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西洋参与人参的区别?

用户5770640921


人参作为上品,位居三宝之首,为“虚劳内伤的第一要药”,具延年益寿的作用。人参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其中栽培品称“园参”,野生品称为“山参”也习称“籽海”“野山参”。山参生于高寒山地针阔叶混交林、疏林腐殖土下,主产于东北三省。园参,广泛栽培于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于秋季采挖,依据加工的不同分为生晒参、红参、糖参,山参多加工成全须生晒参。生晒参:主根纺锤形或圆柱形,长约3~15cm,直径1~2c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灰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横纹,下部常有支根2-3条,以及少数细侧根,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圆形凹陷的疤痕(芦碗),香气特异。全须生晒参着生须状细跟,有的具细小不明显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野山参:主根与根茎等长或稍短,环纹紧密、芦碗多、须根稀少,长约为主根的1-2倍,珍珠疙瘩多且明显。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也称花旗参、洋参,主产于加拿大、美国。于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泥土,去除芦头、侧根及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而得。主根呈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长约3~12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具横向环纹及线形皮孔状突起,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芦头、环节明显,芦碗呈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略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有放射状裂隙,气味特异,微苦、甘。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性温能助阳散寒,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生津止渴、扶正祛邪、补肾助阳、益气生血的功效。用于气虚欲脱证;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虚弱的喘咳、动辄喘乏、脉虚自汗;气虚津亏的口渴及消渴证;心神不宁、失明多梦、惊悸健忘等病症。野山参功效最佳,常用于重症、急症;生晒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

西洋参性味苦、微甘、凉,入心、肺、肾经,性凉能清热养阴,具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之咳嗽痰血、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及内热消渴。西洋参性寒,能伤阳助湿,阳虚内寒及寒湿者慎用。

人参、西洋参:不宜饮茶,忌与萝卜、藜芦、五灵脂、莱菔子、皂荚等同服;均需另煎。

人参和西洋参均来源于五加科植物,均能补气生津。但西洋参苦凉清泄为凉补,而人参甘温却善温补。人参性微温,补气效力强大,有“补气强身之要药”之美称,用于气虚、气阴两虚的重症、急症;归脾胃经,又善补脾益肺,用治脾肺气虚证;还能安神益智,治失明健忘。

西洋参性苦凉,为清补之品,补气力不及人参,长于清热养阴,尤适于气阴两虚兼热不受温补者;又善养肺阴、清肺热,用治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之病症。春夏季节,尤其夏天有虚火者,选用西洋参可降火消暑;而秋冬季节进补以选用人参为宜。


药事健康


相同之处: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西洋参味甘,苦,凉。两药味均甘,甘能益气生津,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人参偏温,且味较苦,温能补阳散寒,苦能燥湿;有助阳作用。西洋参性凉,凉能清热,甘凉相合,既能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止渴。人参补气,偏于助阳;西洋参补气,偏于养阴。

总之,西洋参和人参最简单的区别是味甘苦味较重的就是西洋参片。苦味略轻略有点甜味的就是人参片。

西洋参可以泡开水当茶喝,泡三遍以后连参片一起吃掉,这种方法最方便,效果也很好,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吃的;若是完整的参,则须先放到锅里蒸软了切成片,再按上述方法食用。味道吃习惯了就不觉得不好吃了。西洋参种类复杂,质量也有优劣,甚至还有假冒的,因此,选购时应加以鉴别。当无法鉴别真假时选购知名老牌如福临门西洋参是杜绝上当受骗的最佳途径。


西洋参达人c


人参与西洋参均为五加科植物,属于亲支近派。人参出名比较早,首载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根据炮制方法,产地,大小,年令等分成了不同的称谓。如野山参,生晒参,红参,白参,园参等。价格差别巨大。

中医认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主要归脾肺两经。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宁神益智,补益脾肺,扶正祛邪等作用。

