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考生之一被指论文造假获得自主招生资格?

梁宝明


今年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在网上被传播在轰轰烈烈,可以说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映出社会众生相。网上曾有人说“表示不相信考生的多是教师、学生和学霸;而相信考生对考试院进行痛斥则是公知、卢瑟和社会底层”。其实作为各种社会底层,这件事只是给他们又提供了一个对社会不满的“宣泄口”,大部分人对高考制度和措施并不了解也并不想了解,长久以来都把自己放在被迫害者的地位,认为这是再次证明自己被社会不公迫害的证据而已。而事件中的只顾眼球不罔顾事实的记者和各种自媒体,用黑框眼镜长者的话说就是“总想搞大新闻”昧着良心趁机吃一口人血馒头。


对于自主招生一直以来我都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全国高考作为为数不多还算公平的制度设计为很多出身贫寒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社会晋升跳出农村农业的机会,在在以后毕业时就再也没有公平竞争了(想想很多北京企事业单位招聘时的京籍要求)。但因为自主招生考试这个制度也已经被渗透得千疮百孔。毕竟对农村孩子来讲,虽然和城里孩子没法比视野比眼界,但可以提高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程度,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而获得还不错的分数。虽然很难进入C9,但至少可以进入985、211。而自主招生,复试和面试的题目和打分的随意性,虽然给了高校很大的自主权,但不可避免的给权力寻租和人情交易提供了各种便利。就像这次事件提到的“论文抄袭”,如果任何有心人去搜一下各省市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题目,就会发现几乎全部的课题都可以作为一个理工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一个硕士研究生在校3年或一个博士研究生在校5年,在排除一年级还要进行课程学习以外,几乎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研究工作中,才能在相关领域做出一点成果满足毕业要求(不要提普遍存在的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问题)。这些中学生所撰写的论文虽然和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作为本科毕业时学士学位答辩足矣。除非说明在我国重点中学的指导教师的研究和学生指导水平已经超过我国高等学校,这些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要超过经过4年学习后的本科毕业生。显然,这不可能。那就只能是论文买卖和学术腐败下产物,而自主招生高校录取委员会的教授和博导们在看到这些论文时还在择优录取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南极观星人


我特意去下载了这四篇文章看了一下,在此做出结论:

来自郑州一中的苏琪发表的这两篇文章,确有其事,的确是正式发表了,但是只能在维普期刊网上找到;这只能算是在几篇文献基础上做出的毫无意义水货期刊的灌水文章,还真不属于抄袭的范畴,最多算是洗稿。

我是搞IT的,所以就点评一下这篇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天文学的我不懂,不敢置喙,左边是苏琪的文章,右边是范习松、张勇的文章。黄色部分是苏琪文章的创新,红线画出部分,是这两篇文章大意相似的部分。

所以可以看到:

第一段说的意思虽然差不多,但左文和右文完全不同。

第二段,左文定义计算机网络技术,右文定义电子信息工程。

第三段,电子信息工程的三个方面,基本属于「借鉴」之后,修改了部分字句得来,段末还增加了关于苹果手机和iPhoneX的描述。

第四段,左文有,右文没有

第五段,都写了设备的开发,具体文字已经洗过稿

第六段,虽然写了信息的传递,但是具体内容完全不同。

从第七段往下,所有内容都完全不同,大意也不同。

总的来说,苏琪这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文章,虽然能够摆脱抄袭嫌疑,但是文章整体可读性太差,技术过于落后(如在2018年强调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在企业的应用,现在WebService、ESB、API等才是企业主流),不知所云(从头到尾就没说明计算机网络技术指的是什么,是TCP/IP协议,还是RDP,或者其他加密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也完全没有定义),这篇文章除了灌水,毫无价值,是否为学生亲自撰写,没有证据,只能保持怀疑。

总的来说,我们写论文的时候也要借鉴其他文献,避免重复造轮子,所以只要有新意,而且没有大段复制黏贴,是不能算抄袭的。

这就是一篇让孩子的履历好看一点,方便申请北师大自主招生的论文,怎么来的?虽然不是抄袭,也是东拼西凑攒出来的。

北师大自主招生的要求:

攀登计划:择优选拔对天文学,或哲学、日语、俄语专业领域具有浓郁兴趣、特长基础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考投档成绩超过当地一本线,达到北师大同科类调档线或模拟投档线下35分或25分(750分制)以内,即可录取。

这才是最牛掰的玩法啊,现在发篇文章不过1500块钱,两篇文章不过3000块,这样就能响应攀登计划,降低35分录取,不比挖门盗洞找内鬼换答题纸方便多了?如果加上三好学生加分、奥数加分……本来公平的高考才变得不再公平了。

这次河南高考调包事件,反而折射出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的黑幕,讲真,自主招生的规模还是越小越好,真的是太不公平了,毕竟降低35分录取的要求,只要有两篇灌水文章,也就唾手可得;农村孩子哪懂得这些?


