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高分考生就這樣落榜了!你能想到嗎?

在許多考生和家長的眼中,高考錄取與否全憑考分,所以常常會有,學什麼志願填報、請什麼專家都是無意義的事,因此,也就有了很多不急不慢,等孩子高考後分數出來才關心孩子志願填報的家長。

但就是這種“唯分數填志願”的想法,不知坑害多少考生和家長,有多少考生因為這種不重視志願填報的態度和行為,導致了高分低就,甚至落榜。

雖然,高考考分在高考錄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是考生在高考競爭中最具殺傷力的武器,最具競爭力的法寶,但它絕不是決定錄取與否的唯一因素。

都說“志願填報不好,高分也白考”,說的並不無道理。志願填報相當於第二次高考,選擇比考分更重要。如果不清楚志願填報的相關細則,無法及時獲取報考的關鍵信息,不瞭解高校和專業的錄取情況,冒蒙報考只會給考生帶來無盡的後悔。

舉例來說:有兩個考生,高考分數相差10分,甲550分、乙540分,並報考了同一所學校同一專業,且這個專業只錄取一人,按常理看,甲被錄取的可能性遠遠大於乙。

可這裡面存在一個被家長忽略的事實是,乙有著20分的加分,這樣一來乙的總分達到了560分。而甲、乙兩人報考的這所大學,又是一所全認加分的學校,這樣一來甲方的落榜就是必然。

因此,在這樣一種志願填報下,如果甲方家長只是一味的關心考生的高考分數,而不懂得高校的錄取規則、招生情況,忽略歷年的錄取分數線、專業開設等重要信息,很容易造成考生最後高分落榜。

新浪高考志願通卡擁有8年大數據積累,可以智能匹配大學、專業;同分考生去向瞭解看學長學姐都報了什麼學校;專業測評可以匹配適合就讀的20個專業,並配有詳實的專業介紹;錄取可能性報告分析被院校錄取的概率!

同時,高考志願通卡的“三步法報志願”,可以幫助考生快速鎖定理想大學!

第一步:

專業定位——性格測試篩選最適合就讀專業

第二步:

海選院校——權威數據預估高校錄取可能性

第三步:

精選院校——根據高校歷年分數線、考生分數/位次,為考生鎖定最適宜院校!

我們常常會強調“七分成績定,三分志願拼”,這並非是隨口一說,科學合理專業的志願填報,對孩子的分數會帶來錦上添花之效;反之,會讓孩子高分落榜、高分退檔、高分低就。

所以,面對志願填報,我們的家長們一定要慎重考慮,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智慧和水平,為孩子走好這重要的一步,不讓孩子拼了命掙的每一分白白浪費掉,這或許就是對孩子辛苦付出最大的尊重吧。

因此,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定要認真把握各種志願填報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