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到底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能幹什麼?

令狐師兄


雲是指一個獨特的信息環境,其設計目的是為了遠程供給可測量和可擴展的信息資源。雲最初用於比喻互聯網,但云具有有限的邊界,並且通常是私有的。

雲計算是一種模型,可以實現隨時隨地、便捷地、按需地從可配置計算資源共享池中獲取所需的資源(例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程序、服務等)。

雲計算是提供服務的一種形式。雲服務指任何可以通過雲遠程訪問的信息資源。雲計算中“服務”一次的含義非常寬泛。雲服務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基於網絡的軟件程序,使用消息協議就可以調用其技術接口;或者是管理工具或更大的環境和其他信息資源的一個遠程接入點。用戶能夠通過已發佈的服務合同遠程訪問雲服務的軟件程序和服務,以及運行某些軟件的工作站、便攜電腦和移動設備。

雲環境有六個比較常見的特徵:(1)按需使用。雲用戶能夠通過自助服務來使用所需的基於雲的服務,無需與雲提供者交互。(2)隨處訪問。基於雲的服務能夠被各種雲服務用戶訪問。(3)多用戶。資源池允許雲提供者把大量資源放到一起為多個雲用戶服務。每個用戶都不會意識到該資源還在被其他用戶使用。(4)彈性。雲根據運行時條件或雲用戶或雲提供者事先確定的要求,自動透明地擴展資源。彈性通常被認為是採用雲計算的核心理由,其與降低投資和與使用成比例的成本等好處聯繫在一起。(5)可測量的使用。雲平臺有能力記錄信息資源的使用情況。可測量的使用特性與按需使用特性密切相關。(6)可恢復性。雲可以實現配置好資源,當一個資源出現故障時,就自動轉移到另一個冗餘的存儲上進行處理。雲用戶可以增加其應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草原獨狼


總有網友問我雲計算,我在此做一個詳細科普。

最近網上有一段老視頻火了,是2010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的嘉賓對談,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宏交鋒討論雲計算。 當時馬雲的地位不如李彥宏和馬化騰,李彥宏和馬化騰坐在主席臺上,而馬雲只坐在觀眾席的前排。

李彥宏:雲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1995年大家講客戶端跟服務器這個關係,再往後大家講基於互聯網web界面的服務,現在講雲計算。實際上,本質上都是一樣。

馬化騰:說未來各種綜合性業務軟件,都不需本地局域網服務器處理,而是由公共網絡設施完成,這的確是有想象空間的。可能你過幾百年、一千年後,現在確實還是過早了。開玩笑說要等到阿凡達時代太有可能。 很明顯兩位大咖都不看好。

馬雲:從觀眾席上站起來反對,他認為雲計算最後是一種分享,數據的處理、存儲並分享的機制。我們自己公司對雲計算是充滿信心和希望。

我9年前初次看到這段訪談的時候。非常理解,李彥宏和馬化騰的觀點,他們說的非常對。 當時還很感慨,李彥宏和馬化騰是名校信息專業畢業的,他們真懂技術,而馬雲並不懂技術。李彥宏和馬化騰的說法才是真知灼見。

為啥會有這種想法呢?其實,只要經歷過上世紀末計算機網絡發展的專業人士,都會有這種看法。

上世紀末有一家名為SUN的美國科技公司,提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觀點:計算機就是網絡,網絡就是計算機。

強調要將個人計算機的存儲和計算功能交給遠端的服務器來做。個人計算機作為客戶端,就變得非常簡潔輕便。

當時在建計算機教室的時候,特別興無盤工作站,學生所使用的計算機非常簡單,只有一套鍵盤鼠標、顯示器和網絡接口,存儲計算都在遠端的服務器上面進行。

為什麼當時興起了這種風潮呢?其實道理也很簡單,計算機的兩大功能是存儲和計算,存儲和計算的資源存在著大量浪費,如果放在服務器上面進行集中處理,資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就會顯著提高。

