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兒時捕蟬記 吳善然

兒時捕蟬記

□ 吳善然

兒時捕蟬記 吳善然

我老家在漣水的鄉下,每到盛夏季節,便會聽到清脆悠揚的蟬聲,有時幾乎能持續七八個小時,往往於炎熱的中午達到高潮。

記得那時我還沒有入學,夏天的氣溫高達三十五度左右。一清早,我趁露水未乾,就拿起晾衣的竹竿,再找根尺餘長的細鉛絲,彎曲成鵝蛋形的圈,插進竹竿的頂端,然後開始竄弄堂、上天井、走屋簷、鑽菜園,去卷蜘蛛的網。露水未乾的蜘蛛網極粘,用它來捕蟬是最管用的。卷好蛛網後,我就手持竹竿,四處去尋蟬。蟬往往隱藏於樹葉下,讓你只聽得“知了,知了”的叫,卻找不到蹤影。有時它們的叫聲會戛然而止,將一泡尿猛撒在你頭上,爾後逃之夭夭。這種特有的隱身術,也是它們戰勝天敵,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我尋蟬頭都舉酸了,就低下頭來扭動扭動,用手揉揉雙眼,輕鬆一下繼續找。一次我抬著頭,全神貫注地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查看,不覺走到了一處糞坑邊,兩腳被青藤一絆,“撲通”一聲跌進糞坑,回家一連衝了三桶水,方才洗去異味。就這樣,我仍然初心不改。

在家鄉常見的蟬有三種。第一種,體型小、出土早,通身佈滿紫色斑點,叫聲尖細悠揚,起伏動聽;第二種,體型大、出土稍遲,通身褐色,叫聲粗獷短促,一副“老爺”態勢,喜攀高枝;第三種,體型居中、出土最晚,通身佈滿綠色並有藍點,叫聲清脆響亮,經久不衰。

我家的後邊有一條渠,寬約6米,長約2500米,渠邊槐、楊、柳成林,它是蟬脫殼寄居的“寶地”。夜晚若用電燈光搜索,從地面到樹幹,可見到鮮活的“嘰溜龜”(蟬的幼蟲)鑽出,待上樹脫殼後成蟬。樹幹上便留下軀殼,叫蟬衣或蟬蛻,據說可治感冒發熱、咳嗽啞喉、小兒麻疹等症。收集起來當藥材,能賣上好價錢。那時我常拿賣蟬衣的錢買糖果、棒冰和涼粉吃,雖皮膚被太陽烤得發黑,但小日子過得充實愉快。

未蛻殼的“嘰溜龜”營養十分豐富,可與蠶蛹相媲美,因其蛋白質含量高,誘惑力強,也能當食材用。當年,我將逮到的蟬和蟬龜,耍玩後統統拿去餵養圈裡的雞鴨,雞鴨食了時常會下雙黃蛋,更令人稱奇的是,有隻大白鴨吃了蟬龜後,一天還下過兩個蛋。母親會把鴨蛋拿兩個煮給我吃,算是獎賞,我真的開心極了。

現在我已退休在家,每當想起兒時捕蟬的情景,就想到了深藏故里的童真和充滿林間的逸趣,讓人十分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