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备案年投资P2P的消费贷平台 你需要认清这三点

上一期我们聊过了银行存管,这期和大家讨论一下关于P2P互联网消费金融。消费金融作为P2P网贷的主打业务,其小而分散的优点非常贴切监管要求,随着人们日益渐长的消费能力,消费金融资产端蓝海一直都是各平台眼中的“香饽饽”。

备案年投资P2P的消费贷平台 你需要认清这三点

P2P互联网消费金融运营方式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相通,通过平台的信息优势将资金供求双方进行对接,并按照借贷资金的数额按比例抽取利润。P2P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小额借款类似。

首先,消费者基于消费目的将借款项目发布到P2P借贷平台并由平台进行资格审核上线;其次,投资人根据自身偏好选择项目进行投资以满足项目发起人的消费需求;最后,消费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向投资人进行还款付息。这就是P2P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业务流程。

那么作为2018备案年备受瞩目的业务,投资人在选择平台投资时,需要注意哪些误区不能踩呢?

一、“现金贷”“P2P消费贷”傻傻分不清

一些小白投资人对P2P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第一理解就是“现金贷”,一听是违规业务,就不敢投了。你知道你投资的几家头部平台具体是做什么业务的么?他们发布的计划类理财产品是做什么业务你有去观察过吗?如果你没去深究过,你可以点开看看,或许你会发现惊喜哦。

消费金融和现金贷虽然都属于小额借贷,但本质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借款用途,消费贷的借款用途是用于消费的,消费者基于消费目的将借款项目发布到平台上由平台审核。而现金贷则是直接出借资金,借款用途没有限制性。

总的来说消费贷的风险是要低于现金贷的, 但是利率也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市场不太好展开,同质化会很严重,而现金贷相比较起来好操作一些,也就不奇怪之前平台都趋之若鹜了。

备案年投资P2P的消费贷平台 你需要认清这三点

二、判断消费贷平台安不安全看逾期率、坏账率?

大部分人选择投资消费金融平台时会很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平台的逾期率、坏账率如何,这也是一个误区。这种数据怎么可能会让你知道呢,就算披露了,那么好看的数据你敢信吗?

行业里没有那么多像拍拍贷、红岭这种敢于披露不良数据的平台,所以这些数据只能看看,如果当真你就麻烦了。在P2P平台借款的消费者,为什么不用信用卡消费,不在银行贷款,而去找P2P平台借钱呢,是因为借款人的资质相对来说较差,在银行能借的钱太少,或者征信没达到准入标准。所以借款人本身的还款能力与征信资质问题,决定了P2P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控难度和资产催收难度。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选择P2P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先看平台背景实力如何,体量越大的即使逾期坏账也能照样盈利;然后看平台的风控体系如何,有没有专业的大数据系统,有没有接入第三方征信,借款审核步骤严不严格;最后再看资产管理团队,一般资产管理团队的人数占比是最高的,催收做的好不好首先要看队伍。

备案年投资P2P的消费贷平台 你需要认清这三点

三、资产荒下,平台吸金速度却不减?如何识别假标

作为大蛋糕、香饽饽,又是P2P的主流业务。消费金融资产端一直都很枪手,时值年后投资人投资旺期,资产端上量上不过来是很正常的事,几乎所有平台都在为资产端发愁。

自然也会有一些平台挺而走险,就算资产端不上量,也要放假标吸金。在计划类理财产品的掩饰下,你根本很难分辨真假标的。或者说,基于对平台的信任,你甚至不会去在意这些潜在的风险。

那么如何识别平台的假标呢?可以从平台的几个小细节找出猫腻

从借款人数上分析,因为消费金融的小而分散性,借款人数都不会少。可以从运营报告中分析,借款人数少,成交金额高,成交笔数异常的就要多小心些了。

从借款项目信批程度分析,越模糊代表越有问题,一般消费贷项目都会披露借款用途,借款人身份证信息,借款人基础信息,借款人征信调查报告等。

从借款人的授信额度上分析,信用借款一般都会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征信等评估出大致授信额度,如果出现重复借款额度超出授信额度时,也说明该标的有问题。

总的来说,2018年消费金融仍然是P2P网贷的主力资产,其成熟的网贷运营模式以及小而分散的借贷本质关系非常适合备案后合规的P2P网贷。也希望投资人在投资消费贷平台的时候,能够正视消费贷的风险与回报,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和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