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單位寫材料的為什麼越來越少?

愛你是最好的時光325


寫材料這件事,我們也算做了好些年。很多人批評政府機關官僚,什麼都靠文件材料,永遠文山會海。不過這並不是中國特色,而是現代科層制(官僚體制)的共同特點。

說到科層制,你應該知道我要說的是誰。對,就是韋伯。



所謂科層制,是一種權力組織方式,也是一種社會管理方式。人都是兩個鼻孔一張嘴,沒有分工的時候只是散沙,只有以某種分工形成一個整體,才能充分合作,發揮合力,辦大事。而科層制就是其中一種組織形式。



橫向依職能,縱向依職位,進行分工和分層。 因此,如果某個基層某科公務員,要將信息傳遞給省長,那麼首先他要把信息彙總起來,報給自己的處長,再由處長報給局長。局長,作為這個區域內,所在行業的頂端,再在由省長組織的各行各業的碰頭會上,報給省領導。


這個過程當中,為了避免信息傳遞走樣,也為了節約成本,不用讓這個基層公務員見一個領導說一次,比較好的辦法是使用公文報告簽報簡報等方式,逐級按條線上報。每一級決策者根據職權,判斷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不能解決的再向上報,或者轉交給其他部門、哪個職位。



公文材料的另一個好處是,流轉過程當中一定會留下痕跡,到某個部門,某個官員手上時,無論他處不處理,他都必須簽收。這樣就避免了信息的傳遞的停滯和信息的丟失。

就這樣,所有人根據分工和分級原則,形成層級制的分工明確的立體架構,架構越複雜,越需要以文件材料為載體,進行信息上下傳遞,平層流轉。講白了,這就是一種治理術。



但是,人的本性又是反結構、反體制、自由散漫的。科層制重紀律,輕個性。因此官僚體制中就產生了個專門分工:寫材料的——本質上他是個翻譯者,將人的自然語言,翻譯成文件信息,或者反過來。

這個工作肯定是比較辛苦的,但也同時能掌握全局情況,並瞭解“通用話術”,放到哪裡都好用。 而對於領導而言,會寫材料的人是個柺杖,用上就離不開。所以出現了很多秘書跟著領導走,越會寫越升職不了的情況。

這個翻譯工作難做,又具有高度個人依賴,既不安全又辛苦,這幾年乾的人就越來越少。大家漸漸轉型成為,既懂專業,又能寫差不多水準的材料的專家型官員,純文字幹部也就越來越少了。

一點淺見,供參考。


林海


我就是幹這個出來的,說點個人感受吧!

1、寫材料是個苦差事。沒幹過這行的,是體會不到寫材料的酸甜苦辣的。領導上班時,你要上班,領導下班了,你還在加班。隔三差五,來點事情,有時加班加點剛搞完一個材料,以為接下來沒什麼事可以喘口氣了,咣噹,天上突然又掉下一差事,只好又苦逼的接著幹,一年到頭總盼著閒幾天,可除非自己躺著起不來,否則甭想。最怕的是上面突然來檢查,經常週五來個通知,好,週末又泡湯了。如果要上典型,更加,幾天幾夜就圍著材料轉了,有時回家睡覺都不踏實,經常三更半夜被從被窩裡拉出來,老婆孩子埋怨,自己只能在心裡喊草泥馬,回頭還得乖乖去辦公室。寫得好,得領導一句表揚,寫不好,打完板子,還得削尖腦袋上。別的同事在吃飯喝酒,關係不怎麼樣的,看見你加班,頂多說聲辛苦,還賣好說可惜了你有事,不然怎麼怎麼的;關係好的叫你一聲,你有事不能去,沒轍;有時能去了,又掂記著材料的事喝不痛快,或者被領導臨時叫回來,好吧,飯桌上還得陪笑臉和人說對不起,臨了還要說下次我來,吃飯承個人禮,早退欠個情,到頭來吃飯吃出一堆事。

2、寫材料弄不好就進坑了。一個單位,不管大小,寫材料的人就幾個,而且大多是打醬油的,只能整點小總結之類的豆腐塊,真正能抗領導講話稿或典型經驗報告的,其實就一兩個。所以,你很重要,重要的領導都離不開你。一個領導提拔了,下一個領導來,繼續表揚你,***,你不錯,好好幹有機會的。機會來機會去,總不見實際行動,二十多幹到三十多,又到四十多,頭髮白了,人也疲了。出去看著曾經的同事、下屬都成了領導,自己都不好意思。久了,成機關老油子,也不愛出去應酬了。

