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关于癌症预防的全局观

关于癌症预防的全局观

1.能病因预防的癌症,是极少的。

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癌症预防的主要方式。

3.体检对癌症的筛查预防是有限的。

4.定期体检是早期筛查出癌症的唯一可掌控方法。

5.吃保健品预防不了癌症,更不可能治疗癌症。

6.健康饮食不能预防癌症,但能帮助我们相对健康一些。

7.体育锻炼不能预防癌症,但能帮助我们相对健康一些。

8.良好的心态也不能预防癌症,但能使我们生活幸福一些。

9.避免接触或少接触致癌物质,可以减少患癌风险。

10.日常生活无法避免所有致癌物质,过度焦虑只会让生活陷入恐慌。

目前号称唯一能病因预防的癌症应该是宫颈癌,通过注射HPV疫苗可以预防大部分宫颈癌。虽然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并且正在做深一步的临床研究,不过就目前看到的情况来说,HPV疫苗的确能极大程度减少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但不是全部。所以宫颈癌筛查工作依然要做,TCT+阴道镜+宫颈锥切的三阶梯仍然在宫颈癌预防中占据统治地位。其他关于病因的预防,主要是对致癌物质的躲避。

只要定期做体检,就不会得癌症,是这样的吗?

显然不是,没有任何体检手段能真的避免得癌症。体检对癌症的筛查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很多体检报告给出的结论都是模棱两可的,因为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不但不能确定是否有癌症,反而增加恐癌心理。

那这么说,是不是体检就不用做了呢?

不是,虽然体检对癌症的筛查作用有限,但却是早期诊断癌症最可靠的办法。因为——癌症是没有症状的。所有早期癌症都是没有症状的。即使如宫颈癌这样,可能出现早期症状的癌症,于患者而言,早期出血的症状,极大可能也不是宫颈癌导致的,还可能是合并炎症、合并息肉等问题导致的。我刻意把话说得这么绝对就是要让大家认识到,不要以为没有症状就不会得癌症,很多人癌症晚期的病人被诊断的时候依然没有症状。

因为体检对癌症筛查的局限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癌症都适合纳入常规体检。

易于推广的、适合体检筛查的癌症,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a.发展慢 发展速度不能太快,发展太快,很难设计适宜的筛查时间间隔,甚至有的癌症进展速度可能快到不给我们任何思考的空间。有的癌症,在进展为癌症之前,有个癌前病变阶段,此阶段可持续数年,甚至十年,进展为早期浸润癌初期阶段,发展也比较缓慢,这种癌症就比较容易通过规律体检筛查避免死亡。如肺癌、肠癌、宫颈癌等。(但避免不了得癌或癌前病变)

b.可观察性好 有可靠的检查手段去发现它。如宫颈癌,发生于宫颈表面,可以通过TCT刷片直接取到宫颈表面的细胞;如甲状腺癌、乳腺癌,器官表浅,手可触及,或可彩超、钼靶摄片检查。

c.筛查手段的可接受性 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甲状腺癌筛查都比较容易推广,因为检查手段无创、价格合理、可接受性高。肺癌筛查比较难推广,因为增强CT需要打造影剂,还有人们对辐射的抗拒,但现在低剂量CT解决了这个矛盾。胃癌、肠癌也属于进展速度慢,可能存在较长癌前病变阶段的疾病,为什么筛查推广困难,因为胃镜、肠镜检查是有创检查,可接受度差。

很多时候,人们在遇到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总希望寄希望于“吃”。

要是通过“吃”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该多好啊。

很遗憾的是,“吃”这件事,也就能解决解决温饱问题。

虽然说,吃饭是“吃”,吃药也是“吃”。但这二者背后的逻辑却大不相同。吃饭就是解决温饱,而吃药背后的科技含量是吃饭无法比拟的。

这也是为什么保健品都会被用高科技包装的原因。高科技的东西容易让人相信,关键是普通老百姓也搞不懂。因为科技太尖端了,不明则厉。

真有高科技能解决癌症的问题,也轮不到保健品市场去消费。吃保健品和预防癌症、治疗癌症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永远不要拿着保健品问医生“xx可不可以吃?”

吃不吃是你的事情,和医生无关,和你的病情也无关。

保健品属于非常高食品,相比于我们日常每天吃的东西,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肯定不如妈妈做的饭安全。我不主张大家吃保健品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妈妈在家做饭,你不吃,妈妈会难过。

健康饮食结构,对于身体健康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这个事儿也不是针对癌症。目前WHO公认“地中海饮食”结构,是比较健康的饮食结构。不过关于饮食结构方面的说法是在太多了,一会儿说肉不能吃,一会儿又说谷物不能吃,无论哪一方都说得很有道理,让我们老百姓实在是没办法选。

其实,无论如何吃,都解决不了人会生病、人会死的问题。无论如何吃,得病的时候,得癌症的时候,该郁闷的还是郁闷,该痛苦的开始痛苦。

有人说,保持心情愉悦、多多锻炼身体,就不容易得癌症。——没用!

心情愉悦、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这些会让人活得舒服,有生活质量,但是,仍然避免不了癌症风险。有人说降低概率……可是,没有证据显示能降低概率啊。

人类已经发现很多可能和癌症相关的致癌因素,总结下来就是,凡是有毒的、凡是可能造成细胞损伤的、凡是可能造成DNA损伤的因素,能避免多少避免多少,躲不过去的就欣然接受。

“抛开剂量说危害都是耍流氓!”永远记住这句话,各种致癌物质都不会致癌,少量接触一点不致癌,剂量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致癌。

目前人类已知的可能和癌症患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根据WHO2017年公布的数据,1类致癌物质120种,2类致癌物质380种,3类致癌物质502种,4类致癌物质1种。

附录:致癌物质分类

关于癌症预防的全局观

关于癌症预防的全局观

关于癌症预防的全局观

关于癌症预防的全局观

1类致癌物:对人为确定致癌物。

2A类致癌物: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3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4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