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民國 影后 胡蝶

胡蝶

民國 影后 胡蝶

胡蝶(原名胡瑞華),1908年3月23日出生於上海,中國內地女演員。

1925年,胡蝶參演個人首部電影《戰功》從而開啟電影生涯;同年,在劇情電影《秋扇怨》中首次擔任女主角。1928年,她受邀加入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3月,她主演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在上海新光大戲院公映。1932年,出演中國的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緣》 。

1933年1月,胡蝶以21334的票數當選由上海《明星日報》評選的"電影皇后" ;3月,她又主演了中國首部左翼電影《狂流》;同年,主演的電影《姊妹花》則成為她表演生涯的代表作。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胡蝶前往香港,先後拍攝了古裝片《絕代佳人》以及愛情片《孔雀東南飛》等影片。1946年,胡蝶從上海遷居香港,在香港主演了電影《春之夢》等片後,決定告別影壇而專心輔佐丈夫潘有聲從事經營 。1960年,她則憑藉主演的愛情片《後門》獲得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966年,她拍完《塔裡的女人》後結束了電影生涯。

許多年後,後人根據自己的審美,評選出了民國四大美女,分別是才貌雙全的林徽因、文藝名媛陸小曼、一代歌后"金嗓子"周旋,以及默片時代演技最佳的女星阮玲玉。

大概如今人們更喜歡瘦削、帶點小清新氣質的長相吧,圓潤高貴、端莊大氣的胡蝶並沒有上榜。

其實,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她是被稱為民國第一美女的"電影皇后"。在《明星日報》的選美活動中,她以21334票穩居第一,阮玲玉只獲7000多票。

據說,當時舉辦這個競選,是因為時人常常因"胡蝶和阮玲玉誰更美"的話題而爭論不休。照理說,二者的票選結果應該是旗鼓相當的。如此懸殊的差距,只能說,胡蝶更有觀眾緣。

作家張恨水曾這樣評價她:

"胡蝶落落大方,一洗女兒之態,性格深沉、機警、爽利兼而有之,如與《紅樓夢》中人相比擬,十分之五六若寶釵,十分之二三若襲人,十分之一二若晴雯。"

從此評價就可以看出,美貌外,胡蝶還有寶釵與襲人的高情商,深諳為人處世的道理,但她並非圓滑世故,教養中還有一份晴雯的真誠與直率。

都說紅顏薄命,尤其是生逢亂世的紅顏。胡蝶生於1908年,那一年,老佛爺和皇上雙雙駕崩,童年的胡蝶便經歷了朝代的變更。此後硝煙長達幾十年,帝國主義的入侵、抗日戰爭的爆發等,給她最美的年歲蒙上了一層灰。

人們常常將其與同時期的阮玲玉對比,在外人眼裡,她們是競爭對手,私底下,倆人是好姐妹。她們常常相聚談心,獲"電影皇后"殊榮後,胡蝶直說:"論演技,我絕對是比不上阿阮的。"

高曉松說:"從胡蝶和阮玲玉的命運,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性格決定命運。"阮玲玉清麗憂愁,是如丁香一樣的姑娘,最終為情所累,在25歲那年,吞服安眠藥自殺。胡蝶樂觀開朗,身處困境仍堅韌頑強,紅顏不薄命,成了笑到最後的美人。

她一生承受的輿論壓力並不小。

先是和初戀情人林雪懷之間的"蝶雪解約案"。17歲那年,剛進影視圈的胡蝶因拍攝《秋扇怨》認識了劇組資深演員林雪懷,兩人很快墜入愛河。電影上映後,胡蝶一夜成名,隨後演藝道路也越走越順。出入公眾場合,林雪懷總被人稱作"胡蝶的男朋友",自尊心極強的他,內心多少有些不舒服。

此時的胡蝶已成了上海灘最火的電影明星,收入豐厚,工作也繁忙起來,電影一部接著一部地拍。而不得志的林雪懷乾脆拿著胡蝶的錢跑去開酒樓,後來又開了照相館,但他天生不是做商人的料,生意慘淡。後來甚至揹著胡蝶與妓女阿其廝混。