例如,小區裡每家都有一間地下存儲室,裡面大部分空間是浪費的,但因為有存大件物品的可能性,這種浪費的空間是必須有的。

如果小區搞一個大的倉儲庫,那總的使用面積就會比零散的儲藏室總面積要小的多,而且每個人也不擔心自己的大件物品沒地方放。

同樣道理,個人計算機的硬盤有很大部門是沒用的,但因為偶爾有存大文件的可能,還不能刻意選擇太小容量的硬盤,因此會有很大的浪費,而集中存儲能夠更能夠節省磁盤空間。

計算能力也是如此,播放一段學習視頻,玩一玩翻牌和掃雷的小遊戲,絕大多數CPU資源都是浪費的。但為了偶爾的高複雜度數學計算的需要,CPU資源的應該有很大的冗餘度,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處於浪費狀態。

集中存儲和計算聽起來挺有道理,但當年由於網絡支撐能力和集中處理能力的不足,實際上並沒有應用起來,因此李彥宏認為雲計算是15年前失敗的“客戶服務器模式”翻版,馬化騰也不看好它的前途,其實都是有些歷史經驗和證據的。

反而是不懂技術的馬雲,並沒有受那段時間的失敗嘗試所影響,堅定地選擇了雲計算,現在看來馬雲是對的,不懂技術反而做出了更正確的戰略。

現在的雲計算,的確是建立在過去的“客戶服務器”模式之上的,強調將計算放在遠端的服務器上進行,但跟以往的概念又有所不同,服務器並不再是專屬的,而是分佈式的,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例如一個計算機教室,學生機都沒有計算能力,計算全交由一個服務器來完成,這個服務器是專屬的,是專門為這個計算機教室提供服務的,並不與其他的系統相連。

那這就存在了兩個問題,一是全系統對這個服務器的依賴太大,萬一它出故障了,那整個計算機教室就全部不能工作了。

二是難以應對集中業務,如果計算機教室中所有學生同時進行高難度的數學計算,那這個服務器就會應接不暇。

現在的雲計算,有一個核心特點,就是計算能力是分佈式的,不再是一個專屬的服務器負責,而是由一個更大的計算資源網絡來提供服務。

即使某一個計算服務器出現了故障,也會有計算資源網絡中其他的計算資源給予補充。

當有一個應用的計算要求暴漲時,整個計算網絡會調動調動多方資源來給它進行保障。這就是雲計算的動態擴展能力, 同時,雲計算中的計算能力與一個個獨立的計算服務器是隔開的,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將計算能力虛擬化了。

例如冬奧會期間張家口賽場的計算數據量暴增,本地的計算能力肯定不夠,雲計算會調動相對空閒的海口三亞的計算網絡來支撐。 雲計算的可靠性很高,說可靠性高並不是指不會發生故障,任何設備都會發生,這本身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雲計算的動態規劃能力,能夠快速的將故障的計算資源屏蔽掉。

簡單說,就是當某一個計算資源出現故障的時候,計算網絡就給它做一個標註,讓他退出工作序列,所有應用也就不再向它提出請求,就好像它消失了一樣。然後由剩餘的處於良好狀態的計算資源來給各種應用提供計算服務。

雲計算的性價比高。將資源放在虛擬資源池中統一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物理資源,用戶不再需要昂貴、存儲空間大的主機,可以選擇相對廉價的PC組成雲,一方面減少費用,另一方面計算性能不遜於大型主機。

李彥宏和馬化騰當初不看好雲計算是有道理的,客戶服務器模式的確沒有發展起來,但云計算的分佈式虛擬化,使得一個老概念煥發了青春,雲計算已經成為了5G的核心技術之一。


奧卡姆剃刀


一、雲計算是什麼?

