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政协委员提案:用“岳飞祖籍地”擦亮聊城新名片

政协委员提案:用“岳飞祖籍地”擦亮聊城新名片

岳飞像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时,市政协委员刘玉华提交了《关于深入发掘岳飞祖籍地新时代价值的建议》的提案,希望打造“岳飞祖籍地”城市品牌,聊城历史名人事迹,彰显聊城文化城市特色,擦亮聊城新的名片。

刘玉华在提案中说,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抗金英雄事迹名垂青史,慷慨激昂的名篇《满江红》千古传颂,至今脍炙人口。汤阴县志编纂委员会、汤阴岳飞纪念馆合编的《岳飞庙志》中,收录着岳珂(岳飞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创修的《岳氏宗谱》,其中的《山东聊城县世系》显示岳飞的高祖岳涣本是山东博州聊城县人,后迁居汤阴出任“令使”。此外,《岳飞庙志》收录的今河南省台前县孙口乡西官路村的《岳氏世谱》、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寺里碑村的《岳氏宗谱》等另外两份谱牒,也均详列了汤阴岳氏先人的原籍为聊城的世系。经上述史料证实和专家多方考证,岳飞的祖籍地为聊城市东昌府区。目前,这一观点已得到史学家和海内外岳氏后裔的一致公认,中央电视台百家姓栏目曾就此做过专题报道。

岳飞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历近千年而弥新。《满江红》所体现的家国情怀,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内容,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作为岳飞祖籍地的聊城,代代传承岳飞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聊城文化底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市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岳氏后裔以传承和弘扬“精忠报国”爱国主义精神为己任,搜集、挖掘、整理有关岳飞思想的文化遗产,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断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内涵。聊城民间对推动这一文化品牌的建设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但是,仅仅依靠民间力量,岳飞精神在市内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总体上依然有限,文化载体建设严重滞后,岳飞祖籍地这一品牌利用的“短板效应”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聊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为此,建议以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为载体,立足岳飞祖籍地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讲好岳飞故事、传承岳飞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地体现岳飞精神的时代价值。

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海内外岳氏后裔捐资等形式,规划建设岳飞文化综合体项目,作为记录城市历史、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岳飞作为中华民族的知名历史英雄人物,更具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号召力。因此,在“岳飞祖籍地”城市品牌建设中,通过高位推进、综合实施,并加大对外推介力度,再现聊城历史名人事迹,彰显聊城文化城市特色,擦亮聊城新的名片,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记者 陈金路 刘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