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浦東開發28年:從一片農田到“東方曼哈頓”

浦東開發28年:從一片農田到“東方曼哈頓”

浦東開發28年:從一片農田到“東方曼哈頓”

6月2日,上海外灘。新娘正以浦東新區陸家嘴的樓宇群為背景拍攝婚紗照。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翻拍

文|新京報記者賈世煜 編輯 | 胡杰

校對 | 王心

本文約4067字,閱讀全文約需8分鐘

本期地點:上海浦東新區,總第12期

5月30日中午,上海浦東大道141號,浦東開發陳列館。

一群年輕人站成兩排,笑著在陳列館門前合影。

陳列館前的牆上是一幅巨大的海報,身著灰色中山裝的鄧小平面帶微笑,邊上的配文寫著“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

這裡曾是浦東開發辦公室的所在地,見證了浦東開發的歷史性時刻。141號也有著特殊的寓意:“浦東開發一是一,二是二,一步一個腳印。”

28年來,浦東一步一個腳印,從南浦大橋到浦東國際機場,再從金橋等四大功能區到上海自貿區,逐步完成了從一片農田到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歷史變遷。

官方數據顯示,浦東GDP從1990年時的60億元躍升到2017年的9651.4億元,占上海全市近三分之一,今年則有望進入萬億元俱樂部。打在浦東身上的“開放”烙印,讓今天的它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最為閃亮的路標,也是全球矚目的一個重要地標。

進城,“到上海去”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對外宣佈。

當時,一位新華社記者寫道:從這一天起,浦東這個在當時的地圖上還沒有標上地名的三角平原讓世人矚目。

浦東陳列館展出的老照片顯示,四十年前,從浦西望向浦東,那裡還是低矮的房子和阡陌農田。

今年36歲的葉浩,在浦東一傢俬企工作。他是土生土長的浦東人,從小在上海縣三林鄉長大。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初的光景,葉浩笑著抬高聲調,“那時浦東人去趟浦西就是進城,叫‘到上海去’。”

對於兒時的葉浩來說,進城玩是最歡脫的時光。他記得,當時從浦東到浦西,需要坐輪渡才能過去。而從三林鄉去城裡,往返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

進城不是件容易的事兒。葉浩通常早晨6點爬起床,和大他幾歲的表哥騎著自行車,大約需要20分鐘的路程,就到了一個叫“恆大橋”的公交站點。花上1毛錢,把自行車寄存起來。

再坐將近1小時的公交車,就到了周家渡輪渡站。

葉浩記得,那時坐輪渡的人像一條洪流,看見船過來就一窩蜂地向上湧。他通常喜歡擠到船頭,任憑江中激起的浪花打到自己的身上。風迎面吹來,海鷗從身邊飛過,船搖搖晃晃的。

下了船,又要再坐公交。大概是1個小時的光景,才能到離外灘很近的河南中路。下車後再走上20分鐘,就到了目的地外灘。

葉浩說,那時他和表哥先要到外灘逛一圈,再去附近的書店裡看書。等到了中午的時候,一人花兩塊錢吃上一碗素雞面,開心得不得了。

浦東開發帶來的變化,潤雨無聲地改變著浦東人的生活。

媒體報道,自1991年起,上海以平均兩年一座跨江大橋的速度,相繼建造了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直到2003年建成通車的盧浦大橋,徹底將浦東浦西連在一起。

葉浩“進城”的路也越來越短。1996年左右,從浦東到浦西有了直達的公交車。

而現在,葉浩從家開車到浦西,“不堵車的話20多分鐘就到人民廣場了。”

浦東開發28年:從一片農田到“東方曼哈頓”

5月30日,在浦東開發陳列館翻拍的1994年陸家嘴的照片。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浦東開發晚了,是件壞事,但也是件好事”

浦東的開發,被視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有句流傳很廣的話說,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東。

《鄧小平年譜1975-1997》記載,1992年2月17日下午,鄧小平聽取關於浦東開發和發展規劃的彙報,並審看浦東新區規劃圖。聽完彙報後指出:浦東開發晚了,是件壞事,但也是件好事。可以借鑑廣東的經驗,可以搞得好一點,搞得現代化一點,起點可以高一點。起點高,關鍵是思想起點要高。後來居上,我相信這一點。