雲計算 (cloud computing)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雲來表示電信網,後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因此,雲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擁有這麼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用戶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XenSystem,以及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的Intel 和IBM,各種“雲計算”的應用服務範圍正日漸擴大,影響力也無可估量。

雲計算是繼1980年代大型計算機到客戶端-服務器的大轉變之後的又一種鉅變。

二、雲計算特點
(1) 超大規模
“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臺服務器, Amazon、IBM、微軟、Yahoo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臺服務器。企業私有云一般擁有數百上千臺服務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 虛擬化
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瞭解、也不用擔心應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只需要一臺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絡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
(3) 高可靠性
“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4) 通用性
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
(5) 高可擴展性
“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6) 按需服務
“雲”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你按需購買;雲可以像自來水,電,煤氣那樣計費。
(7) 極其廉價
由於“雲”的特殊容錯措施可以採用極其廉價的節點來構成雲,“雲”的自動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業無需負擔日益高昂的數據中心管理成本,“雲”的通用性使資源的利用率較之傳統系統大幅提升,因此用戶可以充分享受“雲”的低成本優勢,經常只要花費幾百美元、幾天時間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數萬美元、數月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
雲計算可以徹底改變人們未來的生活,但同時也要重視環境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為人類進步做貢獻,而不是簡單的技術提升。
(8) 潛在的危險性
雲計算服務除了提供計算服務外,還必然提供了存儲服務。但是雲計算服務當前壟斷在私人機構(企業)手中,而他們僅僅能夠提供商業信用。對於政府機構、商業機構(特別像銀行這樣持有敏感數據的商業機構)對於選擇雲計算服務應保持足夠的警惕。一旦商業用戶大規模使用私人機構提供的雲計算服務,無論其技術優勢有多強,都不可避免地讓這些私人機構以“數據(信息)”的重要性挾制整個社會。對於信息社會而言,“信息”是至關重要的。另一方面,雲計算中的數據對於數據所有者以外的其他用戶雲計算用戶是保密的,但是對於提供雲計算的商業機構而言確實毫無秘密可言。所有這些潛在的危險,是商業機構和政府機構選擇雲計算服務、特別是國外機構提供的雲計算服務時,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的前提。
三、雲計算的應用

1、雲物聯。“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2、雲安全。雲安全(Cloud Security)是一個從“雲計算”演變而來的新名詞。雲安全的策略構想是:使用者越多,每個使用者就越安全,因為如此龐大的用戶群,足以覆蓋互聯網的每個角落,只要某個網站被掛馬或某個新木馬病毒出現,就會立刻被截獲。

3、雲存儲。雲存儲是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佈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

4、雲遊戲。雲遊戲是以雲計算為基礎的遊戲方式,在雲遊戲的運行模式下,所有遊戲都在服務器端運行,並將渲染完畢後的遊戲畫面壓縮後通過網絡傳送給用戶。

5、雲計算。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係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大數據必然無法用單臺的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採用分佈式計算架構。


越來越沉靜


理解什麼是雲,有一個很形象的例子,最早看到這個例子是出自知乎上Jinn Xu老師(不過這個例子講出來我怕被摺疊啊)。


舉幾個例子

你娶了一個老婆,這叫傳統IT架構。

你覺得一個老婆不夠,這叫傳統企業CIO的困境。

你又娶了一個老婆,這叫雙活數據中心。

你在外地又娶了一個小老婆,這叫兩地三中心容災。

你娶了很多風格氣質各異的小老婆,以至於形成了後宮,這叫私有云。

你不娶小老婆,改成包養很多情人,這叫託管雲。

你是窮人,沒有錢包養任何人也沒錢娶小老婆,你選擇去洗浴中心解決問題,這叫面向中小企業的公有云服務。你在享受公有云服務的同時還得交公糧,這叫中小企業的混合IT架構。

