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导读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2016年新锐CEO集训营】是创新工场打造的创业辅导计划。首站落地深圳,创新工场联合独角兽资本,通过3次课程+1次DemoDay+N次导师交流的三个月培训计划, 为新锐CEO提供专业扎实的全方位培训及搭建一个经验交流和共享资源的平台。

创业路上各种各样的坑,从人才管理到企业文化的塑造,从融资到与投资人斗智斗勇,小公司该如何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呢?创业4年的金斧子CEO张开兴带来干货满满的分享。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张开兴

毕业于中山大学,曾任职于迅雷网络。在前沿科技研究,企业运营管理,跨市场投资分析方面有丰富经验,于2012年创立“数据与科技驱动型”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机构“金斧子”;个人获得《创业邦》2014年30岁以下创业新贵称号;领导金斧子获2015年福布斯中国“互联网金融50强”,2016年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50强。

我今天分享一些我们金斧子过去几年或是我创业以来在路上踩的坑,会分为几个主题。

创始人必备的特质

第一个就是关于创始人,作为公司的发起人、创始人,应该要具备怎样的一个特质,或是我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境应该怎么解决。

永远正能量,这是我对创始人的第一个要求,也是我对我团队的第一个要求。

创始人的言行举止带来的影响会超过我们的想象。我发现很多创业公司创始人本身就是这个公司的IP,所以创始人大部分被迫是要高调的,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自媒体以及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我举一个例子, 2013年底余额宝非常火,当时我做的是理财搜索跟交易平台,就感叹了一下,说BAT也开始做这个行业了。我们公司有三四十个人,员工看到之后私下在讨论、在解读。他们说BAT都干这个事,我们还有没有希望?后来我发现有几个人讨论的时候,我请他们吃饭,一个一个找他们谈话,说虽然BAT做理财,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因为我们可以做很多更细分、更垂直的品类。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创始人有太多负面或者说是容易被解读为负面的东西传播出去,那么很容易被同事解读,一言一行都被解读,并且被放大。公司人越多,或者说公司到了一个比较紧张的关头,这个影响会越大。

人永远是正能量,哪怕很有个性,你想吐槽,那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喝酒也好,堕落也好,不能在员工面前表现任何一个负面的东西。

第二个是创始人的风格不要切换。

人无完人,很多成功与失败很难说是因为某个人的一些特点特质导致的,大环境才是真正的起决定性的作用。创始人的风格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事必躬亲,有些人喜欢放手让下属做很多事情,有些人很勤俭,有些人很豪爽,有些人很谨慎,有些人很激进。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在我看来,没有标准答案说好还是不好,作为创始人就应该有担当,并且发挥自己的特色,让这个亮点成为公司的基因和文化。因此,不要轻易地去切换风格。

比如说一个很抠门的老板,可突然间有些方面很大方,有些又很抠,这样就会让下面的人琢磨不透老板的风格。这样他们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形成一个讨论,一个人说,我觉得老板是很大方的,我们预算搞大一点;另外一个说,我觉得老板很抠门,我们预算收紧一点。这个过程就是提高了内耗。这种情况下,不同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效率就会降低。所以说创始人要有一定的个性,最怕的就是没有任何风格的。

调兵遣将有讲究

第二个话题就是关于用人,我觉得有时候创业就像打天下一样,自己像一个将军,调兵遣将,跟诸葛亮一样,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所以用人就很有意思。其实创业公司可以打的牌很少,在用人上面要有自己的方法论。

首先讲合伙人。联合创始人其实是一个很特别的群体,基本上这个角色要在一个组织体系里面长期存在是不现实的。找联合创始人其实很关键。俗话说,君子以道为友,小人以益为友。这个道其实就是志同道合,包括你长远的规划,包括你长期的价值观。如果大家要很高效的配合跟和睦相处,关键是要对失败和成功的定义保持一致。这个定义越一致,整个公司的执行效率一定会越高。

