写了《孙子兵法》,并遇到了赏识自己的吴王和伍子胥。孙武和伍子胥辅佐吴王,练兵强军,与列国伐谋、伐交,平定了吴国的周边。

为对付楚国,孙武训练了一只特种部队,能一昼夜徒步奔袭二百多里。经常袭扰楚国边境,使楚国疲于应付。后来帅军远征楚国,以举国之兵千里进入楚国作战,连续数此大战,以少胜多,歼灭楚军主力。在如此广大的地域上,连续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在中国历史上是首创。吴国几乎灭亡了楚国,楚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得以复国。

伐楚战争结束后,吴国已经不把衰弱的楚国做为主要对手,把矛头对准了田氏齐国。孙武不愿与田氏家族作战,就再次选择了隐居。但他的著作《孙子兵法》却流传了下来。孙武的伐楚之战和《孙子兵法》都堪称经典,被后人称为兵圣,也算是实至名归。



韩信出身于韩国没落贵族,原本家里颇有积蓄。可是韩信醉心于兵法,四处去拜师学艺。韩信虽然学了一身本事,却也耗尽了家财,贫穷的韩信受尽世间炎凉。韩信为施展胸中所学,毅然投身军中,却总不受重用,历尽了坎坷。后来,在萧何的力荐下,被刘邦委以重任,拜为大将军。韩信从此,终于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韩信不负众望。在他的统领下,原本军纪涣散、战斗力低下的汉军,发生了质变。开始勤于练兵、赏罚严明,战斗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韩信为刘邦正确的分析天下形势,制定了夺取天下的战略方针,展现了良好的大局观。韩信帅领汉军一路征伐,屡灭强敌。韩信总能精准的料敌在先,针对不同的敌人,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战术。为中国的军事历史留下了一连串的经典战役。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夺取三秦之战;击败赵国的背水一战等等。

韩信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功,又由于其灵活多变的战术,被后人称为“兵仙”,也是实至名归的。

我觉得兵仙与兵圣的差别,只是二人风格的差异,就象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一样,并没有才能方面的差别。孙武和韩信在军事上,都达到了极致,达到了“道”的层次。


德全不畏


谁是真正的兵仙显而易见,孙武有传世经典《孙子兵法》,而韩信留下的只是一段段故事罢了。

先不说关于韩信的故事有多少是真,又有多少是假,他的野心就不配作为一名兵仙。兵者,当忠于主,尽其事。而韩信却在讨伐六国余孽时,乘机逼迫刘邦封他为齐王。韩信,一生从未有过败战,此时又手握重兵,地痞出身的刘邦心里早就看不下去了!韩信情商太低,作为下属不知道那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以至于天下安定以后,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韩信!虽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后人将其称作“兵仙”,未免太过褒赞!

反观孙武,却被后人尊称为“兵圣”,并且还有“百世兵法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的称号。孙武仅仅向吴王进呈兵法十三篇便得到重用,他的孙子兵法到了现在战争都是大有用处的!孙武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但他的影响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他的兵法影响了全世界,还被称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武的事迹百度上很多,我不在这里赘述,有一点,百科上的介绍肯定比韩信多,现在的90后,00后,了解最多的怕是王者荣耀里面的韩信。

《孙子兵法》值得大家去研读,就算在职场也是有效果的!


历史皆不见


孙武,一般称为兵圣或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萧何说他:国士无双,评价极高。

如果从称号上说,韩信才是兵仙!

