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北方人方言那么少,南方方言那么多?

用户52573000575


前言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相同的文字可以有不同的字音。

而国外很多表音文字,哪怕有不同方言,也可以互相听懂。无非是存在各地不同的俚语,无非是各地口音不同。

而汉语不仅仅各地有不同的口音,有不同的俚语。基于汉字只表意不表音的问题。日本、朝韩、越南等国都曾经完整使用汉字(而这几国,因汉字的关系改变的口语微乎其微,只限部分借词)。所以,汉语各地方言之间,存在无法互通的情况。在欧美各国等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只要语言无法互通就是两种语言。而在中国,只要同样都使用汉字,哪怕方言口语的语法上不同,哪怕无法互通,也都属于汉语。

所以,回归正题。

题主的问题,我认同一半,也否定一半。以互通性上,确实是南方更不互通,北方互通性好,所以大方言种类北少南多。但细分之下,北方同样每个城市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方言,无非是和周边地区区别不大,但也都是不同方言。而且因为互通性好,不会存在六南方言区某些地方那样的隔县不互通的情况。所以,小方言方面北方并不少。

以下,题外话。(只在乎题主问题的可以忽略以下部分)

如果以汉语方言之间的互通性来说,中国分八大方言是毫无问题的。官话方言、晋语、吴语、赣语、客家话、闽南语、粤语、湘语。其中除了晋语和官话在北方以外,其他六南方言,不是在单纯的在地理上的南方(云贵川也是南方,但都是西南官话,属于官话方言),而是长江以南。长江中下游的长江是官话方言和六南方言的天然分界线。

如果只把互相无法通话的语言分出八个来。确实长江以南就是多。因为这里是传统的百越领地。

早在战国时期,华夏还未吞并岭南的时候,孟子《滕文公 上》里,孟子批驳楚国随地人许行时,就很突兀的加了一句“南蛮鴃舌”(前后文都是以社会分工来批判全民务农的)。这四个字和前后文关系都不搭,应该就是直指古代的随州(楚国随地/古随国)方言,很难听懂。

这还是楚国的“荆蛮”,也就是长江中游附近,百越呢?

中唐时期,河南人韩愈被发配岭南做县令,在广东阳山县就留下这样的句子——“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说明什么?粤语无法和中原官话互通。秦始皇的书同文,只让岭南学会了汉字,就像日本、 朝鲜、 越南那样。但口语上改变的并不多,所以一开始韩愈刚到的时候,只能通过写字和当地人交流。所以,当他碰到一个通官话的书生欧册的时候,很是高兴,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所以,写下此文《赠欧册 序》。

而很多粤语吹都无法反驳这个时间点,也就是唐朝中期。因为很多粤吹吹粤语,都是基于秦始皇并岭南的五十万秦军这里的。如果唐朝中期官话和粤语不能互通。那唐朝之后的一千来年,这个状态就几乎未变。而唐朝之前的一千来年,这个状态,也改变甚微。因为只是日韩越那样的学会汉字和使用汉语借词的过程。

而秦始皇并岭南,并不是五十万秦军摧枯拉朽。(北方军队打到热带都面临很多困难。中国历代疆域仅仅到两广云南一线就是这个原因。)而是前后分两个阶段。第一次无法顺利拿下之后,第二次又做的增兵。前后共出兵五十万罢了。

而且,秦并岭南,有出兵人数的记载,而并没有迁徙移民的记载,更没有屠光百越原住民的记载。所以赵佗的南越国只是以秦军为核心建立的,并没有北方移民为基础,而是以当地百越原住民为基础。而且缺乏北方迁徙过来的妇女,所以哪怕他赵佗的后两代,也有娶越女为正妃的记载。而赵佗的和辑百越,任用越人首领为相,足够说明秦汉以来,岭南的原住民比移民要多。

而没有上到皇帝,文官阶层,下到平民和贩夫走卒的大迁徙。是很难根本性改变某地方言的。

衣冠南渡?呵呵。衣冠南渡最主要的被迁徙地是南京和杭州。如今南京是江淮官话。而杭州受南宋150年历史的影响,因为是从皇帝到平民,包含整个社会结构的大迁徙。所以,杭州话和周边吴语区存在较大区别,形成杭州城区大小的方言岛。杭州话又被叫做江南官话。而这一点,也足够否定元清颠覆汉语的谬论了,杭州话的官话特点,这个历史起码有八九百年了。

包括历史上多次衣冠南渡,不管是东晋和南朝,还是唐宋之间的南唐。中原正统一旦无法在陕西和河南立足,主要的迁都之地就是南京。哪怕全盘被动亡国之危马上到来的南朝陈,都城也是南京。所以,南京属于江淮官话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历史上多次的衣冠南渡。

