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空巢,不只有老人,空巢青年,空巢兒童,你今天空巢了嗎?

空巢,不只有老人,空巢青年,空巢兒童,你今天空巢了嗎?

來源公眾號:圍爐夜讀(ID:weiluyedu_)

如果說空巢是這個時代的趨勢,那生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更要擁有堅定的英雄主義,適應所有的改變。

上個週末,隔壁年輕夫婦的小兒子晨晨跑來家裡玩,不知怎麼,突然哭了起來,把我嚇得不輕。

“爸爸媽媽好忙,我好想他們陪我去動物園。”晨晨抽抽搭搭地說。

那天晚上,這句話和孩子的眼淚在我腦海盤旋好久。

空巢,似乎成了這個時代所有人最真實的寫照。

空巢,不只有老人,空巢青年,空巢兒童,你今天空巢了嗎?

什麼是空巢?

從字義上講,空巢是指小鳥離巢後,巢中無鳥。後來延伸為子女離開後,父母獨自在家的寂寞狀態。

但近些年來,空巢已不僅僅針對於老人。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陷入空巢,甚至一些外表陽光看起來無憂無慮的孩子,都處於空巢——他們不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就在身邊,但他們依舊孤獨。

課業繁重、競爭激烈以及未來的迷茫,他們的困難並不少,他們的生活也不輕鬆。

但家長都太忙碌,每天要面對數不清的工作和應酬,僅有的時間又大多被用來關心孩子是否吃飽穿暖,作業是否完成。極少數人會意識到自己的孩子,需要精神關懷。

“孩子還小,能懂什麼?”這是為人父母最常說的話。

甜甜原本和其他孩子一樣,是個普通的初中生,唯一不同的是她有著關係緊張的父母。

她的家長爭吵時從不避諱“年幼無知”的女兒,甚至會把糟糕的婚姻怪罪在甜甜身上。

久而久之,小女孩的精神狀態越發糟糕,老師打來電話詢問,父母竟說一切正常,沒有提及婚變。

2017年2月15日早上,她的父母決定離婚,並且責罵了成績嚴重下滑的甜甜。

當天晚上年僅14歲的甜甜從小區高層跳下,當場身亡。

“爸爸媽媽沒有了我,肯定能幸福。”這是甜甜留在日記裡的最後一句話。

看起來孩子成長的花園甘霖不斷,實際上一片荒蕪。而我們所認為的年幼無知,其實也只是自欺欺人。

空巢,不只有老人,空巢青年,空巢兒童,你今天空巢了嗎?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曾發佈《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報告裡說中國每5箇中學生中就有1人曾考慮過自殺。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聯合也曾發佈公告,身處變遷速度加快的社會,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大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生養之恩,生與養同樣重要。在關心孩子的時候,更要注意他們的心理和情緒,耐心交流。

誠然孩子所遇到的困難和我們的經歷相比,只能算是小事。

但正是這種年歲所給予的優越感,使我們都忘記了單純稚嫩的孩子還不足以獨自處理好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既躁動不安又極度的脆弱敏感,有時候父母一句無心的話,對他們來講就是毀天滅地的災難。

對孩子加強心理上的陪伴和引導溝通,避免精神空巢,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福氣。

空巢,不只有老人,空巢青年,空巢兒童,你今天空巢了嗎?

如今90後禿頂了,油膩了,已經到該成家立業的年紀,卻依舊奮鬥在外,空巢一人。

有讀者曾跟我說起過自己的故事,她剛畢業就獨自來到廣東,在製造業做海外銷售,走南闖北。

上個月她跳槽轉行,新公司催著她儘快入職,但老東家一直拖著不肯放人。

一直到報到截至前一天所有手續才辦妥,她上午離職,下午就帶著家當顛簸3個小時從廣州奔赴深圳,在出租車上睡著又驚醒,獨自將2個大行李箱搬上6樓的合租房裡。

等收拾好東西,她聽到隔壁有夫妻正在做飯,熱鬧的不亦樂乎,在外打拼五年沒有流過一滴淚的她竟埋在被子裡失聲痛哭。

“出門在外對家庭的渴望和焦慮空前強烈,但沒有人會白白養著你,只能自己艱難走下去。”她用這樣一句話做了總結。

空巢,不只有老人,空巢青年,空巢兒童,你今天空巢了嗎?

