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戰國四公子之一孟嘗君,雞鳴狗盜之輩罷了

戰國時代,是我國社會大變革、大發展的時期,其中私家勢力的發展也甚為可觀,別具意義。孟嘗君養士,就是發展私家勢力,進而從政弄權的史例之一。就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恐怕是私有化發展必然的一步。

對於孟嘗君等養士,司馬遷的《史記》不僅寫得生動,而且評論也有分寸,指出其養士本質在於"以相傾奪,輔國持權",有其政治目的,又承認其札賢下士,難能可貴,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司馬光對於"養士",是作了點分析的。他認為,養士,一是"為民",國家養賢,以利國利民;一是為私,私人養士,"立私黨,張虛譽"。他進一步指出,前者是"養賢之道",應當提倡;後者侮君蹖民,是"奸人之雄",不可崇尚。其觀點和態度是非常鮮明的。

戰國四公子之一孟嘗君,雞鳴狗盜之輩罷了

今天來看此論,就一般而言,不無一點道理。"不恤智愚,不擇藏否",養雞鳴狗盜之徒,在社會上為非作歹,於國於民有害,只利私人。這是不足取的。但若把問題提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具體分析,就覺得司馬光有點籠統而言,是不切實際的非歷史主義之論。如果再追究他為何發出此論,那就要結合他本人的處境、身世等進行具體分析。從他反對"立私黨"的態度來看,顯然透露了維持封建專制主義的面目。

戰國四公子之一孟嘗君,雞鳴狗盜之輩罷了

司馬光的《四豪論》(見《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七)論孟嘗君日:"孟嘗君養亡(無)賴,匿亡命,廢公法,樹私恩,偷採名譽以竊國相之位,跡其行事,皆為身耳,非能為國與民謀也。至其晚節,遂挾仇敵以覆宗國,保薛中立,自比諸侯,臣而不臣,孰甚於此!"《通鑑》之論再此一致,可以互為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