而除了这几次最知名的衣冠南渡以外,历史上迁徙到岭南地区的移民,也确实存在。但没有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的整个社会体系的大迁徙,如果只是分批次,只是以家庭家族为结构的迁徙。那方言更多的只能入乡随俗。比如,明初洪洞移民,山西地少人多,华北其他省份缺少农民,而山西的晋语并未改变京冀鲁豫等省的方言。比如,清末民初的闯关东,大量山东移民,也并未颠覆东北话,东北话从口音到俚语和山东话都存在不少区别。再比如,湖广填四川。湖广是当今的湖南湖北,湖北和四川到都属西南官话,但没区别吗?重庆话和成都话的都有区别更别说湖北话了,而湖南的湘语,和湖广地区的少数赣语,迁徙到四川了吗?哪怕有也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微乎其微。

所谓的乡音难改,不过三代。看看北京的二代三代们,哪个不是一口的京片子?186后代还有一口湖南话的吗?286后代还有一口四川话的吗?方言是必然入乡随俗的(除非完整社会结构的大迁徙)。

再者,追加几点。

追加一,以分子人类学角度解释方言等问题。

比如,中国的主体基因是O3,中国各省汉族的O3比例,都在60%上下。而O3基因属于一种在黄河中下游崛起的基因,也就是缔造华夏文明的主体基因。而中国其他55个民族中,绝大部分也存在30-50%的O3基因,比如满族有近50%的O3基因,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满清入关的时候,满八旗(不是汉八旗)里也有73%的汉人。这就导致了当今满族人没有几个人会满语。因为他们只是祖上融入进满族的汉人,他们祖上就不讲满语,当今的满族人不会满语,有啥好奇怪的呢?奇怪的只能是某些人偏执的认为满语颠覆了汉语。要满清有这么大本事能改变中华四分之三领土的方言,那剩下的六南地区为何改变不了?不可能的。在朝廷连平民死活都未必关心的年代,谁会管老百姓用什么方言说话?能管的了官员就不错了。

继续谈基因。而O3基因,崛起的历史并不比华夏的历史(信史+半信史+传说史)长多少,O3崛起的历史,以姓氏,尤其是母系姓(比如炎黄时期就已经是父系社会,而上古八大姓 这些代表母系血缘的姓的出现要早更多)的出现来推断,估计6000来年。而O系基因进入中国并遍及中国的历史则有4-2万年。其中,虽然O3基因在各省汉人中都高比例存在,而岭南地区的汉族中,尤其是东南沿海有比北方更高比例的O1和O2a,这两种基因在华北等北方地区都远远小于六南方言区。所以,这两个基因主要就是百越民族的后代。是百越融入汉族的铁证。而秦并岭南之前,百越民族并未统一。所以以汉字为基础,汉语融合六南方言的过程,融入了相当多当地不同百越民族的口语,导致了六南方言无法和官话互通,六南方言之间不能互通,甚至闽南语内部还有隔县不互通的情况。福建山多,秦并岭南之前,福建连邦国都没有,分很多小部族,口语的杂乱和种类多就难免了。

追加二,以姓氏的角度谈移民。

很多X语吹,支撑自己观点的论调就是北方战乱多,多次南迁之后,南方继承了古汉语,北方被胡语颠覆。前面我虽然并未直接反驳,但多处提及的内容,也足以反驳了。比如,几次完整社会结构的衣冠南渡,被迁徙地主要是南京和杭州。南京,江淮官话。杭州,江南官话。再比如,中国各省汉族O3基因都在60%左右(区别无非是南方某省50%多点,中原多个省份接近70%罢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都未颠覆汉族在北方的人口比例。哪怕元朝也不能,尤其是元灭宋的战争几乎都在长江以南,六南方言都未颠覆,会有能力颠覆北方?只能是X语吹的梦!

而除了分子人类学,姓氏也是一个铁证。足以证明南迁虽然批次不少,但始终是少部分,大部分汉人还是在原籍。比如,主要为孔子后裔的孔姓,北宋时期山东孔姓,占全国孔姓的63%,当今当然少了,当今山东孔姓占全国孔姓的61%!(更别说北宋领土之外,谁说没孔子后人了?)比如,姓氏诞生地为鲁国的鲁姓。当今鲁姓人口在山东和安徽两地的占全国的40%!而主要出自吕国和齐国(齐国开国国君吕尚姜子牙,祖上是吕国人,姜姓吕氏)的吕姓,主要还在吕国旧地南阳以及齐国都城淄博附近。所以,我从不否认汉人南迁,只是麻烦某些X吹,别认为北方汉人某个朝代死光了和走光了。不可能的,因为战争的目的,并不是屠杀,而是统治和奴役原住民。