对于CEO来说,一旦没有把几个联合创始人完全拧在一块,自然而然他下面的人也是跟他一样的,员工会去关心我的直属BOSS是怎么想的,这时候你公司的精力必然会分散。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其次是永远要互相支持,大家已经上了一条船,出来创业。假如说另外一个合伙人,他主导的一个项目失败了,这个时候作为CEO,不管他成功、失败都要永远挺他,这个试错是值得的。这种事情如果一旦被传出去其实挺麻烦的,大家很快要上火了,所以要互相支持,并且是有意地去支持。哪怕是错误的决定,哪怕是导致公司浪费了资源、浪费了钱财,但这确实就是试错,公司要发展就要为失误买单。

其实我们公司也有几个联合创始人,所以在这块非常有感触。当然有些公司可能没那么多,所以说其实做联合创始人,他们更加不好做。

首先,他们很想做事情;其次,他们没有被组织给一个最高统帅的机会。也就是说他又要干事情,又要受委屈,同时又要用CEO的视角想事情,所以说做好联合创始人不容易。

下一个部分是讲找高管。找高管要关注志向、心胸、气质。第一印象很关键,有些人就是一定要加盟你这家公司,我看好这个行业,看好这个前景,哪怕开头没有那么好,但是愿意放低姿态来融入创业公司,这种人反而是更好的。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第一印象见到的时候,你觉得很需要这样的人,他过来也会觉得很开心,因为骨子里你觉得很需要他,至少你对他各种条件放得更宽,机会也更多。

同样道理,如果他也需要你这个平台,他跟你的融合度就很深,要么你很爱他,要么他很爱你,只有这两种极端吸引过来的高管才能磨合得很好。如果你不是很爱他,他也不是很爱你,基本上都会流失。

另一个就是员工。如果发现性格不合的人赶紧撤,因为公司要有一群共同有特质的人。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我们之前招过一个员工,这个人当时的技术还是可以的,但是我做公司两年多从来没有一个员工跟我提“周六加班,如果我发高烧了,公司赔不赔这个医药费”这个问题。后面发现,他做其它的事情也是跟我们整个公司的气质完全不一样,当时还让他负责服务器的东西,很重要。

后面用了半年,我不知道中间他给我传播了多少负能量,他可能跟这个哥们儿好,就说公司不尊重《劳动法》,加班不给钱,听起来好像是欠了员工的感觉,如果不把这种人剔除就会形成规模。遇到这种人,让他快速离开哪怕是支付一些赔偿费都行。我认为CEO需要有这种决心。

创业就要不断试错

下一个话题是关于试错的。创业如果没有多次的分析、试错、验证是不会抓住机会的。有时候我们以一个点子、一个方向拿到一个投资,实际上投资人心里面也没谱,不知道你能不能做成功的。说白了,我给你一笔钱试错,也就是一开始你就是在试错。

包括后面不同阶段,最早期基本上我们是光脚不怕穿鞋的,第一个阶段就试一个点子,不能同时试多个点子。第二个阶段,试错要更快,因为要抓住机会,等到往后的机会我有不同的试错办法,比如到B轮阶段其实你的主营业务已经出来了,这时候要谨慎试错,不要说又平行搞了一个事业部,这样很吃亏,因为精力会分散。等到了后面更大的分段,可以考虑创新试错、内部孵化等等。最后到上市,其实你还是得有一个创新部门、创新业务部。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其实整个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试错的过程,只是不断的试错过程中错成本是不一样的,天使有可能是两个试错机会,成或不成, A轮是一个试错机会,B轮要把精力放在主营业务。我看到很多人天使轮、A轮、B轮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际上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创业最低成本的试错其实就是拼命地努力。其实最低成本就是狠拼,拼命就是加班加点,拼命干活就是试错过程。

你只有一次机会,你想变成两次就要加班加点多做一点东西,通过体力劳动降低试错成本,我认为这是早期阶段最关键的东西,不要觉得搞得朝九晚五、很高大上,你本来就是要很拼命。

