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盘点2019!来看看邹平文化旅游的这些“高光时刻”

2019年,邹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聚力融合创新,狠抓执行落实,着力在“守正固本、融合创新”上下功夫,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01.打造文旅惠民盛宴 增强市民幸福指数

这一年,我们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演出670余场,覆盖80%以上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启动三级政府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拓展公益文艺培训,文化馆每周开放不低于56小时,直接受益人群突破1万人次。

这一年,我们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吕剧《马耀南》作为市、县两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内容,举办专场演出;排演“抗洪救灾”专题文艺演出,再现了邹平抗洪精神。

这一年,吕剧《长白寒儒》荣获第十一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小戏《抢单》参加首届“金百花”全国小型戏剧戏曲作品展演,并荣获6大奖项,参加“放歌新时代——山东省乡村题材优秀文艺作品集中展演”荣获二等奖。

这一年,我们不断加强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组织“百姓舞台幸福歌”展演,组织了邹平市第二届读书朗诵大赛、“水墨动向”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等100余场重点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文化自信。

02.完善设施建设 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

这一年,我们不断完善文旅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公共文旅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南部山区旅游公路,提升建设西部山区旅游公路和旅游步道,改进A级景区设施配套和综合服务。投资800余万元对受“利奇马”台风影响的景区实施灾后修复重建。投资600万元,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5处。完善景区导向系统,开展景区户外广告牌整治。

这一年,我们不断提升“四馆”免费开放水平。博物馆二期工程完成90%;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逐步推进,重点打造3处示范点,图书馆年接待读者18.5万人次;文化馆启动一级馆评估迎审工作。建成“农家书屋”共享中心点32个、乡村记忆民俗馆2个;完成6处基层文化站效能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03.注重资源挖掘 夯实文旅融合发展基础

这一年,我们强抓“双招双引”,与中旅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对接洽谈,组织实地考察调研,并在“滨州市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上与中旅置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举行了全市“文化旅游项目招商推介路演大会”,对全市45个文化旅游项目进行了全方位推介和项目对接洽谈。

这一年,我们众多项目、资金落地。樱花山风景区与宁夏电影集团就樱花山文创旅游基地合作开发项目正式签约;截止目前,西王文化产业园建设专项债券到位资金2亿元;金玉山文化产业项目、白云岱顶生态观光采摘园一期项目等重点文旅项目到位资金共计3.84亿元,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04.搞活节会平台 彰显文旅融合发展特色

这一年,我们着力在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指导镇街依据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打造镇域旅游品牌,指导码头、台子、黛溪、黄山等镇街举办了“沿着黄河去码头”系列赛事、第六届国际樱花节,依托水杏、海棠等特色资源举办了赏花、采摘等重大节会20余场次,打造文化旅游消费新亮点。

这一年,我们组织春节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暨第十三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村戏剧艺术节,推动非遗展演进景区,丰富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景区“精气神”。

05.建立宣传营销矩阵

这一年,我们高质量开展旅游推介、项目洽谈会。举办“乘高铁游滨州”推介会、“花样年华 仙境邹平”济南文化旅游推介会,参加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的“渤海之滨 黄河之州”德州、沧州、天津、廊坊、威海专场推介会,全面展示我市旅游资源。

这一年,我们全面建立文旅宣传矩阵,与山东旅游行业协会自驾游分会合作,策划邹平赏花自驾路线。在报刊电台、微信平台开设宣传专栏,投放公交车体、户外大屏宣传广告,印制宣传画册,形成立体式宣传矩阵。

06.传承改革相结合 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这一年,我们推进非遗、文物保护等与文旅融合发展,新入选市级非遗项目5个,公布县级非遗项目13个;非遗项目 “纸皮包子”、“北极阁”古方熟食代表滨州受邀走进故宫参加“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纸皮包子”还参展第二届进博会,市委书记佘春明亲自站台推介;“苗家老粗布”项目传承人获“全国乡村旅游能人”称号。

这一年,我们加大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力度,推动於陵古城墙等文物古迹修缮;公布第一批6处县级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单位,做好保护、研究、利用工作,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启动邹平国有文旅集团组建工作,探索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景区开发、运营。

07.加强行业监管 维护文旅市场繁荣稳

这一年,我们强化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的管理治理,强化执法监管措施,全方位、全时段加强对文旅行业的安全监管,确保了节假日、重大活动及“利奇马”抗台防汛期间旅游景区、旅行社、文化场馆零安全事故。结合《问政山东》文旅专栏曝光问题整改,迅速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积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这一年,我们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我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的站点达到规范化标准。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落实包靠责任,确保文旅系统平安稳定。

08.强化党建引领 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这一年,我们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强化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富强滨州”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查摆剖析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改进作风,促进提质增效。

这一年,我们以助力“双城同创”为抓手,践行“文明实建,文旅先行”,积极落实“网格包靠”“文明交通”“城乡结对共建”“扶贫开发”等职责,组织开展“对标学习”和党性教育,提升单位文明程度和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单位。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2020年,邹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进一步立足邹平历史人文底蕴和山水资源禀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强抓双招双引,推进文旅融合,坚持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有品牌,整体工作上水平,为建设“民富市强”的新邹平贡献坚实的文旅力量!


盘点2019!来看看邹平文化旅游的这些“高光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