任易


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据笔者所知,在高校自主招生(或综合评价等等,下同)中,对于不同高校而言,中学生论文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的高校将论文发表直接作为参加自主招生的资格,有的高校是在自主招生资格审核中将论文当作反映创新能力的重要信息,还有的高校在自主招生条件中并没有提及论文。

论文不能与创新划等号,论文在某个期刊发表只是反映了这个期刊编辑的决定。 反过来说,也有些创新成果没有写成论文,或者论文还没有在期刊发表。

所以,论文的内容究竟如何,是不是真的体现了创新,需要进一步的仔细审核。但是自主招生资格审核往往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很难做到仔细专业的审核。所以有的学生仅仅以论文的发表就获得了自主招生资格。这次暴露的抄袭问题反映出,仅仅通过论文发表就能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是不妥当的。


物理文化与施郁世界线


如此一般的模拟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竟然凭借两篇造假论文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自招初审,作为一名高三老师,我想说这个家庭不一般,绝对不一般!

今年我班正好有一个学生通过了北师大的哲学系的自招初审,这是我班也是全校文科前几名的学生,最后高考成绩636分,全省前1000名,而班里通过中传那个学生,高考成绩是633分,她两个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是A。其他的同学,根本没有通过这两所学校的,我真的不明白这位苏同学的模考成绩和学业水平是如何通过初审的,难道就凭两篇论文?

一、发表论文是自主招生中含金量最低的,大学教授们应该最清楚吧!

对于绝大多数高中来说,发表学术论文就是一个笑话!当然,不排除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但是少之又少,而且这才是大学真正要寻找的人才。然而,很多学生除了论文,没有其他任何材料,而论文怎么来的,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数码刊物》、《赢未来》我没有听说过,如果连抄袭的论文都能发表,估计花钱就可以吧。

我查了下北师大的自招简章,没有明确说明论文是其条件之一,发表论文,最多可以和第三条联系起来,属于学科特长吧。

既然论文参考性不大,那么考试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就应该很有参考价值,但是,通过改考生的自招申请表上的成绩看,确实很一般:作为一名理科生,物理考过25分,化学稳定在40多分,有点太不正常了吧,学业水平考生2个A(其中一个还是信息技术)7个B,1个C,这个成绩也不太像郑州一中100多名的学生应该有的成绩吧。

二、造假的论文,大学审不出来?

苏小妹曾写过两篇论文2017年发表《天文学的基本性质与发展规律内容》、2018年发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这两篇论文被指与中科院院士王绶琯2007年发表的论文《天文学的基本性质与发展规律》以及范习松、张勇2014年发表的《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高度相似。

这样的论文,如果说花钱就可以在小刊物上发表,那么这两所大学初审时难道不去查一下吗?查出来应该不难吧。尤其是高中生写这样的论文,审核的老师应该很敏感才对啊,而且北师大自招简章里面也有专门的说明啊!

所以,自主招生已经由选拔特殊人才,变成了选拔特殊背景的人才了!只不过这次,苏小妹把她爸坑惨了。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学和高考研究,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河南"考生高考答题卡疑被掉包"事件目前正走司法笔迹鉴定程序,究竟是考生迫于落榜压力脑洞大开撒下弥天大谎、还是教育体制某人匪夷所思的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从而弄虚作假。

期间四位考生均到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查看过自己的答题卡,检验答案是否被掉包;前有考生之一的李闻天同学当场确认是自己的笔迹并没有被掉包;后有李晓梅考生表示其: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出现多处被涂改的痕迹,且四科目出现不同的考号,笔迹和本人不符的情况。那么所谓掉包的意义何在呢?既没有篡改本人姓名、学号为其他考生张冠李戴获取高分,难道真的会是成材之路考生自己没有恪守诚信?相信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真相很快就会浮出水面!