浦東人孫海萍記得,1992年,他從自家的半導體收音機裡聽到鄧小平的講話,感覺到社會在變,改革將進一步加大力度。

再後來,他看到身邊的人命運出現轉折:有村民養豬賺到第一桶金後成立公司,在外灘開起了珠寶店;還有村民去證券營業部炒股,賺得盆滿缽滿,住起了別墅。

1992年,國務院在關於上海市設立浦東新區的批覆中指出,同意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

在這一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會議上,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報告中專門提到了浦東。他說,要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儘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

浦東開發28年:從一片農田到“東方曼哈頓”

1996年,浦東新區舉辦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市場。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翻拍

出租車司機顧師傅曾經歷過浦東開發的歷史性時刻。1991年,上海第一座跨越黃浦江的大橋——南浦大橋通車。當年在上海第三建築有限公司工作的他,曾參與過南浦大橋的建設。那時他是一個電焊工,常在陸家嘴一帶工地上幹活。

顧師傅是浦東南匯人,他記得,“那時浦東發展的速度是日新月異,一天一個樣。陸家嘴那邊本來是一個貧民區,都是很矮很破的房子,沒想到後來搞得這麼好。”

浦東三林人曹善福也感受到了浦東的快速發展。上世紀90年代,他在三林鎮上開了個小賣部。那時的三林鎮上有很多工地,一到下班時間,很多工人湧入他的小賣部,喝啤酒、抽香菸,整個屋子擠得滿滿當當。

在陸家嘴一帶,當年最有名的貧民區叫做爛泥渡。浦東新區展覽館中,搭了一個爛泥渡路1號的實景:兩間瓦房和一棟二層小樓中間,夾著一條侷促的巷子,靠裡停著兩輛黑色二八自行車,晾衣架橫在兩棟房子之間,上面掛滿了各種顏色的衣服。

家住陸家嘴的朱大爺今年68歲,曾長期在浦東一家紡織廠工作。他回憶說,浦東開發前,他每天騎車上班時都會路過爛泥渡路。“爛泥渡都是矮房子,加高一點就是二層樓房。”

“28年變化太大了。”朱大爺目睹了陸家嘴從一片矮房子到上海名片的過程,剛開始是東方明珠,後來金茂大廈也建起來了,再後來632米高的上海中心成為了“中國之巔”。

浦東陳列館展出的老照片中,陸家嘴在1994年以前是光禿禿的,由大片綠色的稻田和灰紅色的棚戶區組成。而現在的陸家嘴高樓林立,是全球金融機構的匯聚地,享有“東方曼哈頓”的美譽。

浦東開發28年:從一片農田到“東方曼哈頓”

5月30日,在浦東開發陳列館翻拍的2016年陸家嘴的照片。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回到浦東的留學生

在浦東陳列館收藏的一份舊報紙上,記錄了多項浦東之最,其中包括全國第一家由歸國留學人員組建的律師事務所。這家律所,說的正是段祺華1992年回到浦東開辦的“段和段律師事務所”。

段祺華曾是上海華東政法學院的法學碩士。1988年,他赴美留學,畢業後在美國西雅圖一家律所做律師。

段祺華記得,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他發現大量美國公司希望借中國改革開放的機會進入中國。

“我覺得機會來了,決定回國發展。我妻子和媽媽都反對,但我已經打定主意了。”段祺華說。

主做涉外經濟案件業務的段祺華,回到上海申請開辦私人合夥制的律所。

當時,由於法律規定的限制,律所都是由國家或集體所有,不存在私人合夥的律所。段祺華回憶,最初他也碰到釘子,司法系統不同意他辦這樣的律所。但後來上海決定放行。

段祺華開辦私人律所的消息很快傳開。當時各種說法都有,還有人認為他在外國混不下去了,才選擇回到上海。

在段祺華看來,這些都是無稽之談。現在,段和段已從當年3個律師組成的律所,發展到在全國多個城市以及美國西雅圖等地建立分所,旗下超過1000名律師的大律所。

“段和段律所的建立,得益於政策上的口子。所以沒有浦東,就沒有段和段。”段祺華說。

曾連續兩屆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段祺華,對上海和浦東的發展也懷著自己的思考,“浦東現在發展的方向是高層次的,要提高技術創新高度,加快產業改造升級。浦東應繼續發揮引領全國開放的標兵作用。”

