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人在快去世時要穿上壽衣,“穿壽衣”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為生活而提神


生死離別是最悲傷和痛心的,但是又不得不是我們每一個必須面對的。對於養育我們的父母,他們的恩情大於天。子女除了對老人竭盡所能報答養育之恩的,還有一片孝心,那就是讓父母“壽終正寢,入土為安”。將老人的身體擦洗乾淨,然後再換上新的乾淨衣服,這就是壽衣了。只有這樣,後人及親人才不覺得內疚和遺憾。

那麼,給老人穿壽衣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是沿用了明朝人平時穿用的衣服

關於穿壽衣的習俗,大多都是傾向於明代一般人平時穿用的衣服。據說,漢亡清起,清朝的統治者是堅決禁止再穿著漢人的服飾。這一點,意同於“一山豈容二虎”。在清朝的統治下,“大漢遺民”穿著不合朝代的服飾,成何體統,又含極端蔑視之意。不下禁令才怪呢?只是那些漢人也不服氣啊!有人直接上書清政府,提出了“生變死不變”的要求,意思是允許他們這些人平時穿用清朝的服裝,死的時候穿上明代的衣服。清朝政府見民眾要求強烈,勢不服眾,只好答應了這一請求。於是明代服飾便成了人死之後穿用的衣服,即壽衣了。後來,雖然清政府被推翻了,又歷經滄桑歲月,以明代衣服為壽衣的習俗卻一直久傳不衰。

防止因屍體腐爛滲透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

人死之後是要裝在壽棺裡,往往會按年齡,或家庭生活狀況,停屍幾天。而大多的人都是因病而亡的,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停屍時間長了,特別是夏季,氣溫高,屍體就會發出異味,或腐爛。在這一方面,一些久病的老人更加明顯。在沒有冰棺的年代,就會在棺材底部放置草木灰、麻紙(過去的一種紙品)等易吸水的東西。同時為防止滲透,因為人的內臟在上身,易腐爛且比下身多,因此上身要比下身多穿些。這就是壽衣“上五下三”或“上七下五”,即下身總比上身“差二”的原因。原來穿壽衣還有防屍體腐爛滲透吸收水分的意思,後人相襲成俗,一直沿用,便有了穿壽衣的習俗。

是對死者的尊重,維護死者應有的尊嚴

人都是赤身裸體的來到這個世界,第一聲哭號聲,是父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驚喜。又經過精心的養育,成家立業,又為人之父母。經過勞累和辛苦,漸漸的老去,以至“駕鶴仙逝”。將人活得有模有樣,撫養教育子女,猶如果樹開花結果,春去秋來。死亡又是無法逃避和麵對的,假如死後不著衣衫,那種衣不蔽體的窘樣,不就等同於其他的動物暴屍荒野了嗎?人之所以稱之為人,是一種高等的情感動物。死也要有死樣,著衣戴帽穿鞋,才符合人之常情。既是對死者的尊重,也是讓死者不失原有的尊嚴。光溜溜的而來,如果再光溜溜地而去,才是大為不敬,也會留下終身的遺憾。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的是“壽終正寢”,“入土為安”。在人無藥可救,生命垂危之際,親屬們都要給TA擦洗身子,乾乾淨淨地穿上提前準備的壽衣。在病人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要把亡者移到搭建的靈堂裡,家人們為他守護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刻(即“挺喪”)。

【@為生活而提神


為生活而提神


壽衣,又叫“裝棺衣裳”、“老衣裳”等,在不同的地域,關於壽衣的稱呼也有些許不同。壽衣是為亡者裝殮所用,一般由壽衣、壽褲、壽裙、壽帽、壽鞋、壽襪、壽枕等多件組成。最為亡者最後所穿的衣服,多是老人生前就開始細心準備,壽衣寓意著多福多壽、健康喜樂。