所以,追加三。谈战争对人口的影响。

元清灭宋明,并未让中国从农耕文明变成游牧文化。胜利者更愿意做地主,而并不想下地种田。尤其是元清两代,蒙古人和满族人,作为少数民族,作为胜利者,也作为统治阶级的主要构成部分,在战争的时候,会有杀人立威,但屠光某地原住民,有什么好处呢?自己去种田吗?把农田荒废了,改成牧场放羊吗?没有!且不说满清从满族构成到文化,高度汉化。就说不怎么汉化的蒙元。一样延续了隋唐以来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一样延续了隋唐以来选官制度,科举制。所以,也一样延续了对儒家的推崇,孔家嫡系自汉朝以来一直是侯爵。自北宋以来,一直是公爵(衍圣公)。元清两代也如此。而且,像忽必烈这样求贤若渴的人,连死硬如文天祥这样的人,都一度想要启用。会滥杀无辜吗?所以,多角度分析,忽必烈的元朝都不可能颠覆汉人在中国的人口比例。就更不可能改变汉语了。而元朝为何灭亡?元末的诸多谣言中可是有这么一条的,也就是元末的皇帝想在几大人口大姓中,杀光某个。所以,元朝灭亡了。

再谈个近的,鬼子侵华。华北平原地区,如果没有长城沿线,很难抵御北方。而失去对朝鲜的控制。也难以守住东北和华北。(所以,地缘政治角度。这是隋朝哪怕亡国也要拼命攻打高丽的原因。也是有隋朝教训在前,唐朝也要攻打高丽的原因,还是万历皇帝一二十年不上朝,却遥控指挥抗倭援朝的原因。更是刚刚建国的新中国,哪怕面对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也要抗美援朝的原因了。)所以,当失去对朝鲜的控制之后,日本差点就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虽然卡在了山西陕西一线和四川重庆一线。但河南和山东,确实没花多久就占领了。而我要说的是,二战内战抗美援朝都结束之后的1953年人口普查。当时包含重庆市的四川省,人口数量是6200万。这是因为是在后方,战争并未让这里损失多少。而鬼子一路烧杀抢掠的河南和山东呢?尤其是河南,花园口决堤之后,大量河南人民选择了迁徙陕西,更有甚者帮着鬼子打国军。但1953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山东4800万,河南4400万,是中国人口的第二和第三省。第一的四川,面积顶山东加河南还要多个河南这么大。而为何敌占区的山东和河南,有这么多人口?鬼子没杀人吗?有!但不会有高比例的屠杀。鬼子和历史上任何入侵者的目的一样,统治和奴役原住民,当占领之后,或许会很残暴,但没有兴趣大范围高比例屠杀当地人民。任何资源,没有劳动力存在,就只是摆设。任何资源只有经过人工加工才能成为可用的人造资源。哪怕不是侵略战争,哪怕是殖民战争,掠夺资源的基础,也是建立在不颠覆性屠杀原住民之上的。除非印第安原住民本来就不多的美国,才大量依赖移民。

所以,到这里继续谈回方言。既然战争的目的是统治和奴役原住民。那就不可能因为任何一场战争而改变原住民的语言。哪怕美国呢,印第安人不会印第安语了吗?澳洲土著不会土著的母语了吗?答案很明显!所以,战争改变方言,不可能。所以之后再追加一个铁证。

追加四,以山东三大方言为切入点来谈方言的变迁问题。

首先,前文提到过,中国分八大方言。而官话方言占全国领土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近十亿。官话方言又分八大官话。八大官话分别是,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东北官话、兰银官话、北京官话和西南官话。这八大官话,少的也大致有一个省这么大,大的有几个省。这八大官话单个的使用人口,基本都比六南方言的单个要多。而这八大官话,还有一个省或几个城市大小的子方言区。每个子方言区还有一两个城市大小的小方言板块。所以前文也提到过,在北方每个紧邻的城市,或者紧邻的县的方言都略有区别。所以,如果一句话回答题主的话。那就是,北方方言并不少,只是互通性好,同属官话方言罢了。

其次,山东分三大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而这三大官话在山东部分的范围。和战国之前,齐国、鲁国、莱国(东夷)的势力范围高度重合。而秦汉之后的任何一次改朝换代和诸侯割据都从未出现三个政权同时控制山东的现象。所以,山东三大官话形成的原因。在政治角度,绝对不会因为政权更替和战争。那么,山东有三大官话的原因,则必然包含继承古语的部分。毕竟,齐国、鲁国、莱国的民系是不同的。

鲁国作为周公封国,作为周朝姬姓宗室国,是周朝首屈一指的正统诸侯国。周公封国,也是诞生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克己复礼,复的正是周公的周礼)。其鲁国的方言,虽然孔子时代称为鲁语(和丰镐/西安话,洛邑/洛阳话是有不同),但实际都属于中原官话,区别很小。毕竟,西周丰镐两京(西安),东周洛邑(洛阳),以及郑国、卫国、曹国、滕国、蔡国等大多数姬姓诸侯国,再包括鲁国。都在中原官话区。

