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e周行: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投資風險有哪些?

在這近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互聯網金融產品由野蠻生長時代步入合規發展時代,這是一個莫大的進步。但是人們的理財觀念卻沒有跟上時代發展步伐,部分投資者的思維依然侷限於只注重高收益,而對於風險意識則十分匱乏。今天,為了讓廣大投資者更為透徹的瞭解投資風險,我們從【借款人-網貸平臺(中介方)-網貸投資人】這三個方面來聊一下網貸投資究竟有哪些風險。

1、投資項目風險

根據監管層要求,網貸平臺只是一個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並不承擔借貸違約風險。雖然在現實中,由於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等因素,網貸平臺沒那麼容易免責,還肩負著催收甚至暗剛兌的義務。不過,這明確告訴我們,網貸投資的風險控制最終是要落實到借款人身上。借款人是否優質,能否及時還款直接決定著一個平臺能否正常經營、長期發展下去。

如何判斷投資項目是否優質?

可以從平臺風控入手,投資之前要做好調查工作,調查平臺的資產端,核實項目真實性、資金用途以及保障措施。我們可以從網貸平臺、資訊網站、媒體(自媒體、官媒)報道、知情人爆料等方式去挖掘信息。

注:分析網貸平臺常用的查詢工具

企業查詢軟件,企查查、天眼查、啟信寶、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可以查網貸平臺或借款企業的註冊資本(是否實繳)、有無不良信用記錄,關聯公司信息等等。

官司糾紛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瞭解借款人或平臺創始人涉及的官司案件,看是否存在失信或者非法行為。

第三方媒體,官媒或各大自媒體,查詢平臺的資產端佈局,是否存在嚴重的問題。

平臺數據查詢,網貸之家等等,評級排名、成交量排名、代償餘額以及近期資金淨流入(流出)等情況。

各地方金融辦官方網站,現階段各地監管合規相繼下發和落實,不同的時間段會有相應的公告,平臺的合規的具體情況都要以當地金融辦官網為準。

2、平臺運營風險

一些大平臺或一線平臺,在歷經行業殘酷的淘汰期後,一般風控手段豐富,資產端佈局較深,這一塊可以略微鬆懈些,但這不代表你可以安心閉眼投,因為平臺還存在運營風險。建議網貸投資期限最好控制在一年以內,三個月或六個月為主,一年為輔。既有利於資金的流動性,又能有效規避平臺運營風險。步步為營,對平臺階段性評測,都能有效減低投資風險。

3、財務風險控制

對於自身財務風險,只要你合理規劃,調整心態是能夠完全控制的。在成本上,大多數人投資的錢往往來源自身,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下,資金成本是非常低的(參考無風險利率,一年期的國庫券或銀行存款利率)。但是有部分人存在槓桿投資行為,利用特定手段撬動更大的投資資金(比如向銀行貸款,向親朋好友借錢等),在可獲得收益放大的同時,潛在損失也相應放大。對此,要注意兩點,一是資金成本不宜過大,不然會加重自身投資壓力,被迫做出高風險投資策略。二是槓桿倍數不宜過高,胡亂加大槓桿倍數,可能一個不小心,就連本帶息全部虧進去,甚至還可能負債。

在收益上,學會居安思危。當我們獲得額外高收益時,不要盲目自信、樂觀,最好另外提取出來,作為以後的風險對沖資金。同時,不要胡亂增大消費,保證財富的有效增長,這樣才是合格的投資人。

投資互聯網金融產品,切忌盲目跟風。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消除發投資風險,卻可以儘量控制投資風險,我們可以對自己的資金做好規劃,充分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以及投資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產品進行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