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OPEC會議結果成雙贏局面,對於未來油市又有何種影響呢?

6月22日OPEC在維也納舉行了會議,會議結果是大勢所趨的增產。在某種出程度上達成了一個雙贏的結果,繼進行了增產,同時也沒有影響到目前的減產。

按照之前的猜測如果OPEC選擇增產,那這對原油來說是一個極其利空的消息,但現實往往在大家都認定一件事時猛然跳出狠狠打了我們的臉!

這次現實告訴我們“原油價格短線跳漲超過3美元”,相信各位得知此結果應該都是一臉暮逼,那原油為什麼意外崛起了呢?

OPEC會議結果成雙贏局面,對於未來油市又有何種影響呢?

在會議之前大部分預測的結果都是增產,並且增產幅度會在每日180萬桶這個幅度,然而會議的實際結果表明,將減產履約率降到100%,這意味著每日額外70-80萬桶/日原油進入市場,確認OPEC協議7月1日生效,任何過度減產的國家都需要回歸減產執行率100%。此次結果甚至都不及100萬桶,因此對於油價的刺激小了很多,這也許是引發這次原油價格暴漲的關鍵因素。

本次會議內部存在巨大分歧,增產方和減產方都互補退讓,但又不能無視另一方的態度,所以會議最佳的結果是選擇一個“雙贏”的決定。此前有消息稱伊朗突然改變主意同意“增產”,這曾一度引發市場的巨大擔憂,但從如今這一結果來看,就可以完全理解伊朗態度為何轉變了。

可以看出OPEC內部存在分歧的雙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讓步,這種程度的減產可以說對於雙方來說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而對於原油價格來說,這樣的一個結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過度看空原油市場的時候,一個完全可以接受的結局足夠引發原油價格的大漲。

據金聯創分析,石油期貨多頭已經結束了連續多周的減持而轉手增倉,這往往是價格下行結束前的跡象。由於期貨持倉者已開始處在買多增倉的階段,對市場中的消息更多的敏感於向好方面。這也是將OPEC增產80萬桶當作“好消息”的一個重要原因。

OPEC減產履約率降到100%對將會油價有什麼影響?

關鍵要看OPEC的這一減產履約率降到100%,即增產大約80萬桶/日的產量,與伊朗及委內瑞拉可能減少出口量對沖抵消的程度,以及在這種情景下的市場情緒。

本次會議結果總體來說已經算是非常照顧好各方的心情了,那麼接下來油市會朝著哪個方向去呢?

有觀點認為此次會議會成為油市的分水嶺,上週五油價暴漲突破69美元,而今天似乎沒有了後勁,讓人不禁認為此次暴漲只是曇花一現,就目前形勢來看原油的似乎不是那麼的明朗,如果價格能穩定住或許日後還有希望再次崛起,反之會將繼續擴大跌幅程度。

按照此前OPEC行徑來看,未來,當油價高過80美元/桶時,OPEC將會啟動“增產模式”,通過釋放剩餘產能而拉低油價;當油價跌破60美元/同時,OPEC將啟動“減產模式”,而OPEC和非OPEC之間的“減產協議”亦會得到有效實施,這使得“維亞納聯盟”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未來市場隱患仍存

Centralpec

雖然這次OPEC會議以小幅政策的結果成功落幕,但其實未來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隱患,據報道稱伊朗油長在這次會議上因與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的意見不和而怒氣衝衝地離開會場。後者意圖大量增產以保衛正由美國頁岩油“入侵”的市場。但正面臨地緣政治風險的伊朗、伊拉克和委內瑞拉則唯恐增產會降低他們已經受限的原油問價。

2016年達成的減產協議曾一度將油價由28美元每桶提升至70美元每桶以上,但油價的上升過快令生產者擔憂其給經濟活動帶來的損傷會影響世界對原油的需求。如果增產協議達成,也將推廣至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成員國。所以這次的短暫增產可能並不是一個長久的方案,未來預測還會有進一步的措施來處理這個問題。

OPEC會議結果成雙贏局面,對於未來油市又有何種影響呢?

此次歐佩克會議決定增產,既有美國在背後“發力”的影子,也有OPEC發揮自身力量平抑油價再次“過高”的合理考量。

此次維也納會議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兩發推文,要求OPEC增加產量供應。

按理說,增產後油價應聲下降會抑制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積極性,可能會降低美國頁岩油產量和利潤空間。但是,美國當前總體上還是希望國際油價維持在一個適度並“略微偏低”的水平,一方面是通過較低的石油消費和使用成本提振美國的製造業和“再工業化”;

另一方面是在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考慮到恢復並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可能導致伊朗的石油生產和出口量“驟減”,美國希望OPEC增產也是出於保持全球石油總體供應穩定的考慮;

再者,美國與俄羅斯持續惡交併持續實施對俄製裁的情況下,遏制油價上升等於變相打擊俄羅斯這一油氣出口大國,阻止俄羅斯享受油價上升帶來的“紅利”。

當然,抑制油價不合理的“過快”上升本身也是OPEC作為全球唯一的石油輸出國組織,長期以來的職責和策略之一。而且,個別OPEC成員國當前已出現原油生產供應減少的問題,比如委內瑞拉,由於國內經濟持續惡化和社會動盪等一系列原因,該國石油生產和出口已較正常狀況減少50萬桶/日左右。這導致了OPEC整體產量低於預期水平,而

隨著全球經濟穩健復甦帶來的對原油需求的增加,國際社會對於OPEC提高原油產量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也是OPEC“順勢而為”增加產量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