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历史上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为什么都比较短命?

流浪猫加菲呦


有人会说因为宋,齐,梁,陈都定都南京,南京龙脉被秦始皇断了,所以短命,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不太赞成这种观点,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自魏晋以来,门阀士族权势日渐强大,到东晋时,已然成为几乎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庞然大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这时的帝国占统治阶级的是士族阶级,士族大家和皇帝共同拥有帝国,或者说,皇帝也是士族,只是被推到台面上的那个,类似美国财团推出来的特朗普。

南朝不光是朝代命短,更替快,就连每个朝代的皇帝更替都快。南朝政局不稳,充斥者皇族内的自相残杀,而皇族内斗的背后,则是世家大族间的角逐。南朝诸帝即位后都会大封诸王,诸王大多从少年时起就冠以刺史征镇名号,出镇地方,而实际把持地方军政的往往是世家大族;诸王成年后,也会依靠世家大族与皇权对抗。新帝即位,会打压叔侄系诸王,动辄全灭。

在这种背景下,士族达成了共识,换个皇帝就像换个总经理一样容易,换上的皇帝是同族就还好,如果是异姓也就改朝换代了。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东晋和宋齐梁陈这五朝,实际就是同一个国家,只是换了个异姓的皇帝,换个国号。铁打的门阀,流水的皇帝。社会并没有本质变化,就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停换皇帝,换个皇帝有同姓和异姓而已。

南朝宋

刘裕儿子宋少帝被大臣所废杀,大臣立宋少帝弟弟宋文帝,宋文帝被太子所杀,太子又被武陵王所杀,武陵王成为宋孝武帝,宋孝武帝儿子宋前废帝被自己叔叔杀掉了,叔叔成了宋明帝,宋明帝子宋后废帝被大臣萧道成所杀,这次士族换了个异姓皇帝。

南朝齐

郁林王萧昭业被萧鸾所杀,萧鸾成了齐明帝,齐明帝然后大肆屠杀宗室,因为害怕其他宗室篡位。齐明帝之子东昏侯萧宝卷更是疑心大臣,将朝中大臣基本杀了个干净,引起士族不满,结果士族直接换萧衍上台。

南朝梁

梁武帝萧衍虽然和南朝齐的宗室属于同宗,但萧衍不是和他们同一脉,类似宋武帝刘裕和汉朝(宋武帝先祖是汉朝开国皇帝汉高帝刘邦的弟弟楚元王,虽然宋武帝和汉朝皇帝是同一个家族的,但宋武帝没有祖宗做过汉朝皇帝),所以萧衍换了国号。萧衍做了几十年皇帝,一直阻碍士族利益,正值侯景几千残兵造反,士族转而支持侯景(侯景从北方来的时候只有几千北兵,围困梁武帝时水军20万,旌旗千里,声势之盛为南朝所未见,如果没有士族的支持,侯景一个北方外族人,短短时间能发育这么快,实在是匪夷所思),侯景之后又残暴无端,反而屠杀士族,士族连忙支持大将陈霸先。

南朝陈

此时经过侯景之乱和诸侯王混战士族力量被侯景严重削弱,到南朝陈时,士族已经无力再操纵政治,也无力恢复故土,保卫国家(自己的利益)。所以终南朝陈一朝,除了太清北伐短暂的恢复了淮南之地,其他地方例如巴蜀,荆州,襄阳等除淮南的江北之地,始终在外国手里。隋朝南下时,更是没出现

淝水之战一样的有力阻挡,南朝士族可以说基本上走向了灭亡。


百胜军节度使


历史上宋、齐、梁、陈为何都比较短命?

南朝的宋齐梁陈四小王朝都很短命,最长的也没有超过一百年,跟北方的北魏根本没有办法比。但南北朝大乱世,最终南朝也好,北魏也好都没有完成统一中华的理想,反而是后起的北周宇文家族基本完成任务,隋文帝实在宇文家族的基础上完成统一的。

南方四小朝廷前后更迭,他们短命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没有实力,其次是没有理想,但还有一个比较玄乎的原因就是没有“王气”!

我国历史上有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建都南方的(主要是南京)朝代,大都是偏安朝廷,即使有大一统的经历,但时间都不长。比如建都南京的宋齐梁陈,疆域都是长江流域以南,时间很短。大一统的时代也有,朱洪武时代的明王朝,不过到了朱棣手上就迁都北京了。民国也建都南京,时间三十多年,也不算长!

