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吉利汽車就是下一個華為,可以這樣說嗎?你怎麼看?

水墨渲染了誰的畫卷z


當然不可以!華為是因為自主研發的專利多並且領先國際。發動機好像奇瑞和長安的自主更好,變速箱一般都有專門的公司。吉利還沒有能拿出手的先進製造方面的領先專利吧。我們更需要能帶領中國走向世界首屈一指的企業,而不是賣了多少車的企業




圖片咋不一樣


差了十萬八千里,華為是真的站在全世界同行業的巔峰,吉利有什麼?不過就是娶了個被多國玩剩下的棄婦而已,到了咱們國家就好像迎娶了個公主。吉利買了沃爾沃,真的掌握核心技術了嗎?沒有啊,不過就是贏了個虛名而已。說句實在話,沃爾沃最大的貢獻,不過就是發明了三點式安全帶,發動機,底盤包括懸掛系統,跟奔馳寶馬差了老遠了,甚至連日系都趕不上。福特也收購過沃爾沃,看她上不得廳堂,下不得廚房,就又把他拋棄了。沒想到到了咱們這裡,竟被寵成了公主!做企業還得像華為那樣,敢於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才能讓全世界刮目相待。光靠資本運作,玩欺名盜世的把戲,做不強,也走不遠,還是踏踏實實作實業吧!


大漠胡楊2010


2018年吉利的財務表現超過預期,全年總收益同比增長15%至1066億人民幣,實現利潤達到126.7億元人民幣,

在研發費用上,吉利投入了5.49億元。對於這一問題,此前有吉利內部人士曾透露,吉利汽車的大部分研發費用都放在了吉利控股集團中了,所以,吉利汽車年度財報所體現出來的研發費用只佔其中很小一部分。

但問題是,吉利這幾年收購沃爾沃在前,此後收購寶騰、入主戴姆勒、推廣領克品牌等,均是吉利控股集團所為,當然這肯定沒少花錢,但問題是,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用在技術研發上的呢?

2018年,比亞迪全年累計銷售汽車52.07萬輛,同比增長27.09%;實現營業收入1300.55億元,同比增長22.7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90億元,比亞迪在2018年投入了49.89億元,

華為今日發佈了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業績穩健增長,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5%,淨利潤5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1%。2018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015億元人民幣,投入佔比銷售收入14.1%,

我在想吉利怎麼比…


煙雨柳


這個問題讓略為了解吉利和華為的人,想三天也無法回答“吉利汽車如何成為下一個華為”。吉利是一個造車企業,華為是一個電信設備製造商;雖然同為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企業,但產品、規模、技術、研發相差較大。


一、2018年財報差距

  • 華為2018年收入7212億元,利潤593億元。吉利汽車2018年營收約為1066億元,淨利潤125.5億元。華為收入是吉利6.8倍,利潤上華為是吉利是4.7倍,但華為2018年研發費就達1015億元。而吉利2018年投入研發費僅5.49億元。

  • 《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華為排名61位,吉利排名第220位。
  • 市值上看:吉利汽車/市值::1351.35億港元(2019/11/15);華為因未上市,據胡潤研究院近期發佈的《2019 LEXUS雷克薩斯·胡潤百富榜》,對華為估值1.2萬億元。

二、企業競爭

  • 華為目前主要在通信領域。通信設備領域:世界領先;手機出貨:世界第二;芯片領域:華為海思芯片全球出貨排名第五;5G方面:全世界5G標準制定者之一,也是5G技術專利最多的廠商;華為鴻蒙操作系統有望成為第三大操作系統。華為做的是在做中國標準和世界標準,應該說不僅代表華為,也代表中國。

  • 吉利汽車主要在汽車領域。2018年全年累計銷量達1500838輛,同比增長20%,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連續兩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冠軍。吉利汽車銷售更多是國內市場銷售。

吉利汽車原來在國內汽車領域並不具備領先優勢,當年用18億收購了沃爾沃,才在技術和汽車產品品牌上,有一定的優勢。還有一個關鍵點,雖然花了大價錢收購了沃爾沃,但沃爾沃的許多核心技術,吉利是無法得到的。


華為與吉利的差異

雖然同為製造企業,一個是電信設備製造商,一個是汽車製造商;

華為是世界級、全球性的領先電信企業;吉利是中國的汽車製造企業。

這個咋比較呢?

