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銷量盤點,7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怎一個慘字,消費降級呼之欲出

8月已經過去三分之一,這個時候7月份的銷量數據也相繼出爐,今天車經社給大家盤點7月份的銷量看點。

整個2018年7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總銷量為188.9萬輛,同比下跌4%,環比下跌16.9%。1-7月份,國內乘用車累計銷量1595.5萬輛,同比增長4.3%。

銷量盤點,7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怎一個慘字,消費降級呼之欲出

7月份天氣熱,也處於傳統的汽車行業銷量淡季,同時國內對整車、零部件進口關稅進行了調整,許多消費者處於觀望的狀態,所以轎車、SUV、MPV各細分市場均有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

7月份轎車銷量為87萬輛,環比下滑10.7%,同比下滑1.4%,SUV銷量70.3%,環比下滑12.1%,同比下滑2.3%,MPV銷量11.4萬輛,環比下滑5.9%,同比下滑23.7%。

7月份新能源車累計銷量8.4萬輛,環比增長47.7%,1-7月份累計銷量49.6萬輛,增長97.1%。

由此可見,國內消費者對於SUV車型的熱情已經漸漸退去,購買行為也逐漸恢復理智,而業內很多專家在今年年初所預估的SUV市場份額可能會逐步超過轎車的市場份額,這種觀點在短時間內並不會實現。

2017年,我們在縱觀整個汽車市場,所看到的都是生活水平提高所帶來的汽車產品消費升級,但是由今年前幾個月一直下滑的汽車行業銷量數據來看,國內已經迎來了新一輪的,由盲目消費升級所帶來的消費降級。預計這一現象還會持續到整個2018年年底。

新能源車持續保持著高增長率也進一步證實了我國的新能源車發展迅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接下來,我們看看各廠商在今年7月份的銷量排名情況:

銷量盤點,7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怎一個慘字,消費降級呼之欲出

7月份,汽車廠商銷量排名前四的廠家位次均沒有任何變動。不過排名第一的一汽大眾銷量下滑明顯,從17.69萬直接掉到了14.8萬輛,環比下跌16.16%,同比下跌2.3%。

排名前十五的汽車廠商中,環比銷量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北京現代,由6月份是8.7萬輛掉到了7月份的5.1萬輛,環比下跌41.41%,同比下跌7.3%。韓系車目前在國內的口碑下降明顯,加上北京現代目前整個產品線均處於大面積更新換代的狀態,所以預計北京現代的銷量在接下來的整個2018年中依然會呈現出波動較大的狀況。

環比銷量下滑幅度排名第二的是長安汽車,6月份累計銷量6.5萬輛,7月份僅為4.7萬輛,環比下跌27.27%,同比下跌20%。自主品牌當中,長安汽車曾經也輝煌過,但目前長安正長期面臨著產品力匱乏,研發技術落後的境地,並且絲毫沒有起色。反觀競爭激烈的自主品牌當中,吉利汽車等企業在產品和技術方面的創新與努力,長安汽車在銷量上逐漸被落下也不足為奇。

銷量盤點,7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怎一個慘字,消費降級呼之欲出

7月份銷量環比下跌排名第三的車企是長城汽車,6月份累計銷量5.3萬輛,7月份降至4.2萬輛,環比下跌21.04%,同比下跌27.5%。長城目前依然面臨著產品過於單一的問題,7月份整個品牌的總銷量有一半以上是由哈弗H6貢獻的。隨著SUV車型在國內的熱度逐步降溫,加上哈弗H6上市已經7個年頭,顯然單個產品的細分車型再多也依然無法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哈弗H6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力不可避免的在逐漸下降,所以長城汽車還需要尋找新的銷量增長點。

下跌幅度排名第四的是上汽乘用車。6月份累計銷量56273,7月份僅為44587輛,環比下跌20.77%。整個行業的銷量下滑,加上國內SUV的優勢漸漸褪去對於自主品牌的衝擊非常明顯。

跌幅排名第五的是東風日產,環比下跌20.59%。日系車近年來在國內的口碑急轉直下是其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但其本身產品力不夠,在國內的定位不夠準確是主要原因。

當然,7月份在整個汽車市場銷量全線飄紅的情況下,依然有車企逆勢上揚,實現了銷量環比正增長。

廣汽傳祺環比正增長率最高,環比增長10.37%,其位列廠商銷量排名的第15位,比6月份上升了兩個位次,表現不錯。

銷量盤點,7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怎一個慘字,消費降級呼之欲出

一汽豐田7月份的銷量同樣呈現出環比正增長,增長了8.19%,日系車在國內的口碑每況愈下,加上本田近來產品問題接二連三,一輛車接著一輛車召回,東風日產又產品力不足,給了一汽豐田發展的機會,這就讓原本想要選擇日系車的用戶更傾向於一汽豐田了。而新款卡羅拉在外觀方面的顛覆也讓喜歡時尚、炫酷外觀的年輕一族心甘情願掏腰包,卡羅拉的叫賣進一步鞏固了一汽豐田的整體銷量。

除此以外,上汽通用五菱在維持了好幾個月的大幅銷量下降後,終於在7月份實現了環比2.08%的微增。這和近來的消費降級不無關係。

(後續車經社將陸續從各細分市場對7月份的銷量進行分析,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