你是富人,但也喜歡去高級夜總會,這叫面向大企業用戶的公有云服務。你有錢,同時包養小老婆和情人,還去洗浴中心,這叫混合雲。


分類

  • IaaS:基礎設施服務,就是一臺空的服務器。比如,你買了一個毛坯房,裡面啥都沒有,這就是IaaS。

  • PaaS:平臺即服務,服務器上把基礎的軟件幫你安裝好了。比如,你買了一個精裝房,水電都接好了,但是沒傢俱,這就是PaaS。

  • SaaS:軟件即服務,服務器上把基礎的軟件安裝好了,也部署好了項目,你直接調用項目的接口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結果。比如,你買了個精裝房還送全套傢俱,拎包入住,這就是SaaS。

能做什麼

你要做一個【個人網站,沒事兒的時候寫點兒文章】。

自己買服務器,部署Tomcat+Mysql,寫一套個人網站,部署上去。

有了IaaS,你自己部署Tomcat+Mysql,寫一套個人網站,部署上去。

有了PaaS,你自己寫一套個人網站,部署上去。

有了SaaS,比如新浪博客,前面的事情都不用做,你直接上寫文章就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會點代碼的大叔


1.雲可以理解為在線或虛擬,即通過網絡可以使用一些虛擬的服務器、數據庫、存儲等,並不佔用我們的實體計算機的內存等資源,比如網盤。

舉個例子:

如圖,電腦1是我用的實體電腦,通過購買阿里雲服務器,然後我可以在我的電腦通過連接,使用電腦2。並且在電腦2上面安裝的軟件、下載的東西不會佔用電腦1的內存等資源,電腦2卡不卡和電腦1無關。(進階(難理解可不看):其實電腦2一般來說是服務器,系統(阿里雲稱為鏡像)有多種選擇,如果是當電腦用選Windows,用於開發可用linux,還有阿里雲自主研發的飛天,此處為方便理解稱為電腦)

2.第二種理解方式可以理解為共享,以阿里云為例,像共享單車一樣,通過付租金,就可以使用阿里雲的IT資源!只不過這些服務器等不像單車是現實存在的,而是利用你的計算機通過網絡去控制那些資源,而它的實體在於阿里的機房,這就是所謂的虛擬。

3.情景化理解: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像雙11、遊戲週年慶等活動出現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人訪問,所以為了保障這高峰不崩潰,肯定要增加很多服務器。那活動過了這麼多服務器用不上怎麼辦呢?那就租出去!怎麼租出去呢?不可能讓承租方親自過來機房挑要哪臺吧?!那就通過虛擬化技術將設備虛擬成各種單位的服務器,並通過互聯網、遠程技術,將這些租出去。那承租方付了租金後,就可以使用了。

4.那使用雲服務(基於雲計算的服務)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很多!比如不用買實體服務器,不用佔用地方,不用擔心機器壞了維修的問題(服務商維修),另外可以自由調節配置(我問你,你會因為想用word,只買一臺超低配置的實體電腦嗎?不會!我會想著我以後可能要看電影,要下軟件,要玩遊戲,所以會買一臺配置遠不止用於打字的電腦。但是,使用雲服務,我想打字,就拿一臺剛好打字夠用的電腦,想玩遊戲,就把這臺放回去,重新拿一臺高配置的電腦)

當你看完這篇文,感覺好像差不多理解的時候,我想告訴你,其實上面講的都只是IAAS(雲計算包含三個層次,IAAS、PAAS、SAAS),另外舉的例子都是以個人為中心,實際上雲計算的主要使用者是企業,用的產品也更復雜。。。

現在很多企業未使用阿里雲,若你公司有網站、OA、CRM、人資系統,軟件開發,在線視頻、直播......其實都可以用阿里雲,互聯網行業更不能錯過,各位看官可以問一下公司技術或運維有需要購買阿里雲的嗎?可以找我,有優惠——也歡迎一起交流。微信l626626626626(英文l加4個626)


利哥愛上雲計算


我來科普下,雲計算,簡單來說就是將計算資源集中化之後,在雲端分散給到各個用戶。

官方的解讀:“雲”其實是互聯網的一個隱喻,“雲計算”其實就是使用互聯網來接入存儲或者運行在遠程服務器端的應用,數據,或者服務。


雲計算有什麼好處?

