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郎平憶起1982女排世錦賽,並表示打球不是個人的事情,女排是一面旗幟,你怎麼看?

看球賽的小姑娘


說到郎平指導,我們對她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郎導說,打球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女排是一面旗幟。我認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中國女排精神!

最近郎導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提到了當年驚心動魄的背水一戰。她說,其實中國女排在世界女排錦標賽上一直不太順利,那是在1982年,中國女排在預賽中0-3輸給了美國女排。當時的媒體甚至這樣報道:美國女排打瘋了,中國女排打傻了。

其實中國女排並沒有那麼“傻”,但是美國隊是真的打得很好,算是超常發揮了。美國隊不僅有身高優勢的壓制,她們在快攻的配合與熟練度上也做得非常好,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而當時的中國隊在攔網、防守上做得並不好,自己亂了陣腳還頻頻失誤,防守防不住,反擊也打不起來。

中國女排的主攻手姜英當場就哭了,而袁指導對她說:“不要哭,我們還有很多場比賽要打,要哭,回去哭!”

輸給美國隊以後,中國女排的形勢變得很糟糕,中國隊要不失1局的情況下戰勝蘇聯、古巴和其他強勁的對手,才能保證進入到半決賽中。只要輸掉1局,就會成為第5名,甚至更落後的球隊。

要知道,中國女排可是在上一年剛拿了“世界冠軍”啊。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其實體育競技運動也是如此,拿冠軍不容易,想要衛冕冠軍更不容易!因為對手一直在研究你,想方設法的去針對你,自己的壓力也會變得非常大。

難道衛冕冠軍就這樣早早出局了?絕對不能!中國女排只有釜底抽薪,放下一些包袱背水一戰。在之後的6天6夜裡,女排姑娘們真的是一局不失。而當時“趾高氣揚”的美國女排竟然0-3輸給了東道主秘魯隊。最終還是中國女排獲得了第9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

6天6夜,成了中國女排創造歷史奇蹟的一刻,成了中國體壇80年代的一個體壇神話。

這就是中國女排精神,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難,再艱難的處境,她們都不會放棄。

郎平指導把這一精神很好的傳承了下來。希望郎平能夠帶領中國女排姑娘們再創佳績!加油,中國女排!


讓足球飛


“打球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女排是一面旗幟”,郎平日記忠實的記載了郎平幾十年來的排球之路,也使得郎平認識到,在排球這個整體項目中,每個人都非常重要,這個指導思路一直貫穿了郎平的執教生涯。


中國女排自從1979年亞錦賽擊敗稱霸六七十年代世界排壇的日本隊奪得亞洲冠軍,而後又在1981年世界盃比賽中登頂,正式開啟世界女排的中國時代。

女排作為三大球中率先取得突破的唯一一個集體項目,也從此成為了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拼搏精神”更是成為了中國女排的代名詞。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女排出徵1982年世錦賽,全國上下都期盼女排再創輝煌。

當時的世界排壇,中國、美國、日本三足鼎立,小組賽中國隊以3-0擊敗波多黎各(15-0、15-1、15-1)、3:0擊敗意大利(15-3、15-1、15-4)、0-3負於美國(6-15、9-15、11-15)。

客觀的說,這並不是中美女排的真正實力對比,外媒也評價“美國女排打瘋了,中國女排打懵了。”

進入複賽後,中國女排主帥袁偉民果斷的使用了兩名替補球員,身高177的副攻、20歲的梁豔,身高172的二傳、19歲的鄭美珠。

正是由於袁偉民的果斷,敢於使用新人,中國女排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以6個3:0的比分,橫掃所有對手奪得世錦賽冠軍,並且在決賽中把半決賽意外淘汰了美國隊的秘魯女排打的潰不成軍(15-1、15-5、15-11)。

從袁偉民身上,郎平學到了很多,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敢於使用新人,信任新人,在中國女排中,郎平從來不談誰是主力誰是替補,只談誰是先發誰是後發。

2016里約奧運會對巴西的1/4決賽,在首發主攻惠若琪和接應楊方旭進攻受阻的情況下,郎平果斷使用劉曉彤換下惠若琪,用張常寧換下楊方旭客串接應,成為了中國女排反敗為勝逆轉巴西的神來之筆。

2018世錦賽,中國女排的形勢遠比1982年更嚴峻,中國女排已經不再有當年一覽眾山小、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實力,就需要每個人都能及時的站出來,成為梁豔、鄭美珠、劉曉彤、張常寧那樣的奇兵!