而齐国这样的,首先君王就并非姬姓宗室,而且姜子牙在齐国立国之初,就大量任用了当地的东夷原住民。但毕竟姜子牙作为西周初期最主要的大臣,和周代姬姓宗室国是一体的,所以哪怕到春秋时期,春秋五霸第一霸的,齐国 公子小白,也是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齐国民系产生的冀鲁官话(山东片),虽然和中原官话有一定不同,但很接近。春晚就曾经用济南的演员,演河南人的时候,还一口济南话。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区是很接近的。

而莱国,作为东夷民系为主的诸侯国。其在齐国立国之初,也就是姜子牙刚刚进入封地的时候,莱国就攻击了齐国。让姜子牙不得不把都城西迁了。而且,莱国并非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周武王把姜子牙这样的功劳最大的功臣,以及周公这样贡献最大的宗室分封到齐鲁两国的原因,就有防范东夷的目的。而莱国是东夷中坚挺时间很长的一个国家。一直到鲁襄公(战国)时期,齐国才完全吞并了莱国,莱国致此才算灭亡。而莱国的东夷民系为基础产生的胶辽官话(胶东方言),在汉朝时期,曾经被称为“齐东野人语”,足以说明胶辽官话和中原官话、冀鲁官话有明确不同。而现今,虽然同样是山东的方言。但冀鲁官话和河南附近的中原官话更为接近,和胶辽官话区别明显。

所以,致此,我要说明的则是。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改变。但方言的本地传承性是不变的。很难因为时代的变迁和政权的更替以及战争而发生颠覆。只能是逐渐改变。山东三大方言还继承了先秦的古语(冀鲁官话残留了少数东夷语,胶辽官话残留了较多东夷语),北方方言,也就是官话方言,如何没继承古汉语?必然是继承的,必然没因为外族入侵而被颠覆。

再多说一句。孔子和孟子因为是儒家的二圣,所以他们的周游列国,被记载了。而孔孟周游列国的路线大家可以查查,孔子向南是没有过淮河的。而孟子也差不多。孔孟周游列国的时候,可曾有过言语不通的记载?没有。顶多有个孟子说的“南蛮鴃舌”。为什么?因为孔孟所去的列国,基本都是中原官话区和冀鲁官话区。中原官话区包含了鲁西南、河南大部、陕西关中、安徽江苏北部。中原官话区是中国历朝历代,除了北京、南京、杭州以外所有正统王朝的都城所在地。而哪怕北京、南京和杭州,哪怕再加一个民国首都重庆,也都在官话区。所以官话才是古汉语正统嫡传。

在一个汉人占绝对主体的国家,在一个几乎只存在汉文化的国家,在一个汉人主体基因5000年来变化不大的国家(4600年前的龙山文化挖掘的古人骨,其Y基因检测,只有O3),正统古汉语的传承是不可能偏安一隅的,只可能是占全国3/4领土,使用人口近10亿,横跨东北到西南,以及包括几乎所有战国七雄领土的官话方言。

追加五,为什么同样是南方的方言。会有六南方言和西南官话的区别。

西南官话,也有南方话的特点。语调比较软,语速比较快。但是,扣除俚语,语速减慢。和其他官话方言,完全可以互通,没有什么交流障碍。而为何六南方言就做不到互通呢?因为汉人和汉文化扩张的方式不同。

秦汉并岭南的过程。在六南方言区,实行了和北方同样的统治,郡县制。而且做到了书同文。六南方言区,原本没有自己的文字,或者因为书同文的关系被消灭了原有文字。这就导致了以汉字为基础汉语和当地多种口语的高度融合。形成了不同的而且不能互通的六南方言。

而西南官话区呢?秦汉以来至今。因为云贵是高原的关系,对这些区域并没有做到有效统治。当地部分地区一直存在少民自治的情况。古代,这些少民的土司,有自己任用官员的权力,甚至有自己的军队。更主要的,这些少民,有自己的语言,以及自己的文字。这样,当汉人和汉语到达这些地区之后,只是形成了双语状态。汉语基于汉字,少民语言基于其本民族文字。或有一个借词影响。而并没有高度融合。所以,西南官话,保留了汉语原来的基本样子。所以,扣除了俚语,和北方的官话互通性很高。

而且,我可以换一个角度解释。比如,我们现在自中小学就在学习英语。哪怕英语再流利,因为文字基础不同,所以没有融合,顶多汉语中存在大量英语借词(英语中也存在汉语借词,而且随着中国的强大,越来越多了),英语再流利,也并不能颠覆汉语。这只是同时会两种语言,这是双语状态。和西南官话区同理。