1,客戶彈性高,需要多少計算資源,就買多少,遇到臨時激增,都可以滿足。

2,費用便宜,按需購買,你想想你自己買一個電腦,不需要用的時候是不是浪費了,雲計算就是你需要用就買。


那現在國內有哪些厲害的雲計算?

基本上是這三家,阿里雲,微軟Azure,亞馬遜AWS等,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家,阿里雲是國內的,其他兩家是美國的。


雲計算能做什麼?

現在火熱的IoT,人工智能,都需要雲計算來支撐,雲計算為人工智能,IoT提供海量數據處理能力,而這些目前來看也就只有雲計算能來完成,所以未來不是上不上雲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上,儘快上的問題。

從數據來看,中國會成為最大的雲計算市場。


五朵雲觀察


雲計算,通俗的講,就是統一建沒,規範管理 ,集中調動,運算資源,用以滿足各種小,中,大,特,超級用戶的高效優質應用體驗。

打個比方說,目前的互聯網個人企業,機關的計算使用,好比用電戶,自己用汽柴油發電機發電,來滿足用電需求,(照明,動力等),缺點,投入大,發電機,燃油,維護修理,另外一但出現故障,使用將停止,給生產生活代來不便,如果建成國家電網,不但價格便宜,使用方便,不會停電。

雲計算就相當於國家電網,其中火,水,核,油汽,風等電站場,就相當於,各地建立起來的雲計算大型服務器巨陣,計算機用戶即個人電腦,以及單位,企業,大中小計算機用戶,均可以去主機化,電腦四大件,鼠標,鍵盤,顯示屏 ,聯入寬帶即可,不要主機了,8千元的電腦,只需1千元就行了,企業大計算應用客戶猶期省錢。個人用戶不必擔心貯存卡小造成死機,大流量平臺,如中鐵總公司春運訂票死機,春節搶紅包死機,都是雲平臺存貯海量信息功能不夠,雲端建設緩慢,當未來5G普及,雲平臺的存貯計算能力無窮大時,各地雲平臺搭建完成後就不會出現,並且的計算十服務會衍生出更好更新的服務模式,配合生產生活科研軍事的發展,助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



金犁解讀


由於我一直從事與大數據、雲計算相關的研發工作,所以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簡要介紹一下雲計算的概念,接下來通過應用場景來解釋雲計算的應用。

簡單的說雲計算是一種新的計算模式,所有需要使用計算資源的事情雲計算都能做。雲計算提供了三個層次的服務,分別是基礎設施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和軟件即服務:


通過雲計算能夠完成硬件資源的整合、平臺的整合以及應用的整合,通過雲計算的整合達到隨時使用、高效使用和廉價使用的目的。

通過雲計算能夠完成硬件資源的動態管理,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調整。我們可以看一下AWS的結構:

為了解釋雲計算在實際中的應用,我們設定幾個應用場景,通過具體的應用場景來解釋雲計算能為用戶提供什麼服務。


場景一:App部署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量的手機應用App被開發出來。作為App開發者,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是App部署在哪,由誰來管理?傳統的解決方案是租用機房,購置硬件服務器等硬件資源,然後安排24小時的值班人員對服務器進行管理。這種解決方案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個:

  1. 前期投入大,購置硬件服務器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2. 需要根據用戶數量調整硬件資源,調整週期長。
  3. 管理成本高,需要安排值班人員進行24小時維護。
  4. 安全、備份等系統級問題需要自己手動完成,成本高且效果不一定好。
  5. 大用戶併發的負載問題需要自己完成,成本高且可管理能力差。
  6. 各種三方服務需要單獨配置(身份識別、短信發送等),無法提供一站式服務。