總的來說,寫材料的人,太不容易。所以知道情況的,都不太願意沾邊。能寫的不願寫,不能寫的又幹不了,造成了機關材料人手緊缺。我們這裡很多單位每年都在物色人,很多縣裡的也想上來,但後來一聽要寫材料,都打退堂鼓了。現實就是這樣。

最後多說一句,此前我也在相關提問中也答過,就是寫材料不要只顧著埋頭做事,也要抬頭看人。寫材料只是敲門磚,不能夠當作沉人石,一寫到底。你一定要培養接班人。否則,永遠都脫不了身。我以前在市委組織部時,調進去的時候就是寫材料,我一看不對,寫了大半年後就以加強寫作班子底為由,從縣裡抽了幾個寫得還可以的上來跟班,最終留下一個苗子帶著,一年半左右,我徹底甩手了,並調離了崗位,至今已換了三四個單位,而和我同一批進單位和兩辦的人,到現在還在寫材料,由此可見培養接班人的重要性。


80後小公


曾經在單位專業寫材料五年半,終於在2015年9月跳出火坑,寧願自己寫自媒體掙不到錢,也不願意在崗位上寫材料多掙錢。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願意去寫材料,自己有一下三點認識:



一是需要寫材料的單位都是國企或者政府、事業單位,這些單位也被稱之為體制內單位,我相信有過此類工作經歷的人都明白,寫材料在這些單位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實質工作,而且形成了凡事都需要材料,任何發言、總結、認識都需要寫材料,結果就是真正幹實質工作的人是一個工作有好幾個人在幹,而材料是好幾個材料只有一個人在寫,白加黑、五加二簡直就是常態。體制內寫材料的人基本都會抽菸,禿頂幾率更大,好不容易休息也肯定要用究竟麻痺自己,確實是苦,而且這種苦是內心深處的苦,我稱寫材料為熬心血。因為我曾經在寫材料的崗位上工作,耽擱了母親的手術,錯過了孩子的成長,身體素質急劇下降,最終逃離。

二是寫材料實際是在寫別人的想法,如果表達自己想說的,即便文學素養差,也能表達出思路。但如果是給別人寫材料,就需要去猜測他人的想法,這個難度就大了,猜的不準就是一通批評,猜的準寫得好,那領導面子往哪裡擱,體制內領導嘛,必須展現出比你高出一籌的本事,寫得再好也得繼續改。結果就是你辛辛苦苦了好幾個晚上,領導一句話就又得熬幾個晚上,如果那句話寫的不和領導的心,更容易被批評。而且領導針對一些彙報材料,喜歡找好多人一起來品評議論,誰要不說點意見怕領導不高興;都說的話經常會產生不可想象的後果,那就是讓寫材料的完全不知道這材料該怎麼寫了(經歷過此場景的人肯定理解)。我就曾經給領導寫過批評自己四風問題的材料,一個月基本沒睡覺,開始被領導批評為不敢揭露事實,後來被領導記恨,你懂的。

三是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有個性,針對寫材料這樣的工作,基本上都知道其中的苦悶,直接就會予以拒絕。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愛好寫作的寧願去寫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愛寫作的更不願意走上受束縛的崗位,這就是現在年輕人的思想,十分正常。有時候我覺得體制內單位更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這樣的崗位越來越沒有人幹,只有從根上解決寫材料難、多、雜、繁等問題,才能實現寫材料人員的迴歸。


抑鬱症患者每日日記


一、機關工作多年來,愚拙小兒發現,願寫能寫的人非常稀缺。許多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的領導都曾反映缺“筆桿子”,都正渴求“筆桿子”。

二、“寫材料的人”一般對應的是”事務性的人“。最理想的情形是:能寫好材料的人也能幹好事務性工作;能幹好事務性工作的人也能寫好材料。當今時代,亟需既能寫又能幹的全面型機關人才。

三、現實中,願寫能寫的人很稀少。有的能寫不願寫,有的願寫不能寫,有的既不願寫又不能寫。總之,大多數人更願意幹事務性工作。

四,寫材料是份苦差事。要加班加點、點燈熬油,時刻被無形的沉重壓力環繞,時常被累得眼睛紅紅的,眼圈黑黑的,腦袋懵懵的,兩腿軟軟的。以愚拙小兒為例,身體底子還算不錯,曾完賽過“全馬”。但一度也曾有抑鬱傾向,還因肺部炎症、心肌酶偏高,在醫院裡待了近一週。