而北方就完全不一样了,西安、北京、洛阳,哪一个没有千年帝都的历史,而且都是大一统王朝,动辄统一全国两三百年!秦汉唐的西安,东汉魏晋隋唐之洛阳,元明清之北京,都是铸就了无数的辉煌。

而南方建都的历史里,虽然也有文化昌明、人文荟萃的小高峰,但总体给人酸涩、委屈之感,器局偏小!

个中原因,谁能简单说清呢,也许这就是王气吧?


周周说古今


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被刘裕篡权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宋、齐、梁都灭亡于军事将领的起兵反叛,原因就是东汉灭亡后,正统观念丧失。至此,武力取代了传统,成了君权的最大支柱,而佛教盛行,儒家文化的缺失,更是让人们减少了对君权神授的敬畏。


战斗大黄蜂



陈朝存在了32年,557年由陈霸先建立,但589年就被隋朝灭亡。虽然在中国历史中,短命王朝屡见不鲜,但是南朝的陈朝,这么短命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原因的。

南朝宋齐梁陈政权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北强南弱越来越明显的过程。北方,从北魏分裂成东西魏,再转变为北齐北周,再到北周统一北方,实际上实力能力越来越强,且越来越集中。南北对比前提下,南方疆土越来越少,而北方对南方优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在陈霸先取得政权时,就已经积重难返。

尤其是在梁朝时,梁武帝在位,尤其推崇佛教,国内政治一塌糊涂。侯景之乱后,北方取得了对南方的绝对优势。虽然陈霸先本人素质一流,但面对着南梁留下来的烂摊子,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转圜的余地。

关键在于,陈朝后期帝王能力一般。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继位,是为陈后主,但是后主不问政事,荒于酒色,陈朝政治已江河日下。而与此相比,北周以及继北周而立的隋朝,几任皇帝都是励精图治,其实这么对比,结局已经相当清楚。

当然,在东晋开始的若干年内,中国经济形态逐渐南移,这当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南方越来越有钱的前提之下,并没有带给南方人尚武的特征,反而让南方人更喜欢避战求和。这在历史上也是一次又一次反复出现的现实。

所以其实并不在于南朝的陈朝短命而亡,而是南朝宋齐梁陈在面对北方的弱势之下,必然会失败的这一种结局,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陈取代梁,其实也只不过南朝的一次内部改变罢了。


惪州元良1978


题主好

宋,齐,梁,陈,这是四个王朝都是属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朝代,这些王朝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暴力,谋杀,造反建立起来的王朝,都是被下一个王朝的创建人所推翻的,在这一时期的南朝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出于争权夺利当中。

这四个王朝的治国理念已经完全被权欲冲昏的头脑,宋朝时期,其刘裕的儿子,孙子,曾孙子死于宗室乱斗的就有64人,在段时期的历史完全可以被称为中国历史时期的BUG,梁武帝萧衍虽然采用仁政治国,当时历史剧本依旧是重复上演。

国君无能,权臣内乱,这四个朝代的无论开国之君怎么英明能干但是就是阻止不了内乱,统治阶层的宗室相杀导致了在位的国君都是昏庸无能,无法驾驭群臣,例如,南齐时期,萧衍累官雍州刺史,萧衍骑兵造反时,萧宝卷还在饮酒作乐,结果被杀,之后被梁朝取代。

四个朝代就像一辆失控的列车,无论怎么更换司机也阻止不了它的覆灭


小历史课堂


南朝短命有其必然的历史因素在其中。

第一,刘裕开创了武力夺取国家政权的恶例。在南朝之前,秦代亡于农民起义,西汉亡于王莽篡政,东汉亡于曹丕嬗代。曹魏亡于司马氏夺权。晋朝亡于五胡入华。这些王朝的更替都是符合传统思想上的盛衰兴亡,国君在末期都保证了基本的体面。而且这几代对于亡国遗民都保证了优待,汉献帝的山阳公,魏帝曹奂的陈留王都有一席之地来保持自己的宗庙。可是刘裕身为臣子,一无臣节,二无仁德,多次弑杀皇帝,东晋司马德宗、司马德文都是死于他手,还诛杀了司马氏全部的皇族。这就导致后人也可以如法炮制,对付他的子孙。公元479年权臣萧道成夺位灭宋,建立南齐就是同样的手段和过程。

第二,内乱不停。宋、齐、梁、陈都曾经爆发过大规模的内乱,有的是同姓宗室手足相残,有的是权臣祸国拥兵自重。宋时义嘉之乱,齐时宗室之乱,梁时侯景之乱,陈时后主之乱。这几场内乱都深刻的动摇了国本,以至于每个朝代都不长久。