中药中,属于“补气剂”。

西洋参,与人参相比,则属小字辈,首载于清乾隆初年的巜本草从新》一书,主产于美国和加拿大,也称花旗参。近年,国内有人工栽培。

西洋参味苦,甘,性寒。主要归肺胃两经。具有补阴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效。

中药中,属于“补阴剂”。

近些年,西洋参应用逐渐扩大,既能补气又可滋阴,常用于糖尿病等属于气阴两虚证的治疗中,属一颗中药中的“新星”。

人参和西洋参都能提取人参皂苷,从西医理论看,作用应相似甚至相同。但中医并不这样认识,其区别是很明显的。


一生自是悠悠者1


西洋参我知道是外来品种,特别是吃人参热的时候可以换成西洋参,西洋参同样具有补气的功效。但是与人参不同,人参的补气,其性味属阳性;而西洋参的性味则属阴性。西洋参具有清火、补肺阴的作用,不断的缓解肺虚咳嗽、咳血。西洋参也同时有快速缓解疲劳不上火的功能。特别是女性朋友用西洋参泡茶有养颜美容作用。西洋参因为价格便宜,咱普通百姓一般都是代替人参的,对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促进糖代谢都西洋参在某些时候,是可以代替人参来用的,对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促进糖代谢都有独特的作用有独特的作用。


辛弘辛弘


怎样区别人参和西洋参?

我们去消费的时候最怕被忽悠,特别是有些东西在外形上是很难分辨真假的。如果两者的价格相差不大那还好,如果价格相差大,则我们会吃不少亏。之前就听很多人说难得去买一次西洋参,到手的却是人参。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怎样区别人参和西洋参。人参和西洋参在外表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只要我们认真细心的去分辨,也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它们闻气味,观察外面表皮,掂量重量上来分辨人参和西洋参。

从它们的外皮表上进行观察,人参的纵向皱纹是比较深的,而西洋参的纵向皱纹则是比较细密的。然后再从它们的质地上进行对比,人参拿起来相对而言比较轻,而西洋参捏起来会有一点的硬度,同时拿上手也有沉重感。

其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用闻的了,人参的香味比西洋参淡。然后人参刚吃起来的时候会有点苦味,当我们吃到后面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有比较重的甜味了。而西洋参入口的味道除了有点苦还会带点辣味。同时人参的断面菊花纹不明显,而西洋参就有明显的断面菊花纹。



我们去买西洋参的时候,一闻,二看,三摸。闻香味,看皱纹和断面,最后再摸硬度和感受一下他们之间的重量。人参整体硬度是比较泡松的。西洋参是比较坚硬。所以,我们去买西洋参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去观察,不要随便被店员忽悠。


三农天地


人参与西洋参是同属不同种的两种植物,它们的形态特征有许多相同之处,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

但它们的经济价值差异悬殊,西洋参价格昂贵,市场上经常有不法商贩以人参种子或生药冒充西洋参,从而谋取暴利,给药材种植户和消费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还贻误了病情。那么如何区别人参与西洋参呢?

人参图片

一、植株形态上的区别:人参的种子比西洋参种子小,而且种皮上有纵沟,而西洋参的种子比人参种子大,种皮光滑无纵沟;人参的叶色为绿色,形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面平展、光滑并散生少量细毛,叶缘锯齿整齐且较细,而西洋参叶色浓绿,形状广卵形较宽,叶面有皱波纹,叶缘锯齿粗糙、较大、不规则;人参的主根形状长圆柱形、较长,少有分枝,西洋参的主根圆锥形或纺锤形、较短,多分枝。

西洋参图片

二、生药区别:标准西洋参外表呈浅黄褐色或黄白色,人参则多呈白色;西洋参表面较细腻,环纹密集,皮孔粗大,无纵沟,人参无环纹或不明显,纵沟深而粗长;西洋参具有独特的香气,口嚼时苦而略有甜味,而人参气味不明显,口嚼时甜味渐浓,苦味偏低;西洋参断面黄白色,皮层黄棕色,点状树脂道较多,形成层齿状环纹,呈棕黄色,与人参区别显著;西洋参比重为1.2左右,人参比重为0.8,把二者放入水中,人参上浮,而西洋参下沉。

第三、化学成份区别:西洋参总皂甙高于人参,在5%以上,而人参只有3%~4%。特别是人参皂甙含量,西洋参高于人参1~3倍,这是西洋参和人参质上的区别。

西洋参切片

[我是土家幺妹娃,一个喜欢农业的土家农村姑娘,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么么哒!]


