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发生战争时,最高指挥官阵亡,指挥权交给谁?

hy3256


在现代战争中,摧毁一支部队的指挥中心,往往比摧毁整支部队更为有效。指挥机关的摧毁往往会给一支部队带来极大的震撼,严重打击基层士兵作战的积极性,甚至使部队陷入混乱。为了防止指挥权无法移交的情况产生,各国军队普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指挥权移交体系。

图为进行空袭的无人机

一般来说,当指挥机构被摧毁时,部队往往会联系上一级的指挥机构或是最高指挥部,请求下一步的作战指示。特别是在一些大型会战中,为了保证作战任务不被敌方泄露,核心的战斗指令往往是由中高级指挥官或是参谋们掌握的,普通的下级军官是没有接触到核心情报的机会。因此,为了保证作战部署不被打乱,指挥权丧失的情况下,部队首先需要联系更上一级的指挥机关。

我军实行官兵一致的原则,特别是基层军官,很受到士兵们的爱戴

二,当战局较为混乱,通讯收到严重影响,部队缺乏联络手段时,指挥权通常会移交给本部队现存的下一级军官逐级担任。特别是这些中下级军官平时常驻连队,与基层士兵的联系紧密,下级军官及时担任指挥官不仅有利于稳定军心,还能将原战斗部署继续执行下去。

目前,世界各国对单兵战斗能力都极为重视

如果是部队遭受毁灭性打击,损伤极为惨重,甚至连最基本的指挥机关都不复存在时,通常部队会将所有能够收容的部队集合起来,并分为小股战斗群,推选出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兵担任战斗指挥官,分散突围或是继续在原定区域内进行游击作战。


双马尾班长


首先,战场后方的指挥中心从来都不会只有一个……比如,一个团级单位就可能开设,前进指挥所和基本指挥所。前进指挥所一般是一位副职和参谋长加上若干参谋组成,同时正职和主要的司令部机关在基本指挥所。如果是一个师旅级单位就可能开设,前进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后方指挥所一般选择距离前线更远一点的地方相对安全隐蔽,由一名副职带着少量参谋和多数后勤机关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前进指挥所基本具有全部的指挥功能,只是处理战场信息的能力稍微弱一点,当然他的重点本来也是关注主攻方向的一线部队指挥,万不得已接管全面指挥不成问题,只是效率受影响。后方指挥所虽然重点是管理后勤工作,但是同样担负后方警戒部队指挥职能,在必要的时候一样可以接管全面指挥。


可见现代军队制度下,就是指挥机关本身都设置了如此多的备份。更何况指挥官个人呢?


所以,正常情况下一支部队在作战前,都会提前制定接替指挥的次序。比如部队长,副部队长,参谋长,副参谋长,司令部机关其他机关领导。对于分队层次没有司令部机关的,会因为部队本身担负的正面也不是很大,完全可以直接指定指挥员。在过去的老电影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个营长打仗前动员最后一句话就是,“我牺牲了,副营长接替,副营长如果牺牲了一连长接替……”,以下连排层次也都是以此类推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因为毕竟经过很久混乱时期,我军不少部队存在指挥能力和战术能力不高的问题,某些时候会出现严重伤亡。但是曾经有一个连队里军事干部全部牺牲和负伤的情况下,一个副指导员果断站出来接替指挥,最终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其实,我军多数政工干部尤其是担任主官的,为数不少是由军事干部转任而来的。他们在工作中长期以党委常委的身份参与军事指挥决策工作,也具有一定指挥能力。虽然可能不如纯军事干部,但是至少在关键时刻不会让部队群龙无首。



千里岩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由其他军官负责接替指挥,在一些比较紧急的情况下,就是按照军衔、作战经验、积极性等这些因素选择了。

现代战争中指挥机关成为了作战中敌人优先摧毁的目标,一旦指挥中枢被摧毁,即使敌军再强大,也会由于失去指挥成为无头苍蝇,从而陷入无法从容应战的危险局面,很容易被敌人迅速歼灭。

所以现代军队普遍建立有相应的备用指挥体系,一旦指挥机构出现伤亡,重要指挥官伤亡,能有人迅速补上接替指挥作战。比如说美军中,除了大量的军官,还有很多士官,其中有很多还是作战经验同样十分丰富的资深士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作为军官指挥部队作战。

不过士官一般适合班排级作战,指挥难度较低,同时也能凭借平常积累的威望有效控制住部队。而对于较大规模的部队,一般需要具有较好指挥能力的军官,所以一般是战前就指定好的人选,或者指挥官阵亡后上级机关迅速指派。