所以,咱们可以回头看看元清两代。蒙古族和满族是有蒙文和满文的。虽然推广上,这两个朝代都努力过,但都实现不了。但是,毕竟元清两代的官方文字中,有蒙文和满文。而蒙文满文都是拼音文字,也就是说。会蒙古语就很容易认识蒙文(就像会汉语就很容易学会汉语拼音一样),会满语就很容易认识满文。

所以,其一。蒙 满 汉三种语言是基于三种文字的。顶多互相之间有个借词影响,是不可能有高度融合的。比如,满清遗老金启孮,曾经吹嘘满语对汉语的影响。可说来说去,顶多就是一个借词问题。这个借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已经逐渐从汉语中脱落了。他所说的,北京老太太一句话夹在多个满语和蒙语借词的现象,其实和香港人说话夹杂一些英语借词的现象是一致的。而当今的中国,别说满语借词了,就是英语借词,比如NBA,都有人想把这个改成纯汉字。而当今的英语借词,我可以随口说几十个,满语借词谁能想到几个?恐怕老北京的北京话也不会有啥满语借词了。

其二,元朝的官方文字,其实不是当今的蒙文。当今的蒙文是回鹘式蒙文。而元朝官方文字是八思巴蒙文,有兴趣的可以查查资料,这方面绝对的冷知识点。前些日子,看到本地出土的一个元代全真教丘处机的徒弟在本地建立道观时立的碑。其碑文全是汉字,也可以说明,八思巴蒙文,在元朝推广是很失败的。毕竟蒙元灭亡后,蒙古人都用回了之前的回鹘式蒙文。所以,元朝连书同文都做不到,能对汉语有什么影响?仅限借词。而六百多年后没在汉语中脱落的蒙语借词,恐怕真是微乎其微了。

追加六。以韵书等角度论证古汉语和方言。

首先,韵书是什么?

韵书,并不代表古代通用语。不管是切韵、唐韵还是广韵。都是诗词工具书。比如,切韵序大家可以仔细看看。看看切韵的作者陆法言都说明了什么。1,切韵是陆法言被免官之后所做。所以,切韵和隋朝政府并没有任何关系。2,各地方言,都有区别。南北方言大不相同(和当今方言格局一致)。3,切韵受两个南京籍人士影响最大。而不管是陆法言的母语晋语还是江淮官话,都大量存在入声。4,切韵,也并非某地方言。而是揉杂南北方言,便于诗词的工具书而已。

古代的教育体系不可能产生通用语。古代并没有全民教育。在没有现代通讯、现代交通、现代教育、现代媒体的古代。要搞一个全民普遍通用语(简称普通话),是不可能的。包括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也仅仅是戏曲工具书。并非元朝的通用语。甚至未必代表某地方言。而基于周德清上下几代都未仕官元朝这一基础,《中原音韵》和元朝政府毫无关系(前文提到了,蒙元推广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是蒙语和八思巴蒙文)。

其次,入声是怎么回事?

平上去入这四声,首先被论证。是在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南京(南京的江淮官话,至今依然存在入声),而且是几个历史上并没有多大名气的小官。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三国两晋,包括南朝宋 南朝齐,这个时间跨度有3500年。这三千多年的中国。能人有多少?才子又有多少?没有人发现总结一个入声,怎么衣冠南渡两百多年之后的南朝梁才发现一个入声?只能是中原官话和吴语融合两百多年,逐渐形成江淮官话之后才逐渐发现的。

前文也提到过,O3基因是汉族的主体基因。但O系基因充斥中国以及东亚的历史则有2-4万年。除了O3族系,其他的O1O2也都是o系基因,本来都是同源的。所以有些并非都是巧合。比如,南越国的一些相关记载,越人首领名为吕嘉。何以姓吕呢?原因不详,但基本不可能是中原迁徙而去的。要么是赐姓。要么是本来的姓氏而套用汉字。所以,同样是O系的民系,其文化基础应该本来就是同源的。类似的还有越南的阮姓。

但这里我要提的则是入声。也就是入声的特点可能是O系族系本来就拥有的语言特点。所以,入声在官话方言中的逐渐脱落,绝非异族影响。而是随着时间和语言的发展。更何况,阿尔泰语系,也普遍存在入声结构。以C基因为基础的阿尔泰语系,本来可是早O系基因进入东亚几万年的老亚洲人。一两万年前(甚至万年之内)才被O系驱逐到关外的。既是某些人要说入声在官话中的脱落和战争有关。但要谈战争,中国历史上哪个时期有春秋战国更频繁呢?

