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不買房也有幾個坑,你跳過嗎?

不買房也有幾個坑,你跳過嗎?

經常有朋友問我,哪哪房子能不能買,我都熱心幫忙。許多朋友買到了合適的房子,也有朋友避開了買房的坑。但是我發現,還是有一些人,明明已經非常清晰的告訴過他,到最後還是沒有買。事實上他們都是有資金能力的,因為種種原因,而錯過了買房子的時機,導致全款變成首付,首付變成車庫。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幾個有代表性的做法,看看你是不是也在其中。

第一個,就是用個人的認知來判斷整個的宏觀趨勢。

我們每個人的認知都有侷限性,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整個真實的世界。有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聊天說,咱們現在石家莊市工資這麼低,房租這麼低,房價這麼高,太不合理了,我感覺很多人都買不起,所以說房價一定會降。

他的這個想法表面看,好像很符合邏輯,實際上犯了一個以偏概全的錯誤。要知道,房價的漲跌是綜合的政策,涉及到土地財政、稅收、人口結構、經濟發展、甚至金融系統,是一個非常非常複雜的結構催生的結果。

人們的收入水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況且我們只能看到自己和自己周邊人的個體收入,代表的只是極少的群體,更不能作為整體市場的一個參照。所以說依靠工資收入衡量房價就太單一了。這等於是用騎自行車的經驗去估測飛機的速度,所得出的結論自然是離題萬里。

第二個,不能分清政府調控目標和個人目標之間的區別

有些人說我以後再也不敢相信政府了,基本上每次調控都失敗,每次都是信政府吃了大虧,其實仔細分析下政策,發現每次政府的調控還是非常有效的,只是你不知道政府調控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個人想要的,是房價最低,在低的程度上再低,總之是越低越好。但是政府的調控目標,和我們想要的結果不一樣。政府每次調控的目的,基本上都是要限制房價的快速增長,而不是讓房價下降。仔細看清楚了,是限制快速,而不是限制增長。

中國語言的模糊性,決定了你要仔細的分析每一個遇到的概念。中學語文沒有學好,長大了要吃虧啊。

第三,就是信明星大腕,找一些心理慰藉。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網上有好多大v,比如說牛刀、還有謝國忠,還有任志強等等,經常推出一些深度雄文,看空看漲房價,各種猛烈的分析,在看的時候,總是感覺醍醐灌頂,前途光明。看了大v,明星大v的觀點最終還是自己內心的映射,然後看人家那麼大的專家和我一個想法,看來我想的是對的啊。

其實大家看,有些看任志強的,和任志強一樣方向行動的,確實從中受了益。你仔細想一想,你真的理解任志強所說的一些話嗎?還是說你本來就想買,而任志強只是做了一個相應的背書或者推手。

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缺乏對事物探究的的一個研究,當然也缺乏這樣一種能力。缺乏獨立的思考精神,遇到事情,就會臨時抱佛腳,看看大腕,求得心理支持。

第四呢,就是一種簡單的思維,非白即黑的思維

小時候看電視,電視裡不是好人就是壞人,長大了才知道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常人,說不上多好,也沒有多麼壞。其實房價的變動,也是一個螺旋式的波動形態,這個和股票有些類似,股票的價格總是今天漲了一點,明天跌一點,只要不發生特別大的實質性的問題,總是在一個價值線上來回波動,但從長遠來看,總是一個上升的趨勢。金融專業的名詞叫做上漲,盤整和下跌。我們看股票能明白,看房價就不一樣了。我們在看房價的時候,經常把盤整認為就是下跌或是上漲,就是因為用短期的目光來看而已。看到風吹草動,就以為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房產就類似於股票,掙錢的都是大機構,那些有辛勤變動的那些散戶都是不掙錢的,或者換一句話說,在房產這掙錢的,都是一些傻乎乎的,買了房子之後,敏感能力比較差一些的,沒有感覺到市場的波動,反而能夠賺錢。

第五個是聽講話就不看行動的。

在聊天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人們對於政府對政策的一個很矛盾的心態,往往就是對於高層出來講話時,心態就會經常發生變化,經常說財政部部長談到房地產稅了,這馬上就要開徵了,住建部說要改革了,看來房子馬上要變天了等等問題,往往都是人們議論的焦點。

他們從心底裡不敢相信高層說的話有那麼大的作用,同時有擔心萬一高層說的話真的有作用了怎麼辦。

其實這點從理性的說,高層官員和我們普通人一樣,都是會講一些場面話的,我們聽一聽就算了,千萬不能以此來做決策。

在對政策方面,大家一定要記住,看政策分析政策一定要看出臺的紅頭文件,沒蓋章的都不算數。在中國,自古就有古話,口說無憑,立字為證。

在龐大的機構執行政策,出臺紅頭文件才能夠執行下來,能執行的東西才有作用力,而且很多的情況下,即使是紅頭文件,執行力效果也遠遠要打折扣,更不要說某位部長或者某位高官在某處的講話。

第六、不聽專家聽小道

在買房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這就需要向別人來請教。我們一些人經常在這上面問錯了方向。其實遇到房產問題,最合適就是問做房產的行業人士,或者去問自己買了多套房子的人,而不應該去問那些沒有買過房子的人。好像就是你想買汽車,你就應該去問開汽車的人,不應該去問騎自行車人的感受。即變是騎自行車的在怎麼真誠的對你,他回答的都是不準確的。

以上的幾點大家是不是在平時都有所感覺呢。有一位高人說,判斷人是不是聰明,首先看他是不是掌握清晰的概念,再次這些概念之間是不是有清晰的聯繫。

上面這些例子,都是持著似是而非的概念和聯繫,把李鬼當成李逵,所以才入了坑。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曾經也這樣呢?

歡迎你在留言區留言,發表不同想法。也歡迎你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對買房有經驗的朋友,看他們是否有更多的見解,或是不同的意見。這裡是老戎的地產江湖,幫你站在高處,看清地產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