還有一位讀者,28歲的年輕小夥,一米八的個頭,跟我聊起自己最崩潰的瞬間。

當時他為了公司項目連續加班2個月,因為長期熬夜抵抗力下降,整個人昏昏沉沉,到家已是凌晨一點。

洗澡時熱水器出了問題,只能用冷水將就,打開冰箱想吃點東西,發現裡面空空如也。

於是半夜裡他發著燒,跑出去買麵包,回去時蹲在路邊獨自哭了起來。

“我很想有個家。”他語氣平淡地說,“但現在還沒房沒車,拿什麼結婚?人生真難啊。”

離開了家,沒有了依靠,孤獨和無助是空巢奮鬥者的常態。

想要彌補這種空洞,只有不斷的努力,用更快的學習速度和持之以恆的積累打磨自己,找到自己無可替代足以立足的那一點。

學會獨處,習慣焦慮,是仍舊空巢卻不願放棄的“80、90一代”唯一的出路。

空巢,不只有老人,空巢青年,空巢兒童,你今天空巢了嗎?

空巢父母,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據全國老齡辦的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有一半屬於城鄉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空巢和獨居老人已經接近一個億,到2030年,將會達到驚人的2個億。

忘記了是哪個週末,我去看望住在幾條街外的母親。

碰到了鄰居張阿姨,才知道我母親幾天前在樓下散步的時候不慎摔倒,躺在地上遲遲動不了身,直到有人路過才把她摻回家。後來母親挨個叮囑身邊的朋友,千萬別把她摔倒的事情告訴我。

我總自認為理性、很有自控力,那天卻在鄰居面前潸然淚下。

我總自認為母親身體健康,自然會長命百歲。

但做人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意外永遠是突如其來,今天她在你面前無恙,或許明天就從你的生命裡抽身而去。

空巢,不只有老人,空巢青年,空巢兒童,你今天空巢了嗎?

“獨居之殤”已不再是一家之悲,而是一個現實和沉重的社會難題。

子女們,請你們教會父母使用現代科技,比如微信和智能手機,已經老去的家長必然很難一次學會,請像當年他們教你識字那樣認真耐心。

在家人面前,多重複幾次,多打幾個電話,多聽他們嘮叨幾句,總是件好事。

而父母們,既然子女紛紛前往大城市,或者出國留學,那麼試著主動走出去吧,與這個時代融合,不要一味依靠兒女。

如今的獨生子女肩負重擔,如此的壓力之下,只有社會、子女、父母三方努力,才能逐步解決空巢父母的難題。

空巢父母需要的不只是經常問候,還需要我們所有人與社會的關心和愛護。

空巢,不只有老人,空巢青年,空巢兒童,你今天空巢了嗎?

這是一個物質極度豐富的時代,也是一個精神極易空虛的時代。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塔·米勒曾說:“對世間的一切事物報以虛無的態度其實是輕鬆的,真正困難的是如何勇敢地介入其中。”

所有人終究是孤獨的,如何才能擺脫?

首先得學會正視它,孤獨並不可恥,懼怕孤獨也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刻意嘲笑孤獨的人。

其次,就是努力給身邊的人,多一些關愛。

孩子的精神空巢,需要的是家長的耐心和時間。

外出奮鬥者的空巢,需要的是學會獨處和直面生活的勇氣。

而父母老人的空巢,需要的是來自社會各方的包容和關懷。

如果說空巢是這個時代的趨勢,那生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更要擁有堅定的英雄主義,適應所有的改變。

不論如何,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一定會的!

今日薦書大國空村

最近二十年來,我國許多農村男性勞動力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轉移到城市工,可是由於各種原因他們只能將子女、妻子、及其父母留在農村。這些留守農村的人群,我們分別稱之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共有2.3億農民工,8700萬留守人口,其中留守兒童2000萬,留守婦女4700萬,留守老人2000萬。研究農村留守人群問題,分析青壯年外出工對留守人群的影響,能幫助我們更為理性地、清晰地看到青壯年工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有利於政策制定者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政策解決農村留守人群問題及其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