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首先我們認識一下什麼是椎間盤: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椎間盤為一類圓柱體、容器形結構,容器的上下底為軟骨板(透明軟骨組織),容器的壁為纖維環(纖維軟骨組織),容器的內容物為髓核(由疏鬆的纖維軟骨組織和大量的膠原構成的彈性膠狀物質)。

椎間盤的生理作用:

對脊柱具有連接、穩定、增加活動及緩衝震盪的彈性墊作用。(容器容積的大小可通過纖維環的厚薄及高度變化來調節;髓核體積大小是通過與軟骨板之間的水交換改變其含水量來調節的;正常情況下髓核的體積與容器容積是一致的,容器容積大小的調節較快,髓核體積大小調節的較慢,兩者之間需要訓練適應過程,否則將發生病理性改變。)

一般認為:

成人一個腰椎間盤平臥時承受壓力為20kg(主要來自與脊柱穩定有關的肌肉力),軀幹直立放鬆(坐立)狀態時最少承受壓力為270kg(來自頭、頸、上肢和椎間盤平面以上軀幹的重力,以及與脊柱穩定有關的肌肉收縮力) ,(胥少汀主編. 實用骨科學)舉50kg重物時L4-5或L5-S1椎間盤承受壓力為800kg(這個只是槓桿原理作用力(前後力臂比15:1);Morris 1963年計算出體重170磅,舉200磅時L5-S1椎間盤實際承受壓力為2071磅。)(郭世紱主編.臨床骨科解剖學.)如此大的壓力作用於椎間盤這一容器形結構,它的強度直接決定它本身是否會損傷及損傷程度。

下圖不同姿勢下椎間盤受力示意圖,按直立狀態椎間盤受力100%。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椎間盤退變

(正常人從20~30歲開始,具體年齡與遺傳有關。)

1纖維環退變:

纖維環在力的經常性不均勻作用下變薄弱、出現斷裂裂隙及彈性下降。

2髓核退變:

含水量下降(正常人從出生的90%下降到成人的70%,病變的髓核更低。)、原減少及纖維軟骨組織增多、髓核組織整體組成不均柔韌性下降(不再能均勻傳力)。

在出生時,椎間盤擁有直接的血供穿過軟骨終板和纖維環,這些血管在出生後幾年逐漸萎縮,而成年人則沒有明確的血供。

從20歲以後椎間盤即開始退變,水合作用下降,髓核逐漸脫水,彈性和膨脹能力降低,在椎體間壓力和扭轉力的複合作用下髓核易發生破裂,導致椎間高度丟失和潛在的椎體間相對不穩定。

有學者報道,來自椎體的血管在出生後第8個月就開始退化,20-30歲時完全閉塞,右學者認為,人在25歲時,椎間盤就無血管了。

故一般認為,成年人的椎間盤是一個無血管的組織。成年後椎間盤的營養代謝主要通過軟骨終板彌散、纖維環彌散等途徑來進行。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椎間盤的變性,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產生的一種綜合徵。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病理分類:

  • 膨出:纖維環完整,髓核因壓力而向椎管內呈均勻性隆起。

  • 突出:纖維環內層破裂,但最外層完整,髓核通過破裂的通道突向椎管,形成侷限性隆起。

  • 脫出: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組織通過破口突入椎管,部分在椎管內、部分尚在纖維環內。

  • 遊離 :髓核組織從纖維環破口完全脫入椎管,在椎管內形成遊離的組織。

  • Schmorl結節:當上下軟骨板發育異常或後天損傷後,髓核可突入椎體內,在影像學上呈結節樣改變,由於此類型對椎管內神經無壓迫,因此常無神經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診斷: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史常為反覆發作的下腰痛和臀部、下肢疼痛,短期休息後緩解。疼痛可由於彎腰而突出加重,表現為突然出現的比腰痛更為劇烈的疼痛,大多數的根性疼痛是由於椎間盤髓核組織突出壓迫神經引起,表現為出現與腰痛的疼痛程度相當或比腰痛更嚴重(可見於許多病例)的腿痛。這種疼痛是間歇性的,活動時,特別是坐位時加重。

大多數病人認為腰腿痛與創傷有關,但通常仔細詢問病人後發現,在嚴重的腿痛發生前,病人已有幾個月或幾年的間斷腰痛病史。在大多數情況下,腰痛的發作相對短暫,休息後疼痛緩解。疼痛常因用力、重複的彎腰、扭轉或舉重而誘發,在這些病例中,不能問出誘發疼痛加重的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儘管可通過病史和物理檢查做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但仍需要進行影像學檢查以排除其他的病變,如腫瘤或感染。普通X線片在診斷方面的作用有限,因為它無法顯示椎間盤的突出或其他脊柱內損傷,但可以顯示感染、腫瘤或其他的異常,當前,腰椎間盤突出最有效的檢查手段是MRI。根據病史、症狀、體徵及X線平片可作出初步診斷,結合CT、MRI,能更準確作出病變間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經受壓情況及主要引起症狀部位的診斷。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1. 臥床休息,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及局部藥物治療,可以輔以激素類藥物及肌松藥,康復功能鍛鍊。

  2. 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是指將少量的抗炎藥物,通常是糖皮質激素注射進入腰椎管內,神經根周圍,來直接快速消除神經根周圍炎症,

北美脊柱外科學會推薦:

硬脊膜激素類注射(ESIs)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神經根病。

•推薦等級:A

附: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的推薦評價標準:

  • A 級推薦:良好的科學證據提示該醫療行為帶來的獲益實質性地壓倒其潛在的風險。臨床醫生應當對適用的患者告討論該醫療行為;

  • B 級推薦:至少是尚可的證據提示該醫療行為帶來的獲益超過其潛在的風險。臨床醫生應對適用的患者討論該醫療行為;

  • C 級推薦:至少是尚可的科學證據提示該醫療行為能提供益處,但獲益與風險十分接近,無法進行一般性推薦。臨床醫生不需要提供此醫療行為,除非存在某些個體性考慮;

  • D 級推薦:至少是尚可的科學證據提示該醫療行為的潛在風險超過潛在獲益;臨床醫生不應該向無症狀的患者常規實施該醫療行為;

  • I 級推薦:該醫療行為缺少科學證據,或證據質量低下,或相互衝突,例如風險與獲益無法衡量和評估。臨床醫生應當幫助患者理解該醫療行為存在的不確定性。

適應症: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椎間盤破裂尤其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急性椎間盤突出、神經根型症狀、侷限性肌筋膜疼痛、急性腰腿疼患者的療效最好。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初步認識及保守治療——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療

  1. 完善常規檢查。

  2. 填寫患者一般信息及《注射治療療效觀察表》 、簽註射治療同意書。

  3. 治療後留觀1-2小時,相關對症治療。

  4. 離院:患者續填《注射治療療效觀察表》。

  5. 按預約時間複診,攜帶影像資料和《注射治療療效觀察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