第三,僧俗关系紧张,人口减损,豪强四起。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是社会上的真正统治者,南朝尤为严重。再依托佛教思想控制人心,使得世家大族的权力几乎比皇帝还大。他们的支持足以颠覆皇朝,又通过庄园经济和荫蔽制大量地吸收人口,所以国家的经济基础十分脆弱。

第四,社会思想混乱。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怪异理论,尤其以社会上层为多。皇帝之中甚至出现了大量半痴失智,心智失常,人格分裂的奇葩。统治阶层都是如此荒诞,更不要说底层的群众。所以,这样混乱的文化和思想自然会使得社会陷入混乱与动荡之中。


经典守望者


这与东晋、南朝的政治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核心问题是镇将与中央政权的矛盾。东晋是以南迁的少数民族、士族为骨干,他们联络南方士族而建立起来的政府。北方士族带领自己的武装来到江南,他们成为士族的主要武装力量。当时东晋朝廷势单力薄,他们为了不得不依靠这些北方武装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这些武装就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镇将。由于这些镇将实力过于强大,他们便攻破建康,逼死了晋元帝。翻开这几个短命王朝的“革命史”一切将一目了然。

首先说刘宋,出身寒门的刘裕在402年镇压孙恩起义后崭露头脚,逐渐掌握了东晋军政大权,他先后攻灭了南燕和后秦后被封为宋王,成为统治阶层中最有权势的人物。420年他逼迫晋恭帝让位,自己做了皇上,国号宋。再说萧道成的齐国,刘宋末年,出身布衣的萧道成帮助朝廷平定皇族镇将的叛乱后先后做了镇军将军和刺史,没过几年就废了宋顺帝,改国号为齐。

齐末,幽州刺史萧衍在江州刺史的支持下乘朝廷内乱攻入建康,当上了大司马,在502年称帝,建立梁朝。萧衍晚年,从北朝投降过来的侯景发动叛乱,一度使萧衍惊慌失措,朝廷顿时大乱,出身寒微的陈霸先在打败侯景后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557年废了梁敬帝建立了陈朝。

由此可见,南朝宋、齐、梁、陈的更替实质上市强大的庶族出身的镇将篡夺政权而已。南朝从宋顺帝刘裕开始,历代皇帝为保住江山,改用皇子、心腹大臣做镇将,但是皇室内部却为了权力互相争夺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力量,这就为庶族出身的镇将在混乱中夺权创造了可乘之机。南朝宗室内部“骨肉相残”的丑剧一出接着一出,几乎连绵不断,比如其齐武帝死后,诸王纷争作乱,宗室互相残杀,八年间居然换了五个皇帝。所以,可以看出镇将的逐渐强大对朝廷内部威胁有多大,有如此强大的镇将存在,南朝的王朝频繁更迭也就不足为怪了。



御前带刀侍卫


宋,齐,梁,陈是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四个短命王朝,其中,宋持续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他们上承东晋,下接隋朝。

四朝的更替如出一辙,都是权臣一手遮天,杀死当朝皇帝后先立一个傀儡,然后名正言顺的接收禅让当上皇帝并成立新朝。

南朝的时间短有以下几个原因。

南朝开始的时候,王朝的建立就不是名正言顺,刘裕本是东晋大将,立下了赫赫战功后,逐渐排斥异己,独掌大权,随着野心的膨胀,他开始随意废立皇帝,最后干脆自己篡位当了皇帝,同时还把东晋的皇族杀了精光,由于得国不正,天下人于是认为谁都可以当皇帝,因此为后来的动乱埋下了隐患。后来的三朝都是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改朝换代。

南朝的整个过程也是一部血腥的屠杀史,在每个王朝,皇帝动则杀人或被杀,兄弟相残,比比皆是。这些动乱严重的动摇了政权的稳定性,由于政权动荡,一些地方势力趁机而起,掌握了朝廷大权,一直发展到取而代之。

外因也是南朝时间短的原因,尤其是候景之乱直接使得南朝由盛而衰,导致梁朝的灭亡,而隋朝的兴起也彻底使得南朝走向终点。

综上所述,道德丧失,内乱,外患这几个因素构成了南朝宋,齐,梁,陈成为短命王朝的原因。


莫冬宝


之所以短就是因为燕云十六洲的缺失。

燕云十六州,大致位于今天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东西六百多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为了保全自己,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这个做法对于后来的中原王朝而言,意味着灾难。从北方的地理格局来说,燕云十六州就像中原王朝的门户。传统中原王朝,以农业为主。

他们侧重防御,跟游牧民族相比,机动性较差。而游牧民族的机动性,主要依靠骑兵。在枪炮没有出现的年代,想要抵抗骑兵,基本要依靠地理环境的帮助。利用天险,对骑兵进行阻隔。对于古代战争来说,狭长的燕云十六州,凭着自己的地理条件,成为绝对的天险。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燕云十六州可以起到阻隔游牧民族军队南下的作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在燕云十六州的内部地理环境中,北部位于华北平原北端。