以上這些問題是自己搭建服務器必須面對的,如果使用雲計算平臺來部署自己的App應用,以上這些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通過使用雲平臺部署App應用,可以根據目前用戶數量動態調整需要的硬件以及網絡帶寬等資源,隨時調整隨時生效非常方便,而且使用成本非常廉價。一些系統級問題都有完善的解決方案:

目前大量的App都部署在雲端,部署在雲端成本低、管理方便。


場景二:企業商務網站及辦公


以前企業商務網站大多采取租用網絡空間的方式來部署,這種部署方式雖然成本較低,但是擴展性和管理性太差,已經適應不了目前大多數企業商務網站的需求。

目前基於網絡的商業應用形式發展快速,不同時間節點會推出不同的商業應用,比如上一個月在舉辦抽獎活動,這個月可能推出消費送獎品的活動等等。以後這種商業活動的變化會非常迅速,使用傳統的開發方式已經跟不上變化的節奏了。

通過使用雲計算平臺,企業網站可以根據目前最新的客戶需求,通過雲計算平臺提供的開發模塊進行網站的動態擴張,商業模式推出之後,商務網站會迅速完成軟件部署。

企業辦公同樣也是雲計算平臺應用的一個重要場景,傳統的企業辦公軟件在目前的互聯網環境下越發力不從心,很多企業內部員工寧願使用QQ也不願意使用企業的辦公系統。

通過雲計算平臺來開發和部署辦公系統會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通過雲計算平臺不僅可以動態調整功能組件,還可以完成分佈式應用。

通過雲平臺,能使企業員工建立自己的網絡辦公區域,可以完成大文件存儲、發送、修改、審批、郵件發送、即時通訊等一系列強大的功能,而這些功能在傳統的解決方案中是無法提供的,從而導致了很多信息孤島的出現。


場景三:行業應用


雲計算在行業應用中也體現出了各種優勢,由於雲計算天然的分佈式存儲特點與目前的很多行業應用非常契合,比如連鎖銷售、金融、交通、醫療等等。這些行業應用具備物理分散邏輯集中的分佈式特點,通過雲計算平臺能完成獨立運行、安全運行和整合運行的靈活應用。

通常行業應用往往需要與大數據相結合,而大數據就是雲計算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所以雲計算與大數據在使用過程中並不分家。

以上就是雲計算的一些具體應用場景概述,在以後的文章中會陸續跟大家分享雲計算在某一個企業應用的具體案例,請大家持續關注。

另外關於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科普文章正在計劃當中,感謝大家的關注,如果這篇文章讓你對雲計算有了一個新的瞭解,那麼就轉發給你的朋友。


IT人劉俊明


10年前,阿里巴巴推出自主研發雲計算操作系統阿里雲開啟“飛天之路”,也推開了中國的“雲時代”大門。

今天,中國已然成為全球第二大公有云市場,未來更是不可限量。大家對“雲計算”這個詞再熟悉不過了。但是,雲計算到底是什麼?能做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雲計算是怎麼出現的?

這個事情,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電腦剛發明的時候,還沒有網絡,每臺電腦就是一個單機。大家只能在這臺單機上,安裝系統和軟件,完成自己的工作,沒有交互。

後來,有了網絡,單機與單機之間可以交換信息,協同工作。

再後來,單機性能越來越強,於是有了服務器。可以把一些服務器集中起來,放在機房裡,然後讓用戶通過網絡,去訪問和使用機房裡的計算機資源。

再再後來,小型網絡變成了大型網絡,就有了互聯網。小型機房變成了大型機房,就有了IDC(互聯網數據中心)。

再再再後來,當越來越多的計算機資源和應用服務被集中起來,就變成了——“雲計算”。無數的大型機房,就成了“雲端”。

當然啦,這只是雲計算的工作理念。雲計算是由:雲平臺、雲存儲、雲終端、雲安全四部分組成,而云平臺又分: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三朵雲”。

不過,“三朵雲”各有優勢和缺點:

區別於傳統架構,雲計算分為三種服務模式,即:IAAS、PAAS、SAAS!