當時社會上已經有風言風語,說胡蝶養了小白臉。林雪懷確實在揮霍胡蝶的金錢與感情,但胡蝶是傳統的女人,仍死心塌地地跟著林雪懷。

娛樂圈終究是個是非地,關於胡蝶的緋聞漫天飛。為了表明自己的真心,胡蝶與林雪懷訂婚。但萬萬沒想到,林雪懷居然有一天抽了風,公開要和胡蝶解約。他以為自己吃定了胡蝶,想著胡蝶這麼傳統的女人一定會回來求他,所以肆意地傷害胡蝶的感情。

胡蝶確實這麼做了。她一夜未眠,寫了封長長的信給林雪懷,希望重歸於好。林雪懷收到信後更得意了,於是下了狠勁,又回了更決絕的話。

這一次,胡蝶徹底被傷透了。她同意解除婚約,並向林雪懷追回因經營酒樓等向她索取的所有款項,還有那輛供他使用的車子。林雪懷亂了,後悔了,但胡蝶心冷了。

官司打了兩年,鬧得滿城風雲。曾經恩愛的情侶,結局萬分難看。

初戀雖痛,但讓她明白了,找男人要找靠譜的,真正懂她、欣賞她的。後來她嫁給了一個洋行裡賣茶葉的小商人潘有聲,生下兩個孩子,日子過得簡單美好。

有過一段愛情的胡蝶開始懂得如何去調教男人和經營感情。在潘有聲追求她的時候,胡蝶保持著高冷的姿態,並沒有傾注太多的感情。當她確定對方是值得託付一生的人時,才與其步入婚姻,全心全意地愛自己的先生,體貼、溫柔、賢惠。

潘有聲也是真心疼愛胡蝶的。舉個小例子。夫妻倆人都愛打網球,可胡蝶的球技實在不怎麼樣。每回打球,潘有聲都要讓著她,總想著怎麼才能讓妻子接到球。

好景不長,抗日戰爭爆發了,夫妻倆在遷居至重慶的途中,丟了三十箱財產。箱子裡裝著可是胡蝶在演藝圈裡打拼十幾年積攢的資本,各種國外的名牌包包、衣服、香水、鑽石珠寶等。軍統特務頭子戴笠聽聞了此事,立刻幫胡蝶找回這三十箱寶貝,找不回的就派人去買。

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啊。戴笠花了這麼大的勁,不過想得到美人胡蝶。由此亦可見胡蝶的魅力有多大。戴笠作惡多端,殺人無數,玩弄過各種女人,但卻拜倒在三十來歲、並且生了兩個孩子的胡蝶的裙下。戴笠強佔了胡蝶,威逼潘有聲與胡蝶離婚。雖然手段殘暴,但在胡蝶面前,他卻是另一番溫柔的面孔。

胡蝶與戴笠

民國 影后 胡蝶

他也是真心愛胡蝶的。工作之餘,不是陪胡蝶,就是在屋子裡看胡蝶拍過的片子。胡蝶要什麼,他給什麼。無論是印度水果,法國口紅,還是有明亮窗子的花園洋房。

胡蝶以為不停地提出苛刻的要求會讓戴笠厭煩,沒想到戴笠已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她。她被戴笠軟禁了三年,做了三年的情婦,直到戴笠因飛機爆炸而死,她才回到了丈夫潘有聲的身邊。

幾十年後,胡蝶談及往事說:

"現在我已年近八十,心如止水,以我的年齡也算高壽了,但仍感到人的一生其實是很短暫的。對於個人生活瑣事,雖有訛傳,也不必過於計較,緊要的是在民族大義的問題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

胡蝶說的民族大義的問題指的是她一生背過最冤的鍋——"九一八"事變的隔天,幾乎上海灘所有的報紙都在報道,東三省的淪陷是因為那天夜晚,張學良正在六國飯店與影星胡蝶熱舞。

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甚至寫了首打油詩諷刺該事: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

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紅顏禍國"的罪名扣在任何一個女子頭上都是一場災難,稍微敏感脆弱一些的,也許一個想不開就了斷了生命。但胡蝶忍了,她公開闢謠,不做無畏的掙扎,讓時間還她清白。

有智慧的女人,會把苦難轉化為養料,不會被流言蜚語打敗,而是在時間的流逝中變得更加強大。

"我並不大在乎,如果我對每個傳言都那麼認真,我也就無法生存下去了。我和張學良跳舞的事情,鬧了近半個世紀。現在不都澄清了嗎?"

