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正是芒種之時,馬原先生來了!

松社的活動結束之後,馬原老師如約來到大樹,我們今天不說文學,且談談生活吧!

馬原先生是“先鋒派”的代表,今日卻成了文人“建築設計師”的典範,這其中有何故事,且聽我慢慢道來。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大樹讀書會現場

九年前肺患重疾,馬原先生被迫從上海同濟大學的教職上退下來病休。先生說,他當時面臨兩個選擇:開刀治療與安養。然先生不願以現代醫學為器與病魔鏖戰,便選擇與之和平共處,尋求平衡。先生說,當時他產生了一個“怪念頭”——換水。人常說,水是生命之源,也有朱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說。於是,馬原先生由海南起,到處尋“好水”,最終在西雙版納的南糯山,尋到身心的寧靜,恍若隔世,似曾相識。

古語說,上善若水,真山真水,也說從善如流,水利萬物。先生也常因家中有一泓山泉而驕傲不已。正是這自然連綿不絕的饋贈,才使先生的“換水”大計順利進行,如陶淵明般居於自然,身體也有了極大的改善。六年時光,先生並未停筆,新的家園帶來新的靈感,他以夢為馬,為幼子寫了三部以“院子”為背景的童話。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南糯山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童話《灣格花園》

先生的“院子”來的有趣,說起自己設計的LOGO,眼中可是閃爍著靈動的光芒,那是一種“老父親”般的自豪感。先生說,自己院子的LOGO有三層含義:天馬行空、白馬非馬、九路一馬。最後這“九路馬”倒是有幾分玄妙哲思的味道。院子也有自己的別名——“灣格花原”,取自家庭成員名字,在田園雅趣之外透著幾分溫情,令人羨慕。

現場我們有幸一睹“院子”的芳容,一眼望去,復古的顏色,倒有幾分宮崎駿動漫的感覺,這應該是文人的“後花園”,是成人的“童話鎮”。房頂上的八角屋簷,稜角分明,若是聽雨,定是有趣。芭蕉、圍欄、青山、綠水,沒有城市的快節奏,只有寧靜的返璞歸真,心安、自得!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書院一景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書院一景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書院一景

馮傑老師說,從文學到院子,馬原先生定是將院子當文學來運筆鑄造了。中國古代便有文人建園的故事,清代的袁枚有自己的隨園,而揚州蘇州的眾多園子也有跡可循,可見這是古今一脈。馬原先生是“現代”的文人造院,這個“妙趣橫生”的院子定會成為一個“獨樹一幟”的文學風景。愛書法的馮傑老師自然是有備而來,馬原先生北上,怎可讓文友“空手而歸”,一副“原上獨馳”相贈,也是應景。馮傑老師說,馬原先生在文學上特立獨行,在行動上同樣特立獨行,是位有趣的人。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馮傑老師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贈字

在如此別樣的院子裡住過的張芳雲先生在現場朗讀了自己的一篇日記,那裡記錄了馬原先生院子裡的風景,那山上的雨,天上的雲,場上的樹,吹起的風……那種超脫塵世之外的閒適令人豔羨,甚至有些奢侈。現場有讀者表示,聽了馬原先生的陳述,自己似乎明白了,先生有了院子之後便更能迴歸文學,更能激起諸多情懷。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張芳雲先生

現場的熱心讀者拋出“現實一種”的疑問——“馬原老師,您說,您不寫現實生活,但是您現在寫的難道不是現實生活麼?”先生微笑著說,你說的現實並不是“普遍性”的現實,舉個例子,暮鼓晨鐘,雞犬相聞,這是你身邊的現實生活麼?而你現在又能這樣生活麼?我們談及的現實,並非是大家處在的“現實”。先生說,也許很多人對這樣“文藝”的生活是羨慕的,其實,這種生活的門檻並沒有那麼高,只是我們有沒有迴歸本真的決心。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現場講解

南糯山的歲月,是接近自然的歲月,院子裡的生活,平淡、純真,你只需跟著心走,自然就有了生活的境界,有了靈魂的格局。從大都市到山野間,這是馬原先生從“作家”到“建築設計師”的田園之旅,是潤澤內心的滌盪之行。

造一座自己的書院,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縱情山水,揮筆弄字,修煉性情,品讀人生,若能如此,何樂而不為?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讀書會合影

不想建“院子”的作家不是合格的“建築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