段祺華的人生故事,正是無數湧入浦東的留學生中的一個。據解放日報報道,早在1991年,上海就提出要根據浦東開發開放的需求,開展“智力迴歸”政策,歡迎出國留學人員通過合作研究等形式回國參與現代化建設,並設立留學人員工作指導機構。不到10年的時間,浦東就先後吸納了20多萬海內外專業人才,形成了高學歷、高專業職位和較高收入的“頭腦型”群體,加快了浦東人才資源由“體力型”向“智力型”轉換的步伐。截至今年4月,浦東人才資源已達137萬人,其中境外人才3.6萬人,引進海內外院士90人、諾貝爾獎獲得者5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13批共219人。

浦東開發28年:從一片農田到“東方曼哈頓”

1993年拍的陳桂春老宅。2018年5月30日翻拍於浦東開發陳列館。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浦東開發28年:從一片農田到“東方曼哈頓”

2018年6月2日,修繕後的陳桂春老宅,現在為吳昌碩紀念館。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新浦東人的成長

當時間跨入21世紀,浦東的發展不斷匯入新的力量。

浦東一家互聯網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李藝(化名),剛剛通過7年居轉戶的政策落戶上海。就在今年,拿到買房資格的她,在公司所在的張江高科技園區附近買了套房。

在張江高科技園區,集聚了大批像她這樣的互聯網人才,他們被稱為張江人,也是新浦東人。

李藝是2004年來到上海理工大學讀書的。2009年,已經工作一年的她,跳槽到浦東一家互聯網公司。

那時的張江園區,對於李藝來說就是一個上班的地方。每天早上,她要從浦西坐公交趕往張江,下班後再回到浦西。“一到晚上,張江就是一個空城。”

李藝見證了張江園區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在張江將近10年,她看到各種各樣的公司和人才湧入張江。

“張江發展很快,有點日新月異的感覺,各種設施一直在建。”李藝說,她以前覺得只有互聯網公司加班很多,後來發現張江人加班都是常態。週末來到公司加班,停車位都是滿的。

在李藝看來,現在的落戶政策對新浦東人來說很難實現,應拓寬新浦東人落戶的渠道,讓更多人才能夠紮根浦東、紮根張江。

官方資料介紹,張江高科技園區創建於1992年,正加速打造兩大產業集群:“醫產業”集群,涵蓋醫藥、醫療、醫械、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E產業”集群,基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互聯網產業。

張江園區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創始人陳力,便是生物醫藥產業的一位高新技術人才。他在2011年創建的這家新型醫藥公司,最近正準備在港交所上市。

陳力曾長期在跨國製藥公司任職,曾擔任該公司在中國研發中心的首席科學官,董事。

陳力記得,2001年他代表公司到上海考察研發中心落地的可行性時,專門到浦東參觀了上海藥物所,以及張江的兩家生物技術公司等。“當時的感覺是中國政府有很大決心在生物醫藥方面做出努力,吸引跨國公司研發中心落地上海。”

在陳力的印象中,他在張江的十餘年間,張江從一個產業園變成了一個科學城。對於外來和本土創業的公司,張江園區提供人才住房等各種政策上的支持。

曾經有一個細節讓他很感動,2011年他剛創立自己的醫藥公司時,一次論壇上碰到科委的領導,對方問他辦公室是否落地,得知沒有後馬上提出,“我們在張江有個辦公室,你先拿去用。等什麼時候公司落地註冊了,再還給我們,我們也不收你房租。”

現在,陳力住在張江園區提供的人才公寓中,他很享受這裡的生活,“哪條街道上種的有棗,哪條有銀杏,我們都很熟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