五,寫材料要做幕後人。寫材料的,基本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做的都是臺下的幕後工作。除了綜合部門外,大部分在具體業務部門寫材料的,基本不被人所熟知,往往會默默無名。

六,寫材料能成多面手。現實中,寫材料的人,尤其任職於綜合部門的,在調度、研究及謀劃工作中,經常和不同層面的同志打交道,練就了嚴謹、幹練的辦事能力,往往也能勝任事務性工作。而單幹具體事務性工作的,卻不一定能勝任寫材料這項工作。所以,常常會看到寫材料的經常被緊急派去幹事務性工作,卻很少看到幹事務性工作被緊急派去寫材料。於是,寫材料的,因其多面手的屬性,可能會承擔更多的任務。

七,在機關裡,與其說是願寫能寫的人不多,不如說甘於吃苦、甘於無名、甘於奉獻的人不多。

八,最近,欣喜地發現,機關裡想寫材料的人還是挺多的。希望願寫的繼續保持對寫的熱愛,花心思琢磨,下力氣積累,動腦筋練習。希望能寫的繼續保持對寫的初心,做好以文敘事、以文輔政、以文鼎新。希望做事務性工作的,在做好本職工作之外,研究如何優化流程、完善制度、形成文字。沒有一定的務虛能力,事務性工作也不可能幹得太好。能寫願寫的,在秉持初心、任勞任怨的同時,也要適度偷偷懶。在累的時候,沏杯熱茶,看看窗外的風景。

筆者供職於省直機關部門,負責文字綜合工作,更多幹貨請搜索關注‘’公文選萃‘微信公眾號。


公文選萃




公文寫作能力是機關幹部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機關幹部都應該具備拿起筆能寫,張開口能說,走出去能幹。但我們會發現身邊具備這些能力的人越來越少,而只想動動嘴皮子,或者只願意幹基礎性工作的人越來越多,我想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寫材料苦,寫材料累,傷神又傷力。雖然在單位裡會寫材料被人成為“秀才”或“筆桿子”,被人高看一等,但大家都明白,這是一門苦差事,五加二,白加黑是家常便飯,有人戲稱為“四水乾部”,喝墨水、費腦水、流汗水、尿黃水,這些話雖有調侃之嫌,卻也十分形象。我身邊就有一些做文秘工作的朋友,當領導有重要活動或重要會議參加需要發言時,心裡猶如一塊沉甸甸的石頭一樣,一天到晚都在查資料,理思路,打框架,充內容,由於長時間晝夜伏案而作,生活又無規律,我們會發現寫材料的人頭疼、失眠、脫髮、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都是經常出現的職業病。


二.寫材料繁,寫材料難,寫作水平要求高。單位裡準備領導發言的材料種類繁多,扶貧工作、民主生活會、黨風廉政建設、兩學一做、政治經濟工作、三農工作等等,領導參加的會議不計其數,需要寫的材料不計其數。另外,我們都明白寫材料是給領導代筆,要揣摩領導思路,迎合領導口味,時時刻刻“設身處地”替領導著想,因此寫作難度可想而知。


三.缺乏主動學習,善於學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寫材料不但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而且要想寫好材料,必須主動學習,善於學習。現在職場許多人感覺比較浮躁,缺乏責任心,對於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本地區、本單位的工作重點,指導思想,年度任務等摸模不清,學習不透,缺乏系統學、深入學、經常學、第一時間學的態度,缺乏搞好文字工作所要求的嚴於律己,善始善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曾經有一位“筆桿子”朋友鼓勵我寫文章,寫好文章,在這裡也希望大家都能夠汲取一種力量,一種以苦為樂的力量,一種負重前行的力量,一種以文為梯的力量,蓄勢待發、一飛沖天。


恨鐵不成鋼


這個深有感觸。寫材料的人,很多人覺得很羨慕,每天坐機關辦公室貌似很清閒的樣子,也有很多人覺得寫材料是個苦差事,身在兵位而處處要謀將帥的事兒,而且很難有寫材料的秘書或者主任在給領導寫講話這些材料的時候一次搞定的,基本都是不斷的修改,那種你寫了一份材料,被領導改來改去自己修來修去的感覺,我認為就好比是吃一頓飯,你吃兩口又吐一口出來再接著吃,會是什麼味道呢?


