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全世界都取消貨幣,那麼經濟學專家是否會失業?

123888111


經濟學專家會因為自己的教學和研究能力不足而失業,然而卻不會因為取消貨幣而失業。要理解其中的玄妙之處,必需知道:一、經濟學家是幹什麼的;二、貨幣在經濟運行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經濟學專家,顧名思義,指的是研究經濟學問題的專業人才,他們的身份本質上是學者,以教學和理論研究為自己的主業。那麼經濟學的研究都會涉及哪些問題呢?從經濟學最為核心的兩個學科門類來看,它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前者研究的是宏觀經濟運行的規律,如個而後者主要關注於微觀經濟行為主體,人、家庭、企業等個體在一定約束條件下的利弊權衡和行為選擇。概括地說,經濟學專家們研究的是「經濟」,只要涉及經濟問題,都可以是他們研究的對象,而經濟並不意味著貨幣。


在貨幣產生之前,人類社會處於物物交換時代,「經濟」仍然存在,自然經濟運行的規律和人們的利弊權衡、行為選擇仍然存在,它仍然可以被經濟學家所研究。貨幣本質上是一種一般等價物,是人們在長期的經濟活動中,為了方便計價和交易而篩選出的一種被大家普遍認可並接受的可以表示其他商品價值的商品,比如貝殼、羽毛、金、銀等都曾作為人類的貨幣而存在,它可以作為計價單位,交易媒介,以及作為財富進行儲存。貨幣的產生方便了人們的經濟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促進了經濟效率的提高,但是它本身並不等同於經濟。換句話說,貨幣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經濟體的運行並不必然需要貨幣。


因此,經濟學家作為研究經濟學的專業人才,其研究工作並不會因為貨幣的消亡而失去價值,貨幣只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方面,如貨幣經濟學,通貨膨脹,金融學等,但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經濟,它所涵蓋的範圍遠超出貨幣。事實上,經濟學理論中的許多部分,都是不依賴於貨幣的,或者說,許多經濟學理論的闡述都不涉及價格因素,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這一點。即便沒有貨幣,這些經濟學理論仍然成立,它所揭示的規律仍然會起作用。


況且,隨著學科的發展,經濟學的研究領域早已突破經濟現象,而深入到諸如犯罪、法律、制度、心理,甚至神經元等其他方面,這些看起來比較「偏門」的領域和貨幣似乎毫無關係,然而它們仍然是經濟學整個理論體系的一部分,仍然是經濟學家們的研究對象。


常四荒學經濟


很有趣的問題。

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廣泛應用於商品交換中,如果全世界取消了貨幣,那麼可能就要回到物物交換的時代了。

很酷

那麼這個時候還需不需要經濟學家呢?

我們先來搞清楚經濟學家的定義:經濟學家是指擁有自己的經濟學範式與原創的經濟學基礎理論的經濟學人。有沒有自己的經濟學範式與原創的經濟學基礎理論是衡量一個經濟學人是否經濟學家的唯一標準。

看了以後發現沒什麼用

這就對了,我們來翻譯一下:意思就是我有一套自己對於經濟的看法,且這個看法是大家公認的比較高端的。

看法內容是什麼呢?

讓世界變得更好,效率更高,發展更快。

兩者相互影響麼?

不存在的。


夢想家講故事


對於這個問題,首席投資官評論員李睿陽認為:

貨幣這個東西是取消不掉的,這是人類的經濟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即使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紙幣”被取消了,還會有很多其他的形式,比如說黃金等,會充當貨幣的角色。

首先,我們要想想,為什麼貨幣這個東西一定要存在呢?

在人類社會發展初期,大家都是自己自足的。但是,大家後來發現,只靠自己很多時候不能夠滿足生存的需求,於是出現了——交換。我用我的魚交換你的小麥。

後來,大家發現,如果只是物物交換的話未免也太麻煩了,每次都要帶上一大堆東西去換。萬一自己帶的東西人家不想要,這還換不成。為了解決這種問題,貨幣就出現了。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可以衡量所有產品的價值。這樣大家交換的時候就不用大費周章地帶上東西,只需要帶上貨幣就可以了。於是就形成了用貨幣交換東西的模式,直到現在。

可以說,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下,看不到任何貨幣取消的可能(電子貨幣也是貨幣,雖然看上去好像只是個數字而已)。


首席投資官


首先要說的是,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因為,只要有商品經濟存在,貨幣就不會消失,最多隻會用不同的方式存在。

其次,要提到的是,真正的經濟學家,作為科學工作者,是用他們研究和測試的理論,來解釋周圍的世界;並且,作為政策顧問,他們用自己的理論來影響、並幫助決策者,來改變這個世界,希望使之變得更好。真正的經濟學家是不會失業的!