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郑州一中的苏姓考生被爆通过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初审,是因曾发表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两篇论文通篇看下来又几近雷同《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中的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2版序,涉嫌论文造假骗取自主招生。笔者恰巧也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和系统专业工作的特意调取并查阅对比了四篇文作,我个人观点是两文的结构和观点都非常雷同、存在明显借鉴关系但是重复率大致通篇下来仅为5%左右而学术界的认定重复率标准为10%因此不能认定为抄袭。纵观整个事件该考生论文不存在造假、不构成骗取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名额的行为,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办应该也是通过专业综合考量才通过初审的。

致谢每一位支持我的朋友: 乡野小卫


乡野小卫


苏琪两篇论文是水货,并通过北师大自主招生考试,就是达上高考一本录取线,北师大就必须无条件录取。我才释然,苏先生执著的为孩子查考卷,是不是也和自主招生有因果关系。

自主招生己经变味了,有的985大学,还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学生会干部也纳入自主招生范围,只要达上一本线,大学会破格录取。由于和大学录取线差距几十分以上,大学就读最差的专业,比如哲学系。学生学干部也能特殊照顾,不知自主招生还存在多少猫腻?显然对优秀学子显失公平。

这次四名家长联名举报,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高考在国人的印象中是最公平、公正的。通过举报信,也能重新捋一捋高考这座独木桥还有沒有需要完善和修补的地方。

现在的孩子从学前班开始,再到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这期间父母的付出不比孩子少。如果自主招生是一条捷径,想必家长会削尖脑袋,甚至举债,尽量为孩子铺平高考之路。

高中生写学术论文?本身就有歧义。高中生既使有写论文的能力,也是风毛鳞角,能把记叙文写好就不错了。有些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许多是东拼西凑的。自主招生这一块,细细扒一下,会不会又是一个误区?

苏先生实名举报,至少,他相信他孩子的话胜过河南高考招生办的话。


秋平171152879


一件让许多人第一时间义愤填膺的公共事件,眼看着就变成了一出闹剧。在这场闹剧中,苏同学的父亲是一个关键人物。

作为掉包一事中学生家长的带头人,苏同学的父亲有另一个关键身份:公检法干部。也正因为这个身份,使得最初的公众情绪变得更高。原因很简单,在大多数公众的认知里,正因为是公检法干部,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才能通过各种手段去判断和公开掉包一事,也正因为是公检法干部的子女都遭遇掉包,才让大家变得恐慌,对高考更加不信任。

但理性判断,这两种认知其实都未必成立。只不过,大多数人未必有这样的理性。

在我看来,苏同学的父亲更像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长,特点就是能折腾。当然,他的体制内身份所衍生的一些资源(不管这些资源多么有限),确实也让他变得更能折腾。

这几年里,他的女儿换过学校,进的都是好学校,甚至包括一届毕业生上万人的“高考工厂”式超级中学。作为一个周口干部,能把孩子送到郑州最好的中学之一,他显然为了孩子动用了自身的所有资源。但这种过高的期待,也许给孩子带来了巨大压力。

而在论文造假这件事上,更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过高期待会给孩子带来何种命运。

看看苏同学写了什么论文,一篇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一篇是《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两篇都是抄袭之作。其实只看题目,大概就能知道真相。据说郑州一中的论文抄袭早已成风,全是为了获取自主招生名额。这种为了高考无所不用其极的做法,一方面确实跟河南的较低录取率有关,另一方面也少不了家长的期待和参与。

熟悉中国社会,熟悉代际特征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何等之高,同时,为了满足这种期待,为了孩子,大多数人都会不择手段,这也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实。

这种心情,或许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不但违法,也不可能教育出真正的好孩子。

从现有证据判断,基本可以确定:这场闹剧,就是几个考砸的孩子碰上了不愿意相信孩子考砸的父母,在这个过程当中,少不了偏执,少不了过高的期待。


叶克飞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关于河南省答题卡“掉包”事件这几天在网上众说纷纭,但是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也许只有几个熊孩子知道,我们也就只有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了,所以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评判高考或者批判这几个学生以及家长。

关于此次事件也有网友怀疑答题卡“掉包”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有过论文造假的行为,很多细心的网友也把该考生的论文和其他大牛的论文进行比较,原创度确实非常低。

其实大猫觉得学习或者写论文这事还是需要自己的真才实学,如果平时什么都没有学到,又想考名校,又不想努力,那可真的没有救了。据报道考生的父亲是一名检察机关人员,对于孩子的学习非常上心,这样难免也会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这也不能是她抄袭或者撒谎的理由。

目前该事件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这帮吃瓜群众就等着结果吧~

这是大猫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

大猫聊三农,我是王大猫。喜欢大猫的可以关注一下啦!