而之所以現在單位上寫材料的人少了,我覺得,一方面是好的方面,比如現在很多單位和領導比較務實,對於寫材料不會像以前那麼講究了,很多時候發言也不需要秘書寫稿,大多有事說事比較高效,所以自然就不需要一幫專門寫材料的人了,這樣的好處是既節省了人力資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另外一方面,可能很多人更加的務實,覺得寫材料是個苦差事,沒什麼油水更沒什麼權利,寫好了都是領導的功勞,寫不好都是自己的水平差,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摻合這個事兒,也就導致了年紀大的人寫不出來了,而年紀小的又不願意寫了,自然也就越來越少了。


但是寫材料這種事情,要我說其實就是一把雙刃劍,能夠適當的準確的寫好一些彙報材料或者講話材料,其實對於一個單位或者領導來說,是很需要的,畢竟企業發展也還是需要有明確的發展目標以及舉措,而這些目標和舉措光靠嘴巴子說說其實很多人也不會記得,如果能夠在開會的時候,或者向上級領導彙報的時候,將公司的一些重要工作和舉措以及發展思路等,通過文字將它們展現出來,讓別人瞭解你們公司的發展意圖和舉措,其實對企業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當然,那種為了寫材料而寫材料,開個會動不動就寫材料,講個話動不動就寫講話稿的公司,的確讓寫材料的人很累,每次開會聽那些材料的人應該更累吧。


總之,寫材料的人越來越少,一方面是好事,但是也不完全都是好事,好的材料還是要寫,那些沒必要的材料希望能免就免了吧。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更多職場精彩話題,點擊關注職場問答達人九品職麻官,大家一起來聊聊職場上班那些事兒。


九品職麻官


從個人這麼多年的工作經歷來看,其實要想在單位獲得提拔,被領導優先重視,最重要最便捷的一個途徑還是寫材料。各個單位最缺的還是能寫材料的筆桿子。尤其是在黨政機關提拔的最快的也是各個辦公室的寫手和領導身邊的工作人員(基本是寫材料為主)。

至於為什麼寫材料的人越來越少,我想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吧。

1、現在對材料的要求越來越苛刻。隨著互聯網的發達,人們看到優秀的作品越來越多,導致對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好的材料不僅要有高度,還要有翔實的事例,還要有生動形象的語言,還要有邏輯清楚,層次清晰。總之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從工作要求來講,這也是對的,但是對於寫材料的人來講,就是苦不堪言。

2、寫材料的高強度工作要求。現在的各項工作到動不動就要報材料,對於寫材料的人員來講,工作量無形的增加了很多,而且很多材料是下午提要求,第二天就要必須要,所以很多時候就只能利用加班的時間來完成。但是你這個加班又沒有辦法說,用具體的實物量來衡量,還不一定得到單位的認可,沒有按時完成,領導往往只會認為你是沒有能力完成,而不是認為工作要求的太急太高。

3、對於寫材料人員的工作付出也並沒有規定性的認可。材料寫得好不好,往往是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就算是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提拔不提拔也並沒有具體的指標來度量。就算你的材料得到了中央省市的高度評價,但是也沒有誰拿這個來作為你評優評先進或者提拔的一個硬性指標。

雖然寫材料的人有這樣一些苦楚,但是對於年輕人,尤其是在其他的專業崗位,並沒有突出一技之長的人,建議還是可以走寫材料這一條路,主要目的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高級寫手的缺少。尤其是對於黨政機關的人來講,材料寫得好,有極大概率選拔到領導身邊做工作人員,這樣提拔的路徑就會被別人快捷得多。

關注頭條號,非正式生活,不一樣的兩性視角,職場觀點,更多兩性職場問題,可私信諮詢交流。


非正式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那麼寫材料的世界就寫滿了不容易。寫材料的是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苦差事,由於公文材料在中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承擔了協調運轉的功能,且對上負責的選人用人機制使得有關彙報、特色材料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能寫出一份合格的、準確的、出彩的人在各個單位都很吃香。所以寫材料的在單位經常被同事恭維說寫材料的進步快、寫材料的與領導接觸多,但是如果讓他們來寫材料,紛紛搖手不幹。箇中緣由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個是身苦