土家幺妹娃


西洋参和人参是“同门兄弟”!

它们同属五加科,都是补气药中的代表药物,功效主治“同中有异”。从临床应用看它们各自又都有鲜明的特点。

人参

大补元气、安神益智这两方面长于西洋参,功效作用是西洋参不可替代的。

  • 善于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其益气救脱的力量强,单用就可收效。如独参汤,主治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的病证。

  • 补益心肾之气,安神增智,也可以治疗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

  • 历史评价“补虚扶正的要药”、“治疗虚劳内伤的第一品药”。

  • 人参“七分属阳,三分属阴”,益气壮阳,小孩吃了会早熟。

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等证强于人参,目前被人们作为养生补益之品使用的较多。

  • 补气之力不及人参,长于养阴清火生津,为补气药中一味清补之品,较宜于治疗热病等所致等气阴两脱,以及脾肺气阴两虚证。

  •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对西洋参的评价,基本是就指明了西洋参与人参的重要区别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 张锡纯说:“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能补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为其性惊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惟白虎加人参汤中之人参,仍宜用党参而不可代以西洋参,以其不若党参具有升发之力,能助石膏逐邪外出也”。

人参、西洋参“大比拼”

一、历代认识不同

西洋参和人参,发现和使用的时代不同、记载的医书不同!

1、人参最早记载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距今2000多年的历史。

《神农本草经》把人参列为上品:“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别录》:“调中,止消渴,通血脉......”。

《本草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痰疟、滑泄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咳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疾。”

2、西洋参最早记载在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中,距今200多年的历史。

《本草从新》: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

二、性味归经不同

西洋参和人参性味归经不同!

西洋参味甘、微苦、凉;归肺、心、肾、脾经。

人参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一)认识性味

药物的性味,是指药物的四气、五味特点。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的特性。

1、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热天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简单理解就是,能够减轻或消除热性病的就是寒凉药:能够减轻或消除寒性病的就是温热药。《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2、五味,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能泄、能燥、能坚;甘味有补益、调和诸药、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咸味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内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二)认识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简单的理解就是,药物归哪个经络,治疗哪个脏腑经络的病。

三、功效应用不同

(一)人参

【功效主治】

1、大补元气:用于元气虚极欲脱,短气神疲、脉微欲绝,兼亡阳证。

2、补脾益肺:肺、脾、心、肾气虚证。脾虚食少、便溏等;肺虚咳喘、乏力等。

3、生津: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4、安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消除视力、脑力疲劳;治疗老年性阳痿等。

5、扶正祛邪: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邪实正虚之证。

(二)西洋参

【功效主治】

1、补气养阴:治疗气阴两伤证;肺气虚及肺阴虚证。

2、清热生津: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请您阅后给我留下意见和建议,不胜感激!

我是一名中医高级讲师,你我在文章中“遇见”,期待下一次重逢。


蔚姐杂谈



永恒的森林1568


1.人参原产于中国,而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人参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根据传统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生晒参、全须参、红参3 种规格。西洋参来源于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进口西洋参主产于美国和加拿大。

2.人参性平、味甘而微苦。微温而不甚燥热,药力强大,为补气强身之要药。具有大补元气,强心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生津的功效。热证、实证、体质不虚者,不宜用人参。