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属于重要的产粮地。这样的地理条件,如果遇到骑兵,那就是长驱直入,根本很难防御。可是,巧合的地方在于,燕云十六州北部地区,囊括了燕山山脉,以及北太行山山脉。这两座相连的山脉,就如同两座天然的城墙。

游牧民族的骑兵想要进攻华北平原,就要直接进攻,或者施行大迂回战略,绕道而行。在过去那种交通工具落后的时代,军队想要跨过这两座山脉,难度系数极高。对于另一面的中原王朝,只需要少数军队就可以防御。

“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除了军事上的优势,燕云十六州在经济上,也有极大帮助。燕云十六州所处的纬度,温暖湿润,降水充足,适合农业发展。

在过去的时候,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区。这里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条件都不差。即便北宋时,江南地区逐渐发达。但是燕云十六州的实力,依然位居全国前列。



黄昏的草


最近在看关于南北朝的一些书籍,刚好来聊聊这事儿。先简单聊聊南朝的历史背景,从司马懿篡位伊始,一代枭雄曹操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就改姓司马了。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正式废魏立晋,可是传到儿子司马衷这,出了个凶悍皇后贾南风。南姐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能折腾、最无耻的女性之一。说出“何不食肉糜”这一惊世骇俗之语的傻儿皇帝司马衷从此成了摆设,司马家族的各个王爷们粉墨登场,为了争夺皇位,开始了变态式的自相残杀,史称“八王之乱”。


从“八王之乱”开始,中原大地就陷入了无止尽的混战。鲜卑、氐、羌、羯、匈奴等民族也逐鹿中原,史称“五胡乱华”。西晋实在干不过啊,就灭亡了。皇族司马睿南迁建康重新建立晋朝,史称东晋。东晋各个势力又开始内斗,到最后大将刘裕灭了东晋,建立宋朝,开始进入南北朝时代。南朝四国宋齐梁陈是更迭的,为什么都那么短命,我觉得有几个主要原因:

一、争夺皇位、自毁长城

简单的说,就是自己作死。这几个朝代除了开国君主有所作为,接班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为了争夺皇位,也为了免遭其他兄弟宗族屠戮,和司马家族一样,自家人打得不亦乐乎。宋朝的刘劭杀了亲爹刘义隆;齐朝萧鸾夺得皇位后,屠戮宗室,连小孩也不放过。过度的杀戮使得人人自危,自己如果不先下手,说不定明儿就被自己的兄弟叔叔杀了。南朝宋才五十多年,出了九个皇帝。皇位更迭太快,哪有空建设国家,国力衰退是灭国的主要原因。


二、昏君无道、民心尽失

这四朝一百多年间,像刘义隆这样的有为君主少之又少,“元嘉之治”刚让纷乱的世道安静一阵,倒霉的刘义隆居然被儿子杀了。这些倒霉孩子当了皇帝好好干也行,结果呢,一个比一个荒唐,一个比一个昏庸。宋前废帝刘子业、后废帝刘昱、齐前废帝萧昭业、后废帝萧宝卷、梁建文帝萧纲,都干了什么事儿:荒淫、滥杀、乱伦……像刘子业不仅和姑姑乱伦,还和姐姐山阴公主鬼混,甚至让左右侍从强奸公主、嫔妃……这样的混账皇帝太多了,国将不国,民不聊生,自然不会长久。


三、国家混乱、权臣篡位

这几个朝代除了陈是被隋朝灭亡,都是属于权臣篡位。皇帝小儿玩得不亦乐乎,还不忘去杀大臣将军,这些将军也不能束手待毙啊,就起兵造反。不成功就惨遭屠戮灭族,成功了就自立王朝,杀尽前朝宗室,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刘昱想杀萧道成,反被萧道成做了,建立齐朝;萧宝卷派人刺杀萧衍不成,反被萧衍多了江山建立梁朝。

我认为基于这几点就足够让一个王朝覆灭。最后解释一下成语“自毁长城”的出处:南朝宋国大将檀道济,因为名声太大,宋文帝刘义隆很不放心,在一些大臣的挑拨之下,把他骗到京城建康,连着他的儿子部将全部杀掉,临行前,檀道济一口喝下一斛酒,大吼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跟自毁长城同时同地产生的,还有“目光如炬”这个成语,因为檀道济被杀的罪名是“愤怒气盛,目光如炬”。这么扯淡的事情就可以解释这些王朝为什么短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