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區塊鏈票據:區塊鏈應用的詩與遠方

區塊鏈票據:區塊鏈應用的詩與遠方

最近,一張利用了區塊鏈技術的發票在各大媒體平臺和朋友圈火了。

為這張發票站臺的,除了“騰訊”、“國家稅務總局”、“深圳”、“首個”等多個吸睛字眼以外,還有人們渴望期待已久的一個話題——區塊鏈的應用落地。

區塊鏈到底有沒有用?長久以來,這把達摩克里斯之劍,一直懸於諸多從業者的心頭,隨著區塊鏈發票的出世,我們似乎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其實,關於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落地,是每一位從業者都熱衷探索的遠方,OK區塊鏈工程院作為先行者,一直砥礪前行。前不久發生的疫苗事件中,OK區塊鏈工程院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向大眾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得到了各界一致認可。

如今,區塊鏈發票的出世,能帶給我們多大想象空間?這是否意味著區塊鏈的“美好未來”已經到來?看OK區塊鏈帶你解讀。

1

傳統票據面臨著哪些難題?

關於傳統的各種票據,一個最明顯的缺陷就是對資源的消耗與浪費。

以發票為例,傳統的發票是以紙質為主,由稅務局統一發放供商家使用,大量的紙質發票會帶來龐大的資源消耗。

自2012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逐漸開始了網絡電子發票的試點,此舉也正是為了解決紙質發票浪費資源的痛點,順應環保的主旋律。但是儘管網絡發票目前已經被推廣至全國,在企業報銷的這個重要的環節中,發票依然需要打印出紙質形式才能夠使用。

這個最顯而易見的痛點,一直以來沒有得以徹底解決。

除了資源浪費和環保問題以外,傳統紙質形式的票據,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杜絕造假問題。

為了杜絕和避免造假,目前我國發票採取的防偽方式是稅控碼防偽,稅控碼區域包括髮票代碼、發票號碼、開票日期等七項內容的84位密文,只要有一項錯誤,該發票就無法通過認證。儘管如此,偷稅、漏稅等問題依然沒有徹底解決,即使是電子發票,其防偽形式並沒有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和改進。

區塊鏈票據:區塊鏈應用的詩與遠方

票據如果無法完全保證真實性,就無法實現信任的傳遞和外溢。

很多紙質票據往往只能在一個單位內部進行流通和認證,如果出現了跨公司乃至跨國認證,紙質票據的“信任背書”效力就會大打折扣。

以食品安全檢疫證書為例,食品在進出口的過程中,儘管已經出具了出口國的食品檢疫證書,但是在進出國這一關,依舊要進行新一輪的安全檢疫。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公司內部可以流通的票據證書,在傳統的形式下無法實現信任的傳遞。

此外,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金融機構,傳統票據的對賬、結算都是依靠人力進行,這種場景下,往往伴隨著以下三個難題:

第一,效率低;

票據從數據錄入、打印、蓋章、傳遞,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來進行對接,一方面是公司內部部門之間,另一方面是企業之間的協作。

比如很多金融機構往往需要大量的會計人員,在月底熬夜加班,將數據進行全面的梳理和核對,效率極低。往往一個金融產品,至少需要T+1天才能完成一個贖回週期,購入當天無法進行再次交易。

第二,成本高;

傳統紙質票據的管理,同樣需要鉅額的管理費用。比如一份紙質合同的全生命週期管理,成本是30元,其中還不包括快遞費、房租費、人員管理費等等其他的費用,這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是一筆昂貴的費用。

第三,過程枯燥、易出錯;

在紙質票據的核對和管理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重複性工作,很多對賬和核算人員難以忍受枯燥無味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人力操作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差錯,造成損失。

2

區塊鏈如何賦能票據?