寫材料是一項累差事、苦差事,大家雖然崗位不同、職級不同,但點燈熬油、夙夜加班的經歷是相同的。由於寫材料是個需要靜心的過程,白天往往忙於事務性工作,很難靜下心來,所以材料多是晚上在煙霧繚繞中來尋找靈感的。且晚上無論走多晚,第二天都得準時到單位,因為老的任務沒完成,新的任務就摞上了,白加黑、五加二是常事。所謂寫材料全在“加班”二字,“燈火輝煌”才能“前途輝煌”。長此以為,身體搞垮、疏離了與朋友關係不說,沒有好好見證孩子的成長才是最大的遺憾。

一個是心累

再會寫材料的人,也沒有好寫的材料。這是因為文章的特殊性質決定的,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章不像具體業務,有固定的標準,往往只是以領導通過為最高目標,而在送達領導前,往往你的主辦領導、分管領導都先過目了,甚至提的意見都是相左的,於是就有了“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剛剛起跑;五稿六稿,還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的現象。且很多單位形式主義風氣抬頭,一份材料三級小標題都要搞的對仗工整,其實翻翻毛選鄧選,沒有套路都是大白話,說到底還是沒有自信,沒有把握以理論的深度和內容的飽滿來壓得住文章,只能以套路小標題的方式來給文章穿靴戴帽。

還有一個就是能力不匹配

並不是那些程序性的總結、彙報、政務信息能稱為寫材料,材料狗的高境界是輸出想法,每個單位筆桿子往往承擔的是智囊、智庫的作用。真到寫大材料時,即一些政府工作報告、某領域的十三五規劃、全系統工作會上的講話等,你會發現真正痛苦的是自己的水平達不到那個高度,一些時局的洞察、產業的分析不是你坐在辦公室裡把各單位各部門的總結翻翻做材料的搬運工能解決的,這需要你理論的功底、強大的分析能力和調查研究水平,但材料狗往往囿於每天材料壓身沒有時間去俯下身子開展調查研究或者提升業務能力的學習,造成文字真正重要的思想深度成為欠缺。

最後就是沒有成就感

大家心裡都清楚,每天說是在搞材料其實都是在生產文字垃圾,假大空盛行、車軲轆話來回說,有的人號稱幾年寫了百萬字,可真讓他結集能出版麼。可以出版,但放在書店是賣不出去的。

所以寫材料的,誰不是一邊絕望想放棄,一邊哭著在努力。同時,也只有不讓“寫材料的”吃苦又吃虧、受累又受氣,讓他們真正吃香、受尊重,才能夠克服各項工作中的不良風氣,也才能使事業擠出水分、高質量的發展。


碼上風


一般單位裡寫材料的被尊稱為“筆桿子”,畢竟肚子裡是裝了幾瓶墨水的,出口成章、筆尖生花、一揮而就就是洋洋灑灑三千字,著實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趨於以下幾種原因,“筆桿子”越發少了。

一、壓力大。寫材料寫材料,既然是筆桿子,那就是專門窩在椅子上對著電腦埋頭奮筆疾書了,而且這不是小學寫作文,三言兩語就可以搞定上交,如果錯了頂多被畫幾個❌被評論幾句也就萬事大吉了。單位的材料寫出來一般是正式的對外文書,相當於是單位的整體文化素養的體現,是領導拿出去的面子,所以有些筆桿子寫到半夜三更還在更改被退回的材料。




二、沒前途。沒有前進方向的道路是一條陰霾天空下的林間小路,銷售幹得好可以升銷售經理,財務幹得好可以升財務總監,甚至普通的車間工人幹得賣力也可以升為車間主任,請問,寫材料的前途在哪裡?一日為秘終身為秘,一想起就捶胸跺腳唉聲連連,眼看他人升職加薪,自己卻窩在千年冷板凳上,實在心寒。

三、職位獨特性。一個蘿蔔一個坑,其他崗位少了人或多了人,並無多大妨礙,寫材料就不同了,公司說到底不是救濟所,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機構,所以,一個單位就只需要一個寫材料即可,多了沒用,少了不行,一個剛剛好。沒人搶也沒人爭,繼而也就慢慢變得越來越少人願意去寫材料就。

四、工資待遇問題。有句話講水漲船高,升職了加薪必定也是蹭蹭往上提幾檔,但是,那是相對論而言,為何升職?為何加薪?為何?因為為公司帶來效益,為公司發展前景立下了汗馬功勞,為公司日益壯大出生入死終日奔波在第一戰線,所以升職加薪是這類人,而不是終日眼巴巴窩在電腦前,心念著說多都是淚,兩手飛快敲打鍵盤的鍵盤俠們。