大猫聊三农


再编辑一下,首先先给被我骂了的那个朋友道一个歉

我刚才太情绪了

但是现在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看见

一来就说我散布谣言,我看着确实很生气。毕竟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又不是什么大V,造不成什么社会影响。怎么说说自己看法的权利都没有了?

我还是坚持我的个人看法,从始至终我都觉得孩子撒了谎。

你要的证据我当然没有,一切都是我自己的看法,个人看法。

但是有孩子承认答题卡没被调包不是我的看法,是他自己承认的,新闻说的。

这就说明他们确实说了谎。

作弊没有你想得那么难。我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门门考试都抄,高考露出马脚的人。你不相信,不代表没有这种人,因为我遇见过,所以我觉得他就是作弊。他跟我高中的一个同学真的太像了你知道吗!!只是我那个同学胆子没这么大,不敢这么撒谎。4个人没有一个有例外。


祝您生活愉快。再次道歉。



我发现杠精真的很多哎,一天说别人散布谣言,你是看不懂新闻吗?

那张信阳考生承认笔迹是自己的新闻截图是我P的吗?我都把图贴出来啦还来杠?

考生自己都说了自己是撒谎。

看了下你的过往评论,啧啧啧

滚就一个字。再送你一次


这件事真是要笑死人了。

自己读书的时候考试全靠抄。次次600多分。高考露出了真相就污蔑别人调包,破坏高考制度公平。这不是典型的撒谎精是什么?


给你们看下他的成绩单

从政治开始。。。全门惨烈。。。物理25分都考出来过

你给我说他是平时考的到600多的人?【而且已经有同学晒出毕业照说这个同学平时考试基本都靠抄,说明我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正确的】

当我没读过高中?

我从这件事一出来就觉得这几个孩子是在撒谎。

你们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孩子是什么重要首领的人物吗?谁会吃多了没事干在这么多考生的卷子里找出他们的卷子然后模仿字迹,图什么啊?在换句话说,真有人想针对他们。都有能力换高考试卷了得人,对付他们了还会采用这么低级的手段?不要太好笑。

哦,看到最新的消息了,有人承认自己撒谎了

【我坚信我最初的看法,所有人都在撒谎。都是学渣。平时考试抄,把父母都忽悠了。高考露出了真水平,撒谎】


这下好了,被扒出郑州一中组团抄袭论文了,原来一中才是那个暗戳戳破坏高考的公平的人,怪不得好些一中学子说“买论文/抄论文过初审很正常”。

说回他论文抄袭这件事。

教育部真的要进一步严格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等行为了。真的。

这样下去不得了。

自主招生相对于高考来说本来就比较轻松和简单。还出现这种情况,人家真的能考600多分的学生能有多失望


这件事官方已经发出了声明。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中学对查实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考生,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其自主招生资格和高考相应资格。

河南省教育网已经对苏小妹的论文真实性提出质疑,如今的问题早就不是苏小妹自称的答题卡被掉包,也就是说一旦论文造假(申请成绩单据说内容上也造假)确认,苏小妹是根本没有高考资格的,无论她考多少分都是无效的。

这也算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蜀中过思


比起之前掉包答题卡的问题,这次爆出的论文抄袭事件确实让我们倒向了谴责苏同学的阵营中。从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冷静再到事件发酵,可以说既不是当事人想象的到的,也超出了网友们的想象范围。

针对论文问题我想说,论文的写作是不是一个普通中学生能完成的?大家经历了正规高等教育的人都了解一篇能发表的论文要求有多高。不是花钱有意为之很难办得到吧。那么家长老师在其中不可能没有干预的,那真的不能把这盆脏水泼给苏同学,谴责苏同学就完事了。

更有谁扒出的这个论文事件?因为苏同学并没有通过自主招生,所以这个事情也很隐蔽的,不是知情者不太能了解这件事情,因此,对谁有利就可能是谁扒出来的。

虽然我确实觉得答题卡掉包像是假的。但是用这种方式来伤害孩子,我觉得还是有些太过了。毕竟我们都知道论文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

再一个,也让我们明白了,想借助网络解决问题有时真的不是明智之举。爱子心切的家长们确实要清醒。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被孩子的一些谎言蒙蔽,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真的不一样,掩盖事实、害怕失败、输不起是一些比较典型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多多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