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從Durvalumab國內上市 看PD-L1同靶點藥物研發格局

從Durvalumab國內上市,看PD-L1同靶點藥物研發格局!


訊息

2019/12/9,國家藥監局批准了阿斯利康的抗癌藥PD-L1單抗(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用於治療同步放化療後未進展的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自此,另一重要靶點PD-L1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正式登陸我國國內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

1.PD-L1單抗Durvalumab簡介

Durvalumab,一種IgG1κ型單克隆抗體,可阻斷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與PD-1的相互作用。起初開發公司為MedImmune(阿斯利康子公司),2017年5月獲FDA批准上市,2018年7月獲PMDA批准上市,2018年9月獲EM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Imfinzi®。首個批准的適應症為“局部晚期和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推薦劑量為每次10 mg/kg,靜脈滴注60分鐘以上,兩週一次。而本次獲批的適應症為“同步放化療後未進展的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即位於化療與手術之間極難選擇的NSCLC!國內註冊審評情況見下圖。

從Durvalumab國內上市 看PD-L1同靶點藥物研發格局

本次國內獲批適應症“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是基於著名的代號為PACIFIC的臨床試驗(NCT02125461;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III期試驗,納入來自26個國家的235個研究中心的713名患者),即對於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對照組的無疾病進展生存為5.6個月,而使用Durvalumab的患者組的無疾病進展生存竟高達16.8個月!!!兩組ORR分別為16.0%和28.4%(P<0.001),Durvalumab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綜上,基於突破性的數據支撐,Durvalumab成為了目前唯一獲批用於III期不可切除NSCLC的免疫治療藥物!

2.同靶點藥物市場概況

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PD-L1靶點上市藥物共3個,分別為基因泰克(羅氏子公司)的Atezolizumab(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默克雪蘭諾(Merck Serono)研發的Avelumab(Merkel細胞癌(成人或12歲以上兒童)&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及MedImmune(阿斯利康子公司)的Durvalumab!

市場方面,由於這3個單抗品種均於2016~2017年首次上市,且同通路品種PD-1藥物勢頭的絕對強勁,故已上市的3個PD-L1單抗品種的全球銷售額並未給人帶來足夠大的驚喜。

首個上市的PD-L1藥物Atezolizumab,2016~2018連續3年的總銷售額為14.43億美元;2017年3月上市的PD-L1藥物Avelumab,2017~2018年連續2年的總銷售額為1.05億美元(慘淡);2017年上市的Durvalumab,2017~2018年連續2年的總銷售額為6.52億美元。

而同一通路的PD-1藥物,“O藥”2018年的全球銷售額為75.75億美元,“K藥”2018年的全球銷售額為71.71億美元,且部分業界專業人士估測,“K藥”的年銷售額將有望突破200~300億美元,成為下一任藥王!

3.PD-L1同靶點在研藥物

通過數據庫查詢,當前已上市的PD-L1靶點藥物共3個,即如上所述;而處於臨床III期的品種≤10個,臨床II期≤20個,臨床I期≤40個;屬於中國1類新藥的PD-L1靶點藥物≥20個。

臨床III期品種:TQB-2450(正大天晴)、BMS-936559(百時美施貴寶)、SHR-1316(恆瑞)、KN035(蘇州康寧傑瑞)、CS-1001(基石藥業),等。這裡重點介紹下國內兩家第一梯隊創新型製藥龍頭相關品種,即TQB-2450(正大天晴)和SHR-1316(恆瑞)。

TQB-2450(正大天晴)

最初由CBT研發,後將中國的開發權授權給正大天晴,擬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霍奇金淋巴瘤和頭頸部鱗狀細胞瘤以及其他實體瘤。2017年5月,在中國提交IND申請並於2017年11月獲得臨床批件;2018年3月,針對晚期惡性實體瘤的臨床I期研究在中國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2019年2月,TQB-2450聯合標準化療對比標準化療用於復發/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一線治療多中心、隨機、雙盲III期研究在中國開始招募患者。


表1:TQB-2450國內臨床進展

從Durvalumab國內上市 看PD-L1同靶點藥物研發格局

SHR-1316(恆瑞)

人源化IgG4型單克隆抗體,用於治療小細胞肺癌(SCLC)的研究處於臨床三期。2017年6月,開放標籤、劑量遞增、多中心臨床I期試驗在澳洲啟動,主要針對經目前標準抗腫瘤方案治療失敗的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2018年10月,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臨床III期研究信息公開,旨在評估卡鉑與依託泊苷聯合或不聯合SHR-1316對未經治療且處於廣泛期的SCLC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019年5月,向NMPA提交臨床試驗申請。

表2:SHR-1316國內臨床進展

從Durvalumab國內上市 看PD-L1同靶點藥物研發格局

4.小結

作為目前唯一獲批用於“III期不可切除NSCLC的免疫治療藥物”,PD-L1單抗Durvalumab的國內上市,有著重要的里程碑治療意義;但由於PD-1單抗史無前例的火熱,PD-L1單抗的綜合治療能力能否趕超PD-1單抗,難度相當大;國內對於PD-L1的競爭,已形成格局,多家知名企業參與其中,天晴、恆瑞競爭力相對較大。但不論上述態勢如何,最令人開心的莫過於~至今國內已有6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上市,中國人在藥品方面的獲益已越來越前沿化、國際化!


參考:

  • Antonia S, Villegas A, Daniel D, et al. Overall survival with durvalumab versus placebo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 NSCLC: updated results from PACIFIC. Presented at: the IASLC 19th World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September 23-26, 2018; Toronto, Canada. Abstract PL02.01.
  • Antonia S, Villegas A, Daniel D, et al. Overall survival with durvalumab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 NSCLC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September 25, 2018]. N Eng J Med. doi: 10.1056/NEJMoa1809697
  •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19/761069s013lbl.pdf
  • 藥智數據
  • CDE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