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荔枝虽好,但不要过量!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眼下荔枝正当时

炎炎夏日

吃几颗汁水饱满的荔枝

足以满足口干舌燥的你

但最近一则关于荔枝的消息

让人震惊

荔枝虽好,但不要过量!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7岁男童空腹吃荔枝后昏迷

近日,广州一个7岁的小朋友空腹吃了太多的荔枝后出现昏迷,诊断为荔枝病,最后抢救及时,死里逃生,顺利脱险。医生表示这个孩子能够“死里逃生”是幸运的,但不幸的事情已经发生多起,需要引起更多家长的警惕。

吃荔枝也能死人?!

是真的...

并且不是个例

空腹吃荔枝10个孩子死亡

国内曾有医院介绍,接诊 71例患儿荔枝病患儿,年龄2至10岁。经抢救后,44例患儿患儿在半小时内完全清醒,其中1例清醒时发现右侧肌张力地、肌力Ⅱ级,24小时后肌力、肌张力恢复至正常;14例于30分至4小时清醒;3例同时兼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于24小时清醒;10例死亡病例是由于发病早期未能及时补充浓糖,或反复抽搐10小时以上未能及时就诊,虽经积极抢救如脱水、保护脑代谢功能,终未能挽救生命。

荔枝虽好,但不要过量!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可能很多朋友想说

吃了这么多年荔枝

还真没听说过

荔!枝!病!

没错

的确存在“荔枝病”

可这荔枝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荔枝虽好,但不要过量!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什么是“荔枝病”?

如果食用过量的鲜荔枝,会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饥饿感、腹痛腹泻等症状,重者可有四肢厥冷、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症状。

这是由于大量进食鲜荔枝后机体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得了“荔枝病”怎么办?

如果仅有头晕、乏力,虚汗等较轻的症状,则建议应该立即平卧,服用葡萄糖水或白糖水,及时补充葡萄糖,来缓解低血糖症状;

如果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也可以用荔枝壳煎水服用,以解“荔枝病”;

荔枝虽好,但不要过量!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病,

很多小朋友因为空腹吃荔枝导致昏迷,

甚至死亡的。

荔枝虽好,但不要过量!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过量食用荔枝可导致低血糖,甚至死亡

荔枝病的实质就是过量食用荔枝后导致的低血糖。对此,很多人都很疑惑,荔枝那么甜,吃了怎么还会低血糖呢?

因为荔枝的“甜”主要是因为含有果糖,而果糖的甜度很高,但是我们身体是不能直接利用果糖的,果糖需要进一步转换成葡糖糖才能利用。

荔枝虽好,但不要过量!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荔枝病刚开始是一些低血糖表现,比如有头晕、心悸、疲乏无力、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有的患者有口渴和饥饿感,出现腹痛腹泻。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突然昏迷、阵发性抽搐、皮肤紫绀、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是死亡。

过量食用荔枝可导致脑损伤,特别是孩子

荔枝虽好,但不要过量!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脑组织的能量供应主要是靠葡萄糖,出现低血糖时,供给脑的能量减少,影响脑代谢,进而出现严重的脑损伤,年龄越小,脑功能损伤越明显,特别是荔枝病还是一种高胰岛素血症和低血糖并存的疾病,脑损伤更为严重。

五类人不宜吃荔枝

阴虚火旺者、慢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患者、荔枝过敏者、有便秘现象的老人、内火重的小孩。

荔枝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1、因为荔枝含有a-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玩意儿有降低血糖作用;

2、因为荔枝含有高浓度的果糖,大量食用过后,会刺激胰岛β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胰岛素会导致血糖降低;

3、进食大量荔枝,果糖太高,会抑制肝葡萄糖产生,从而进一步的降低血糖。血糖太低会导致严重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

究竟怎样吃荔枝才好呢?

科学食用,预防“荔枝病”

● 不要连续大量进食;曾经得过荔枝病的人群要少吃,最好不吃。

●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过300克,儿童一次不超过5颗。

● 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

● 将荔枝连皮浸泡在盐水中,然后置于冰箱内再食用,这种方法既爽口,又不易上火。

● 荔枝属于温性食物,多吃易“上火”。食用后,最好喝点绿茶、绿豆汤来防止“上火”。

荔枝虽好

但不要过量

看完别忘了

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哦~

来源:东莞女性(dongguanlady)综合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