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2019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连日来


2月26日

武汉目前唯一一家由中医医疗团队整建制接管的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首批23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


2月20日

中医专家团队在武汉的临床研究显示,10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天,临床治愈率提高33%,普通转重症比例降低了27.4%。


2月17日

10个省57个定点医疗机构701例使用“清肺排毒汤”的确诊病例中,有130例治愈出院,51例症状消失,268例症状改善,212例症状平稳没有加重。

……

数据显示

中医药在湖北地区确诊病例参与率达75%以上

在其他地区超过90%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中医药学

是一代代中华民族的行医者

在与疾病的不懈斗争中不断探索

逐渐形成的科学认识

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精髓

一把草药、一根银针

保佑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当前抗疫战场上

古老的中医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成为抗击疫情的利器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图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疗队员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工作。


抗疫一线,中医阵线齐集发力


2月25日

一位住院仅6天的新冠肺炎患者


“在我们重症病区,以中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率100%,中药治疗率100%,目前多数病人核酸检测转阴,明显好转。”治疗该病患的第四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领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方邦江介绍。


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

自1月25日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组建以来

已有577名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支援武汉

全国各地的中医工作者也尽锐出战

深入防控一线,据统计

共派出近44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目前已更新到第六版

从第三版开始

中医诊疗方案就纳入其中

为不断优化中医诊疗方案

自1月21日以来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

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任组长的

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紧急赶赴一线

在进入隔离病房查房会诊

广泛听取一线医生意见的基础上

救治专家组顾问和成员

部分国家中医医疗队专家

不断完善修订

推出了现行“第六版”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药诊疗方案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在抗疫一线

患者金某在国家中医医疗队

医疗队接管病区后

队员发挥中医药特色开具中药处方

并根据患者用药反馈、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处方

金某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符合出院标准


“喝中药、做中医护理,效果好得很,感谢中医医生。”2月6日,患者金某出院时十分激动,他还鼓励仍在治疗的病友,“你要相信中医医生,他们很有经验,加油,下一个出院的肯定是你!”


黄璐琦院士介绍

根据临床调查

轻症患者90%愿意用中药进行干预

隔离患者希望中医药早期介入

湖北之外

中医人抗疫的步伐也一刻未停



广东组建了省级中医药防治专家组,成员涵盖省级中医医院和省市定点收治医院中医科;


江西省明确,要确保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全程参与医疗救治,所有病例全程使用中医药。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日前联合发文要求

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

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

更好地发挥中医药

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介绍

截至2月17日

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

共计60107例,占比85.2%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扶正祛邪,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坚持中西医并重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这是基于深沉的文化自信作出的战略部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中西医结合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要求

强化中西医结合

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

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

全国各地统筹中西医资源

协同攻关、优势互补

打出中西医结合救治组合拳


抗疫战斗刚一打响

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立即组织黄璐琦、仝小林、张伯礼等

一批中医药专家到武汉对患者进行诊察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介入新冠肺炎救治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中医认为

新型冠状病毒属“邪气”

形成传染性强的肺炎

在防治上须注重“扶正与祛邪”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绍:“中医主要是针对病人的病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其实质上是通过调节病人自身的身体机能,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再跟病毒进行斗争。”


1月27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在河北、山西、黑龙江、陕西4省开展“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患者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对214例患者临床救治总有效率达90%以上。


2月6日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


“清肺排毒汤”类似古代中医防疫的“大锅汤”。国医大师薛伯寿认为,治疗新冠肺炎,筛选中医药有效经方复方非常必要,早预防早治疗,能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减少后遗症。“‘清肺排毒汤’就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此方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顾护消化功能。”


在武汉

“清肺排毒汤”被配送至

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部分社区隔离点

以及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体育馆等

在全国

不少省份已将该方确定为省内备案制剂

四川省已将其纳入医保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抗疫战场,中医从未缺位


回望中华民族历史

中医和疫病的抗争从没有停止过

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

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

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


在人类历史上

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

几乎每一次瘟疫

都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而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中国之所以人口众多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有中医药守护着中国人的健康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2018年,美国人威廉·麦克尼尔

撰写出版了《瘟疫与人》一书

麦克尼尔谈到了一个令他十分迷惑的现象

中国清代瘟疫高频率流行

人口却出现激增

清中期突破一亿,末期达到三亿

而同时期的欧洲总人口才一亿五千万

而且是低度增长

这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中医的贡献功不可没


中国人最早预防的方法是接种天花

让未曾发痘的小儿穿上天花患儿的内衣

或将天花病人的疱浆挑取出来

阴干后吹到健康人的鼻孔中

接种上天花后就不再感染

接种术发现后

大大降低了中国天花病的死亡率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中医人痘接种术于18世纪流传国外

启发英国医生詹纳发明了“牛痘”来代替“人痘”

后来,牛痘接种术又传向世界各地

今天,由当初牛痘发展起来的疫苗技术

已成为现代医学对付瘟疫最有效的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

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屡建奇功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暴发流行乙型脑炎,死亡率很高。在疫情紧迫的情况下,政府派去了中医名家蒲辅周。蒲老结合中医理论及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明朝末年的中医名家吴又可在创作《瘟疫论》时肯定没有想到:他为防治传染病所开的一剂药方,在360年后的2003年,又被现代人用来应对一种全新的传染病——SARS。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惠及全球数亿人。


自古至今

疫病都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大敌

凝聚着东方古老民族智慧的中医与

体现着现代人类科技智慧的西医

都是人类的守护神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仍在继续

西医正在探寻病源并努力发明疫苗

中医也在展其所长、持续发力

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

中西医联手

这场仗

我们一定能打赢


来源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 | 张胜军 陆丽环

图片 | 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