顺道一说,蒙古语和满语是没有卷舌音和翘舌音的。而官话方言是有的。阿尔泰语系多音节文字是没有单音长音的基础的,翘舌音和卷舌音(儿化音)根本没有基础出现。就像汉语没有颤音出现的基础一样(单字单音还颤什么?)而六南方言没有卷舌音和翘舌音的原因,主要是字音短。字音短语速快是六南方言的基本特点,如果不是声音柔这样的因为气候关系。那就只能也是当地古语习惯的传承问题。


淡蓝色荣誉02




从地理位置来看,我们通常所指的南方主要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从人口和面积来说,南方地区都大于北方地区。有人将中国的方言划分为七大方言,也有人划分为五大方言,还有其他划分种类。总之,关于方言的划分很繁杂,似乎有点各说各话的味道。但大多数人都认可七大方言,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在方言区内,有的还可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成为次方言),甚至再分为“方言小片”,明知道一个个地点(某市、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如福州话、南昌话、广州话、长沙话等。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语言种类非常繁杂,由于南方人口和面积相对大于北方,而且少数民族也较多,由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方言。相对来说,这些方言大都属于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其开放程度和传播力度都不大。另外,在一些大的语系下面,还有许多分支方言,这些方言虽同属一大语系,但相互间的词汇差别、发音差别还是很大。

总体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北京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这些年来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许多生僻的地方方言已经逐步退出了交流的大舞台。



媒体人唐陟


中华历史磅礴五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尤其是中国北方,一直以来是政治中心和核心分裂区。治乱循环,不论是治世,还是乱世,草原族群、沙漠族群、森林族群,以及后来的海洋民族,集中在以北方为政治中心的中国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选择一种简单易懂、大家都能接受的语言作为通用语,于是很多难发音、难表达的中华古音被新的发音给取代了,或者自行消失了,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普通话。在某些方言中,保留了个别古音,便说是中华正音,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中国历史上,最近的例子就是东北话,现在东北人先祖以山东、河北等省移民后代居多,难道东北话是山东话、是河北话。最让人感到可笑的话,某南部沿海省份方言,只保留了中华古音中的个别发音,有的人便标榜是正音,我嗤之以鼻。此省自古就是蛮夷之地,发达也只是近代以来的事,蛮夷的方言居然成了正音,岂不可笑。还有大家不要双重标准,草原族群、沙漠族群、森林族群、海洋族群的语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要以讲个鸟英语之类的语言,就觉得高贵了。想当年,中华先祖创立高度文明之时,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森人等,还是树上的猴子、草原上的流浪者。


飞扬5588


北方方言少,是因为从古至今,北方多是平原、高原地貌,交通方便,各地人员往来频繁,语言交流较多,因而趋于相同。当然,除过那些至今还保留着自己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

南方方言多,是因为南方多是山地河湖,自古交通不便,人员往来不多,语言交流少,加之受当地原住民(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因而百里不同音,千里不同腔。

南方方言到底有多少?易中天说,汉语七大方言(也有说八大的),吴、湘、赣、客、粤、闽(或闽南、闽北)都是南方方言,属于北方的只有一种,也没法拿省份来命名,干脆就叫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四大块,即华北、西北、西南、江淮。除广西、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外,长江以北,长江以南,云、贵、川,湖北大部,湖南西北,广西西北,都是北方方言的一统天下,大约占据了全国汉语地区四分之三的地盘。

他认为,北方方言之所以成为“官话”(国语或普通话),因为官家不比民间,说话可以随便。官家要统一意志,怎么能七嘴八舌?要令行禁止,怎么能言语不通?

南方那边呢?就复杂多了,南北方言都有。云、贵、川、鄂都属北方方言区,吴、湘、赣、粤、闽则是南方方言区,其中还夹杂着许多“客家方言岛”(也是南方方言)。客家方言岛到处都是,除广东的东部北部外,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都有。所以广东一省,就至少有三种方言:属于粤语的“白话”(广州话)、属于闽语的潮汕话和梅县一带的客家话。其实南方说是八大方言,只怕八十也不止。光是福建,就号称“八闽互不交通”。这不就八种了?这还是往大里说,往小里算,还不定多少。

南方方言为什么如此之多?

一般认为,南方地形复杂,河网密布,丘陵多,造成地理隔绝。各地汉语语音难以交流,加之古代没有义务教育,更没有拼音,语音的传承就容易出现误差,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发音就和原来的差别很大了。

还有一个原因,历史上北方多战乱,南方较为和平,各个时代带着不同口音的汉人迁往南方,更加剧了南方口音的分化程度。如客家人,就是南迁的北方人,先来为主,后到为客,谓之客家人。很多人听不懂的客家话,并非全是土话,其实保留了许多古汉语发音,也就是雅言。


秦玉龙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这个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4亿人,而因为源远流长的历史,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

按照现代通俗划分方法,现代汉语方言分为7大方言区,包括:即官话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在这7个方言区内,除了官话方言,剩下的6个方言区都位于南方。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北方多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

从夏朝建立开始,北方地区就开始了文明的进程。

长期以来,北方都是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而此时的南方,还处于未开发的蛮夷状态。