雲計算發展現狀?

雲計算如此神通廣大,“雲服務”自然成為國際巨頭必爭之地,作為國內的第一朵雲:阿里雲,2018年超越谷歌全球排名第三,成績還是不錯噠!

在國內市場,阿里雲也是一家獨大,獨佔國內47.3%市場份額,超過第二至第五總合!

被稱為第三次IT革命的雲計算,在國內的發展趨勢如何呢?

據權威統計機構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雲計算市場規模已達907.1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1858億元。

雲計算就業前景?

市場規模大,當然雲計算工程師的薪酬也水漲船高啦,比其他行業高出一大截:

如何學習雲計算?

既然雲計算這麼吃香,辣麼,“零基礎”小白如何學習雲計算呢?

身為程序猿老司機

小千今天免費給大家分享一份

“雲計算學習路線圖”

更有“雲計算全套視頻”免費領取

回覆“雲計算”

即可免費獲取Linux全套視頻

希望這個學習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千鋒長沙


云為我們節省了資金,但異常高昂的賬單讓許多IT領導者和高管感到驚訝。雲,靈活、敏捷、聰明,但許多人被鎖定在單一的提供商中,這些提供商的架構不夠理想,並且需要大量的遷移成本才能實現變革。


在許多方面,雲計算反映了人性。每個人都相信他們的想法是最好的。無論數據如何,人們有時會盲目地遵循他們的信仰。沒有一個雲提供商,雲服務或雲架構是完美的。

雲計算歷史

計算的第一個時代是20世紀70年代,當時的重點是大型基礎設施。當時流行的Green-screen 綠屏終端最終演變成個人電腦。網絡從集中式分層設計轉變為分散式設計。權力下放使處理更接近用戶,意味著應用程序從瘦客戶端(在服務器上處理)移動到胖客戶端(在用戶/客戶端處理)。綠屏是與數據負載後端緊密耦合的接口。分散化使開發人員能夠在服務器端跟蹤流程步驟和狀態信息,同時允許客戶端計算機執行更多的處理。這段時期也就是雲計算的誕生...

雲計算定義

“雲計算是一種模型,它支持對共享的可配置計算資源池(例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程序和服務)進行無處不在的、方便的、按需的網絡訪問,可以用最少的管理工作或服務提供者交互快速地提供和發佈這些資源。”-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

這個定義是全球引用和使用最廣泛的版本。許多國家和行業已經採用了它,這是您的組織對雲的工作定義的高度推薦的起點。這個定義非常重要,我們應該花幾分鐘來詳細回顧一下。

雲計算的基本特徵

當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發佈雲計算定義時,他們也定義了這個新模型的基本特徵。這些特性已經變得比定義更為重要,因為這些特性有助於定義和保護市場,使其不受雲計算帶來的所有營銷炒作的影響。

雲計算的第一個特性是隨需應變,通常是自助服務模型。隨需應變,即在需要時可以購買,需要多長時間就購買多長時間,完成後可以返還。自助服務是指消費者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購買、部署和關閉服務的能力。

雲計算運營模式

通往雲的路徑有很多。根據提供、部署和使用服務的方式對每個路徑進行分組。雲不是一種技術。不存在雲層。通往雲的每條路徑都是對需求的響應,這些需求基於消費者的當前情況、期望的未來狀態、可用的技能和資源,以及對風險的容忍度。雲產品和服務通常建立可重用和重複出現的體系結構模式(構建塊),用於設計、構建和管理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

主要有三種雲服務模型: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IaaS)

Platform-as-a-Service (PaaS)

Software-as-a-Service (SaaS)