有一點必須澄清一下,經濟學家和股市、樓市等無關。之前,國內金融界似乎有一個說法,只有能準確預測中國股市和樓市走勢的經濟學家,才能算真正的經濟學家!

其實,事實上,預測市場走勢,是算命先生的事情,根本不是經濟學家的責任。

同理,即使全世界都沒有貨幣了(幾乎不可能,僅僅只是假設而已),只要有經濟存在,經濟學家就有存在的價值!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1. 貨幣的起源是人類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而不是一種創造。起初人們從自已自足到物物交換,都是不需要貨幣的,有了貿易,才有了一般等價物,俗稱貨幣的雛形。

沒有貨幣,並不等於沒有貧富差距。從自然屬性來看,人生而不同,總是有聰明、愚笨之別;也有勤勞、懶惰之別,所以一定會出現聰明、勤勞人有更多的剩餘產品,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貧富差別。從社會屬性看,在計劃經濟時代,人人享有大鍋飯,按照共產主義理想實現了平均主義,從制度上抹平了剩餘產品,基本消除了貧富差距。

按照貨幣的功能,即馬克思所說貨幣五大職能:交換媒介、價值尺度、支付手段、價值儲藏的物品,在物物交換時代和共產主義階段是無需貨幣這五大功能。

2. 經濟學家從狹義上說,起源於《國富論》,亞當斯密寫給國王的一本關於如何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的書,此後致力於這項事業研究的學者,可統稱之為經濟學家。但南懷瑾認為近現代無真正經濟學家,經濟學家應具備“經國濟世”的情懷,他認為諸葛亮是具備這種大情懷的經濟學家。所以,我們只得從狹義的經濟學家概念入手來分析。

3. 如果世界上都沒有貨幣了,要麼是進入了共產主義社會,要麼是處於原始社會。

那麼這兩個階段是否有發展的需求呢?第一種情況下,人的自然屬性決定貧富差距依然存在,剩餘產品的產生依然會刺激到其他人的發展慾望,依然會對生產發展有專業研究者有所需求。第二種情況下社會物質資源極大豐富,人們可以按需所得,勞動也不是為了生存,而是人類自身精神世界的需要,那麼如果有人的精神追求是對經濟學過去和未來的不懈追求,那他仍然是一位經濟學家。

4. 所以,兩者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經濟學家可能一直存在,但如何定義,以哪種姿態呈現,就不好說了。


家族財富密碼


如果世界上都沒有貨幣了,要麼是進入了共產主義社會,要麼是處於原始社會。

那麼這兩個階段是否有發展的需求呢?第一種情況下,人的自然屬性決定貧富差距依然存在,剩餘產品的產生依然會刺激到其他人的發展慾望,依然會對生產發展有專業研究者有所需求。第二種情況下社會物質資源極大豐富,人們可以按需所得,勞動也不是為了生存,而是人類自身精神世界的需要,那麼如果有人的精神追求是對經濟學過去和未來的不懈追求,那他仍然是一位經濟學家。

所以,兩者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經濟學家可能一直存在,但如何定義,以哪種姿態呈現,就不好說了。


淨子859


從大趨勢來說,政府規模及其權力應是越來越“小”。公家飯一是需求沒那麼大,二是不分房之後,含金量在下降。一個泛政治化的社會,公家往往集中最多的資源、最優秀的人才,正常的社會,優秀人才應分佈在商業、文化、科技及民營企業等領域。某種意義上,產能過剩、經營不彰的國有鋼企倒閉裁員,讓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流向更具活力的企業,不過是順應了這個大趨勢。


鐵男春秋


心裡怎麼想,話就怎麼說。經濟學家的飯碗與鈔票的存在與否沒有直接關係。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坊間曾流傳一句話:“大簷帽,兩頭撬,吃了原告吃被告”,這是人民群眾對政法腐敗不滿的發洩。經濟學也好有一比,“經濟學,牆頭草,哪邊有利哪邊跑。”所以說為經濟學專家生計擔憂是“看古書流眼淚”,鹹吃蘿蔔淡操心!


蘇北九哥1


經濟學家是研究經濟的發展規律的,根據經濟規律來判斷經濟發展趨勢,提出科學的建議意見 ,供執政管理當局參考和決策。如果貨幣消失,則人類進入了共產主義分配經濟,自然也就不需要經濟學家了 ,因為只是簡單的生產和分配而已


煙花綻放2010389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