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一年級的新生入學需要準備什麼?家長看過來!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要準備什麼一年級家長在送孩子入學的時候,與學校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家長在孩子入學之前就為他做好入學的心理準備,孩子會容易很快接受並適應新的環境,如果家長與學校能齊心協力,致力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相信孩子能順利養成好習慣,並會健康快樂地成長。那麼一年級新生入學要準備什麼呢?


一年級的新生入學需要準備什麼?家長看過來!

一、心理上的準備

1、家長抽出時間帶孩子到小學去看一看,讓孩子熟悉一下學校的校園環境。如果以後是孩子自己獨立上學,家長可以讓孩子熟悉去學校的路,幫助孩子記住一些比較明顯的標誌,再告訴孩子一些交通規則,切忌在路上邊走邊玩,如玩球、追逐等等。可以讓孩子單獨走幾次,家長暗地裡進行觀察,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掌握了獨立上學的能力。

2、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靜心坐下來的習慣。開始的時間可以是20分鐘,以後再逐漸延長,不可操之過急。同時,可以佈置一些小“作業”,如讓他看看圖畫書、畫些畫等等,培養孩子一心一意、不講話、不時常站起來走動、認真做事的習慣。

3、開學前幾天,父母可與孩子坐下來開個“家庭座談會”,認真地與孩子做一次交談。告訴孩子從上學起,就要努力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告訴孩子養成以下的學習習慣: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後再玩;按時、獨立思考完成作業;學會預習明天老師將要教的內容;做作業前先複習老師講課的內容;做作業時仔細讀題目;作業完成後認真檢查一遍;作業做錯後及時訂正等。

二、生活上的準備

1、固定孩子擺放物品的位置。給孩子準備一個小櫃子,有條件的家長可以準備一個小書櫥,教會孩子將故事書、課本、練習本等能分類擺放,家長可以在櫃子上方貼上一些動物小標示,營造出一個兒童小世界的氛圍,吸引孩子喜愛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2、培養孩子自己收拾東西的習慣。教會孩子每天按著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帶齊學習用品。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和文具盒,開始會手忙腳亂,丟三落四,家長要有耐心,從旁多加指點,可先給孩子做示範,手把手地教他,再讓他重複著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賴父母了。

3、開學後,教會孩子能每天按著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以便孩子能帶齊學習用具,免得孩子上學時家長成為經常送學習用品的“鐘點工”。

4、教會孩子吃飯時的好習慣。上小學後,很多孩子自己仍然不會吃飯,一頓飯會磨蹭很長時間,吃得地上桌上灑了很多飯,影響孩子的午休時間。在這裡特別提出,希望家長在假期中慢慢並適當縮短孩子吃飯的時間,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良好習慣。千萬不要再給孩子餵飯!這樣會助長孩子許多的壞習慣而難以改正。

5、剛入學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時間較短,穩定性也差。所以當孩子看書寫字時,家長要儘量避免在一旁大聲講話或看電視,最好是坐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看書,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久而久之,對孩子注意力的養成便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6、在家裡為孩子佈置一個學習的小天地。書桌、椅子的高度要適中,在桌子上擺上課程表、小檯燈、小鬧鐘、地球儀等,為孩子創設一個固定的學習場所和優美的學習環境
一年級的新生入學需要準備什麼?家長看過來!

三、物質上的準備

與孩子共同準備學習用品。共同準備,一是讓孩子體驗即將作為學生這一快樂的過程,二是從現在開始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的習慣。

準備的學習用品是:

雙肩書包。

書包的選用應輕便、合適,以能裝上書為宜,不要太大、太重。學校課桌抽屜較小,書包太大裝不進去,有的小學生只好放在地上,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此外,書包裡的兜不宜太多,書本用品放得太散,小學生往往因找不到東西而手忙腳亂。