就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而言,孙武无疑是高于韩信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华五千年兵家第一人,无论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还是后世的孙膑、韩信、项羽、诸葛亮、李靖、岳飞、常遇春、徐达都无法与孙武相提并论。

《孙子兵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孙武由此与孔子、老子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恒星。韩信虽然也有兵法三篇,但在兵法理论方面与前辈孙武相差甚远。

有意思的是,孙武和韩信是如何获取如此强大的军事才能历史都没有详细记载,孙武据说是舜的后裔,本人生于齐国,后来经伍子胥推荐效力吴国,据说伍子胥非常看重孙武,曾经“七荐孙子”,为什么如此赏识孙武不得而知,但从时间来看,孙武此时已经写成《孙子兵法》,一个没有作战经验的人如何写出如此神奇的兵法,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韩信的出身历史也没有交代,虽然有人推测他可能是韩国贵族的后裔,但并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记载他是否有系统学过军事理论,但韩信拜将后基本保持了百分之百的胜率,且奇招迭出,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化身为千古无二的将才,上演屌丝大逆袭的神话,简直是神迹!



日慕乡关


当然是韩信。

孙武是否确有其人还是未知数,我们在此不做讨论,就当有这个人。他的战绩不过是帅三万人攻入楚国都城,而且还不是主帅,主帅是伍子胥。

但随后,楚国向秦国求援,秦王出兵击败吴军,孙武自此不知所踪,再无记载。

现在一般有两种猜测,一种是孙武兵败身死,没于阵中;另一种是孙武因要对此次失败负主要责任,害怕吴王夫差降罪,畏罪潜逃。不管哪种猜测更靠谱,都能看出一件事:孙武一生,战争经验并不丰富,短暂的军事生涯,以惨败落幕。如果将孙子兵法这本书去掉,以孙武的战绩,别说兵仙,称名将都难,比他稍后的吴起虽然主业是政治家,但战绩可比他强多了。

再说说孙子兵法,这本著作其实算不上真正的军事书籍,它的归类应该高于军事。它说的是战略而不是战术,它面向的读者是文臣而非武将,它通篇讲的是国家战略与如何选择战争,而不是怎样打一场仗。它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却没有告诉后人作为一名合格的将军应该如何安营扎寨,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派斥候,甚至如何选择武器装备。而后者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兵法所需要描述的。

后世很多兵法,如《司马法》、《将苑》、《纪效新书》等等,说的都是这些。相比而言,孙子兵法实在过于高屋建瓴了。

而韩信的战绩,相比孙武就强出太多太多了。除了最后输给吕后,生平未逢败绩。输给吕后当然也说得过去,英雄难过美人关嘛。手动滑稽。

以上。


老贝


孙武和伍子胥有记载的败仗仅有两次被楚国打败一次,被秦国打败一次。

子胥、孙武、白喜留,败楚师于雍澨。秦师又败吴师。

而有人说韩信在彭城之战败给过项羽,其实韩信并未参加过彭城之战。除了最后一次,韩信几乎没有和项羽正面抗过。所以很难说他和项羽全盛时期有没有可能败,但是他确实没有败过。


韩信就像一个天生的帅才,在任何环境下总能一眼找到突破口,而算计也多是随机应变。孙武更像运筹帷幄之中,在战争开始前已经算好了一切。

李靖在与太宗对中曾有提到:

凡兵家流,权谋为一种,形势为一种,及阴阳、技巧二种,此‘四种’也。

从这四点看韩信多用权谋,阴阳和技巧,而孙武更注重形势。孙武是军事家,而韩信是兵家。就实战而言韩信还是略胜一筹吧。

仅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渔耕樵读


古人说过“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若韩信,可见孙武是理论帝,韩信是实战帝,所以打起来韩信胜,论练兵孙武给韩信提鞋,说懂人情世故和政治肯定孙武,孙子兵法名声高所以你们就觉得孙武厉害,韩信一生征战可以用成语故事概括,成为兵家典范必学


来自星星的大男孩



我觉得韩信和孙武根本是两个级别。理由一是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对兵法战法系统化理论化的著作,实战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帮助吴王成就了霸业。韩信是学习了孙子兵法才取得了成功的。韩信还应该叫孙武老师呢。


二是韩信大局观和谋略和孙武比还是差了点,否则也不会被吕后所算计而死。总的来说,韩信勇猛有余,大智慧没有。自己也没有在战争中有经验和案例的总结,形成自己的兵法。


春风得忆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