五、無技能附加。簡而言之,對一個公司而言,寫材料與技工相比,技工更獲青睞,因為技工帶來的是直接效益,而材料的宣示只是間接並非立刻顯示出來,除非特別需要或者公司壯大,那麼寫材料並不受多大歡迎。

六、腦力活的痛苦。體力活雖然累,但休息片刻也就好了,腦力活就不一樣了,損失的不僅是體力還有腦力,腦力用多了就容易特別顯老,對人來說沒人願意二十三好青年被人看成四十油膩大叔。

總而言之,寫材料的痛苦在於筆桿子的輝煌從未體驗,卻每時每刻無不在期待文藝復興的到來。


江左布衣貓


寫材料這種活兒,在公司裡叫做做文案的。我聽過很多幹這行的人互罵“你才是寫材料的”、“你們全家都是寫材料的”...



可以說是個悲催的崗位,文債壓身、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為啥越來越少人幹這個活呢?這個活一沾上,就會辛苦加命苦,這裡列了寫材料的七宗罪:

一,無休無息。寫材料基本上要開夜車,大熱天光著膀子汗流浹背地寫,大冷天跺著腳吸著鼻涕寫。



有詩為證:舉頭望明月,低頭寫材料。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寫材料。少壯不努力,老大寫材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寫材料……

二,身體俱殘。寫材料的相貌都有這麼幾個特徵,眼神痴呆、眼珠混濁,心事重重一副被幾個彪形大漢蹂躪後的既視感,髮際升高,腦門鋥亮,皮膚暗淡,眼圈發黑。



還有不少頸椎變直、腰椎突出,個別腦梗還得送急救室。

三,精神焦慮。只要有時間,材料就改它千百遍。有的稿子修改三四十遍老闆還不滿意,經常推翻重來誰讓形勢發展快,誰讓領導經歷豐富思路活呢!



四,語言障礙。用的是一套新的語言系統,其難度不亞於學習一門新的外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領導”“周密部署”之類的語句要信手拈來,總之不按正常人說話。



說話小心謹慎、一本正經,跟媳婦纏綿也要一是二是三是,跟朋友噴空總要首先其次再次。自我感覺很有邏輯,卻不知對方聽得無比壓抑。

五,尊嚴盡失。老闆不滿意,就會甩臉子“你寫的都是些啥”,甚至把文件夾甩出窗戶。

古代就如此,成吉思汗要寫封信,是一封戰書,給花剌子模的。作為筆桿子的老同志很敬業,立刻拿一大張羊皮紙,滿滿寫了一大篇,跪在地上念給領導聽:

可是成吉思汗呢,提起馬鞭,夾頭夾腦劈了他十幾鞭。說到底還是沒有揣摩準領導的心意。領導要的就是六個字:“你要戰,便作戰!”



六,進步緩慢。一旦在單位被貼上這個標籤,就註定了崗位大都是“釘子戶”,不是不想挪窩,而是很少能挪得動,領導也不願意放手。



寫材料的活兒沒人願意幹,也不是誰來都能幹,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材料狗”至少得三五年,頻繁換人當然不現實。

當然,如果單位有提拔機會的時候,老闆會想培養個筆桿子不容易,用順手了可不能輕易放走。

額.....說好的不讓老實人吃虧呢?

七,六親不認。或者說隨著天天泡在材料裡,朋友圈越來越小,陪家人屢屢爽約,甚至老婆都沒有,相親都沒有時間,集單身狗與加班狗於一身。



有個筆桿子妻子剛生完孩子,手上稿子初步交出去,好不容易請了假去產房看老婆孩子,領導說馬上必須要改好,那人只有在產房裡打開電腦,一邊看看剛出生的孩子,一邊改馬上要用的稿子,不知道他當時心情有多複雜。




最後說個聽來的笑話:材料寫手和部門主任和老總同車下鄉,途中被一頭毛驢擋路。主任下去動員毛驢:“你把路讓開,我給你批鋼材、木材。”

毛驢不動。老總下去,“要多少錢我給,你把路讓開!”毛驢還是不動。

寫材料的無奈,下去在毛驢耳朵跟前嘀咕兩句,毛驢撒腿跑開了。大家問他高招,他說:“我對它說,‘趕緊走開,不然讓你寫材料!’”寫材料這個苦差事呀,毛驢都嫌苦不願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