因此可以說,吉利汽車成不了下一個華為!



阿哥說科技


中國的汽車工業正利用以乘風破浪之勢追趕美國和歐洲以及其他汽車大國。

如果有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代表,那麼吉利汽車將有佔有一席之地。儘管說今天吉利汽車也正在經歷痛苦,但是吉利汽車的飛躍發展確實大家有目共睹的。

根據2019年《財富》的發佈,吉利以496.65億美元的收入排名第220位。吉利自2012年首次上市以來,已連續八年躋身全球500強,並在八年間飆升155位。

吉利汽車的跨越式發展,從“小廠”到“大品牌”的發家之路

1986年,吉利在浙江的台州成立,並且信斯1997年開始涉足家用橋車的領域。二十多年來,吉利汽車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汽車廠,成長為一個體量巨大的車廠。目前,吉利旗下有很多集團組成,吉利汽車集團、沃爾沃汽車集團、吉利科技集團、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和銘泰集團等五大核心子集團組成。

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吉利和沃爾沃,其中吉利擁有五個汽車品牌:吉利汽車、幾何汽車,領克汽車、寶騰汽車和路特斯汽車。

在全世界設立研發中心,在中國杭州和寧波、英國考文垂、瑞典哥德堡和德國法蘭克福共有五個主要的工程研發中心;

在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英國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羅那和美國加利福尼亞擁有五個設計和建模中心;

現有帝豪EC7(A級轎車)、博瑞(B級轎車)、博越(SUV)、帝豪GS(跨界SUV)、遠景系、金剛系等,超過10種完整的汽車產品。

無論是品牌、體系還是產能或銷量,吉利一直走在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最前沿,並且正在走向世界。

那麼吉利究竟可以成為下一個華為嗎?

吉利作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領導者,無疑將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儘管它不如一汽和二汽這兩個兒子那麼好,但國家對它的扶持力度始終很高。

這是對吉利最好的保障和支持。儘管現在由於中美貿易關係,國內公司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但中國已經不再是十幾年的中國了,它已經足夠強大,可以與美國積極地對抗。這種底氣來自中國綜合實力提升,特別是經濟和軍事實力。

此外,吉利的產品實力也在不斷提高。從汽車到SUV,再到高性能汽車,吉利一直在不斷豐富自己的產品,不斷豐富中國的汽車行業,而產品才是企業最強有力的證明。在這一點上,吉利做得很好。


因此,我認為,吉利很可能成為下一個華為。我還希望吉利能夠成為下一個華為或下一個蘋果,以便中國的汽車工業將繼續發展,從浙江到中國,從中國到世界,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不斷超越做出貢獻,併為中國民族夢的偉大復興而努力。這也是當代汽車製造商的共同願望。

如果這個回答對你有些幫助,謝謝你多多點贊哦,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製造業未央


按做人的標準來說從吉利開始發明僱傭水軍抹黑一眾車企,吉利就是一個卑鄙無恥陰險小兒,最好的明證就是到現在吉利也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技術,都是拿別人的往自己臉上貼金,你說你拿也拿個好的嘛,盡拿些人家都覺得垃圾的回來吹牛逼!


男人活著就是為了她


目前還看不出來,但是他有努力。不過要想成為像華為那樣的中國名片式的企業,他有很長的路要走。華為靠的是創新,每年的研發投入是以千億計算,吸納了大量海內外人才,始終走在世界電信行業的前頭,這就是華為成功的秘訣,中國的車企什麼時候有了華為這種精神和幹勁,那一定會成為中國名片式的企業!



谷地聲


吉利汽車目前是國產汽車的領軍這一點倒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全球化佈局才剛剛開始,雖已初顯成效,但在世界範圍內面對一些老牌汽車勁旅,還是顯得有些稚嫩,如果想進入汽車行業全球第一梯隊,吉利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發展!