逸飛嶺伯爵


對郎平而言,女排世錦賽是至今難忘的,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賽事。她個人參加過1982年和1990年的世錦賽;作為教練,她帶隊出戰過1986年和1998年和2006年以及2014年的世錦賽,可以說每次都能讓她受益匪淺。

從1982年開始她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讓她知道打球乃是國家大事,只要上場,就必須全力以赴。

郎平憶起1982的女排世錦賽,並表示打球不是個人的事情,女排是一面旗幟

郎平翻開厚厚的日記本,這些年來,她的球運彷彿和每四年一次的世錦賽有著完整的且富有戲劇性的聯繫,郎平把這些看待成一種和排球的“緣”。

郎平表示每次打世錦賽,中國女排都好像不是很順利。當時中國女排在1977年取得了世界第四名,1978年定下的目標是進前三名,但是隊員沒發揮好所以只得了第六名。

1982年的那場世錦賽,在預賽的時候我們就以0-3輸給了美國隊,外國的記者得意報道說:美國隊打瘋了,中國隊打傻了。當時郎平表示美國隊的確有超常的發揮,但我們不傻。

當時輸球的時候,隊友姜英當場就哭了,這讓郎平記憶猶新,袁指導還對姜英說:別哭了,我們還有很多的比賽,要哭回去哭吧。

郎平看著日記,當時輸給美國隊的日期是1982年的9月15日,開始的時間是晚上的8點30分,直落三局(6-15、9-15和11-15),郎平當時的心情很複雜。

郎平表示:“雖然是輸球了,但無可否認的是美國隊在那場球確實打得很好,她們不只是依靠海曼的身高優勢作高點強攻,還在快攻上表現出純熟的配合和技巧。

而海曼她不僅可以打出很多斜線和直線的高點強攻,還打出了許多高點吊球,增加了攔網的難度。反觀我們的攔網和防守都不行,每當攔網失誤的時候,我們的防守就會自亂陣腳,一下子防守和反擊都沒了,所以錯失了很多得分的機會。”

因為中國女排在1981年取得了世界冠軍,在國內郎平的形象都上了郵票,女排的集體照也放在了日曆上,還有什麼紀念幣和紀念章之類的。郎平表示一下子感覺自己成了民族英雄似的,但是隻能上不能下,揹負的只是更多的壓力。

從那時候郎平就明白打球不是個人的事情,乃是國家大事。當時她感覺她自己都不是屬於自己的,女排是一面旗幟!

結語

郎平!感謝你為中國女排默默做出的付出,我愛你!

本文為深圳電視臺體育主編撰寫,專業深度評解體育賽事,還請關注:最愛生活匯!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和朋友一起分享吧! 謝謝你,麼麼噠。

最愛生活匯


郎平的偉大無需質疑,但她還如此謙虛著實讓球迷敬佩。確實個人的力量永遠不及集體的能量,一艘巨輪能夠乘風破浪是所有海員共同努力才能夠做到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們缺一不可。而郎平就是這艘巨輪的掌舵人,她的功勞居功至偉。



中國女排這面旗幟代表著永不放棄的精神,她們不怕苦不喊累,憑藉頑強鬥志和毅力破冰前行,一次又一次為中國體育爭奪榮譽,她們是中國驕傲。

郎平作為運動員參加過1982年和1990年的女排世錦賽。作為教練郎平又參加了1986年、1998年、2006年和2014年的女排世錦賽。郎平創造和見證了中國女排的偉大。

中國女排即將出徵日本參加女排世錦賽,這一年中國女排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非常辛苦,她們太不容易了,我相信她們會保持爭勝的傳統賽出精氣神,中國女排的隊員們一定會懷揣自信出發,帶著笑容迴歸,她們在大賽的表現不會讓球迷失望,你們是最棒的。


小二陪你聊體育


有一種堅持叫郎平,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每當提到中國女排,最輝煌的時刻莫過於80年代創造的“五連冠”,郎平就是那個年代的領軍人物。在那時間段裡,女排經歷了中國體育史上最殘酷的波折,什麼大風大浪都讓女排親身體驗過,然而所有困難都沒有打倒這支隊伍,因為在她們眼裡,只有一個詞——冠軍🏆。

俗話講打江山易,保江山難。1981年中國女排拿到世界盃冠軍,然而在1982年的世錦賽上中國女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預賽輸給美國,而且輸得非常慘,郎平回憶當時隊員的心情已經掉到冰點了,巨大的壓力幾乎要壓垮整支球隊,這壓力更多的來自國家高層。

當時國務院總理都打電話到秘魯,可見形勢的嚴峻。剛拿的世界盃冠軍就這樣拱手送人一定會成為全世界的笑話,當時的國情決不允許榮譽落地。但中國女排抗住了來自國內的壓力,卸下了包袱,那真的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贏下舉世矚目的“中巴之戰”,戰勝東道主等強隊,6天6夜,中國女排一局未輸拿下了世錦賽冠軍。

女排奪冠,真的是舉國沸騰,女排的奪冠為中國人帶來了自信,更賦予了冠軍之外的更多內涵,是各行各業發展的標兵,換句話講,那時候的女排奪冠不亞於中華名族的解放。

打球不是個人的事情,打球關乎到民族的振興,這面精神旗幟一直在激勵著中華民族的發展。


女排世錦賽即將來臨,郎平再次將這面旗幟舉起。太不容易了,傷病一直在折磨這些姑娘們,她們沒有叫一生苦,這就是體育精神,而中國女排精神永遠高於一切,這種民族大義或許只有經歷過才有評判權利。最後為中國女排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激活能量


是的。郎導說得對,女排不僅是一面旗幹,她還代表著祖國的榮耀,也代表著十幾萬中國人民心聲。所以說郎導為了鼓勵女排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的拼搏和全世界人民的期待她做到了。所以說中國女排就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是我們最敬佩的鏗鏘玫瑰。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相信她們在創輝煌為國爭光不忘初心。加油吧!姑娘們我們永遠為你們吶喊助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