所以北方在文明程度、人口数量等方面要远远领先于南方。

但文明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惨烈的战争。从夏朝开始,中原地区就不断爆发战争,惨烈的战场除了导致大量的人口死亡,社会财富毁于一旦,还导致了北方人口的大量外迁,而外迁的方向,是男方。

316年,西晋灭亡,中原大乱,此时内迁数百年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趁机犯上作乱,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动荡时代。

中原大乱,大量的汉人选择离开中原,到南方谋生,于是出现了“衣冠南渡”的奇观,这是中原人口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756年,安史之乱,摧毁了大唐盛世,中原地区再次陷入长达数年的动荡中,“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形成了地方藩镇割据的局面,局势更加动荡,于是大量北方的汉人再次选择南迁,形成第二次人口大规模南迁。在这次南迁中,很多北方汉人南下到今天的福建地区,建立了土楼的奇观,形成了客家方言。

1127年,金军南下,“靖康之难”爆发,北宋灭亡,北方地区再次陷入动荡之中,面对少数民族的蹂躏,大量汉人再次选择南下避难,形成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三次人口的南迁终于使南北方人口出现逆转,南宋时期,南方人口终于超过北方。

而在三次南迁中,大量的汉人南下,保留了北方的语言系统,这些方言因为远离战乱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南方的方言区。而北方因为人口北大量屠杀,方言也一次次被消灭。

所以,南方方言要远远多于北方。

2、北方地形平坦,南方地形支离破碎

我国的地形很有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北方相对平坦,而南方则支离破碎。

北方,主要的地形区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等。

而南方,主要的地形区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等。

相比而言,北方的各地块相对完整,而南方的地块则起伏不平,加上南方河网密布,使南方的地形更显破碎。

地形破碎带来的结果就是各区域相互的交流困难,在“地无三尺平”的云贵高原,典型的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尤其是云南,因为高山的阻挡和隔阂,虽然两个民族距离很近,但是方言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其实这种情况在整个南方都有体现,因为地形的有效阻隔,各个小区域形成了自己独立发展的文明,在交通极其不方便的古代,各区域相互间的交流几乎为零,高山大川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方言的作用。

我国现代汉语虽然有7大方言区,但是在南方6大方言区之中,还有数不清的次方言区,在次方言区还有方言小片,这使得南方方言异彩纷呈。

相比之下,北方的各个地形区都相对平坦,各地区的交流也相对频繁,特别是经常打仗,相互间的沟通更加密切,这些因素使得北方的方言呈现了互通性,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方言大区。

3、官话是以北方方言为主,方言融合多

北方方言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北方方言经历的融合和变革太多了。

因为文明诞生时间早,所以几乎是从出现文明开始,北方的方言就在不断融合发展。

除了北方内部各地块之间方言的融合,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也不断南下侵扰,很多游牧民族还在北方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比如北魏、辽、金等。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另一方面,也使得北方的方言注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

宋朝之后,虽然北方人口少,但是由于大面积的民族融合以及方言融合,北方方言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方言,因此,北方方言开始成为我国的官方语言。

今天的普通话,是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方言为蓝本进行优化形成的。普通话的推广也促进了北方方言区内部的方言整合,使北方方言形成一个内部差异更小的方言大区。

所以,北方方言注定要比南方方言少!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中国的11门方言从古老到现代的排序是:

秦至唐:闽南语>粤语=赣语>晋语

宋至明:客家话>吴语=平话>湘语=徽话

明至今:官话>普通话



秦朝初期南征百越,中原木客,即伐木工人,为造阿房宫,广东话开始出现,此后陆陆续续有移民进入岭南,广东话得到发展,南雄珠玑巷移民,广东话最后一次吸收北方话

晋朝永嘉之乱,八王之乱,八姓入闽,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出现金陵雅言(南京话开始趋于官话),赣湘吴闽发展

唐朝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四川话发展

宋朝狄青南征,靖康之耻,珠玑巷,南宋朝廷迁徙至覆灭,出现平话客家话

明清大槐树(没有画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迁台赴琼,

近代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汉语输出

新中国支援边疆,经过元明清三朝,形成今天的官话,普通话在河北滦平话基础上形成

方言形成


宇文度鹏


我感觉南方人相当多认为北方人就是胡人的后代,认为普通话是胡语演变的,这从回答者数量就能看得出来,这也是南方人爱黑北方人的一个主要因素,南北对黑来说我发现百分之七十南黑北,百分之三十北黑南,南方人是从衣食住行语言各方面爱黑北方人,他她们始终能找到喷点,我不是说南方人都是地域喷但是比例特别多,北方人更多的是反黑,这从两个横跨南北的省就能看得出来,这两个省就是江苏和安徽,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不过这俩省对喷是以长江为界限,尤其是江苏内斗最厉害,几乎是位于南方的苏南黑苏北,少见苏北黑苏南,安徽也是同样。肯定有南方省份的人会说我们省同样被黑啊,但是我发现这一定程度南方自己黑自己,但是一旦有北方的情况不少南方做为南方的黑喷会一致针对北方


