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南京郵電大學舉行本科在線教學經驗分享交流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陳嬡琳)3月1日,南京郵電大學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利用騰訊會議平臺,組織召開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經驗分享交流會。會議邀請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負責人、管理學院趙波教授,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主要完成人、計算機學院胡素君副教授和省級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解培中副教授作專題講座。各學院教學院長、基層教學組織負責人、本學期任課教師(部分)和新進教師300餘人參加在線交流。

  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工作,學校先後發佈了《南京郵電大學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安排》《南京郵電大學疫情防控期間在線課程教學培訓方案》等文件。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聯合愛課程、超星爾雅、學堂在線等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培訓工作,累計參加培訓教師超過500人;編寫了“疫情防控期間南京郵電大學在線教學相關疑問解答”;結合開課首日在線教學情況編寫了“在線教學經驗總結與分享”供教師學習;利用校外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組建了該校專屬的在線開放課程SPOC教學班,向教師推送了210餘門必修課程電子教材資源和41家出版社電子教材資源的獲取方式。

  為保障該校869門課程、2529個教學班的線上教學任務,累計組建了2540餘個教學群。全體師生利用校內外在線開放課程、智慧教學工具與平臺,按照學期課程表,輔以教學群,因地制宜地開展線上教學活動。

  本次經驗交流會是該校“推廣經驗做法,開展教學交流”的首場活動,基於對兩週線上教學工作的總結,為廣大教師提供經驗交流的平臺。趙波教授以《創新與創業管理》課程為例、胡素君副教授以《網絡技術與應用》課程為例、解培中副教授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分別作了題為《在家上課》《基於SPOC+智慧教學工具的教&學》和《應對疫情的網絡授課方式》主題報告。三位主講教師結合自己開展在線教學的實際情況,從課程定位、學情分析、在線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效果與反饋、直播工具和智慧教學工具的選用等方面,分享了在線教學經驗,解讀了在線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採取的措施。她們強調:要充分考慮課程的性質,準確定位;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尤其是教師端、學生端的硬件、軟件配備情況,為在線課程的教學做好授課保障;要選擇合適的直播工具(騰訊課堂、騰訊會議等)和智慧教學工具(慕課堂、雨課堂等),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和多種授課預案,靈活應對授課過程中出現的教學問題;要充分運用多種網絡教學平臺、軟件和工具,加強互動,積極調動學生在線學習的積極性,高度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討論的情況,及時進行學情分析,根據學生學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設計與教學內容,保障學習效果。

  主題報告後,主講教師與參會教師進行在線交流與互動。按照統一部署,學校和學院將相繼開展多種形式的在線教學經驗分享與交流活動,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並通過推選線上教學先進典型,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在線教學探索與創新,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質量,推動該校在線教學工作和信息化教學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