以前,人死後,因為要守夜的原因,不能馬上入土,要在家裡多放些時日,但是又害怕屍體腐爛,流出屍液,過去又不像現在,人死了馬上裝進冰棺裡,屍體冰得梆梆的,就是三伏天,也不可能有屍液滲漏的現象出現。那個時候不能和現在比,屍體入木棺後,冬天還好說,要是趕上三伏天,腐爛的屍液肯定會滲透木棺,向外流液。所以,一般會在棺材內放置一些草木灰,草紙之類的吸水東西,棉質的壽衣,能更好的吸收液體,不至於屍液外流。

雖然現在的人不再信那些老一套了,但都還是會按照以前的習俗來做。現在的壽衣,很少有自己做的了,市面上到處都有壽衣店,有傳統的唐裝壽衣,也有現代的西服領帶壽衣。假如是死者穿著破舊的衣服入土,兒女也會感到內疚,愧對父母,所以都會根據具體情況,為死者選擇合適的壽衣,希望他可以走的安穩點。我認為,給死者穿壽衣,也是對死者一生勤勞的肯定,更是對死者的應有尊重,畢竟死者為大,雖然不能事事都做到最好,但為了尊重逝者,完全可以做到更好。

至於為什麼要在快去世的時候穿上,以前是說,壽衣要在老人彌留之際給穿上,認為去世前穿的壽衣,老人可以帶走。但是還可能是因為人死後身體就會逐漸僵硬,關節不能彎曲,所以如果隔了太久再穿很可能就特別難穿。





包子辣條餡


老人快去世時原本是先穿上壽衣的,目的是“延年益壽”看👀孝子是否有氣候,同時也是一種壽氣散發,家人隨福,病體能夠復原的兆頭!

後來才改為嚥氣後再更壽衣,其實正規講,過去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一般在將近那個之前,自己或託人更換上壽衣,等待著“告老退俗”,閉眼走西。

然而,壽衣分多種,現在一般以唐裝為主,中山裝、西裝、平裝……為輔。價格根據料子而定,一般壽衣都是絹棉,代表意思為“眷戀”之意!另外,壽衣不求雙,只圖單,即使“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被百姓視為葬之衣著無雙。

當然,若是講殯儀道理,我能大講三天而講不完。


992舒暢


關於壽衣文化的問題,之前也說過多次,這個題目裡提到的觀點還有點區別,題目裡“老人在快去世時要穿上壽衣”,這表達的是老人還沒去世就要提前把壽衣穿上,準確的說這種人還沒死就提前把壽衣穿上的做法並不是習俗,只是在某時某(些)地方被某些殯葬從業人員引導興起並有人模仿去作的一種“惡習”。

這個“惡習”的具體表現是,某些殯葬人員會跟家屬說壽衣要提前穿上,不然死了就硬了穿不上了,還有的會說,死了穿衣服就相當於讓他/她沒穿衣服走。為什麼說這是惡習,首先哪怕到現在下了病危的人大夫也都不能準確說出病人的死亡時間,如果把壽衣提前穿上了,病人的病在好了呢,或者說病人就有那麼一口氣在堅持了好幾個月呢,給病人大小便擦洗都不方便。我真見過這樣的,大夫下病危,家屬看人不行了,就說他們那有“習俗”必須人還有一口氣就得穿上壽衣,結果人又整整活了三個月,他家就那麼給老人穿著壽衣在病床上躺了三個月,所以說這絕對是惡意的引導。



周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是中國古人由野蠻到文明,由迷信到理智的開端時代。商周時期,我國古代的喪葬禮儀已向系統化,程序化的方向發展,特別是西周,是一個崇尚禮儀的時代。對西周人來說,喪葬禮儀是一種文明的象徵。 《周禮》《儀禮》中關於喪葬禮儀程序的記載相當完備。

對於喪葬流程的制定,到北宋時期還有25條之多,而現今社會通用的喪葬禮儀流程分為初終—殮(小殮大殮)—殯(出殯)—葬—祭祀五個部分,而壽衣文化只是小殮的一個部分,小殮指的是給去世人更換準備好的“壽衣”,而在小殮之前的初終有個流程叫“屬纊”,屬纊的含義是指在去世人的口鼻處放一點新的棉絮,因為新的棉絮比較輕,以此來驗證人是否真的斷氣,確定人已經死了,才開始著手準備後邊的事。所以現今的拉心電圖就相當於當時的屬纊這個環節了。

