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3年前,一部《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激起了我们对环境污染的大范围关注;前段时间,一篇《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刷爆朋友圈,所有人都开始呼吁“从我做起,不用少用塑料袋”......

可这些所谓的“热点事件”似乎都逃不过来得快去得快的宿命——在读过了那么多环境污染的报道,看过那么多触目惊心的照片之后,很多时候的我们依然只是熟视无睹,或有意无意地参与到污染当中,小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等。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那么今天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们要再次为环境发声,用5本图书将“环境保护”这一主题重新拉回到你们的视线。

也许没有生物会因为你读了下面这些书而起死回生,也没有断流的江河会因为你的知识丰富而再次水量丰沛,但至少,你的环保观念、环保行为或许会因这个书单而产生些许好的改变。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寂静的春天》

豆瓣评分:8.3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你若有心去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个存在于社会意识中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才是。

而1962年问世的《寂静的春天》则撬开了这股“征服自然”的狂热风尚的一角:

它第一次阐述了DDT 的危害,并以扎实的数据和资料,严肃地指出人类不加选择地滥用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合成制剂,将会危害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

第一次向人类提出警示,化学合成制剂通过污染食品、空气和水,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也第一次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事业。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三联生活周刊》的科学记者土摩托曾说,《寂静的春天》引发的不是一场争议,而是一场战争。

确实,这本书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山之作。在该书出版后的1963年,美国政府认同了书中的观点,国会最终立法禁止DDT使用,而作者卡森本人也被公众盛誉为“环保运动之母”。


《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

豆瓣评分:8.9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这本《大灭绝时代》在2014年荣膺“全球环保话题之书”,2015年荣获“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

在书中,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以记者身份亲历全球各大生态现场,其中有已经灭绝了的美洲乳齿象、大海雀和菊石,有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孙雨林,有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

与此同时,作者还穿插结合了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描画出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而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这本《大灭绝时代》还被称作“当下这个时代堪与《寂静的春天》相提并论”的重要著作——至于两本书究竟是内容相当还是争议相当,就需要交给你去评判了。


《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

豆瓣评分:8.3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有人说,这是一本“社会调查、流行病学和侦探小说三分天下的著作”,一经出版,就获得了2014年非虚构类普利策图书奖和2014年蕾切尔·卡森奖等多个奖项。

书中描摹了一个美国新泽西州小镇的前世今生。

20世纪50年代之前,小镇里经济凋敝,百姓以农业和手工业为生。1952年,世界三大化工巨头——汽巴、嘉基和山德士——来到汤姆斯河镇,成为当地最大的私人雇主,也使小镇发展成全美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可是,化工生产在推动这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小镇现代化转型的同时,也导致汤姆斯河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镇上的儿童癌症发病率显著升高,公众健康成了焦点。

慢慢地,受害家庭开始把健康问题和化工厂排污联系起来,在十多年的调查取证和多方斡旋中,他们终于迎来这场环保战争的胜利。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而这一切关乎汤姆斯河镇的秘辛故事,在资深环境记者丹·费金的眼中,

如同一部险象环生的侦探小说,只不过,它是非虚构的。


《六江纪事——江河十年行》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这是一部人文考察记录。从2005年开始,一支由环保专家、环境记者、民间环保组织组成的考察队伍,一路行走、探访我国西南六条大江——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他们历10年时间,关注江河的自然生态变化,采访六条大江边的十户人家,记录十户人家与江河的关系与命运。这就是“江河十年行”。

在书中,作者团队细致地观察沿江地形地质,修筑水坝对河流、地貌的影响,动植物生长的情况,工业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受灾区域百姓的生活和需求等等,以强烈的责任感对江河环保问题提出诘问和思考,同时又充满了人文关怀。


《最后的熊猫》

豆瓣评分:9.0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熊猫,作为众所周知的中国国宝,世人皆爱其憨态可掬;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一珍稀动物在其所生存的狭窄空间里,在孤独无言的日子里,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和危险。

动物保护学家夏勒博士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熊猫项目”。

从一九八〇年开始,在四川山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熊猫研究:在观察到熊猫各种动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他也目睹了无知愚氓贪猎熊猫的可怕行为。

同时,夏勒还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针针带血地还原了文革之后的中国学术研究届的状态:“文革”号称已死,却还没有埋葬——这是个由谎言和逃避组成的阴暗世界。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所以对你们而言,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友好”。你看的时候可能会为熊猫们感到委屈,恨不得穿回到那个年代;而合上书本再次回想起书中那些对中国的批评,反驳不了,只能暗自生闷气。

-END-

下载“博库图书馆”APP,即可免费借阅以上书籍~

世界环境日·没有这些书,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球如何被毁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