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山東梆子文化緣起於何時?現在發展如何?

a_nuo_1996


山東梆子又稱高調梆子,它在山東就那有不同的稱呼,以菏澤地區為中心的稱之為曹州梆子,以濟寧、濟上為中心的,稱之為汶上梆子或下路調,還有人因其唱起來高亢激烈,稱其為捨命梆子腔等。

山東梆子是山陝梆子在明代的時候,流傳到山東境內,與當地的民間小調相融合後形成的,在聲腔體系上面,屬於四大聲腔之一的梆子腔。

常用的唱腔板式可以分為四大類,分別是慢板、流水板、二八板、散板,除了以上四大板式類別外,在演唱的過程中,還會加一些導板、哭劍、叫板、三哭腔以及吹腔等唱腔板式。

山東梆子與河南豫劇比較像,除了方言略有些不同之外,其餘地方都差不多,可以將其理解為山東版的豫劇,或者也可以將豫劇稱為河南版的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的表演程式與魯西南一帶的柳子戲比較像,它的身段工架比較粗獷,風格獨特。比如黑臉上場亮相時,雙手舉過頭頂,五指分開;

推圈走圓場時,右手推圈,左臂隨之有節奏地擺動;表示憤怒、急躁等情緒時,有吹鬍子、瞪眼睛、帶活腮、晃膀、跺腳、捋胳膊等動作。

山東梆子的傳統劇目大約有四百多個,比如《打金枝》、《罵金殿》、《曹莊殺妻》、《臨潼羊》、《穆桂英掛帥》等等。同時,山東梆子也可以唱豫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的劇目。

相比於在河南發展的紅紅火火的豫劇,山東梆子發展的很不好,可能山東的戲曲太多,山東梆子沒有受到重視吧。


魏青衣


山東梆子又稱高調,以菏澤為中心的群眾習稱曹州梆子,以濟寧、汶上為中心的群眾習稱汶上梆子,1952年正式定名統稱山東梆子,源於山陝梆子,沿黃河和大運河,大汶河兩岸在魯西南傳唱。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和老藝人口述,山東梆子最早的班社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濟寧東門裡高調五福班據老藝人口輩相傳成立於明朝萬曆登基之前,由李翰林創辦。汶上縣的大曹班和崇聖府班比五福班稍晚一點。這三個班社是山東梆子最早的班社,都有四百年以上。汶上大曹班於1925年戰亂散班,藝人流落魯西南各地搭班演出。汶上大孔班,鉅野大姚班,定陶大興班成立於清朝,其他幾十個知名班社亦有一二百年以上歷史。解放後,發展迅速,僅菏澤縣就有一百多個民間劇團,由此可見山東梆子在魯西南的盛行程度。

山東梆子長期流行於山東的泰安,濟寧,菏澤,江蘇的徐州,和河南的商丘,並對周邊劇種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豫劇豫東調,山東和商丘界戲曲人士老藝人多數認為豫劇豫東調由曹州梆子傳入商丘形成。江蘇梆子由山東梆子傳入徐州演變而成。山東的萊蕪梆子則由傳唱在泰安的汶上梆子同進京徽班同臺演出演變而成。另外作為山東柳子戲主要發源和流行地的汶上縣鄆城縣同時盛行山東梆子,因此柳子戲也吸收了汶上梆子的鼓樂和唱腔。

山東梆子唱腔高亢激昂,舞臺動作誇張,花腔多,腔彎多,唱腔多落在啊音上,鼓樂悠揚動聽,大多演出袍帶戲,以打鍘反征戰劇目為主,舞臺洋溢陽剛之美,反映山東人民敢於鬥爭反抗的精神。汶上大曹班常演劇目六百多出,戲單達數米。

山東梆子影響深遠,作為山東戲曲代表,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百代公司即錄製發行山東梆子劇目唱片二十多張,使我們有幸能在當今聽到八十多年前的山東梆子聲音(山東只錄制了山東梆子和五音戲)。

由於社會的多元化,現如今山東梆子這一優秀的古老劇種受到衝擊逐漸式衰,但是在魯西南鄉村還經常見到她的身影。未來,作為優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信她仍會在魯西南大地上不斷傳唱,在山東戲曲上留下濃重一筆。


南靠山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陝西秦腔”是梆子聲腔的起源,山東梆子是在山陝梆子進入山東境內後,與山東本地風土民情相結合後演變而來的,最終形成了山東的梆子戲。起初,梆子聲腔跟隨著山陝客商的經商而傳播,所以在《中國戲劇源自西北》一文中說道:“山西省的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省的梆子腔、老梆子,山東省的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省的大梆子戲等等,都是由秦腔演變而來的。”時間方面,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在清乾隆年間在書中就有關於山東梆子的相關介紹,所以至遲在乾隆年間山東境內已有本地梆子,且有山東籍演員前往北京進行演出。

山東梆子與其他梆子聲腔有所不同,在傳統劇目方面,山東梆子多講的是忠肝義膽、義薄雲天、保家衛國的英雄故事,還有很多反應農村生活的劇目,劇中的英雄人物也大多是農民出身,農村題材一直是山東梆子所擅長的,此外,山東還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在劇目方面也有所體現。

在傳承發展方面,2008年6月,山東梆子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赫瑞芝、開瑞寶、劉桂松是山東梆子國家級傳承人,隨著近幾年山東梆子的新戲上演,山東梆子又重現了活力,山東梆子作為山東地方劇種,最能代表山東戲曲文化,就目前形勢來看,培養後備人才是關鍵,培養優秀的演員,才能更好的發展山東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