幽暗之巷


只能这样胡说八道了,因为北方的广大领土被胡人一次一次冲击,军事上的烧杀抢掠,经济上的交换渗透,文化上的交流合作,婚姻上的秦晋之好,多种交流以后,北方的语言更接近或者吸收了更多的胡人语言表达,所以基本上是一直的,甚至是语言差距较小。南方呢,从衣冠南渡开始,一波一波一轮一轮的晋唐宋明,一遇到战事有钱人就大车小车的往南方向跑,造成了某一个地区的人口相对集中,就成了与周边有差异的语言,甚至是风俗习惯,也助推了语言的独立性。南方的不同方言,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南下的北方人群遗存的古代语言,这是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需要很好研究保护。


DL南山樵夫


为什么北方的方言相对于南方要少些?我想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北方的民族融合程度要比南方高的多。影响民族大融合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和历史因素。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推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三次重大的政治事件:①秦皇统一六国后,推行车同轨,书同文;②北魏孝文帝发起的最为彻底的汉化运动;③隋唐盛世下的民族大融合。通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非同凡响、超越历史的重大国策都是从北方的政治中心或者统治者那里发起的,这时候南方在干什么?长江流域的楚国正在密谋叛乱,珠江流域的百越还在被武力征服;南朝那群汉人的逃亡者正在醉生梦死;隋唐时期相对要好些,至少朝廷的公文可以顺利的传递到岭南一带。因此,从政治上来说南方从来都不是国家的第一势力范畴,当然到了今天我们国家正在改变这一遗留问题。

对于民族融合来说,如果政治因素属于后天性的话,那么环境就是先天性的了。并且这个是没法改变的,中国四大平原其中三个就在北方,南方仅有的一个江南平原还是距离北方最近的。复杂多样的地形造就了南方特有的同乡不同音,同村不同调的文化局面。相对来说,北方就好多了。东北人完全可以做到用同一个表情来欣赏赵本山的小品;河南人可以跟着梨园春的豫剧吟唱起来;陕西人可以通过语调辨出你是陕南还是陕北人来。

从经济的发展程度上来说,南方要比北方优越的不是一点半点。一个山坳里,一块稻田,一方鱼塘,一片槡林就可以让一户南方人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北方恐怕就要困难些,兵荒马乱的你往哪路逃?一不小心就破产了。因此,靠着近代鸦片战争发了家的广东人就膨胀了,不讲粤语我就鄙视你,更是到处标榜粤语文化的优越性。我想江南人民的一个眼神就可以说明一切,哪里来暴发户哟?

最后一个历史性的因素就是中华民族发祥于北方,兴起于北方,成熟于北方。因此,北方人的文化归属感普遍强于南方,试看北方草原上兴起的多少个强悍部落最后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语言就是最好的凭证。反观南方,一个小小的苗族就融合了数千年,都快成精了,时至今日依然活蹦乱跳的游荡在南方的大地上。

最后,需要额外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人的因素,北方人更向往于大一统,所以政星、将才辈出不穷;南方人更加精于一亩三分地的算计,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所以文臣、干吏多如牛毛。


黄土门前卧黄牛


关于北方方言少,南方方言多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华夏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那么华夏民族的语言也就构成了汉语的基础,所以,汉语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语言。由于汉民族在北方分布较广,所以,汉语居于主导地位,方言当然就少了。而南方在古代人口较少,民族众多、居住又分散。不能形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各说各话,这是造成南方方言多的早期原因。

第二、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大多定都在北方。所以,官话肯定要用北方方言作基础。这又在原来的语言基础上,进一步将北方语言统一起来。由于古代人口的流动性差,所以,官话也辐射不到南方,这也是造成南方方言多的一个原因。

第三、古代的战争大都发生在北方,战败的少数民族都被汉族融合,造成少数民族语言的消失,这也是北方方言少的一个原因。汉族融合了少数民族,语言也一定会掺入少数民族原素。因为汉人是主体民族,掺入少数民族原素只能引起发音的差异,语言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并不会被破坏。就像每个省的口音都不一样,但还可以互相听得懂。南方则不然,迁去南方的都是汉人,好多还是举族南渡。这种整体搬迁,为他们保留原来的语言提供了可能。同时,汉人的文化要比南方的少数民族先进。所以,汉人是不肯同蛮、夷通婚的。这样一来,在南方少数民族众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客家人。而且,客家人也不全是同一朝代南迁的,每个朝代的发音又不同。经过几百年与故乡的隔绝,他们故乡的语言发展了,而他们的语言还停留在南迁时的阶段。于是,他们跟故乡的人说话完全不同,与本地人说话也不同,完全变成了另一种语言。这也是南方方言众多的另一个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