屬纊之後也不是立馬就穿衣服,傳統的喪葬禮裡,人在去世的第三天才會給去世人沐浴更換壽衣,目的之一是再次確認人是不是真的已經死了。所以這麼看就知道,從傳統禮儀來看也沒有在人還活著的時候就要把壽衣穿上這一習俗。



壽衣習俗的由來

傳統習俗里老人去世後給老人沐浴洗乾淨後再換上新衣服,並沒有“壽衣”這個叫法,或者說壽衣這個稱法並不是很明確。而對這個“右衽、交領、博帶、廣袖”的衣服叫“壽衣”,是和死人聯繫在一起的時候這個稱法才更為強烈。

為什麼這麼說呢,近代的歷史原因,滿清入關後強迫漢人穿他們的服飾,漢人不從並展開鬥爭,鬥爭的結果是人活著的時候必須穿滿人的服飾,人死了以後可以穿自己民族的衣服,所以中華傳統服飾就跟死人聯繫在一起了。

那麼現在說的壽衣,意義又有所不同,現在壽衣重點在“壽”字上,中國古代從帝王到百姓都很重視死後的大事,帝王從登基那天就會著手自己陵寢的事,而普通老百姓也就是把壽材準備好,也就是我們經常電視裡聽到的一輩子忙碌準備的棺材板子錢。所以傳統中老人過了六十歲,就會給自己把死後要穿的衣服棺材都準備好,一是防止突然離世什麼都沒準備,再一個含義是給自己增壽,還有說法如果活著的死後穿壽衣去拜菩薩就更容易得到祖先的認可。


悼亡吟


壽衣的質地和樣式,是中國古代財主等有錢人才能穿起的衣服。人死後穿壽衣,是希望死去的人在陰間或投胎轉世做個有福人(鬼)。  壽衣是棉衣,是因為民間相傳死後為鬼,鬼生活在陰間地府,暗無天日,陰風陣陣,為亡者穿上棉衣,再供食品,是希望亡者在陰間能吃飽穿暖之意。 


視角趣談


壽衣一般分為唐服漢服和西服。十里不同俗,一個地方一個風俗習慣。現在簡單的說一下我們這裡的風俗習慣吧。

壽衣一般包括上衣下身鞋帽和襪子。不管是春夏秋冬全都是棉衣服,意思是四季都有穿的。壽衣最好是棉織品和綢織品,不能要緞品和皮品,意思是要皮品來世變畜牲,要緞品後輩斷子絕孫。上衣釦子全是用布條不能用釦子,臨入殮要兒子把上衣第二個釦子扯下,意思是給後輩帶子孫。

壽衣一般要單不要雙,均以上下身相加和為單。三領二腰,意思是五嶽為尊。四領三腰意思是七級浮屠。五領四腰意思是九五之尊。壽鞋底要繡有蓮花,意思是腳登蓮花腳踏實地,因為蓮花也是觀音大帝的寶坐。

總而言之人死後後輩為了安心,讓先祖有尊嚴,了卻一輩的心思總把後事辦的風風光光。衣帽整齊敬先祖。蓋臉布不能少,腳上綁的紅繩要解掉,口含錢要剪斷,鋪七蓋八要記住。柴灰柏枝要鋪好,鋪金蓋銀要認清。褲子裡騎的墊布在入殮時要抽出來,因為人在斷氣後還要排最後一次便,如果不墊布很可能把糞便拉到新壽衣裡。

我是農民我在農村,我關心我們農民的美好生活。





王銀令


清朝,漢人穿漢服被大批殺戮,漢人起來抗爭,抗爭的結果是:活人不能穿,死人可以穿。於是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漢人死後才可以脫下別族的旗袍馬掛,穿上漢人自已的服裝,這一習俗延續了三百多年,漢服只能作為“壽衣”暫短的留在華夏大地,然後永遠地隨死去的人埋入黃土地。這便是壽衣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