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元代平陽著名畫家黃公望,除作畫外,這些“才藝”也是一絕

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陸堅,後過繼平陽縣黃氏為子,才改為“黃公望”,即黃公久所“盼望”的意思,字子久,晚年稱“平陽黃公望”。黃公望以畫聞名於世,更以其代表作《富春山居圖》享譽海內外。其實,黃公望除作畫外,其他亦出類拔萃。元鍾嗣成《錄鬼簿》稱:“公望之學問,不待文飾,至於天下之事,無所不知,下至薄技小藝,無所不能。”


善元曲

元曲包括元雜劇與散曲。《錄鬼簿》卷下“方今才人相知者”立有黃公望小傳,稱其“長詞短曲,落筆既成,人皆師尊之”。“長詞”即元雜劇,“短曲”即散曲,可見他無論雜劇或散曲均精通。關於雜劇,他與《趙禮讓肥》的作者秦簡夫、《殺狗勸夫》的作者蕭德祥齊名,可惜他的劇作均佚。關於散曲,黃公望現存小令【仙呂】醉中天《李嵩髑髏紈扇》一支,收入《孫氏書畫鈔》及《全元散曲》。曲文如下:“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苦和愁。傀儡兒還將絲線抽,弄一個小樣子把冤家逗。識破個羞那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單堠。”堠,是古代記錄里程的土堆或土墩,俗稱“路碑”。《正字通》雲:“堠,封土為臺,以記裡也。十里雙堠,五里單堠。”


元代平陽著名畫家黃公望,除作畫外,這些“才藝”也是一絕

黃公望石刻像


這是黃公望為南宋宮廷畫家、杭州人李嵩所繪的《骷髏幻戲圖》創作的一首小令。本是題寫在一張方絹上,後面落款“至正甲午春三月十日大痴道人作,弟子休休王玄真書”。此處的“大痴道人”就是黃公望,休休王玄真是他的弟子。可見,這首曲是黃公望作,而字是他的弟子王玄真寫的。


擅詩賦

《元詩選》僅收黃公望詩作《和鐵厓·水仙祠前湖水深》等六首,其實遠不止此數。黃公望的詩大多為題畫之詠,先後為晉顧愷之、南朝張僧繇、唐王維、李思訓、五代與宋董源、荊浩、關仝、李成、蘇軾、夏珪及同時代趙孟頫、倪瓚、王蒙諸家畫作題詠。經他題詠之作,畫以傳神,詩以傳韻,詩情畫意,相得益彰。


元代平陽著名畫家黃公望,除作畫外,這些“才藝”也是一絕

黃公望書法


學界評公望的題畫詩有兩大特色:一是以畫家論畫,深得箇中三昧,故多有獨到的見解。例如題北方山水畫派的代表人物李成(鹹熙)的《李鹹熙秋嵐凝翠圖》雲:“李侯少年擅丹青,晚歲筆意含英靈。興來漫寫秋山景,妙入毫末窮杳冥。”又云:“無聲詩與有聲畫,侯能兼之奪造化。臨窗點筆試題之,老眼模糊忘高下。”贊李成體貌山川,將詩境、畫境融為一體,工奪造化。又題《李成寒林圖》雲:“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蹇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稱其能繼承顧愷之、陸探微的傳統,意境曠遠,饒有詩思。二是筆墨清奇,語言簡峭幽雋。如題《為袁清容長幅》雲:“入山眺奇壑,幽致探何窮。一水青岑外,千巖綺照中。蕭森凌雜樹,燦爛映丹楓。有客茅茨裡,居然隱者風。”通首白描,景物鮮麗,而逸樸之氣充盈行間。又題《王晉卿萬壑秋雲圖》雲:“雨霽雲仍碧,天高氣且清。霜楓紅欲盡,澗瀑落長鳴。岫嶺蒼茫景,江湖浩蕩情。應知臥雲者,奚尚避秦名。”筆致簡淨,詩格相似。題《王摩詰春溪捕魚圖》後段雲:“我識扁舟垂釣人,舊家江南紅葉村。賣魚買酒醉明月,貪夫徇利徒紛紜。世上閒愁生不識,江草江花俱有適。歸來一笛杏花風,亂雲飛散長天碧。”用清雋語言,將主人公融入山野景物中,突出了漁翁曠逸的情操和豁朗襟懷。直至晚年老眼昏花了,仍為人題詩。七十四歲那年,他為倪瓚《春林遠岫小幅》題曰:“春林遠岫雲林畫,意態蕭然物外情。老眼堪憐似張籍,看花玄囿欠分明。”情深意切,令人感動。以上參見張承肅《黃公望題畫詩》一文。


