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白芍的功效及禁忌,大家都知道吗?

梁祥仕


白芍:女科之花 补血要药

除了岭南地区,江浙地区也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版图之一,除了“十大广药”的道地药材,“浙八味”也是盛名在外。“浙八味”指的是以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麦冬、温郁金为代表的八种浙江产的道地药材,今期为你推荐的“浙八味”是白芍。

白芍:药用其根
中药速解

白芍,既是药用植物又是观赏植物,药用其根,赏观其花。元代诗人刘敏中在“铅华各自名家。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提及的花正是白芍花。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邓聪介绍,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中药材,现存最早记载白芍入药的文献是《五十二病方》,而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详细记载了白芍的别名、性味、功效主治以及生长环境等。

目前,白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浙江磐安等地的称为“杭白芍”,四川中江等地的称为“川白芍”,安徽亳州等地的称为“亳白芍”。其中以浙江出产的白芍品质最佳,属于“浙八味”之一。

护肝治虚汗
道地优势

白芍为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邓聪介绍,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药方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白芍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白芍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白芍补血脉之阴液。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白芍苷、牡丹酚、白芍花苷,苯甲酸、挥发油、鞣质、淀粉、粘液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等。白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镇痛、镇静、解痉、抗炎、抗菌、抗溃疡、调节免疫、保肝、解毒、抗诱变与抗肿瘤等作用。

临床使用 多用于妇科疾病
道地推荐

白芍是滋阴补血的上品,被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的功效。古人形容美女有“立如白芍,坐如牡丹”的句子。白芍不单美艳,其根茎更可以入药,花朵晒干后可作为花茶饮用。在临床使用中,妇女的很多疾病用药均可见白芍。

邓聪表示,在中医妇产临床中,白芍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

“白芍可养血柔肝止痛,适用于妇女肝血不足、冲任亏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及胎产诸病,有‘调经要药’之称。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则肝气横逆,出现胁痛、抑郁等症状。古方‘逍遥散’中白芍配柴胡,就是以白芍养血以柔肝之体,配柴胡疏泄以顺肝之性。”邓聪说。

除了作为妇科疾病的常见用药外,白芍也是出色的补血中药材。“著名的中药方‘四物汤’将白芍与熟地、当归、川芎同用,构成补血的要方,用于治疗血虚诸证,无论寒热皆可以加减应用。”邓聪说。

特别推荐:明代《医学入门》中的三白汤中以“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3克,水煎,温服”。此方有补气益血、美白润肤的功效,适于气血亏虚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雀斑、暗疮等,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润泽。

购买贴士
芍药有白和赤之分

唐代以前,一直只沿用“芍药”一名,功效也无差异。唐代以后开始有了白芍、赤芍两个药名,但实际运用上二者多混用,直至宋代二者才有明确区分,后世把白芍定为养血补血药,把赤芍定为清热凉血药,两者的药性、炮制、功效主治、配伍运用等均不相同。

邓聪提醒,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而白芍为栽培品,经刮皮、水煮、切片、晒干而成。杭白芍的佳品,传统以质坚实、粗肥均匀、粉性足者为佳。

本期专家

邓 聪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

通讯员 陈瑶璇 黄月星


大洋网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自古女性就对芍药有着很深的偏爱,同样,芍药也回馈着女性的这份偏爱。芍药不仅可以当花茶泡水喝,芍药的根也是中药,即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症,为女性疾病常用药。

白芍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市售的白芍常切成片,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红棕色或类白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

白芍的炮制品主要有炒白芍和酒白芍。

炒白芍为白芍片炒制微黄色而成,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寒性减弱转温,主要用于养血和肝。

酒白芍为白芍片加酒炒至微黄色而成,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酒香气。寒性缓解,养血活血功效增强。

不同的炮制品功效偏重不同,生白芍性寒,炮制后缓解了寒性,功效会有所不同,在选购时先要确定需要才能进行


二哥网,专业购物消费指导网站。为您提供各种专业购物消费知识和资讯,帮您解决购物消费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惑,让您有依有据、快速买到优质的商品或服务。想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回答,请访问二哥网。


专业购物指导网站




古藤夕阳


白芍有着美容养颜的作用,它在中药当中是有这一独特的功效,而少加上白茯苓,是一种传统的美容佳品,他就有着滋润皮肤去斑的功效,而且白芍本身就具有着活血养血的作用,治疗女性面部出现的发黄无光泽,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2白芍是一种美白的佳品,它还能够调经和养血女性朋友在出现了月经不调,或者是生理期出现的血量增加以及血崩的症状,可以直接的选择白芍具有着不气一血的作用他还能够滋养调理血气,具有的止痛消炎的效果。

3白芍对心血管系统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它能够降低血压,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就有着明显的护肝的作用,他还能够解痉挛,当出现了胃肠功能出现紊乱的时候,可以直接的选择白芍来进行调理,它还具有镇静的功效。


网络创意引流变现


您好!我是国家公共三级营养师,很开心能够回复您的问题。对于您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几点:

1、白芍是什么?