而像我军,则建立了代理人制度。战前,各级指挥官指定自己伤亡后的指挥人选,往往能保证部队不失去指挥。而如果是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则往往是较高军衔的军官、政治主官等,进行会议商讨,选出最高指挥官进行指挥,避免各自为战导致力量被分散。


前沿阵地


在战争中,摧毁敌军指挥部,斩杀敌军指挥官,是通常用来打击敌军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现代战争中发展为专门的斩首行动。

我军在长期战争中,积累了防止敌人袭击指挥部门,瘫痪指挥系统的丰富经验。比如,我军实行军事首长和政委双主官制,在战争中为避免意外,规定军事首长和政委不同车,不同屋,行军中保持一在前一在后。一旦有一名主官牺牲,另一名主官仍坚持指挥。

如果发生双主官同时阵亡,那依次由副主官,参谋长接替指挥。如同一层级的正副主官全部阵亡,则依次由下级指挥官中军衔最高者接替指挥。

在我军未实行军衔之前,如发生同一级主官全部缺失的情况,又未能与上级取得联系时,通常按下级机构排序靠前的主官代理指挥,如营长牺牲了,首先由一连长代理指挥。

关于军队在战争中的指挥机构,是军队的最高秘密,有着严格严密的规定,绝对不会出现群龙无首的现象。


无奈且向上


我是军事无尘君,给大家分享原创军事事实,军事发烧友可以关注我一起讨论军事问题。

军队在打仗的时候有最高指挥官进行指挥,如果最高指挥官不幸身亡,那么,如果上级没有命令通知,将由现场官职第二大的进行指挥部队继续作战。

记得有一部电视剧雪豹我的坚强岁月。周卫国在担任副团长,团长不幸被敌方狙击手打死,在这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周卫国作为副团长,承担起了指挥部队的责任。

以上为我个人的观点。


军事无尘君


军队地位高低有两种形式,官阶和军衔制,拿一个团来说,有团长,副团长,政委等,如果发生战斗都是由军事主官进行指挥,一旦军事主官阵亡,则由第二位副职军事主官进行指挥,并非一味的按军衔来排


怪你过分美丽missyou


为防止部队的指挥权混乱,通常每支部队在投入战争前,都会有一个指挥员接替人选预案,会依次排出接替顺序来。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因指挥员牺牲后,指挥真空或指挥权混乱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这个接替顺序是这样的:部队长为最高指挥员,部队长牺牲后由参谋长接替,参谋长牺牲后由分管作战训练的副部队长接替,副部队长牺牲后,由第一副参谋长接替,副参谋长牺牲后由下属单位编制排第一的部队长接替。



大致是这样一个接替顺序,但是也是可以战前研究来确定四至五位接替人选,不一定非得按这个顺序。


熙熙天下


其实每一次不管是战争还是演习,关于指挥官的替代方案,都是提前做好的,替代方案还不止一个,有第一、第二,甚至第三替代方案。

在战争中,第一指挥官,不管是战死还是受伤,只要是不能正常行驶指挥权的情况下,指挥权都会按第一替代方案执行。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演习或者驻训还是经历过不少次,每一次都会有这样的替代方案。比如朱日和演习时,满广志真的被活捉或“战死”了,自然立马就有接替指挥权的军官,一定级别以上的军官都是知道替代方案的。



在作战分队中,也一样存在接替指挥权的方案,这一点完全不必要担心。群龙无首的问题在现代战争中,不会再出现,除非是接替指挥权的军官怀有二心。


李连明


在现代化战争中,斩首行动很常见,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一场战役的指挥官很容易被敌方盯上并干掉。一旦指挥官被干掉,部队群龙无首,指挥系统将会混乱。个人觉得由副军事主官来指挥。以中国军队为例,军事主官发布命令由政委和参谋长同意经参谋长发布,如果一个团长牺牲了,将会由副团长担任指挥官,副团长牺牲由参谋长指挥依次排名,政委需要配合指挥官管理后勤与官兵的思想,个人愚见。


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


以我军为例,会按战役规模逐级上调指挥层级,比如集团军级战役,如集团军指挥所遇袭全部高级指挥员阵亡,会出现该集团军暂时的指挥真空,各师只能相机独立作战,此时该集团军所属部队指挥应由所属军区参谋部或司令部越级指挥,同时军区应及时重组该集团军指挥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