西洋参苦寒清泄,甘寒凉补,入心肺肾经,为寒补之品。具有补肺阴,清火,养胃生津的功效。西洋参临床应用特点在于补而不燥、扶正祛邪、攻补并施。主要用于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对脾胃虚弱者,西洋参的补气之力不如人参,但生津之力强于人参。由于既能益气又能生津,故西洋参适用于以阴虚为主的气阴两虚证。凡不适合人参治疗和热补的人,均可用西洋参。而对肢冷、畏寒、腹泻,胃有寒湿、舌苔腻着、脾阳虚弱等阳虚体质者,则属禁忌之列。

人参味甘,苦味稍浓,西洋参味甘,苦味较弱;就药性而论,人参微温,西洋参性凉;两药味均甘,甘能益气生津,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西洋参性凉,凉能清热,甘凉相合,既能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止渴;人参偏温,且味较苦,温能补阳散寒,苦能燥湿,有助阳作用;西洋参补气,偏于养阴;人参补气,偏于助阳;且人参补气之力胜于西洋参,而西洋参清热生津之力又高于人参。故阴虚体质的人,患有气虚证时,最好用西洋参;身体素质偏于虚寒的,患有气虚证时,应选用人参。如果颠倒使用,则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血虚可引起气虚,以气虚为主,或血脱引起气脱,均须补气以生血,或固气以阻止血脱,此时最好是用人参。由气虚所致虚劳发热的患者,也当用人参。但如果虚劳发热是由阴虚所引起的,则西洋参的作用优于人参。夏季暑热伤及身体的元气,如果出现神志疲乏、心烦口渴、短气汗出、脉虚细数的症状,用西洋参大补元气,清热生津,非常合适。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人参,则必须配伍甘寒或酸敛生津的药物,如麦冬、五味子等,否则单用人参,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此外,多糖为中药滋补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人参多糖对机体的免疫功能、造血功能和抗肿瘤和降血糖等方面均有较为肯定的药理学作用。人参多糖的含量高于西洋参。

人参大补元气,西洋参则偏于养阴生津。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药理作用极为广泛,涉及人体中枢神经、心血管、免疫和消化等系统、机体合成代谢、性腺功能等。西洋参药理作用的明显差别之处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机体合成代谢等方面

我是营养佳

致力于传播科学的营养知识,助力您身体健康,全家安心。 欢迎关注


营养佳


西洋参与人参皆为名贵的补气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用人参和西洋参作为保健品用来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特别是西洋参,适用人群广。常被人们用来炖汤或者泡水喝。

西洋参,又称为洋参、西参、花旗参等,来源于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其药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临床上西洋参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脱证及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气虚津伤,口燥咽干,内热消渴。一般用量为3~6克。

人参,又称为圆参、黄参、棒槌、鬼盖、神草、地精、百草之王等。其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人参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人参在临床上常应用于气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阳痿宫冷,气虚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心气不足,惊悸失眠等症。一般用量为3~9克,用于挽救虚脱可用至15~30克,文火另煎兑服。

人参、西洋参都属于五加科植物,且都属于补气药,十八反中“诸参辛芍叛藜芦”,二者皆不可与藜芦同用,所有的参类都不可与藜芦同用。不同的是,人参除了不可与藜芦同用外,也不能与五灵脂同用。

那么西洋参和人参两者要如何选择应用呢?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寒凉,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感舌燥等,凡阳气不足、胃有寒湿者忌服。感冒咳嗽或急性感染有湿热者也不宜服用西洋参。但对于一些大病初愈的人来说,西洋参是个不错的补品。西洋参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人时常服用可增强体质。但如果并无气虚或者阴虚的人群也并没有什么不适的也就没必要经常服用西洋参。

不同的是,西洋参比较适合春、夏两季服用,而人参则适合秋、冬两季服用。在补益效果上,西洋参的补气作用要比人参要温和,不像人参那样温燥,且西洋参重在养阴生津,以清虚热为主。在服用两者时,最好不要与浓茶或咖啡一起服用,也不宜与其他药物一同服用。

西洋参重在平补,因此西洋参更广泛的被人们应用于养生保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