2、白芍的功效?

3、白芍的禁忌?

4、白芍在临床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简单来说,白芍是一种中药。毛茛科白芍属植物,是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白芍的化学成分中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等有机化学元素,入药后具有很好的功效。

它性凉、味苦、微寒,具有平肝止痛、补血柔肝、敛阴收汗等功效。

此外,白芍还常常被用于治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泻痢腹痛、胸腹胁肋疼痛等。

白芍宜食,多吃白芍能够改善女性体内的寒气,避免月经疼痛,也能够减缓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症患者更适宜食用。

1、首先白芍绝对不能够与藜芦食用,会出现胃酸等不适。

2、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小儿出麻疹期间不宜食用。

3、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白芍。

可以与当归、川芎、熟地三味药材熬制成四物汤,在中医上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尤其对女性非常好。

药房可以配制,现在药房也有颗粒装,减少回家熬制的麻烦。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多多关注!如有更多疑问,我们继续剖析!


泥鳅丫丫



  白芍的药用价值

1、镇痛作用 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2、解痉作用 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3、护肝作用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注意事项,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如子乐园


白芍,苦酸微寒,长于清肝泻肝,又兼养血,益阴之功。对血虚阴亏而肝阳偏亢,或筋脉失其柔和诸证,其性補而兼敛,并善止痛,故補血,调经,固冲,止汗,缓急止痛方中亦多选用。注意反藜芦。对虚寒证勿用,产后勿用。


发掘中医药1


我来回答。关于白芍,李时珍说:“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换句话说:开白花者为白芍,开红花者为赤芍。至今仍有人有如此的认识,这是不对的。严格来讲:白芍花色实不止红白两种,其色实有由浅入深之别。殊不知同种植物,其花即有赤有白,花之赤白有时影响根皮的色泽,但不一定是分种的标准。

白芍有三大产区:安徽产者为“亳白芍”,四川产者为“川白芍”,浙江产者为“杭白芍” (因产东阳者又称“东芍”)。其中毫白芍产量最大,占全国白芍产量的70%;杭白芍质量最优,为历史上著名的“地道药材”。

著名的华佗与白芍姑娘的传说就不讲了。从《诗经》开始,芍药就被当作情人节的“节花”。“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些也不讲了,讲讲白芍的功效和禁忌。

白芍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能。主要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因其为“女科之花”,所以治女性疾病用之最多。中医在临床上用它们医治女子月事不调时,大多是在月事之前用赤芍,以清热凉血,祛瘀行滞,缓解疼痛;月事之后则多用白芍,以养血柔肝止痛。而在治疗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孕前产后等疾病时,则视温凉寒热而调和应用。

名中医岳美中回忆解放前在家乡滦县曾治一崔姓农民,男,40岁,呕吐鲜血,每吐量极大,动则以“升斗”计,诊断为胃出血。投以中药方旋覆代赭汤加白芍药一两半,肉桂三分,甫一剂,血即渐止。他的体会是,此法重用芍药敛肝止血之故。如遇妇女血崩辨证属脾不统血者,岳老经验,可在归脾汤中加用芍药一二两,往往可以收到止血效果。

可见,白芍是一味美丽而有效的中药,历代许多诗人写诗赞美它。唐代张九龄有诗月: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

幸因清切地,还迂艳阳时。

名见桐君录,香闻郑国诗。

孤根苦可用,非直爱华滋。


人文本草


白芍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芍的根。以浙江、安徽、四川、贵州、甘肃为主产区。生用或炒用。白芍列为补血药类。苦、酸,微寒。归肝经。功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本草备要》称芍药:"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多用于以下疾病:1、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常与生龙齿、牡蛎、怀牛膝、代赭石等同用。2、肝郁脾虚,大便泄泻,痛必腹泻常与防风、陈皮、白朮、茯苓、泽泻等同用。3、肝气不和所致腹痛、痛经、痢疾、妊娠腹痛、四肢拘挛疼痛常与甘草等同用。4、肝郁血虚,胸胁疼痛,乳胀常与当归、柴胡等同用。5、肝虚血瘀之痛经、妊娠腹痛常与当归、川芎等同用。6、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常与当归、黃芩、黄连等同用。7、血虚、阴虚血热、失血、盗汗等常与当归、地黄等同用。8、表虚自汗常与桂枝等同用。常用量9一18克,水煎服。主含芍药甙、苯甲酸、鞣质、挥发油、树脂、β一谷甾醇等。凡阳衰阴寒内盛、中满者忌用。芍药生用平肝敛汗,清炒柔肝和脾止痛,酒炒养血行血。白芍反藜芦,不宜同伍。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


一叶轻舟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