面對傳統票據,尤其是發票的使用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諸多痛點,OK區塊鏈工程院CTO李揚威認為,區塊鏈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的優勢特徵,在票據管理上可以發揮巨大的潛能。

基於區塊鏈技術,鏈上的信息和數據可以實現全流程的完整溯源,這與發票的邏輯是極度吻合的

藉助區塊鏈技術的可追溯特徵,監管部門可以實現對發票的全流程監管,進一步完善發票的使用流程,有效避免發票填寫不實,杜絕部分商家不開、少開發票的違法事實,稅款可以及時、足額入庫,使涉費信息更加安全。

“基於區塊鏈可追溯的特徵,違法做賬就更難了,對提高稅務的透明性有著革命性的變化,對整個傳統的財務和報銷流程,也有著歷史性的意義。” 李揚威老師如是說。

區塊鏈票據:區塊鏈應用的詩與遠方

我們常說,區塊鏈是一個分佈式數據存儲的賬本技術,可以理解為,區塊鏈是運行在由全球“志願者”提供的每一臺計算機上的技術,黑客無法通過入侵、攻擊某一箇中心化的數據庫,來破壞整個系統。與此同時,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候查看區塊鏈上的信息,因為它是存在於網絡之上,而不是存在於由傳統的中心化機構中。

所以,分佈式數據存儲的特徵,帶來的是信息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票據管理,可以讓經濟運行正在實現陽光下進行。

李揚威老師認為,從公開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徵來看,國家可以藉助區塊鏈技術,迅速、精準的掌握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況,同時有效增加了違法做賬行為的門檻,提高經濟運行的透明度和公開度。

此外,區塊鏈技術本身天然的適用於跨主體的協作場景,比如最為熟悉和典型的是區塊鏈在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應用。

票據在流通的過程中,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跨企業協作,數據都會設計多個參與主體,並且需要每一個參與主體協同對票據上的數據信息進行核對和同步。比如兩個企業之間的應收應付賬款往來等等場景。

基於區塊鏈技術,可以將票據紙質化的作業流程,實現程序化和數字化。

所有的參與方,都可以藉助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來共享文件。而通過智能合約,票據款項可以在達到預定的時間和結果時自動進行結算清算,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誤。

有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應用能使銀行減少操作風險所帶來的1億—16億美元的損失。

3

落地應用的詩與遠方

雖然目前區塊鏈技術只是在一張發票上有所應用,而且最近被媒體熱捧的“全球首張區塊鏈發票落地”的概念,其象徵意義也是遠大於其實際意義。但仍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件會載入區塊鏈發展史冊的事件。

對於區塊鏈而言,任何一項落地應用的突破,都是激動人心和令人振奮的。但是我們在肯定成績的時候,仍然要著眼現實,看到距離“夢想”的差距。

如同一把雙刃劍,區塊鏈的分佈式存儲技術,給經濟運行帶來了公開透明的可能,同樣也給監管開闢了極大的突破口,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隱私洩露的隱患。比如區塊鏈發票雖然可以帶來諸多的便利,但也意味著發票的信息存在洩露的可能。

此外,區塊鏈的公鏈處理速度遠不能支撐目前龐大的數據量。

以比特幣為例,目前處理交易的速度是每秒7筆,一次確認時間大概10分鐘,很容易造成大量的延遲和擁堵。而另一方面,區塊鏈要求在一筆交易達成後,系統內每個節點都要進行數據備份。隨著時間推移,累積的交易數據越來越大,這對於存儲空間,也提出了嚴肅的挑戰。

區塊鏈票據:區塊鏈應用的詩與遠方

所以,目前區塊鏈票據的應用,往往選擇的是聯盟鏈,以此規避公鏈的一些固有的技術難題。

但是聯盟鏈具有一定的准入機制,只針對某個特定群體的成員和有限的第三方開放使用。同樣需要依賴一些管理區塊鏈公司的機構來實現,也被很多從業者詬病,這並不是真正的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另一方面,聯盟鏈在應用的後期,往往會行成“鏈”與“鏈”之間的數據孤島,這對跨練技術又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顯然也會制約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進程。

雖然前期仍然有諸多的技術、制度等難題需要克服,但無論如何,隨著越來越多的落地場景被發現,區塊鏈技術在應用落地的道路上,已經邁開了步伐,我們要肯定取得的所有成績,當然也要正視與“夢想”之間的差距。

相信,區塊鏈絕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美好的詩與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