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WTO給了中國發展機會,中國用市場回報世界

閱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2018年6月28日首次發表的《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筆者有兩點感觸。

第一,如果中國沒有在17年前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改革開放政策執行的不夠徹底,不讓世界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發揮作用,那麼就不會有今天的中國經濟規模,奔小康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

第二,中國經濟發展以後,一個巨大市場的出現,讓中國為世界眾多國家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不走單邊主義的道路,不強調本國經濟利益優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也有了更多的保證。

加入國際貿易體制,讓中國有了快速發展的條件

中國是1945年結束的二戰中的戰勝國之一,但到了1971年才進入聯合國。1947年成立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到1995年改組為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卻一直不是成員。到了2001年12月11日,中國才正式加入該組織,成為第143個成員。如今,WTO擁有164個成員,成員貿易總額佔全球98%,是“經濟聯合國”。

加入WTO,首先讓中國經濟本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01年以後,人們可以看到的是“中國製造”開始走向強大。之前中國主要為世界提供農產品、礦石煤炭石油等原材料、燃料。現在中國出口最多的是機械。

中國製造能夠變得強大,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中國從世界各國引進技術,徹底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17年來,中國主動構建了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力度。從2001年起,中國對外支付知識產權費年均增長17%,2017年達到了286億美元。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前公佈的數據,2017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受理量達5.1萬件,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位。中國製造的強大就在於有這些技術及相關的法律體系。

現在,中國開始進入新的階段----“中國消費”。在經濟發展以後,通過消費維持和繼續推動經濟發展,變成了重要的政策內容。中國製造為國內外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產品,而消費反過來促進了經濟的持續發展。入世前中國經濟總量位居全球第六,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應該說加入WTO後中國發生的變化,既是積極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重要成果,更是切實履行加入世貿組織全部承諾的重要收穫。

中國經濟的進步,讓世界各國有了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在1971年加入聯合國後,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代言,在相關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加入WTO後,中國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系,為世界各國保有新的發展機會,提供國內市場,維持多邊貿易體系,在相關領域需要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現在人們看到的是在中國製造、中國市場之外,出現了一個新的“中國機遇”。這種中國機遇的具體表現是:2000年,中國是世界第七大出口國和第八大進口國;入世17年後,中國成長為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吸引外資國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中國因開放而實現經濟騰飛,更為拉動世界經濟的復甦和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讓我們再次認識了開放與維持國際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性。沒有這種開放及多邊體制,就不可能有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更不可能讓世界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後的國家獲得轉變的機遇。

WTO給了中國發展機會,中國用市場回報世界

陳言: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 執行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