再看華為,雖然目前在通訊行業已經發展成為了全球第一,手機業務目前穩居世界第二,而且通過十幾年的厚積薄發,目前在各個領域都實現了革命性的突破,尤其在國產芯片領域,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已經成為了高通三星都不敢小看的對手,甚至讓美國總統都把抵制華為上升成了了政治問題,足見華為的實力強大,但是,畢竟華為還很年輕,從任正非創立華為也不過三十多年時間,旗下的海思半導體也僅僅十幾年,雖然取得了驕人成績,但在很多方面還是沒能實現全面自主化,比如芯片方面只有設計,但沒有自己的生產能力還需要代工,手機系統雖然初步具備自主開發能力,也開發出了鴻蒙系統,但目前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穩定和完善生態,所以當前來講還是擺脫不了對安卓系統的依賴。華為想要更進一步,除了自身的發展,也需要國內科技行業的共同進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才能徹底擺脫國外的控制!但目前的華為,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面旗幟!值得我們為之驕傲!

綜上所訴,吉利和華為雖在不同領域,但各自都是很強大的,但如果從影響力來,我感覺華為要更強一些!


亦夢亦幻4


我覺得奇瑞才是汽車界的華為。



智德18


中國汽車工業正在以乘風破浪之勢一路追趕美歐等一眾汽車強國,若論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代表,當有吉利汽車一席之地。雖然如今的吉利汽車也正在經歷著陣痛,然而吉利汽車的跨越式發展,確實有目共睹,根據2019年《財富》公佈的顯示,吉利以496.65億美元的營收位列榜單第220位,這也是吉利2012年首次入榜後,連續八年穩居世界500強行列,並且在八年間排名飆升了155位。

從“小作坊”到“大品牌”

吉利汽車的跨越式發展

1986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在浙江台州成立,於1997年正式開始涉足轎車領域,二十年來,吉利汽車已經從一個默默無聞,無人看好的企業,徹底的成為一隻龐然大物。目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部設在杭州,旗下由吉利汽車集團、沃爾沃汽車集團、吉利科技集團、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和銘泰集團等五大核心子集團組成。

其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其中吉利汽車旗下有五個汽車品牌組成,分別是:吉利汽車、幾何汽車,領克汽車、寶騰汽車和路特斯汽車。吉利汽車在浙江台州、寧波、湖南湘潭、四川成都、陝西寶雞、山西晉中等地建有汽車整車和動力總成製造基地;在中國杭州和寧波、英國考文垂、瑞典哥德堡和德國法蘭克福設有五大工程研發中心;在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英國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羅那和美國加利福尼亞設有五大設計造型中心;現有帝豪EC7(A級轎車)、博瑞(B級轎車)、博越(SUV)、帝豪GS(跨界SUV)、遠景系、金剛系等10多款整車產品及1.0L-3.5L全系列動力總成產品。無論是品牌、體系、產能還是銷量,吉利汽車已經走在自護品牌的前沿,並正在向世界走去。

領克03+

為中國汽車工業增加更多可能

隨著科技的與日俱進,生活水平也今非昔比,汽車的消費群裡逐漸年輕化,於是,汽車不再只是交通工具,也不再僅是用來代步,年輕一代購車群體,更多是來體驗駕駛樂趣,追求速度與激情的帶來的絕佳快感,於是,越來越多的性能車如GTI、福克斯ST、RS等車型就曝露在中國年輕人的視野中。然而,中國作為汽車大國卻一直沒有一輛真正意義上的性能車,這是遺憾也是缺陷,因此領克03+的到來,才會顯得如此的振奮人心。

作為第一臺真正意義上中國製造的性能車,並且只在國內發售,雖然只是入門級別的小鋼炮,但是卻在多個方面表現的足夠突出。領克03+的最直接競品車型應該是高爾夫GTI,通過數據對比可以明顯看出領克03+的優勢:

除了上述的還有一點筆者覺得挺牛的是,領克03+全系標配博格華納智能四驅系統,而高爾夫GTI包括福克斯ST全部是前驅,而熟悉一點的四驅性能車,大概就是高爾夫R或者福克斯RS,但這兩款車和領克03+並不在一個級別上。相比於GTI,領克03+在口碑上暫時還無法比擬,畢竟GTI是眾多改裝玩家心中的神車,信仰很多時候是一種很可怕的力量,相比於ST,領克03+相對更舒適更溫和一些,完全不似ST那麼暴躁又直接。雖然我覺得領克03+是一款真香車型,但我覺得吧,真的大批量上市以後,結果可能會有點慘,所以我覺得現在領克的套路還是不錯的。