融资拼的是执行

其实我经历过被很多机构苦苦追求的状态,也经历过自己苦苦追求人家的状态,经历过非常好的行情,也经历过非常差的行情。所以我的对于融资的分享,大家要多注意。

第一, 怎样才是最好的时候;第二,FA价值到底在哪里,第三是唯速度论,小步跑。

第一个,我们经常说要在最好的时候融资,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但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时候,是比竞争对手领先,是业务发展最快,还是知道竞争对手的动作?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说每时每刻就要为融资做准备,包括IPO和定增。很多上市公司已经上市了都还不断的定向增发,也就是在融资。

要随时处于准备的状态,这是我认为最高效创业的办法。

创业者很难判断什么是最好的时候,永远只有回过头去看才是最好的时候。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另外一点是要懂得使用FA。第一,优化融资方案。第二,提炼融资亮点,创业者了解十分,投资人可能只了解五分,这时候需要有一个了解七分的人帮忙包装这个亮点。有可能你觉得不是亮点的在他们看来是非常不错的,所以需要一个第三视角来带你看。

还有就是速度,前面大家讨论了很多,就是说融资的那些坑。有一个观点我也挺认同的,就是资源品牌,在速度面前其它都让路。

当然我这里主要是讲偏互联网模式,不是说自己占了很多现金的那种,我讲的是普遍的,需要融资去滚动发展的公司,最关键是速度。

融资拼的是执行、应变和决策,要快速见机构,多见机构,不论大小,越多越好。红杉是我接触的第一个机构,也是我最后拿到融资的机构,我看对方是消费升级的,发一个BP给他,他没感觉,就把我拒绝了。后来他们说红杉见我,我当时都不想接触他们了,毕竟他们又不感兴趣。金融消费也升级,但是他主要看消费升级,金融消费是其中一个板块,对他来讲看消费金融的好公司太多了,也就是说在他的世界里面,你轮不上。但是在同样的基金看不同方向或是看互联网金融的机构,他真的觉得你就是一个宝。

如果你真的想融资就卯足目标。有三十家对你很感兴趣,一定是有两百家要见。我认为大部分需要融资滚动发展的机构都要去见,其实你见多了无害的。

对于创业公司,融资是最关键的事情,还有就是对于自己的模式、方向、故事要进行微调,其实它也是一个试错,比如你把你的点子跟十个投资人讲了,八个投资人都不感兴趣,这时候就需要调整。

金斧子CEO张开兴:要时刻力挺你的联合创始人

据我了解市场上至少有两千家新基金,手上都有钱。反而一些很知名的基金没钱,他们才说冬天来了。实际上很多新基金是有钱的,并且新基金最需要明星案例,如果你是作为明星案例,

新基金往往会投或者是跟投,因为他需要为下一次募资做准备。当然有些是为了战略配置,他可能会投一个很爆发的,也可能会投一个很稳健的,基金就是做配置,有人看好你、有人不看好你,不是意味着他没眼光,他也是很无奈。

可能我早期投了八个项目,很多都黄掉了,只剩下两个了,他只剩下两个亿,你觉得他还会投你吗?因为他剩下的钱就是要投一些能够为他带来五倍、十倍或者更高增长的,就是他会有一部分钱是冒险的钱。

既然他是一个冒险的钱,你是冒险的项目也可能会入他的法眼。也就是说这个东西是千人千面,对于比较中上的创业者来讲还是讲究概率的问题。

不要过度迎合投资人,不要轻信投资人,前面大家也讲了。还有一点嫌货才是买货人,我们会遇到很多投资人对你各种挑战,其实我对他们比较感兴趣,因为他们如果不是特别在意,他们是不会挑战的,因为他们的时间也很宝贵。不要觉得他挑战我是看不起我,千万不要这么想,如果不是真爱就不会这么挑战,或者不是真的看好你就不会挑战你,因为他们挑战我之后才会引起我的注意。挑战是我们这个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越过的一个坎。

本篇虽为两年前旧文,但放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