工書法

黃公望的書法,一方面師法晉唐的章法,另一方面吸收時人趙孟頫的部分元素,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在元仁宗皇慶、延祜年間,曾親眼觀看趙孟頫書寫五體千字文的情景,並作《跋趙孟頫行書千字文》雲:“經筵仁皇全五體,千文篆隸草真行。當年親見公揮灑,雪松齋中小學生。黃公望稽首謹題。至正七年夏五月書於龍德通仙空松聲樓,時年七十九。”他在對趙孟頫《黃庭經》所題的跋文中也說:“近世人學書,自少小塗抹成形,至長大方解事,乃習書法,由是不得不為俗筆所紊,雪松翁髫齔時習字時,便自黃庭始,不知其臨幾千百本矣。中年收得鍾紹京墨跡,筆意遒勁,不拘楷法。”從跋文可得知,黃公望對趙孟頫及其書學淵源是十分熟悉的,而與趙孟頰交往並受他的影響也是可以理解的。此時,儘管他年事已高,但文字語氣皆誠摯恭謹,他對趙氏的敬慕之情可見一斑。


元代平陽著名畫家黃公望,除作畫外,這些“才藝”也是一絕

黃公望《天池石壁圖》


黃公望書體多為行書,也有少數為小楷書,皆風華自然,率性適宜,與畫作若相映帶。其早年書法作品早已不存,而從現存的墨跡來看,無疑受到畫壇領袖趙孟頫的影響,這可在他題《天池石壁圖》上的小楷款識,以及《跋趙孟頫行書千字文》《跋趙孟頫臨黃庭經》等墨跡中得到證實。其中《跋趙孟頫臨黃庭經》帖,行楷書,140字,分13行寫,書於至正五年三月,此是黃氏僅存的書跡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字體聚散得宜,開合分明,點畫用筆,全出自晉唐。在吸收了趙字妍秀風韻的同時,又增加蒼勁。在章法上,卻反趙書的顧盼輕靈、精熟整飭習氣,字勢多取左散斜式,結字時,撇、捺及主橫畫誇張而伸長。字間、行間既能互相穿插顧盼,又能顧及到大小變化和整體風貌,有端雅舒展、秀勁飄逸之感,格調清朗,觀之爽心悅目。正如明人張醜對黃氏書法的評價:“如飛鳥依人,翩翩可喜。”以上參考鄭天友《黃公望的書法藝術》一文。


通道經

黃公望因受張閭案牽連入獄,出獄後,受友人張雨、張維楨、方從義、倪昭奎等全真教門人的影響,亦入全真教,號大痴道人,在富春江及蘇杭一帶以道人身份過著半隱居的生活。他拜“蓬頭道人”金月岩為師,為金月岩畫像題字稱“普願學者,唯師是式”,可見他對其師之尊重。此外,他還常與當時許多著名的道士如莫月鼎、冷啟敬等為師友,詩酒相酬。據《畫史會要》記載,黃公望對“九流之學,無不通曉”,並且於蘇州的文德橋開設“三教堂”,宣傳全真教教義。明代畫家沈周稱“所至三教之人,雜然問難,翁論辯其間,風神疏逸,口若懸河”。明代《正統道藏》收錄了三本由金月岩編、黃公望傳的內丹修練典籍:《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附圖,均題“嗣全真正宗金月岩編、嗣全真大痴黃公望傳”。


元代平陽著名畫家黃公望,除作畫外,這些“才藝”也是一絕

黃公望《水閣清幽圖》


黃公望擅吹鐵笛、占卜等。關於吹笛,見諸記載的文獻,如《鐵崖先生古樂府》卷二《五湖遊》中有“道人臥舟吹鐵笛”詩句。楊瑀《山居新語》稱“黃子久亦以鐵笛自吹下山。遊湖者吹角上山,乃吾子行也。二公略不顧,笛聲不輟,交臂而去”。更有楊維楨在其《東維子文集》中多次提及黃公望吹鐵笛乘舟遊太湖事,如《跋君山吹笛圖》即有“予往年與大痴道人扁舟東西柳間,或乘興涉海,抵小金山,道人出所制小鐵笛”云云。楊維楨自己也以善吹鐵笛出名,故有“楊鐵笛”之稱。他稱讚黃公望吹笛技藝,可謂惺惺相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