雲服務模型

IaaS

背景

在整個行業,硬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基本上被忽視了。服務器沒有榮耀可言。服務器只是對更重要的應用程序的支持。應用程序在解決業務挑戰方面獲得了所有的榮譽。應用程序是用戶直接交互的東西。服務器被困在黑暗的壁櫥裡,被遺忘和忽視,直到出現問題。

由於服務器沒有獲得任何榮譽,很少甚至沒有維護,也沒有補丁、升級等方面的預算,因此許多服務器現在已經遠遠超出了它們的使用壽命,很容易出現故障。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將會花費大量的金錢來重寫應用程序、開發新的應用程序、遷移……

注意事項

IaaS通常按需以小增量(核心、RAM、存儲、網絡)部署,計費以小增量的時間發生。與其花費資本(CAPEX)購買一臺大型的4核或8核服務器(這是目前一些製造商提供的最小的),還不如購買一臺大小合適的虛擬服務器並將其部署為服務,使基礎設施大小與成本和即時需求相匹配。這種靈活性使基礎設施能夠快速匹配業務策略和經濟約束。

IaaS可以包含傳統部署中包含的許多基礎設施組件。防火牆可以是虛擬的,也可以是物理的。計算和存儲可以部署許多不同的規格配置…


SaaS

背景

由於許多中小型組織尋求其他方法來控制成本、實現策略現代化和按需消費解決方案,軟件許可成為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Oracle,一家在雲許可遊戲中起步較晚的公司。新的服務器配置更加充實,有更多的套接字、更多的核心和更多的RAM。即使在利用率或軟件配置上沒有任何變化,Oracle客戶機的收費也因為服務器規模的變化而增加到100多萬美元。這影響了戰略、經濟,並最終影響到如何在預算和ROI計算破碎的情況下繼續前進的技術決策。

許多組織缺乏創建……的技能或資源。

注意事項

使用SaaS,組織有潛在的無限可能運行應用程序,而考慮到公司系統、基礎設施或資源的限制,這些應用程序可能無法運行。如果部署了正確的中間件和相關組件,SaaS可以提供大量的優勢和好處。組織可以快速地從可伸縮性、靈活性和隨需應變的自助服務功能中獲益。由於數據和應用程序的訪問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internet訪問,因此客戶採用的速度會加快。額外的好處包括:

控制成本,降低成本

授權許可或支持成為提供者和訂閱者利益的內置組件…


PaaS

背景

PaaS同時採用了IaaS和SaaS,並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時添加了另一個技巧。如前所述,人們正在努力控制成本,消除大筆現金支出,加快實現戰略現代化,並轉向只在需要的時候支付所需費用。IaaS提供了幫助,但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員、技能和資金來支持應用程序。根據我們的直接研究,在管理、維護、監視和支持方面,軟件的需求是服務器年成本的8x到32x。在3年的使用週期內,一臺價值6000美元的服務器每年的軟件支持成本在1.6萬美元到6.4萬美元之間。成本取決於特定的軟件和組織效率。

注意事項

雲PaaS徹底改變了軟件開發,以及將其交付給客戶和用戶的方式。通過降低成本、加快進入市場的時間以及在許多組織內促進創新文化,市場進入壁壘已大大降低。

在考慮PaaS提供程序時,所支持的語言和框架是關鍵。支持多種相關語言和框架的提供者可以幫助避免以後的生產效率陷阱。開發人員需要用他們喜歡的語言編寫滿足指定設計需求的代碼。最近的進展包括開放源碼開發堆棧的選項和許多新的基礎設施部署風格,包括OpenStack基礎設施等...

其他雲服務模型

您可能聽說過許多其他X-as-a-Service產品,比如存儲即服務、桌面即服務、網絡即服務、後臺即服務、功能即服務。這些其他模型只是SaaS、IaaS或PaaS的子集或聚合。將它們劃分為三個標準模型可以簡化您可能進行的任何雲會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