文具盒

文具盒的功能不要太多,簡單為好,以免分散孩子上課的注意力。文具盒裡每天至少有 5-6支削好的鉛筆(套好鉛筆套)、尺子、橡皮。鉛筆。以HB為最好(鉛筆上有標誌),因為它軟硬適中,鉛的顏色不是太黑。而H的鉛筆寫出字來不清楚,B的鉛筆鉛芯軟,寫出字來又太黑,一旦寫錯字,擦起來黑乎乎的。不允許用自動鉛筆,因為這種筆鉛芯細,易折斷,而小學生寫字握筆緊,手僵硬,不靈活,稍一使勁鉛就斷了。同時在鉛筆上用不乾膠貼上自己孩子的姓名。此習慣對孩子非常重要,請家長高度重視,家長可以採取回收短鉛筆換長鉛筆的方法.因為有時一天課上下來就能撿到許多鉛筆,又無人認領,回收短鉛筆可以讓孩子們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橡皮。

買繪圖用的較軟的一種,孩子能擦得乾淨。不要用修正液,因為修正液是用化學合成的,不僅有損孩子身體健康,而且弄到桌子、手和衣服上擦不乾淨。

削筆刀。

最好用轉筆刀,不要用小刀,一年級新生用小刀削破手的事情經常發生。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使用轉筆刀,鉛筆應該在前一天晚上削好。儘量不帶削筆刀到學校,這樣上課寫作業孩子才會時間充足。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孩子課堂上削鉛筆的。文具的選擇切忌花哨和追求時髦,因為5至7歲的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15分鐘,花花綠綠的文具用品將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玩弄文具做小動作,影響學習。再說,小孩子特別愛攀比,看到別的同學有了花樣文具便向家長索要,如果家長輕易滿足孩子的這種要求,時間一長,還會養成孩子虛榮等不健康的心理。一年級的新生入學需要準備什麼?家長看過來!​​

2、準備一個小鬧鐘,並教會孩子看鐘。父母要有意識地規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孩子的生活起居習慣及常規,養成孩子自己準時就寢,準時起床的習慣。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製作一張作息時間表,並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並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時間表去做,督促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不少孩子早晨起不來床,甚至來不及吃早飯,餓著肚子去上學,結果到了第三節課,精力不充沛,以致頭暈、肚子疼。有的家長在路上為孩子匆匆買點吃的,讓孩子拿到學校裡去吃,在學校裡是不允許吃早點的。

3、建議家長為孩子製作一張作業正確率統計表,將表貼在牆上。做完作業由孩子自己檢查,全對的,給孩子畫一顆星,不要養成家長代孩子檢查作業的不良習慣。家長可以每週或每個月與孩子共同進行小結,並給予適當的獎勵,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4、本子要準備以下幾種——語文本三種:生字本、拼音本和田字格本;數學本兩種:小草稿本、小算術本。準備一個《家庭聯繫本》,《家庭聯繫本》是學生專門用來記當天的作業或第二天要帶的物品。

5、課本一定要包書皮。書皮紙最好選用牛皮紙或掛曆紙,並在上面寫上學校、班級和姓名,這樣會顯得整潔而美觀。不要用塑料皮包書皮,因為塑料皮太軟,易折書角;由於書脊有塑料杆,攤開書寫字時不易放平,小學生只好一手摁書,一手寫字,效率很低。此外,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包書皮,這樣能養成小學生愛書的好習慣。

6、準備一個水杯和餐巾紙。小孩子容易口渴,要專備一個小水杯,在上面貼上標籤,寫上孩子的班級和姓名,因為班裡學生多,水壺易拿亂。水壺要實用,不漏水,易打開。另外要準備一包餐巾紙或一塊小抹布,用於擦手擦桌椅。

7、因為體育課必須穿運動裝和球鞋,不能穿裙子,而一週幾乎每天都有體育課,所以建議家長為孩子準備的衣褲鞋襪以適宜運動的為主,不穿汗衫、吊帶衣物,不戴首飾,不圖指甲油。勤剪手指甲、勤洗澡、勤洗頭、換衣褲。

8、每天給孩子帶1-2本拼音讀物,如童話、寓言、故事書。科學家研究證明,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總比不上別家的孩子懂事、爭氣,恨鐵不成鋼。孩子進入小學學習,是人生的第一次轉折,現在的孩子們智力上存在的差異極小,競爭的是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而良好的習慣也要有一個養成過程的,需要家長、孩子及學校共同配合,在平時就注意加以培養。好習慣終身受益。
一年級的新生入學需要準備什麼?家長看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