她漂亮,但絕不僅僅是個花瓶。

胡蝶早早地對自己的人生有了規劃,她愛電影,愛藝術。從小就有表演天賦,兒時模仿叫賣的小販讓母親誤以為真。全國第一家電影學校招生時,她便抓住了機會。

大中華電影學校的招生廣告吸引了兩千多位考生,胡蝶從中脫穎而出。考官陳壽蔭、洪深等人,不約而同地給了她高分。

陳壽蔭甚至這樣評價她:"喜怒哀樂似乎信手拈來,收放自如毫無雕鑿痕跡,亭亭玉立之中透著一股大家閨秀的風範。"

【注:陳壽蔭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回國後投身於所熱愛的電影藝術;洪深於1919年考入哈佛大學戲劇訓練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習戲劇的留學生。】

有天賦,有顏值,胡蝶擁有最多的是勤奮。

觀眾們認為胡蝶戲路多變,善於刻畫人物性格,演妓女、教師、闊小姐、農婦、賣糖果的姑娘、慈母等角色都不成問題,一人分飾兩角亦不在話下。殊不知,熒幕背後都是她傾注的心血。

每天開工,她總是最早到的演員,導演編劇說戲時,她聽得尤其認真。

休息時間,演員們都到咖啡館放鬆娛樂,只有她刻苦地與師傅鄭正秋討論電影。

她從不停止學習,找梅蘭芳學標準普通話,學開車、騎馬等技能,開拓自己的戲路。接到劇本後,便開始讓自己沉浸到角色中去。

比如,拍《狂流》時,毫無農村經驗的胡蝶為了詮釋好角色,特意跑到江浙一帶的農村,去看鄉下女人如何生活,用心揣摩她們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日常勞動;拍左翼電影《永遠的微笑》時,她跑到南京孔夫子廟,實地體察歌女的真實生活。

她柔軟,但她完全不軟弱。

胡蝶為人謙遜隨和,鄭正秋曾送她"乖小囡"的稱號。

被票選為"電影皇后"後,主辦方準備為她開慶功宴,她卻以"國難當前,不合時宜"為由拒絕了。後來她說:"幾十年來這個像遊戲之舉的稱號一直跟著我,這是觀眾對我的愛護,我卻不敢妄自尊大。"

抗日戰爭爆發,日本人找到了胡蝶,要她拍一部《胡蝶遊東京》。聰明的胡蝶哪裡不知道日本人的意思,儘管他們說該片絕無政治內容,但說白了還是想借中國文藝界知名人士的影響力來實現統治。

面對偽善的日本人,有大智慧的胡蝶知道不宜態度強硬,她委婉地表示,自己有孕在身,懇請日方考慮推遲行程。並故作期待地表示,自己早就想去日本玩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

暫時騙過日本人後,胡蝶立刻計劃逃離香港,絕不做日本人宣傳工作的傀儡。

以柔制剛,在胡蝶的人生中是常見的戲碼。嘴甜心硬,是為女人的大智慧。

晚年的胡蝶,跟著兒子生活在溫哥華,平日裡喜歡在海邊散步,到電影院觀影。為了能滿足日常的語言需求,她每週都去上英語課,成了班上年齡最大的學生。

這個時候,她已不叫胡蝶,叫潘寶娟。潘是亡夫的姓,寶娟是乳名。新的名字,代表了她最深的掛念。

胡蝶年輕、年老對比照

離開人世前,81歲的寶娟輕輕地說了一句:胡蝶要飛走了。這個智慧的女人結束了傳奇又美麗的一生。

揭開歷史面紗2018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