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猪价平稳上涨,最高突破37元

  全国外三元均价为34.84元/公斤,价格较昨日上涨了0.02元/公斤。上周全国外三元均价为32.18元/公斤,今日较上周上涨了2.66元/公斤。


  根据猪价近期走势来看,总体呈现稳定状态,但较上月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态势。从区域来看,一方面南方地区随气温下降,腊肉等习俗逐渐“步入正轨”,随着后期高峰期来临,猪价必然会“升温”;另一方面北方地区由于之前抛售行为,价格一度降低至谷底,但近期猪价出现好转迹象,因生猪交易活动较为频繁,北方灌肠“习俗”也将开展,加之雨雪天气较多,生猪调运较为困难,猪价也回归平稳略涨态势,尤其是东北三省和华北地区连续几天出现小涨。从猪价行情来看,南北地区猪价依旧存在显著差异。


  今日全国玉米均价为1985元/吨,较昨日上涨5元/吨,较上周下跌2元/吨。


  从当前行情分析,一方面玉米上市量增加,近来玉米进入一个上量逐渐增加的时期,从山东、华北、东北等各个企业门前送粮的车辆即可看出,近几天明显增多,受上市量增加的影响,一些企业已连续下调收购价格;


另一方面玉米需求低迷,虽从10月份生猪存栏情况看,较上月环比下跌有所收窄,存栏量环比仍下降0.6%,同比下降仍然高居41.4%,对饲料玉米的消费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预计随着主产区新玉米规模上市量增加,玉米供应获得适度改善后,届时玉米行情回调几率将逐步抬升。


猪价平稳上涨,最高突破37元/公斤


生猪价格后期或有小幅波动

  12月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11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其中生猪(外三元)市场价格持续回落,价格为32.8元/千克,跌幅由11月上旬的3.4%扩大到5.2%。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日在多项政策稳定下,猪肉价格开始回落,但受即将到来的春节等节假日影响,需求量会大增,带动猪肉价格还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从整体来看,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减缓价格上涨有利因素仍存


  今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等多种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拉动CPI上涨加快。因此,自8月下旬以来,各部委连续实施多项稳定猪肉价格的政策,以促进生猪产能尽快恢复,增加市场供应。从10月开始,稳定效果逐步显现。特别是最近一个月以来,猪肉价格明显下降。据农业农村部对200个批发市场监测调度,全国猪肉价格连续4周回落,降幅超过20%。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艳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8月30日开始,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17条政策措施,包括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缩短非洲猪瘟扑杀补助发放时间,明确生猪及其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支持新建改扩建猪场等扶持生猪生产的措施,对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她认为,11月份猪肉价格回落是政策调控、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等多方面因素所致,但是从最新数据看,12月初的猪肉价格又有小幅上涨。年底将至,节日密集来临,传统消费旺季到来,猪肉价格仍有季节性上涨空间,或将保持高位震荡调整态势。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即将来临,猪肉需求增加,会对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甚至拉动作用。但他认为,目前也有一些因素会对价格上涨有减缓作用。一是数据显示,目前生猪存栏已基本见底,未来生猪供应量会稳中有升。二是禽肉、牛羊肉等替代肉类的产能在增加,对猪肉需求有一定替代作用。三是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进口量在增加,可部分满足需求。四是屠宰和冷链批发商还有一部分库存没有释放,有可能会部分弥补生猪出栏下降带来的供应量减少问题。


  因此,他认为大涨或者大跌的信号不明显,即使是春节需求较大,也可能不会有特别大的波动。对于猪肉价格明年的走势,王立刚认为,从10月份的数据看,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已经回升。母猪的存栏量反映到商品猪需要9—10个月的时间,预计到明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供给量会逐步增加。


  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未来要稳定猪肉价格,王立刚认为,针对地方养猪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效果才能更明显。从2018年统计数据看出,我国养猪巨头20强的出栏量只占全国总出栏量的10%左右,预计经过今年的调整,以后占比会快速增加,但同时不能忽视散户养殖对于我国猪肉产量的重要作用。


  王立刚提出,目前虽然对母猪和生猪存栏等数据有统计,但冻肉库存等监测数据相对欠缺,希望国家今后加强这些数据的监测并公开,有利于帮助生产者分析市场需求。


  对此,陈艳丽有相同看法。她认为,政府要加强对生猪生产和市场、饲料生产等情况的跟踪监测,强化信息发布,通报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走势,加强政策措施解读,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


  对于明年猪肉价格走势,陈艳丽表示,以往每年猪肉产量大概是5400万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下降了1000万吨左右,从整个供给来看,猪肉整体供需偏紧的局面仍然存在,缺口不小,恢复生猪生产仍迫在眉睫。


  陈艳丽建议,一是随着寒冬到来,消费旺季来临,生猪调运增多,防疫是关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洲猪瘟疫情的防范防控和信息通报,稳定养殖端信心。二是加大政策性生猪保险推广力度,生猪保险能够帮助养殖户应对突发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从长远看有利于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重视小散户,帮助中小养殖户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