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与其去预测“变化的趋势”,不如立足于“不变”

与其去预测“变化的趋势”,不如立足于“不变”

未来 变化趋势

今天谈一个话题叫:判断未来。就是如何预测未来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的船头,在正确的航向上行驶,这是企业家最重要的战略素养之一。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战略思维的两句话,所谓战略思维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和“站在全局看局部”,也就是具有“长远性看问题”和“全局性看问题”的两大战略能力。

今天只谈第一句话“如何做到站在未来看现在”。这句话说说容易,但是要做到并不容易,因为提到未来,就必然涉及到另外一个词,这个词就是:变化。

关于变化,其实可以分为两个视角或两个部分来看:

第一,变化是不可知的,因为变化的发生有诸多的变量因素是偶然的,这些变量因素可能会让事物的发展走向跟我们想的截然不同。所以,德鲁克才告诫我们不要试图去预测未来。对于不可知的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抱持敬畏心态,敬畏未来变化的不可知因素,千万不能有自己已经把握住未来的想法,这样未来可能会给我们大大的教训。

与其去预测“变化的趋势”,不如立足于“不变”

拳胜策划 全局性 长远性

第二,变化也是可以知道的,未来也是可以被“预测”到的,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比如说马云、任正非、王健林等,某种程度上,就有洞察变化、洞察未来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判断未来这个话题,或者说可以预测未来的这部分,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认为,预测未来有两种路径:

第一,根据既已发生的事实预测未来,因为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所谓的未来都有一定的时间维度,10年是未来、100年是未来,1000年也是未来,在一定的时间维度内,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看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

因为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渐进性,就像婴儿一样,要慢慢才能长大的,所谓的预测未来,不是天马行空的想未来可能会出现什么,而是回到现实、回到当下,去看见那些具有可生长性的事物,它们可能还在“幼儿”阶段,就被我们发现了。那些牛逼的人就是对当下有判断力的人,就是能够见微知著、见今天知未来的人,它们区别于别人的能力,就是能洞察到什么才是有可生长性的,什么是昙花一现,这才是考验功力的能力。因为有些事情,大家都说它们是未来,智慧的人看见的往往是跟主流意见不同,它们从一些边角料的缝隙中看到了“未来”。

提到具有预见未来的企业家,马云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看见未来”的能力令许多知名企业家都佩服,柳传志就对马云的预测未来能力赞不绝口,但是马云的预见未来能力,并不是看到了还未发生的事情,而是看到了当下已经发生的,只是还未长大、长成主流的事物。所以从本质上说,不是预测未来,而是他看见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开来,然后他们立足当下,不断积累,然后就拥有了未来。

与其去预测“变化的趋势”,不如立足于“不变”

拳胜策划 全局性 长远性 洞悉未来

就像我们判断农村的走向,就可以看看城市的发展,虽然农村的发展不会跟城市完全相似,但是有些事物的普及是相似的,所以说你想看见农村的未来机会,从城市已经发生的事实,就可以看到蛛丝马迹。

第二,根据“不变”的永恒规律,去推测变化。

预测未来的第二条路径是:根据不变看变化,因为我们能深刻的洞察到有些规律、真相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它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必然如此,如果能把握住了这些永恒的规律,你就能预测未来,因为你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真理的本尊,一定会化成适合那个阶段的那种事物存在。

就像说我在春天的时候,能预测夏天什么时候到来,是因为我知道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的演化规律,因为在春天的时候,虽然夏天还未到来,但是你根据不变的规律,知道夏天在某某时候一定会到来。

贝索斯有一句话说“与其预测变化,不如赌对不变”。贝索斯更关注的是不变的东西,比如顾客对购物体验的便利性是不变的,只是在每个阶段,在每种业态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承载顾客体验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与其去预测“变化的趋势”,不如立足于“不变”

拳胜策划 全局性 长远性 洞悉未来 策划拳头产品

比如企业经营“先利他再利己”的商业规律也是不变的,每个时代的优秀公司都是暗合了这个不变的规律,才能做大做强。把握住不变的真理,你自然就拥有了“识英雄于微时、料结局于事先”的超能力。

因此,拳胜策划认为:与其去漫天发想变化,不如立足于永恒不变的真理,把真理结合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然后扎扎实实的付出与努力,未来自然就会到来。就像德鲁克说“唯一能预测未来的方法,就是去开创它”。因为未来不会主动走来,未来都是靠先行者不断的耕耘、开拓,然后在不经意间,他们引领了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