這些致命弊端正在制約著吉利

第一次跟吉利汽車產生接觸是在很多年前的畢業季,僅經過了一輪鬧著玩一樣的面試,就順利地拿到了offer,當時整場面試,筆者只說了不超過十句話,一度讓我以為吉利汽車會像華晨研究院一樣給出十分微薄的薪資,但其實當年吉利給出的薪資還是蠻有競爭力的。拿到offer以後跟師兄師姐側面瞭解了一下吉利當時的狀況,然後忍痛拒絕了吉利的offer,現在想想還是有點抱歉。

其實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提起吉利汽車,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嚴重的加班文化,截止現在,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校友、同學和同事正在吉利汽車就職,通過了解加班是常態,不加班才是不正常。在筆者看來,加班的情況有兩種,一是工作量確實大,偶爾的自願加班實屬正常,二是加班有錢拿,比如像愛馳這種企業。然而把加班從需要變成企業文化,這一點實在無法讓人認同,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種無形的壓迫,對勞動力的壓迫,對創造力的掠奪。在這一點上來看,吉利還真的更像是下一個華為。

另外一點會對吉利汽車的發展起著制約性的大概就是它的自主研發能力,其實,作為一個年輕的企業,相對PSA、FORD、VW這些百年車企來講,吉利已經表現的足夠優秀了,但論技術和底蘊的積累,吉利汽車還差得遠,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吉利不斷地在收購沃爾沃之流,其目的不外乎就是吸收這些品牌以及企業的技術積累,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從擁有到融入還需要時間,而且如何與現階段吉利汽車自身的技術完美融合,也需要經過漫長的碰撞和嘗試。

吉利是下一個華為還是下一個諾基亞?

前一陣,在知乎上有個很有趣的討論問題:“吉利汽車是不是下一個華為?”,我覺得如果把問題修改為:“吉利究竟是下一個華為還是下一個諾基亞?”,可能回答區會更熱鬧一些。其實,在這個問題出現在我的邀請欄裡的前兩三天,我的腦海裡真的有“吉利是中國汽車屆的華為”這樣一個想法一霎而過,雖然筆者因為種種原因婉拒了三次吉利的入職邀請,但其實對吉利這個自家品牌,筆者還是一直看好吉利的。

諾基亞曾經的輝煌,大概現在的90後已經無從得知,諾基亞如日中天的時候,任正非大概正窩在深圳的某個鄉下公租房,披星戴月的研究著紅寶書,然而,似乎一夜之間,諾基亞就推出了主流市場,被iphone已經後來的華為將市場份蠶食的丁點不剩,華為如今的崛起,似乎還不及當年的諾基亞火爆,但華為的發展勢頭卻一直不見停滯,後勁十足。

那麼吉利

究竟是下一個諾基亞還是下一個華為呢?

吉利作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領頭羊,毫無疑問,會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雖然還不及一汽和二汽這兩個親兒子受寵,但扶持力度也一直居高不下,這對吉利來說絕對是一個強有力的保障。雖然目前因為中美的貿易關係,國內企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些影響,但現在的中國也早已不是十數年前的中國。已經強大到可以和美國正面叫板,這底氣自然來自綜合實力尤其是經濟和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

再者,吉利汽車的產品力,也確實在不斷的提高,從轎車到SUV到性能車,吉利一直在不斷地豐富著自家產品,不斷地豐富著中國的汽車工業,而產品才是企業最強有力的代言,在這一點上來看,吉利做得很不錯。

因此,在筆者看來,吉利成為下一個華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筆者也希望,吉利可以成為下一個華為,或者下一個蘋果,這樣中國的汽車工業也會不斷地跟著進步,從浙江到中國,從中國到世界,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不斷超越盡一份力,為中國民族夢的偉大復興盡一份力,這也是當代汽車人的共同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