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無錫棚戶區改造以實物安置為主,今年69個棚改項目全面開工

無錫棚戶區改造以實物安置為主,今年69個棚改項目全面開工

(晚報記者 練維維)棚戶區改造是惠及千家萬戶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舉措。昨日,記者從無錫市住建局獲悉,今年無錫計劃總投資239.62億元用於69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其中,新開工安置房建設項目20個,共計1.85萬套,278萬平方米。

梁溪區由原市中心的三個老行政區合併而來,範圍覆蓋無錫傳統的中心城區,也是無錫棚戶區改造的“大頭”,佔到全市棚改任務量的80%左右。據介紹,今年,梁溪區共涉及46個徵收拆遷項目和7個安置住房建設項目。這7個安置房建設項目總計建設房源 6372套。另外,錫山區4個安置房建設項目分別位於東亭街道和東北塘街道。目前無錫的69個棚改項目(含江陰的5個安置房建設項目)大部分已經開工,正抓緊啟動政府購買棚改服務、徵收拆遷、安置房建設、項目融資等工作。濱湖區新峰地塊城中村(西山村、祝家旦)改造項目也已啟動徵收拆遷工作。

今年1月份,梁溪區2018年首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廣益街道尤渡棚戶區改造項目啟動,這也是我市今年首個實施的棚改項目。3月7日,梁溪區召開棚改動員大會,確保年內完成150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工作。到2020年,梁溪區將完成全部41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這也意味著屆時無錫市中心的棚戶區改造將全部完成。

棚改徵拆的最大難點在於安置。為保障拆遷安置,今年梁溪區在揚名花園六期、太極二分廠、後伍巷、黃泥頭等地塊加快定銷商品房建設,以及在下甸橋、小天鵝地塊試點配建限價商品房,定向供給拆遷安置居民選擇。錫山區在東亭和東北塘等地建設安置房,惠山區開工建設堰新家園三期安置房工程,位於濱湖區雪浪街道的方泉苑六期、位於新吳區的鴻運苑六期也在建(或辦理前期建設手續)中。這些新開工安置房建設項目達到20個,共計1.85萬套,278萬平方米。

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充分尊重民意,現在所有的棚改都要預先徵求被徵收居民的意見,改變以往的先拆遷後徵求意見的模式,將徵收方案、補償方式充分公開徵求意見,原則上達到90%、有些地塊達到95%以上同意後,再啟動。在改造過程中,採用市場化評估,引入審計機制,做到陽光透明,完全接受群眾監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此外,為加快棚戶區改造步伐,縮短被徵收居民在外過渡時間,2015年,無錫制定出臺了《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實施意見》,鼓勵棚改居民選擇貨幣化安置。在消化現有存量安置房源的基礎上,引導被徵收人通過市場途徑購房,構建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安置體系。

無錫棚戶區改造以實物安置為主,今年69個棚改項目全面開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